1、第三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纲要求 第三单元 考纲要求 本单元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大气受热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地壳物质循环。7.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热点展望 第三单元 热点展望 1.以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如大气保温效应)等知识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以发生的气象灾害如台风(飓风)、龙卷风、沙尘暴、旱涝等为切入点,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
2、响。3.以“十一五”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为背景,结合气候资料、工业布局考查城市的规划(如城市光照、通风及大气污染与风向的关系)、热岛效应等。4.以“十一五”计划中对农村、农业的战略地位的确定为背景,结合气候资料,考查不同地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第三单元 热点展望 5.以热点事件为背景,考查不同地域气候的成因、特点等。6.利用局部气压分布状况图等考查对等值线问题的理解和应用。7.运用各种图像和文字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其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综合考查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8.以重大工程建设(找水、找矿、交通、水利建设)、重大地质事件(如地震、火
3、山活动等)或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为载体,考查有关板块构造理论、地质构造方面的知识。9.以一些景观图为载体,聚焦世界和我国的一些热点地区,考查内、外力作用的特点。第三单元 热点展望 10.结合河流的水文特征,考查水循环、河流水的补给等方面的内容。11.针对全球水资源的现状、我国“十一五”的水资源规划,考查各种水体的相互联系和循环运动。12.利用海洋科考、海上航运、海洋污染等热点问题,考查洋流分布的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策略 本单元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点,其涉及的问题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很容易与人们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分析高考命题趋势,从考核内容
4、上,将侧重考查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变化的关系、大气环流及其影响、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关系等;从考核能力上,更强调对读图、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从考核形式上,以发展过程图、区域图或数据材料作为背景。本单元理论性强,复习时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规律,把握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递进关系;加强读图析图训练,如运用各类图解图示来掌握有关知识点;注意与实际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第三单元 复习策略 第7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7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 热力环流 考点整合 第7讲 考点整合 紫外线 水汽、二氧化碳 大气逆辐射 第7讲 考点整合 大气的运
5、动 太阳辐射 风 第7讲 考点整合 大气的运动 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 气压差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平行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斜交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大气的热力作用 第7讲 要点探究 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温室效应,它们是一个连贯的能量转换过程,因此要运用图表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抓住主干,化繁为简。第7讲 要点探究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作用的特征实例大气吸收 水汽、二氧化碳、臭氧 红外线、紫外线选择性 大城市上空或出现沙暴天气时,它们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才比较明显大气反射 尘埃、水滴、云层 各种波长无选择性 夏天多云的白天气
6、温不高大气散射 质点是空气分子 蓝紫光为主有选择性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地面吸收 太阳高度越大地区,穿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就越少,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就越多第7讲 要点探究 第7讲 要点探究 例 2010江苏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B C D 第7讲 要点探究 解析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
7、用。图中表示大气吸收,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大气辐射(大部分为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表示太阳辐射,其中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答案 AC 探究点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 第7讲 要点探究 注意 高低压的理解:所谓高低气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由于大气密度降低,气压逐渐降低。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第7讲 要点探究 例2 下图中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b)示意图(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题。下列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气压高于地 B.地气压高于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
8、布高度地比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高 第7讲 要点探究 解析 根据图(b)可以看出,甲地近地面为高压,乙地近地面为低压。结合图(a)分析,地气压高于地,故A错误;地气压高于地,故B正确;在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高于地,故C错误;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低于地,故D错误。答案 B 探究点三 常见的热力环流 第7讲 要点探究 要学会解释生活中相关的问题、现象,并能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和特点,并能根据热力环流的成因(受热不均)绘制热力环流图。1.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
9、,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为“谷风”;到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山风和谷风合称为山谷风。第7讲 要点探究 2.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第7讲 要点探究 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市区中心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四周郊区相对较冷的空气向城区辐合补充,而在城市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又
10、在一定高度向四周郊区辐散下沉以补偿郊区低空的空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称为城市热岛环流,又叫城市风。城市中心气流上升,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所以污染严 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 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 以内。第7讲 要点探究 例3 2010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山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题。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第7讲 要点探究 解析 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降水少,晴天多,因此盛行下沉气流,故D项正确。若为上升气流,则降水丰富,分布的应为阔叶林。我国的南风为暖湿气流,能带来丰沛的降水
