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有学者发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先秦),后来又发现刘向(汉)的烈女传有记载,“杞梁之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日,而城为之崩。”唐代杞梁妻首次将故事时间移到秦朝时,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这表明()A历史研究可以采用民间故事,但必须详加考辨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史学研究必须通过考古获取第一手资料D历史年代越近,人们对于历史的评价越客观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
2、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3读图从形态分类角度看,下图四幅书法作品展现的是()A时代风格的不同B书体特征的不同C艺术流派的不同D内涵意境的不同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5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D倡导
3、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61935年11月,作为对美国实施购银法案的一种应对,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和改变白银无序外流的势头,维护了中国币值的相对稳定,但作用和意义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法币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白银大量外流和银根紧张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向美国和英国大量出售白银以换取美元和英镑B中国近代长期以来货币混乱的情况难以改变C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D国民政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7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是著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
4、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8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D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9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10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中,孙中山实现了国民党的改组,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表明()A孙中山接受了马克思
5、主义B国民党要学习苏共的治党经验C国共两党的革命目标趋于完全一致D国民党着手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体制11汉宣帝时,有美丽而罕见的大鸟出现在彭城,民间认为这是凤凰降世,是圣明天子在朝的祥瑞。侍中宋翁一却认为,祥瑞不降临在天子所在的首都,却降临在彭城,不值得当作祥瑞。朝中儒生对宋翁一群起攻之,他们反驳说,天下一家,凤凰降临在京城和降临在彭城有什么区别呢?激烈争辩后,宋翁一磕头认输。从这则材料中可以获得的历史认识不包括()A祥瑞是古代帝王神化自己的一种手段B分封制对思想的影响在汉代未能完全消除C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念在汉代逐渐占据上风D这番争辩反映了儒家的派系斗争12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
6、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13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1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其主张是()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B弘扬理学,恢
7、复孔孟之道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15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A知行合一B天人感应C先气后理的思想D存天理,灭人欲16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
8、代贸易规则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17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人人平等B民主监督C法律至上D轮番而治18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19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
9、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20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二、综合题21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
10、所深深震撼。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TT Meadows根据他所获得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对这些做出了以下解释。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1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
11、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 材料三 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规律?(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设置的根本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22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12、,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 200多年前,欧洲兴
13、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近现代西方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2)“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什么?汉代学者是
14、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有学者发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先秦),后来又发现刘向(汉)的烈女传有记载,“杞梁之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日,而城为之崩。”唐代杞梁妻首次将故事时间移到秦朝时,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这表明()A历史研究可以采用民间故事,但必须详加考辨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史学研究必须通过考古获取第一手资料D历史年代越近,人们对于历史的评价越客观【考点】史学研
15、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史学研究中,史料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亦有局限,首先,与实际历史相比,史料的数量有极大的局限无论是史迹遗存还是文献资料都是如此其次,史料的质量也有局限由于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用时需要引起注意【解答】民间故事可以用于历史研究,但是由题干描述会发现不同时期的记载是不一样的,所以用于研究时一定要详加考辨,故A正确;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点评】历史“一度性”
16、的特点决定了在史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的观察进行工作,而只能依据间接的材料,即史料来从事历史研究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充分发掘史料并翔实地占有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考点】一五计划【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一五计划”,要求了解“一五计划”建立的内容和成就,理解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原因【解
17、答】“一五”计划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造”,重点发展重工业因此为了重点投资重工业,在国家经济还很困难时期,其它方面的投资必然不足或减少故A符合;当时大力发展重工业,工业发展远远超过农业,所以国民经济结构肯定不是平衡故B排除;重工业发展同样需要基本建设,C项与史实不符合,故排除;D项中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有悖史实,当时东北三省的许多工业城市得到迅速发展故D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五计划”实施成就和影响,联系苏联工业化建设,正确认识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道路的方式3读图从形态分类角度看,下图四幅书法作品展现的是()A时代风格的不同B书体特征的不同C艺术流派
18、的不同D内涵意境的不同【考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从形态分类角度看”【解答】结合所学在可知,从左至右分别是小篆、楷书、行书、草书;四幅作品反映的是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体现了书体特征的不同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考点
19、】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体现的原则,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自由人”主要指白人,“其他人口”指的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等,这样的规定显示它们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显然不是州的不平等,而是种族的不平等故排除D项主权在民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A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应该怎么做,强调的是中央集权,而非各州自治原则,故C项应排除材料中规定“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其中的“自由人总数”实际上对人的权
20、力划了等级,有了歧视,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故B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信息“自由人”和“所有人口的五分之三”天赋人权指的是: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的主权在民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5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考点】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
21、“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切入,结合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进行思考【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吸取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权力太大,武人粉墨登场,纷纷称王称帝的教训,赵匡胤自己也是这样黄袍加身的所以采取了偃武修文的国策,文官成为地方最大的官员极力抑制武将,重文轻武遂成风气材料体现了宋代的重文轻武的观念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朝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掌握61935年11月,作为对美国实施购银法案的一种应对,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这在
