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019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认识两宋王朝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1通过阅读教材,识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研读教材及其他史料,探究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影响。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的关系;通过研读教材及其他史料,理解当时几个民族政权的关系是以和平交往为主流的。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和结果;通过研读教材及其他史料,探究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时空观念下的两宋更迭知识点01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一)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

2、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微点拨】唐末的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中后期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出现在河北,而河北割据又集中在三镇。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灭亡后,中原一带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存在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五代十国实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即学即练1】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

3、。”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方国对中央的威胁B反映诸侯王国权力的膨胀C反映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D反映藩镇割据问题得到解决【答案】C【解析】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任命官员(署置),不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虽有藩镇名义,事实上不再受中央直接管理约束,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C项正确;“文武将吏”和自称“称藩臣”反映的不是“方国对中央的威胁”,A项错误;诸侯王国权力的膨胀与“文武将吏”不符,B项错误;藩镇割据问题得到解决与“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实非王臣”等不符,D项错误。(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

4、衔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2、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1)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强化监察机关对相权的监督。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相权受到牵制,无法进行必要的改革,导致北宋政治衰弱。(2)地方: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5、。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微点拨】宋初的监察中央:台谏合一。御史和谏官都有监察权和议事权。地方: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县两级,后改唐朝的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逐渐演变成,路州县三级。州郡长官下设通判,通判有权直接向朝廷奏报。【即学即练2】据宋史等文献记载,知府“总理军政”“通判州各一人,与长吏均理州府之政,无不统治”。这反映出A中央设置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官B州府和通判共同行使行政权C通判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D通判有权直接向朝廷上奏【答案】B【解析】根据“与长吏均理州府之政,无不统治”可得出知府与通判共同管理地方事务,共同行

6、使行政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监察的内容,排除A项;C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材料不能体现通判能直接向中央反映问题,排除D项。(三)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影响(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2)消极: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拓展补充】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措施全面2、影响:积极:北宋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

7、济的发展。消极:由于冗兵现象的出现,北宋边防空虚,时常遭到辽和西夏的进攻;由于冗官和冗费的出现,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即学即练3】宋太祖不仅自己手不释卷,还经常督促文武大臣们读书明理。大臣赵普文化水平低,在宋太祖的劝说下,每天退朝后都读书到深夜,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宋太祖重视读书人意在A克服藩镇割据祸患B完善官员选拔机制C倡行重文抑武方针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宋太祖不仅自己爱读书,还鼓励文武大臣读书使其读书明理,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形成读书风气,且有利于克服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祸患,故选A;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B;材料未涉及其抑武方针,C排除

8、;材料只是强调宋太祖重视读书,未涉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D排除。知识点02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一)宋辽的和议(1)背景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2)过程签订:后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影响: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微点拨】澶渊之盟的影响积极作用: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消极作用:澶渊之盟是在宋辽双

9、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这个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即学即练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边境陆续开放了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处榷场。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榷场定义为:“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据此可知,澶渊之盟后A双方政治关系稳定B边境贸易较为活跃C经济文化交往正常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河北边境”“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可知,北宋设置的四处榷场是用于与辽进行贸易的场所,这有利于双方贸易往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双方政治关系的稳定,故A项错误;经济文化

10、交往是否正常由材料无法得出,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二)宋夏的和议(1)背景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2)内容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三)财政危机(1)原因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北宋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知识拓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三冗两积局面的形成1冗官:(1)北宋增设立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使他们相互牵制

11、,官员数量数量大大增加。(2)宋代实行恩荫制,大官僚的子弟、亲属可以凭借父兄的职位获得官职。【宋朝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2、冗兵:(1)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数量,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2)宋朝实行募兵政策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增加。3、冗费与积贫: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此外,北宋为维持与周边政权的稳定所支出的岁币、岁赐等,财政状况日益恶化。4、积弱北宋采取募兵政策招募的军队多而不精,管理混乱,素质低下。北宋实行更戍法,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即学即练5】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

12、信息是A北宋时财政人不敷出,导致积贫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D对外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主要因素【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的支出逐渐增长,甚至超过收入,说明北宋财政入不敷出,从而导致积贫,故选A;材料仅体现了积贫,没有体现“三冗”,排除B;表格信息没有体现原因,排除CD。知识点03 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三冗两积的局面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为加强国家对农业、军事训练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措施富国:官府

13、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3.评价(1)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2)不足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知识拓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富国之法】(1)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

14、或粮食意义: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2)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意义: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收入(3)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意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4)方田均税法:清查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意义: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5)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意义: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6)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意义:节省政府开支【强兵之法】(1)裁兵:精

15、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2)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意义:加强对人民控制,维护地方治安;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3)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意义:减少政府支出(4)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意义:提高军队战斗力【取士之法】(1)改革科举制度: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2)唯才是用:贯彻择优录用,惟才用人的原则, 克服恩荫弊病(3)整顿太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即学即练6】1058年,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