11、。答案 D 第7讲 要点探究 右图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的时间应该是()A.白天 B夜晚 C冬季 D全天 (2)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顺序应该是()A.ABCD BABCD C.DCAB DCDBA (3)比较A、B、C、D四点的气温高低顺序应该是()A.BACD BBADC C.BADC DBACD 第7讲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了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和热力环流中气温高低与气压大小的关系,基础而典型。(1)根据陆地是上升气流,说明陆地气温高,因此应该是在白天。(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分布的判断、分析能力。我们知道,气压是由地面向高空递
12、减的,因此判断A、B大于C、D。另外根据大气流动的方向可以判定A大于B,而D大于C。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3)根据上面分析可以知道近地面B地气温高于A地,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递减,所以D处气温高于C处。答案(1)A(2)D(3)C 第7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关于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图与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的分析:1.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图指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个不同等压面相切割,在等高面上形成许多的交线。在该图上气压的判断: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反之则为低气压,符合“高高低低”原则。第7讲 要点探究 2.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指某
13、一等压面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曲线,用来表示空间等压面的形势,亦称为气压形势图或等压面图(气象台分析高空天气形势的主要方法)。在等压面上分析等高线分布特点亦符合“高高低低”原则,即等压面高度较高(或较低)的地方,其气压值也比相同高度的其他区域气压偏高(或偏低)。3.等压面凸起的地方对应高压区,天气晴朗;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对应低压区,往往是阴雨天气。第7讲 要点探究 例4 2010冀州模拟 图711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1)(2)题。(1)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 hPa等压面剖面图,与下面的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2
14、)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A.A吹偏北风,D吹偏南风 B.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C.A、D均吹偏北风 D.A、D均吹偏南风 第7讲 要点探究 解析该题关键是理解等压面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1060米、1040米、1020米、1000米是900hPa等压面上的等高线,亦即900 hPa等压面所穿过的等高线;根据等压面上等高线与等高面上的等压线之间的一致性,可知C为高压区、B为低压区,故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 hPa等压面剖面图,与第(1)题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图A;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可以判断,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答案(1)A(2)B 第7讲 要点探
15、究 探究点五 大气的水平运动 用图表综合法学习。风的性质多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进行描述,近地面的风又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学习中要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并层层递进地认识三个力对风向的影响。第7讲 要点探究 注意 在阅读风压图时要注意观察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和风向的关系。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与风向垂直的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第7讲 要点探究 例2010绍兴模拟图714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
16、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2)题。(1)若此图为北半球,P1P2,则O点的风向为()A.或 B或 C.或 D或 (2)若此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A.或 B或 C.或 D或 第7讲 要点探究 解析(1)P1、P2在同一高度上,O点北侧气压低,南侧气压高,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若O点位于近地面,风向符合;若O位于高空,风向符合。(2)若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南侧气压低,北侧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与吻合。该地位于北半球时,O点风向符合;该地位于南半球时,O点风向符合。答案(1)B(2)A 第7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六 常见大气现象 1.旭日、夕阳
17、、朝霞呈橘红色,原因是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小,太阳光线经过的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都被散射了,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射下来。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是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的。3.夏季多云的夜晚特别闷热是大气逆辐射强造成的。4.日出前、日落后、房屋内、树阴下没有受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原因是大气的散射作用。5.交通警示信号多选用波长较长的红灯或红色标志,是由于波长较长的红光不易被散射。6.秋末冬初用烟幕保护田地中的农作物,此做法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利用了其保温作用。第7讲 要点探究 例6 2010上海模拟深秋,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在寒潮
18、来袭时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A.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解析 浓烟具有与二氧化碳相同的功效就是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起到对地面保温的作用。答案 D 第7讲 要点探究 谚语“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晴天时()A.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B.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 C.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D.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幅度大,水汽易饱和而成雾 解析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近地面大气降温
19、幅度大,促使水汽饱和凝结悬浮在空中形成雾。答案 D 第7讲 备用习题 备用习题 1.2009广东文基卷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露重见晴天”与大家熟悉的“十雾九晴”的原理一样。露是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有到露滴生成。“露重见晴天”就是说早上多露,则说明夜间气温下降快,气温低,即可知D项是正确的。答案 D 第7讲 备用习题 2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只有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对本题正确作答。晚上陆地由于热容量小,降温快,气温低,气压较高,而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正确;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压低,极地地区终年寒冷,气压高,所以近地面风应由两极向赤道吹,故正确,选C。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