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一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含义、内容、标志和意义项 目内 容概 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又叫城镇化内涵人口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多的过程地域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景观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景观的推进过程文化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现象,意味着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向农村的扩散产业城市化城市化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化,即农业活动部分地向非农业活动的转化过程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主要标志,反映城市化水平)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人口增多)体现
2、城市化合理与否项 目内 容意义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
3、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三大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如下表所示:产 业影 响第一产业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第二产业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20世纪上半期,快速城市化仅仅是先进工业国家的发展倾向,但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潮流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与此同时,在若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人口由城市中心向郊区甚至向农村地区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然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要特点。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城市化发展阶段特 点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初期阶段城
5、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见下表)。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速度加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水平高低高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反差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
6、70%以上)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问题及原因问题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项 目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速度快,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城市化动力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人口流动由内地流向沿海,由山区流向平原,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入城
7、市,70%流入大中城市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项 目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环境生态保护环境生态保护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城市生态环境也得到初步改善,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特别提醒(1)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方面的内部差异性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突出表现在“过
8、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也可能并存于一个国家。例如印度,从总体上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滞后”型,但具体到某个城市,例如孟买、加尔各答等,则又呈现“过度城市化”的特征,主要是人口向极少数大城市集中造成的。类型差异含 义分 布“过度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因此又被称为“虚假城市化”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及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亚洲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城市化
9、进程就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型(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是什么?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事业的进步中心区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图解要点二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
10、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水文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
11、的地方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农村转变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低高信息、交通欠发达发达文化、概念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3.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超出了城市环境承载能力,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使城市的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等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4常见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12、主要表现成 因危 害整治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主要表现成 因危 害整治措
13、施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内城衰落、社会治安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社会问题突出人口过度集中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综合整治特别提醒(1)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控制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高架道路和立体交叉道路,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实行公交优先,避免交通拥堵和交通环境污染,增加经济住房和廉
14、租房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合理规划城市,合理安排各类用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建设生态城市,控制污染源的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使其充分自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加快经济建设,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建立建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2)某工厂(钢铁厂、化工厂)从市区迁往郊区(外地)的原因?该工厂对当地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污染);该工厂占地面积广,占据了第三产业的位置,经济效益低,且与城市总体规划不适应(如北京的发展方向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为全国商业金融中心);工业用地紧张,无发展余地,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市区地租高);位于市中心,原料燃料输入及产品输出,增加了城市
15、交通的压力。(部分题目还应答下面第条)该地区原料燃料水资源供应不足,工厂迁往外地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3)在迎接北京奥运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保护北京环境的?搞好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将污染严重的工业搬迁到郊外,重点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交通畅通;扩大绿地面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施集中供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轻大气环境污染;对广大市民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公民自觉保护环境。典例1(2010辽宁鞍山一中模拟)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发
16、展中国家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剖析】甲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目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乙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目前水平低,速度快。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乡村环境优美,随着小城镇及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逐渐从城市向乡村及小城镇流动。【答案】(1)D(2)
17、C典例2(2010山东临沂模拟)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完成(1)(2)题。(1)从图上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中部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目超过东部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约在20%以下D总的说来,经济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较高(2)有关各省区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C江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改革开放,
18、外资企业发展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剖析】第(1)题,总体来说,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达的省份多,城市人口比重较高,20世纪80 年代以后,新增特大城市数目多。第(2)题,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促进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城市化的发展。【答案】(1)D(2)B典例3(2010宁夏固原模拟)2009年7月23日,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发生强降雨,大量雨污水污染了自来水,众多市民发病,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事故原因调查中发现,在此次被污染的水源附近,就是赤峰市新城区的排污泵站。暴雨导致污水站断电,污水溢出,淹没了饮用水源井,引发这次公共卫生安全事故。据此完成(1)
19、(2)题。(1)此次水污染的发生说明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的规划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此次赤峰市新城区的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从原因上看反映出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尽合理B城市新区的盲目扩张建设C城市人口过度膨胀D城市工业发展中的污染严重【剖析】解答本题应主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此次水源井被污染,是暴雨导致的洪水淹没了水源井,说明城市建设导致了地表径流的增大。污染源主要来自距离水源井很近的污水站,说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合理。被污染的是赤峰市的新城区,人口、工业相对较少,不会
20、存在人口过度膨胀及工业污染严重的问题。【答案】(1)D(2)A典例4(2010福建厦门)工业布局强调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而城镇分布的合理化能提升城镇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繁荣。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工业现阶段和计划扩散情况,读图完成(1)(2)题。(1)现阶段该中心城市大型工业的配套企业主要布局在距离中心城市10 km左右的卫星镇,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政策 技术 地租 运费A B C D(2)该市政府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计划采取“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梯度扩散模式,将配套企业的布局由卫星镇转移到县城。为接受工业扩散,各县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弥补地
21、价和运输成本ABCD【剖析】卫星城镇地租较低,同时距离市区较近而运费也不高,二者综合衡量,可以使其成本较低,所以能吸引配套企业布局;要把配套企业吸引到县城,则必须要提升县城的竞争力,但由于是大型工业的配套企业,其研发机构还会布局在条件更好的大城市,所以县城不必建立产品研发机构。【答案】(1)B(2)D例1(2010北京卷)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2)题。(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A建
22、筑物占地面积增加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剖析】第(1)题,海拔高,气温低,气温高低与地表起伏呈负相关。地表温度高值区的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从低值区的形态看,低值区是河流、绿地影响的结果。根据城市风原理,地面风应当从郊区吹向城区,故正确选项为C。第(2)题,2004年与1982年相比,7月地表平均温度高值区面积扩大,可推断该城区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1)C(2)A例2(2010天津卷)据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B 城 市 职 能、产业布局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D 地 表
23、形 态、经济水平【剖析】莫斯科城市道路网为环行放射式,放射状线路在城市四周比较均一,推知该地地势平坦。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交通线路增加,减少交通拥堵,方便人们出行。【答案】D例3(2010福建卷)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1)(2)题。(1)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2)应用GI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C各行政区的边界D各行政区的面积【剖析
24、】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南部地区人口增长快,表明有大量人口迁入,说明东部、南部非农产业发达,收入高。第(2)题,要想归纳出各省份人口增长的规模,还需要掌握上一年人口的数量。【答案】(1)C(2)A例4(2010江苏卷)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剖析】第(1)题,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应从四个选项中选择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故A最适合。第(2)题,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快慢,城市化水平高则人口增长速度一般较慢,反之亦然。故D正确。【答案】(1)A(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