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 学案(人教版选修4)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理解衡量城市化的指标,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4.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从而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一、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1)概念: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和_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衡量指标:_。2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差异a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与城市经济发展_。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_,发展水平_,与经济发展程
2、度_。(2)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也不尽相同a发达国家城市化阶段相对完整城市化_。b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形成了低质量的城市化。c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二、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1城市环境要素a自然要素:大气、土地、生物、园林绿地及水体等。b_: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工业设施、文化设施、城市垃圾等。2城市环境问题(1)自然环境问题a城市环境_:_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_污染、电磁波污染、_污染。b生态失衡。(2)社会环境问题a城市交通_。b居住条件差。c_困难。d社会秩序混乱。3成因:_、_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三、
3、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1依据_,加强城市综合管理。2依靠_,完善城市环境设施。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一、城市化进程的分析1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思维拓展】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时间阶段原因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城市化人口向城市中心区聚集20世纪
4、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郊区城市化由于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加上私家车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开始移居郊区,随之商业服务部门、工厂等移往郊区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逆城市化人们迁往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中心城市人口减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城市化积极开发中心衰落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市区人口再度增长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18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目前速度趋缓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70%左右30%左右原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后果
5、出现逆城市化、再城市现象出现许多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相适应,即同步城市化不相适应,出现“滞后城市化”和“虚假城市化”【思维拓展】城市化水平同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分为两种情况:(1)“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这种类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如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状况。(2)“虚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南美洲的部分国家“虚假城市化”状况最为突出。典例1读“部分大洲和地区的城市、乡村人口当前与未来趋势图”,回
6、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的代码,填入对应的地区:西亚地区_,非洲_,北美洲_,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_。(2)北美洲城市化进程变缓的原因是_。非洲城市化进程特别快的原因是_。(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发展带来的问题是_。(4)发达国家在高度城市化的同时,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的新趋势,即城市_区、_区及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主要原因是_;_。答案(1)DABC(2)已经高度城市化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和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涌入(3)失业人口增多,住房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剧(4)住宅工业市中心环境恶化,地租高地铁、高速公路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7、1)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四个地区中北美洲主要是发达国家,目前城市人口比重在70%左右,很容易判断出对应图是B;其余三个地区均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内部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市化水平也不相同,西亚地区石油生产国居多,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进程有一个快速的增长,应为D图;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整体上比非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也应比非洲高,故C为加勒比海地区,A为非洲。第(2)题到第(4)题,考查两类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差别及其城市化问题,难度不大。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特点初级阶段速度慢,常为工业化推动城市发展,城市呈孤岛或点状分布中级阶段进程快,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开始起到动力作用,城
8、市数量增多,开始出现城市带(群)高级阶段速度回落,动力转化为第三产业,城市带(群)不断出现【变式训练1】 由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A B C D二、城市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受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自然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出现了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社会环境问题。如下表: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
9、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污染水体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城市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
10、路;加快住房建设就业难度增加,失业队伍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方法技巧】从城市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工业用地布局的基本原则1布局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2布局在城市远郊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1)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盛行单一风向下风向;季风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多种风向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居住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向。(2)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
11、: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典例2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dbc BacdbCdbca Dcdba(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答案(1)B(2)B解析(1)在城市化的初期,城市中心人口稠密,城郊人口稀少。随着城市发展,功能区逐渐分化,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逐步显现。市内居住人口逐渐向外迁移,最终市中心形成商业区,人口较少;向外为居住区,人口稠密;外围为工业区,交通方便且成本低,人口更少。
12、(2)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市中心地价上升,逐渐形成商业区,人口向外迁移,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尽管市区内常住人口少,但商业发达,交通流量逐渐增大,市中心人口逐渐减少,市郊人口逐渐增多,可体现逆城市化趋势。【变式训练2】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据此回答(1)(3)题。(1)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原因的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2)根据调查实验结果,研究小组提出降低城市洪水频率的
13、建议,合理的有(双选)()A进行城市合理规划,完善排水系统B发展城市立体交通,减缓城市交通压力C在老城区大量建设高层建筑,以留有充分的绿化空间D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加强现有水面的保护治理(3)下列关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正确的是()A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市区应多建高速公路和铁路B为方便工人上下班,工厂应多建在居民区及其周围C为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城市中心区应建大型森林公园D为避免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厂过多,应将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厂等向郊区分散图1.21关于城市化的不同见解,据图分析:(1)城市化包括哪两个方面?(2)城市化的内涵是什么?提示(1)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