22、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和改变白银无序外流的势头,维护了中国币值的相对稳定,但作用和意义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法币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白银大量外流和银根紧张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向美国和英国大量出售白银以换取美元和英镑B中国近代长期以来货币混乱的情况难以改变C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D国民政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国民政府为了保持法币的汇率稳定,必须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不得不在美国和英国大量出售白
23、银以换取美元和英镑,因此法币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白银大量外流和银根紧张的问题,故A项正确法币改革结束了近代以来长期货币混乱的局面,实现了币制统一,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不符合材料“白银大量外流和银根紧张”,故C项错误国民政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为加强其政权统治,发展经济,稳定金融,实行过一系列币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废两改元、发行法币、发行关金券、发行金圆券和发行银元券这些币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有些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起到过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金融、安定社会的作用;有些则违背和阻碍了历史进程,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
24、混乱,并最终导致了其统治政权的灭亡7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是著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考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析】本题以日记的形式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政治协商会议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根据材料“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筹备会议,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25、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筹备会议8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D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考点】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考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比较、迁移、运用能力【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改革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应排除B项三者都不符合,应排除C项不符合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应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赫鲁晓夫、勃
26、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的识记和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1、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2、异: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9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考
27、点】明朝的内阁【分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解答】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这类官员不是古代政府法定机构的官员,ABC选项中几个官职都是正式的法定官职,运用排除法排除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多为皇帝亲信,且“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与题干的“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私人关系”相符,故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内阁制度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内阁制度的特点、性质、职权演变等知识,还需与西方内阁制度进行比较10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中,孙中山实现了国
28、民党的改组,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表明()A孙中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B国民党要学习苏共的治党经验C国共两党的革命目标趋于完全一致D国民党着手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体制【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旨在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解答】A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说法是错误的,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B根据:孙中山实现了国民党的改组,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可知国民党要学习苏共的治党经验故B项正确C错在“完全一致”的表述D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难度
29、一般学习时要注意三民主义的背景、具体内容、评价以及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等11汉宣帝时,有美丽而罕见的大鸟出现在彭城,民间认为这是凤凰降世,是圣明天子在朝的祥瑞。侍中宋翁一却认为,祥瑞不降临在天子所在的首都,却降临在彭城,不值得当作祥瑞。朝中儒生对宋翁一群起攻之,他们反驳说,天下一家,凤凰降临在京城和降临在彭城有什么区别呢?激烈争辩后,宋翁一磕头认输。从这则材料中可以获得的历史认识不包括()A祥瑞是古代帝王神化自己的一种手段B分封制对思想的影响在汉代未能完全消除C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念在汉代逐渐占据上风D这番争辩反映了儒家的派系斗争【考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需要掌握董仲舒的思想主
30、张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解答】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祥瑞降临地点的争论,不能说明儒家的派系斗争,故D项在材料中不能得出,符合题意祥瑞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彭城是汉高祖处身之地,体现了分封制的思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天下一家,凤凰降临在京城和降临在彭城有什么区别呢激烈争辩后,宋翁一磕头认输”可知,体现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念在汉代逐渐占据上风,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汉代儒学考查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12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
31、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考点】宋词和元曲【分析】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考查宋词的相关知识,学生对题干材料的分析归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词作为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影响深远;宋词可分为两大流派即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李煜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陆游主要是诗人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柳郎中”是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学士”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只有D项的辛弃疾为南宋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故选D【点评】宋词:1、兴盛的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
32、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2、要派别:婉约派:即婉转含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风格是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13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旨在考
33、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解答】从图中可知,中美关系出现波动最少的时期是19781988年,在这段时期中,中美关系友大于敌,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为两国间的交往和合作开辟了道路从关系正常化以后,中美关系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和起伏
34、,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中美保持了领导人的互访和高级官员的磋商,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取得进展1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其主张是()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B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主旨【解答】材料对当时宋明理学空谈之言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结合所学可知
35、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学一些有用之实学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顾炎武思想主张的了解顾炎武生活在明末清初,目睹了明朝的灭亡,经历了抗清斗争的失败,感受了社会的动乱和危机,这就促使知识分子对社会制度和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程朱理学)进行反思和批判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15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A知行合一B天人感应C
36、先气后理的思想D存天理,灭人欲【考点】宋明理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解答】“朱熹的孔子”即朱熹对儒学的发展,也就是朱熹为服务于阶级、时代需要而提倡的思想学说,D项符合题目要求;A项是王阳明的观点;B项是董仲舒的思想;C项是以张载(“北宋五子”之一)为代表的理学中“气学”一派(唯物思想)的思想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思想主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1