16、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有关的是()A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B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C否认财政困难的症结是兵多官臃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答案】D【解析】王安石强调解决国家财政问题,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故选D;王安石强调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性,没有体现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也没有体现改革社会生产的信息,排除AB;王安石认为兵多官臃是财政困难的症结,C错误。【即学即练7】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

17、的主要目的是A救济广大流民B增加政府收入C消弭战争威胁D恢复募兵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得亏损官本”可知,王安石变法实行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财政收入,B正确;青苗法并不是专门针对流民,排除A;青苗法与战争无关,排除C;青苗法和兵役无关,排除D。知识点04 南宋的偏安(一)宋金的和战1.背景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南宋建立: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2.过程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

18、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3.结果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二)偏安局面形成1.背景: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2.政治地位: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微点拨】南宋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形势【即学即练8】文姬归汉图系南宋陈居中以东汉才女蔡文姬深陷匈奴的一段坎坷经历,作为创作轴心的历史故事画。画中文姬、匈奴左贤王、汉使皆以织毡为坐席。左贤王去卑盘腿朝南,居于画面上首的位置,汉使则跪坐面北,居于下位(如下图)。此作品A反映出浪漫主义唯美画

19、风B体现了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C旨在厘清汉匈关系的演变D蕴含着托古喻今的讽谏之意【答案】D【解析】从材料看到,少数民族首领居于上位,汉朝使臣跪坐向北,根据南宋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特征可知此画蕴含着托古喻今的讽谏之意,因此D项正确;A项“浪漫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材料所示画风,因此A项错误;B项“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在材料无法体现,因此B项错误;C项“旨在厘清汉匈关系的演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和作者本意,因此C项错误。考法01 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1.背景宋朝初年,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地方武将)、禁军将领(中央武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2.内容(1)军事制度改革:“杯酒释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

20、、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体制,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实行内重外轻方针;采取更戍法。(2)文官政府的建立: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3)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4)儒家学者将儒学上升到理学并受到政府的重视。3.评价:(1)积极影响:北宋文官体制的建立是对历史教训加以总结的政治选择。有利于防止军人擅权和地方割据;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益于文化教育的繁荣和发展。(2)消极影响:冗官、冗兵、冗费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农民的负担沉重,造成了

21、严重的社会危机;军事力量薄弱,造成了严重的边防危机。【典例1】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宋太祖重视教育B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C宋太祖出身文人D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的中央政治制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北宋王朝是在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下建立起来的,北宋本身也是通过军事政变建立的。宋太祖有鉴于武将专权严重威胁皇权,开始有意识的剥夺武将的权力,重用文臣,由此开创了宋代重文抑武的局面。所以宋太祖立的遗嘱主要是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避免北宋政权重蹈覆辙,与重视教育、忠君思想以及出身无关,故排除A、B、C项,故

22、选D。考法02 全面认识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1.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概况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与辽夏金蒙(元)大小战事无数,大的和议有宋辽澶渊之盟、庆历增币;宋夏庆历和议;宋金绍兴、隆兴、嘉定和议。2.两宋为何屡屡和议(1)两宋守内虚外的国策所决定的。宋朝在太祖、太宗时代总体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自真宗开始尤其是澶渊之盟后,守内虚外的国策正式成形,仁宗时代彻底定型。到了南宋,守内虚外又加上偏安一隅的思想,这就决定了两宋是不敢也不愿积极进攻神宗是积极防御的。(2)对军人的防范过于严密。两宋鉴于唐末五代军人藩镇割据的教训,故而对军人的防范极为严密,文臣逐渐掌握了朝堂上枢密院的兵权以及地方上的

23、统兵指挥大权。(3)奢靡影响了尚武之风。两宋积贫积弱三冗现象极为严重,但皇室和官僚集团奢靡之风非常严重。太祖对禁军高级将领杯酒释兵权时就鼓励军人放弃兵权,多置良田美宅安心享受。这无形之中使得军将缺乏进取心,再加上朝野对军人的防范,又会使军人在军政领域难有作为,也只能自甘堕落,贪图享受和奢华。3.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影响两宋时期的宋辽和议、宋夏和议、宋金和议,对两宋政府来说都是接受屈辱条件以求得苟安,也给宋朝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议本身是民族间友好和睦的表现,和议之后,双方减少了战争,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典例2】1007年,宋朝应党项首领李德明

24、的要求与其进行榷场贸易,西夏建立后双方就此还签订了合约。1057年西夏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英宗治平初年,西夏“求复榷场”,宋方不许。后其上章谢罪,宋才恢复榷场。这反映了宋朝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界贸易【答案】C【解析】根据“要求与其进行榷场贸易,西夏建立后双方就此还签订了合约”,以及宋代榷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宋代通过经济手段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利用榷场贸易联合或者打压其他民族,处理民族间的问题,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软弱,排除A;材料强调的不是灵活多变,而是一种手段段,排除B;当时没有统一,排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