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艺术技巧判断错误和诗人观点态度理解错误是选择题的高频设错点,更加侧重对诗句意思的准确理解,特别是对诗句中关键词的理解是近几年的命题新趋势。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找到选项的设误点,仔细分析,认真比对,就可以顺利作答。一、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的“8大方式”和应对策略(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许道宁画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2、注】许道宁:北宋画家。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选项表述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CC项理解错误。“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应对策略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某些句子有特殊语言现象,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
3、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选项选项表述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
4、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BD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2015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醉翁操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
5、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注】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选项选项表述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
6、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B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目已经明确是以声写声的手法,B项,“商声”“羽声”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不是以声写声。A项,是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项,是用蜂声和蝉声来写琴声;D项,是用白玉的声音和黄莺的叫声来写琴声。应对策略平时要熟练掌握诗歌中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等,见到试题中对手法的分析以后,要把其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对应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涉及全诗的,还需要对全诗的思想内
7、容作认真分析,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禁:消受。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选项选项表述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
8、坟。(清王象巽游曲江)BEB项中“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意思是当年栖息在朱门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飞向何处。往日风景幽胜的去处,如今只见处处长满苔藓,荒草淹没了亭台曲栏。此句化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E项中“文物尽”和“可儿坟”传达出了时移世迁、物是人非之慨。应对策略在把选项与原诗进行对照分析之时,一要注意诗句的陈述主体,看是否与选项所述一致;二要注意诗句中的词语、典故、意象,对其感情色彩进行深入感知,看与选项所述是否一致,特别是像2014年高考北京卷一类的题,更要注意选项中的诗句本身;三要注意诗歌下面的注释,
9、看注释有怎样的提示。(上海卷,改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判断下面对本诗的分析是否正确。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解析选项是从诗歌语言特点方面设题。本诗初读就不觉其难,它没有多少修辞,基本是直白之语,每句都语意显豁,可以说是“语言浅显平实”,而“鸟临窗语报天晴新脱冬衣体乍轻”也确实清新自然,所以本项是正确的。答案应对策略诗歌的语言特点有多种,最常见的有这样几类:清新自然;朴素平实;生动形象;苍凉悲壮、沉郁顿挫。平时就把
10、每一种语言特点都总结出来,深入体会其内涵,解题时把诗从头读到尾,一句句看到底符合哪种特点。然后再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北京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判断下面对本词的分析是否正确。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断漏”“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解析选项是从诗歌的意境方面设题。清晨,雪花飞舞,灯是“寒”灯,漏声“断绝”,月亮西沉,很明显,营造出的是清冷孤寂的氛围,所以此项正确。答案应对策略找
11、出诗句中出现的意象,分析其各自的特征,最后整合,整体感知营造的氛围,就能品味出诗歌意境。另外,熟记常见的意境特征: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凄、闲适恬淡、清幽明净、冷清幽静等。(北京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示秬秸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判断下面对本诗的分析是否正确。“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
12、,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解析很明显选项是从诗歌的艺术效果方面设题。“歌”是卖饼儿捧着盘子走出家门长声叫卖的声音,从艺术效果来看,“歌一声”并非“生动形象”,也非“富于童趣”,所以选项错误。答案应对策略首先,结合注释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其次,熟知诗歌的语言风格;最后,掌握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三者结合看命题人对诗歌艺术效果的赏析评定是否正确。(2014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A古
13、体诗B近体诗C歌行 D诗余A诗歌从体裁上看可分为: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章等。曲,又称为词余。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很明显,本诗不属于“歌行”,也不属于“诗余”即“词”。而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本诗的颔联和颈联上下
14、句词性明显不对,不能构成对仗,因此选择A项,也符合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灵活的特点。应对策略了解诗歌发展历史,对其分类及其文体特征熟记于心,就能对试题中所涉及的诗歌常识迅速做出判断或者选择。(2017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
15、篇。伏:服气。请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解析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且他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秦中吟卖炭翁琵琶行等。可见此说法正确。答案应对策略古代文学常识的识记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更重要的是注意识记方法。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向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向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二、掌握有效解题的“2步骤”典题试做(2019长春质
16、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注】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理会:通达事理。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D选章
17、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尝试解答_技法演示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见题目)第二步: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对应的诗歌内容分析推断A项对应诗句:“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这两句描写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写出了刺史的尊贵和威严,结合后文“自惭”诗句来看,不是自夸,而是揭示“自惭”的原因,因此,A项表述正确。B项对应诗句:“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这几句的意思是: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这四句写出了宴会环境及自
18、己久病初愈的欣喜轻松心情,因此,B项表述正确。C项对应诗句:“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结合注释,知道“理会”指通达事理,再结合“遣”“忘”等字词,基本就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内容: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因此,C项表述正确。D项对应全诗内容。D项中“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说法是对的,如“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是描写,“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是叙述,“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是议论。“自惭居处崇”一句是说刺史地位的尊贵,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由“未睹斯民康”可知,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
19、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因此D项中“既体现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错。答案D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两句,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
20、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一句中,“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蕙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两句,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的祠庙如今很破,只回荡着一些风吹天花板发出的声音。()E最后一联中,“故园”“人不至”“与谁同”等字眼,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知音难
21、觅之悲。()F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挚地表达了情感,使其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答案AB分析:典故分析错误,“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诗人借湘妃之“泪”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C.D分析:诗句理解错误,“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的意思,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E.F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玉楼春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
22、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注】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信。欹:倚、依。烬: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芯。判断下列对这首词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D词中“恨”的原因有: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道行踪;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梦又不成”,希望成了泡影。()E本词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F全词八句,紧扣“梦”字,把一个闺中女子的凄凉悲愁和幽怨刻画得淋漓尽致。()答案ABCDE分析:语言风格表述不当,“语言典雅,情感奔放”错,应是“语言浅白,感情质朴”。F.分析:内容理解不当,“紧扣梦字”错,应是“突出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