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587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27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虽然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但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潮流,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全球化、多极化、多样化、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增强。1.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苏联解体后,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国际社会并不太平。2.人类进步力量的不断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民权运动不断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巨大成就;新兴民族国家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因素都使

2、人类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不断增强。3.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日本、中国、新兴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多极化的趋势日趋明显。4.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共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同时,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根脉。5.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信息化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使人类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第

3、27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程标准热词聚焦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1)冷战与两极格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表现和影响(2)冷战的发展和多极力量的成长:冷战下的美苏关系、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中国国力的增强(3)两极格局的瓦解:美国重新加强对苏遏制政策、和平演变;美苏关系的缓和、美苏裁军、苏联的战略收缩;苏联的解体知识排查教材深化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美苏冷战的原因(1)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

4、在。(2)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苏联: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3)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美国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2.两极格局的形成项目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这篇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1947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则

5、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军事北约华约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地缘政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3.两极格局的评价(1)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不对称”的两极格局: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3)“不完全”的两极格局: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美苏冷战的发展(1)特点:

6、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2)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2.多极力量的成长(1)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2)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瓦解: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国:以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

7、视的政治力量。(3)第三世界的兴起万隆会议: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召开,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独立国际力量: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三、两极格局的瓦解1.美国加强对苏联的遏制: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2.苏联的战略收缩(1)美苏的缓和美苏对话机制: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美苏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

8、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2)苏联的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正常化。3.两极格局崩溃(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失败,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2)世界格局的变化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情境体验1.下图为某国针对马歇尔计划的漫画,请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国家的观点。情境体验2.杜鲁门曾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必须教导他们(指苏联)如何知行知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

9、,“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根据材料概括杜鲁门的外交政策。概念比较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情境体验3.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漫画解读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较量从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信息可以判断,漫画描绘的是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大汗

10、淋漓,反映了当时的美苏争霸,美国占有优势。情境体验4.“华盛顿和莫斯科都需要改造这个世界以证明它们意识形态的普世性,而新兴国家则为它们的竞争提供了场所。”从材料你能够解读出哪些信息?主题探究能力提升主题一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探究1史料实证冷战发展的表现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探究根据材料,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

11、探究2历史解释柏林墙与美苏冷战材料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沿着先前的东西柏林分界线伸展开来。以下是柏林墙大事记:1948年6月24日: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柏林墙的构筑与倒塌”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

12、认知深化】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特点1.泾渭分明:美苏两极对峙冷战,争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针锋相对,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很少,可谓“泾渭分明”。2.全面争夺: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3.坚避战争:美苏两国在全球的争夺虽然激烈,但是,两国都极力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防止演化成两国全面核战争。4.美国优势:从整个美苏冷战过程看,美国及其盟国始终占有经济、科技上的优势;苏联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是,经济、科技实力稍逊一筹,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素养感悟苏联虽然是一

13、个政治大国,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国家组织中,处于少数和孤立地位;苏联无疑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苏联的经济与美国相比始终处于劣势。从这一角度说,对本国的国际定位一定要以本国的综合国力为基础,这对于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探究1历史解释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材料下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外交演变轨迹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20世纪60年代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计划1969年,联邦德国勃朗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同苏联、

14、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等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摘编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外交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探究2唯物史观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材料1969年,尼克松已经认识到一个多极世界格局的出现,主要标志是美国接受与苏联的核均势及将欧洲、日本和中国作为有竞争力的力量中心。这是美国自冷战以来力量相对下降的重要表现。尼克松在其就职演说宣称:经过一段对抗之后,我们现在进入了谈判时期,尼克松政府需要重新调整美国的对外政策。尼克松决定放弃过时的两极对抗体系,重建大国间的“均势”,很

15、快提出建立以美、苏、西欧、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摘编自夏亚峰“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探究根据材料,分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从根本目的的角度指出尼克松主义的本质。【认知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本基础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的根源所在。2.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由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外交政策,导致东欧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中苏关系的恶化就是这一问题的产物,社会主义阵营由此瓦解。3.第三世界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崩溃,大

16、量新兴的民族国家诞生,他们希望摆脱美苏的控制,独立进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不结盟运动由此兴起。4.美苏的相对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兴经济体和政治体的兴起,美苏都相对衰落,冷战对峙已经使他们力不从心,这也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素养感悟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防止极个别国家称霸世界,欺凌弱小国家。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史实已经证明的,也是当今世界美国的所作所为所验证的。因此,世界格局多极化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利益。纵联横合思维升华一、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两极格局下

17、,亚非拉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开展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3)美苏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4)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1.从两极格局的形成来看:第二

18、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增强,而英、法、德、日等国实力严重削弱,美苏由联合走向对抗,两极对抗局面形成。2.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来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实力急剧上升,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1973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导致美苏争霸中出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3.从两极格局的瓦解来看: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严重衰退,使得它无法继续与美国对抗,步步退却。20世纪90年代,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抗以苏联的解体而结束。4.从中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来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实力,使得中国在两极格局解体后

19、,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之一。三、美苏争霸中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教材重点叙述了美苏在欧洲的争夺,也涉及亚洲的部分活动,进入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夺开始具有全球意义,在非洲、阿拉伯地区、拉丁美洲都有美苏争夺的影子。2.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3.美苏的争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苏联代表着社会主义阵营,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阵营,两国关系既有争霸的一面,也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一面。真题实战模拟演练真