37、6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考点】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故A项错误资本输出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而题干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
38、便英商按例交纳”可以看出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故C项正确1842年的南京条约是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而不是完全,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17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人人平等B民主监督C法律至上D轮番而治【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需
39、要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轮番而治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轮番而治的特点解答即可【解答】材料反映陪审法庭有关人员通过抽签产生,体现的是轮番而治,故D项正确抽签方式无法体现人人平等,因为只有公民才有民主权利,而妇女、奴隶、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权利,故A项错误民主监督、法律至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C两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0、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考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切入,结合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进行思考【解答】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按血缘关系实行分封制度秦灭六国后则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员有中央统一任命,确立了官僚政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郡县制的特点,意义要掌握19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
41、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考点】启蒙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康德的思想主张有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张共和政体,反对暴力革命;平等只是法律上平等而非经济上的平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判断【解答】康德强调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判断,故A项正确;B项体现不出理性思想内涵,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批判是指运用理性观察事物,而不是自我批评,相互批评,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是理性思想,是反对神学的批判,不是批斗异端打倒反动,故D项错误故选A
42、【点评】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解题的关键在于识记康德的思想主张20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考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欧洲一体化【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主要考查对西方福利制度和欧洲一体现化的理解【解答】根据材料和联系所学知识可
43、知,修补资本主义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已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修正民族国家指的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意图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A项中世界银行与修正民族国家不符;建立联合国也不是修正民族国家;成立北约是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在一战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成立时,就出现了这种性质组织,不属于修正民族国家性质,故ABD排除故选C【点评】“福利国家”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生活,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国民收入的一种社会福利政策它把国家对部分人的社会责任变为全体人民的权利,把消极的救助变为积极的预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发展70年代爆
44、发世界性经济危机,“福利国家”愈来愈感到政府已无力负担日益沉重的巨额福利开支,不得不调整政策,削减福利费用,主张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私人合办福利事业,强调社区和家庭的作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过: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上述三个组织有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欧洲一体化的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西欧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美国霸权地位削弱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二、综合题21(2016秋定州市校级期末)制度是强制执
45、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所深深震撼。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TT Meadows根据他所获得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对这些做出了以下解释。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1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
46、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 材料三 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规律?(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设置的根本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并综合以
47、上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考点】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查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演变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以及监察制度设置的根本原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本题考查关于反腐的相关知识考查于永军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考查学生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本小问的规律,依据材料一“选
48、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规律是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选拔标准由家世、贤能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2)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可以得出特点是监察官员专职化;监察权独立(与行政分离);对地方巡视监察制度化;组织机构化第二小问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根本原因是维护专制君主统治(3)第一小问
49、的看法,依据材料三“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可知,看法是封建社会反腐具有随意性,最终“败”在君主专制制度(或人治)第二小问的建议,属于开放性题,建议如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反腐法律化、制度化:道德约束客观化、标准化;加强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故答案为:(1)规律: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选拔标准由家世、贤能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2)特点:监察官员专职化;监察权独立(与行政分离);对地方巡视监察制度化;组织机构化根本原因:维护专制君主统治(3)看法:封建社
50、会反腐具有随意性,最终“败”在君主专制制度(或人治)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反腐法律化、制度化:道德约束客观化、标准化;加强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22(2016秋定州市校级期末)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
51、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
52、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近现代西方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2)“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什么?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考点】孔子和孟子;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文化考查孔子和苏格拉
53、底的核心思想以及共同点;“儒家思想取得胜利”的含义和汉代学者改造儒家思想的表现;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需要掌握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以及比较;汉代儒学的地位以及董仲舒的思想;西方借鉴中国文化的表现和意义等知识【解答】(1)第一小问的核心思想,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礼和中庸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是理性,美德即知识第二小问的相通之处,实际上考查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结合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可知,相通之处是都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2)第一小问的含义,依据材料二“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
54、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结合汉代儒学史实可知,含义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第二小问的改造,结合汉代儒学的史实可知,改造是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第一小问的元素,依据材料三“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可以得出元素是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第二小问的意义
55、,结合所学可知,意义是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故答案为:(1)孔子:仁、礼和中庸苏格拉底:理性,美德即知识相通的地方: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点评】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文化考查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汉代儒学的地位以及董仲舒的思想、西方借鉴中国文化的表现和意义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