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655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6高考语文大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时训练2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训练2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

2、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

3、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1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解析:根据第二段的最后一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可知,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的“理解力”就是“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题干中将“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变成了掌握隐性知识的目的,属于无中生有。答案:C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

5、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解析:A项,野中郁次郎“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文中无据。B项,隐性知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错,原文是“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项,强加因果。答案:D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

6、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则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解析:C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错,原文为“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出的著名思想主张,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虽然这一思想不可

7、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辩证分析,其合理内涵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张载在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共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这就叫作“民胞物与”。“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影响甚大。例如,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将其视为“完人”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一,他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思想其实是一种阶级调和论,

8、因为它并不要求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并不主张阶级平等,而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关系的基础上,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从上而下的怜悯而已。虽如此,对这个思想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辩证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有助于我们今天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之一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人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我们可以从“民胞物与”的思想中获得启示:把别人当同胞兄弟,爱人如爱己。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尊高年”“慈孤弱”,倡导和践行换位思维,帮人之需,济人之危,扶

9、人之困。只要我们以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少一些矛盾和摩擦,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在这方面,“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物与”即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的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突出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人一味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不尊重自然,不注意环境保护。其实,自然是具有独立性的。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作为社会劳动的相关者,客体化的自然界保留着两种特征,即面对支配它

10、的主体,它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必须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而应把自然当作同伴、当作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与天地为友、与万物相随,顺应自然规律,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不过度垦荒、不乱砍滥伐,注意资源节约、保持生态平衡。只有认真践行和始终坚守这种理念,才能保持天蓝、地绿、水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1日,李林宝,有删改)4下列对“民胞物与”思想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家张载提出的思想主张,它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核心思想是爱

11、人爱物。B在曾国藩的思想中,“有民胞物与之量”是成为“天地之完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它并不是主张阶级平等。C思想频繁的交融交锋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只要把别人当同胞,爱人如爱己,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矛盾和摩擦。D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短缺等问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选项说法绝对化,原文是“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选项是“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答案:C5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段首先明确“民胞物与”思想在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然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其作了总体评价。B段阐述了“民胞物与”的内涵;段

12、紧承段,举例论述了“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C段由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谈起,分析了产生不和谐因素的原因,阐述了“民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D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手,指出“物与”这一观点的积极作用,对比剖析了我国与德国的现状。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选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比剖析我国与德国的现状。答案: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张载在西铭中提到,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君子立志时,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B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所以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倡导践行换位思维。C我国目前出现诸多严重的

13、生态问题,根本原因是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D哈贝马斯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具有客体化特性,是社会劳动的相关者。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张冠李戴,“君子立志”不是西铭中的。B.强加因果,原文“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是背景,不是原因;且偷换概念,文中是“反对极端个人主义”。C.曲解文意,原文是“很大程度上”,选项是“根本原因”。答案: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是个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社会,中国古代的刑这一概念兼有法与罚两种含意。秦王朝的“严刑峻法”使秦朝迅速灭亡,也使汉朝面临危机。

14、此时,董仲舒适应历史需要,以孔孟思想为基础,吸收诸家学说,创造了一个新的儒家理论体系。在法律方面,他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用“软硬两手”代替“专制刑治”。据此,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但他更侧重倡导“据义行法”和“春秋决狱”。“春秋决狱”亦称“经义决狱”,其特点是司法者不是引用正式的法律条文断罪,而是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被引用的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尤其是孔子所辑的春秋最为常用,故名“春秋决狱”。“春秋决狱”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最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其表现为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和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

15、春秋决狱”在法律适用上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一刀切”的司法方式,采取根据不同案件情形区别对待的方式;在审判方法上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审判方法,开始特别重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春秋决狱”之后,更加推动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随着“引经注律”的不断发展,唐朝统治者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的礼教的精神内容,即唐代不少的法律是根据礼义制定的。特别是唐律疏议,它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又较早的典型之作。作为古代法典的代表,它集前代

16、立法之大成,不仅是以经立法的结晶,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清末的法律改革,实际上清政府是假借变法之名,而行修律之实。为此,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把原有的“一准乎礼”的立法原则向“一准于法”的立法原则上改变,修改了很多涉及伦理道德的规则。他们的主张是,法律是国家的制裁,而道德是内在的制裁,因此道德的事情不能规定在法律中。但他们并非完全不考虑道德因素,只是将道德与法律分开。与此相反,礼教派主张,礼是刑法之本,伦理纲常应该是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原则,如果失掉这个根本,刑法则失掉了固有的社会基础。清末的“礼法之争”使得清末的修律采用了西方的法典体例和立法技术,确立了

17、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刑罚人道主义,划清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也使中国传统的礼刑关系到此发生了突变。尽管立法的指导思想没有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把伦纪纲常礼教放在首位,但法律已经以独立的身份出现,表现出很强的法律自身独立的价值理念。(摘编自李玮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考证,有删改)7下列表述,不能体现“礼法结合”思想的一项是()A鉴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事实,董仲舒适应历史的需要,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认为既应该依法断案,更应倡导“据义行法”。B董仲舒为了使社会的法制建设适应历史需要,认为官吏断案应“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不否认法律条文在断案中的作用。C董仲舒认为应该用“软硬两手”代替“专制

18、刑治”,他的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的“春秋决狱”就是出自这一思想。D虽然“春秋决狱”更注重于礼的作用,但它促动了法律儒家化的“礼法融合”,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很大的贡献。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非所问。这一项没有体现“礼法结合”思想。从原文中看,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只体现了“法”这一思想,并没有涉及“礼”。答案:B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由于司法者引用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判案,而春秋最为常用,所以有了“春秋决狱”这一称法。B“春秋决狱”所表现出的在审判方法上的礼法融合,改变了秦以来客观主义的审判方法,开始特别重

19、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因素的衡量。C“春秋决狱”的弊端是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并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D“春秋决狱”推动了人们引用儒家经义来注解法律的活动,唐朝统治者就在法律中渗透了大量礼教的精神内容,不少法律是依礼义而定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信息整合错误。从原文中看,“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这句话单独成句,是另有所指。只能说“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这一做法中可能有加大司法随意性的问题存在,但不能把“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这些“春秋决狱”产生的影响也看作弊端。答案:

20、C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处理案件时,“春秋决狱”改变了以往依照客观情况“一刀切”的司法方式,对不同案件区别对待,体现了法律适用中的“礼法融合”。B唐律疏议集前代立法之大成,是立法的结晶和我国古代法典的代表,也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的典型之作。C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主张将道德与法律分开,认为法律是国家的制裁,而道德是内在的制裁,因此道德的事情不能规定在法律中。D清末“礼法之争”的结果,是使中国传统的礼刑关系发生了突变,法律已经以独立的身份出现,这种法律自身独立有利于社会的法制建设。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分析有误。说唐律疏议是

21、“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答案:B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

22、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

23、,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注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

24、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

25、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本文有删改)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10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

26、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解析:A项,“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有误,原文第1段中说“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B项,答题区间在第1段,“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和“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文中无此表述。D项,答题区间在第2段,表述为

27、因果关系错。答案:C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石斧石磬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解析:A项,答题区间在第3段,原文是“礼乐使生活上

28、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B项,答题区间在第4段,原文是“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C项,答题区间在第45段,原文是“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D项,答题区间在第23段,原文是“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人生

29、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故“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的说法过于绝对。答案:D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D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解析:A项,答题区间在第7段;B项,答题区间在第6段,“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强加因果;C项,答题区间在第8段,原文是“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故“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有误;D项,答题区间在第8段,“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的判断太绝对。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