20、题实战1.(2020山东卷,15)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A.同苏联关系缓和B.与西欧竞争加剧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知识归纳在美苏冷战对峙中,美国在50、60年代一直占据着优势。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入守势,苏联采取攻势,入侵阿富汗达到顶峰。20世纪80年代,里根任美国总统后,重新对苏采取强硬政策,制定星球大战计划,最终拖垮了苏联,导致苏联解体。2.(2020全国卷,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

21、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3.(2020全国卷,35)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名师点拨

22、美苏的冷战对峙不仅仅表现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也涵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在整个冷战时期,美苏的科技竞赛对抗非常具有代表性,几乎是针锋相对。其目的都是扩大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展示自己的制度优势。4.(2019全国卷,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5.(2018全国卷,35)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

23、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模拟演练1.(2021年1月辽宁适应性测试)1946年3月,英国驻苏联使馆临时代办弗兰克罗伯茨向外交部建议,“要像战时解决军事战略问题那样来处理英苏关系”,“必须认识到苏联不可能成为可信赖的朋友,但同时我们应努力防止这种缺乏友谊的状态转化成敌对”。该建议被英国政府接受。这一建议()A.推动了英国对苏联政策的转变B.延缓了英国对苏联冷战进程C.体现了英国期望保持大国地位D.反映了苏联与西方关系缓和2.(2020山东模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词汇和成语已经渗透到了西欧的语言里。在联邦德国,文化的美国化进行得更快。正如一位电影导演所说:“美国人使

24、德国人的潜意识殖民地化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A.美国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美国在西欧拥有强大军事和经济优势C.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西欧各国的文化传统D.冷战对峙改变了西欧各国的文化意识3.(2020湖北宜昌三模)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据此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4.(2020河北保定三模)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

25、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有可能出现于()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7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知识排查教材深化情境体验1提示漫画中美国用美元大棒破坏西欧国家的主权,强调了马歇尔计划的负面影响,这应该是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揭露和批判。情境体验2提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情境体验3提示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情境体验4提示美苏冷战,积极争夺新兴民族国家,导致了不

26、结盟运动的兴起。主题探究能力提升主题一探究1提示冷战双方队伍扩大,出现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冷战突破了欧洲的范围;冷战背景下出现局部热战;冷战国内化趋势加强。探究2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形成冷战的局面;柏林墙的修筑加速了德国的分裂,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加快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推动了国际和平及民主力量的发展。主题二探究1提示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外交从追随美国到寻求独立自主、联合自强。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西欧国家在外交上追随美

27、国,积极反苏反共;20世纪60年代,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法国退出北约,联邦德国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支持第三世界等举措,也是西欧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探究2提示背景:美国因经济危机而实力衰落;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世界格局已萌发出多极化的趋势。实质:继续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真题实战模拟演练真题实战1.D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从题干中可看出,1969年美国出台的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特意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且在资本主

28、义世界面临西欧、日本的竞争,整体国家实力相对衰弱,迫切希望改善国际环境,故D项正确;1969年左右,勃列日涅夫统治下的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展开了咄咄逼人的攻势,美苏关系日趋紧张,故A项错误;与西欧竞争加剧、陷入侵越战争泥潭均是导致美国国家实力相对衰弱的原因,不能全面反映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战略调整的缘由,故B、C两项错误。2.B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在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意见基本一致,这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努力,故B项正确;当今世界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国际格局,故A项错误;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围绕裁军问题意见基本一

29、致的状况不能遏制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故D项错误。3.C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在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说明在冷战格局下,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美苏的文化往来,不是单独强调美国一方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的意图,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交流,且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可知苏联学习美国的先进科技,而不是对美国输出科技,故D项错误。4.B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

30、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故A项错误。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无关,故D项错误。5.A本题考查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美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从图表数据看,从1945年至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美洲、欧洲、大洋洲成员国所占的比重发展趋势是逐步减少,非洲、亚洲成员国的比重发展趋势是大幅度增加。联系所学知识,新增加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刚刚获得独立的发展

31、中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故A项正确;欧共体的成员国大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加入了联合国,对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影响不大,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世界贸易和经济区域化无关,故C、D两项错误。模拟演练1.A弗兰克罗伯茨向英国外交部提出外交建议并被英国政府接受,这推动了英国对苏联政策的转变,故选A项;发动对苏联冷战的是美国不是英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英苏关系的调整,不能体现英国期望保持大国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苏关系,不能说明苏联与整个西方关系的缓和,排除D项。2.B美国词汇渗透到欧洲社会生活之中,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军事与经济实力的体现,比如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以达到控

32、制西欧的目的,故B项符合题意。美国的对外政策只是表现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强调美国文化的渗透,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欧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冷战会对西欧产生影响,但并不会改变西欧的文化,排除D项。3.D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英国、法国协调对德政策,加速三个国家对德占领地区的一体化,为西德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苏联也针锋相对地加速了东德建立的过程,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加剧的重要表现,D项正确。4.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它们的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以该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故D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仍然存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非常激烈,都不符合题意,故A、B、C三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