14、(2)城市化的内涵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而后一个转移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与城镇建设有关的城镇地域的扩展,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的扩大、新的城镇的涌现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三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产方式的传播。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城市人口集中度的指标,即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正确认识城市化的内涵,对于我们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图1.22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情况,据图分析:(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在起步时间上有何差别?(2)20世纪尤
15、其是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有什么特点?(3)二战后,世界城市化得到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约在18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在二战以后。(2)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大城市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引人注目。(3)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图1.29多中心带状的城市平面结构(深圳),据图分析:(1)深圳市的城市规划有什么特点?(2)城市中的绿化带有什么作用?(3)这种城市结构对城市环境有什么影响?提示(1)从图中可以看出,深圳总体规划采用了多中心带状结构,不同中心有几百米的绿化带,各个中心之间
16、有高速公路相连接,设计合理。(2)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降噪、防风沙、调节小气候的作用。(3)对减轻城市大气、噪声和热污染等都有良好的作用。图1.30城市内部的绿地和水面,据图分析:(1)城市内部的绿地和水面有什么作用?(2)在城市建设中应如何对待自然生态环境?提示(1)绿地和水面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噪声、降风除尘、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湿地、水面等,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展示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工业革命的浪潮起源于英国,继而席卷欧美以至全世界。从此世
17、界从农业社会开始迈入工业社会,从乡村化时代开始进入城市化时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一、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从城市起源以后的几千年里,世界的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很低水平上的缓慢增长。1800年世界总人口为9.78亿,大约5.1%居住在城市。从这以后态势完全改变,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世界的城市人口以更高的速率增长,城市化的发展迅猛异常,势不可挡。在19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市人口增加了340%,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从5.1%提高到13.3%,20世纪前5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52%,城市人口增加了230%,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29%。195
18、01980年这3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75%,城市人口增加了150%,1980年城市人口比重逼近了40%。合计这18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35倍有余,显然可以看出,1800年以来的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最早欧洲一度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1800年世界有65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21个在欧洲,到1900年世界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加到301个,欧洲却占了148个,英国在185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的国家。20世纪初美洲的城市发展具有更高的速度,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
19、达到高潮,以后其主流又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普遍胜利,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发展势头尤为迅猛。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突然加速,年增长率19251960年间接近甚至超过4%,19501960年期间最高曾达到4.86%,这种速度不仅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地区,而且比发达地区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1975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地区,而且差距也越拉越大,目前约集中了世界全部城市人口的60%。只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乡村人口基数很大,而且增长速度也很快,所以城市化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1980年时只
20、有30%左右。三、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在地域空间的不断扩展,形成了许多以一个或几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城市化的地区的巨大城市集聚体。百万人口的城市集聚体已经比比皆是,且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 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集聚体也已有10多个。许多大城市还首尾相连,形成了若干个包括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带。 知识链接(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2)世界城市化进程;(3)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题目设计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_中心。城市化一般是指_、_和_的过程。(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_来表示,它体现了_水平。(3)从图中可知,到_年,世界城市人口已
21、超过半数。(4)试从图中分析,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特点上的差异。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规模B城市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D城市数目的增多2下列对城市化及其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B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人口比重一般占40%C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过快的原因是经济畸形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过剩D二次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3关于非洲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速度发展缓慢B人口高度集中在首都或重要的工商业城市C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D20世纪6
22、0年代至8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所致4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原因并不是由于()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5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_;_;_。(2)此过程被称为_。(3)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_、_、_、_等。思考P15中国、印度、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本国人均GNP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将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社会秩序混乱、就
23、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思考P16由图可知: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相当一部分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正在加快增长,并由此产生较多环境问题,即“城市病”。思考P181案例分析了非洲国家的城市化,可以看出促进非洲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有:a.国家独立,政局稳定,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在保持高出生率的同时,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数量也急剧增加。b.国家重视工业化的发展,将大量建设资金投向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大批新增农村人口为了摆脱贫困,就盲目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和追求良好的教育
24、。2主要问题: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解决措施:首先要控制人口的高速增长;其次要依照法规,加强管理;三要依靠科技,完善城市环境设施;四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思考P18城市环境中除了人工设施外,大气、生物、绿地、水体中,只有生物、绿地还处于自然状态。由于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和汽车的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染,烟雾弥漫,有时出现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事件,危害人们的健康,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地面径流,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活动P19从环境整体性角度入手,分析城市
25、硬质地面面积过大,使环境的自然调节能力极度下降,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循环。城市硬质地面面积过大,使得城市地面热容量减小,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使得城市空间缺少足够的分解者,无法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将自己的废弃物充分地自净。由于硬化使得水分不能下渗,地下水位下降,反而地表径流增加,不能充分利用。思考P201“大烟囱经济”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2冶炼厂、重化工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火电厂不仅产生大气污染物而且带有大量固体废弃物,印染厂主要是水体污染。这些废弃物的排放,会造成环境污
26、染,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思考P211城市中的不合理生活消费,例如开私家车上下班会加重城市大气污染;不集中供暖,分散取暖也会加重大气污染。2针对不合理现象,要从自我做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以节俭为荣活动P241政府既是城市的管理者,也是城市环境的保护者、监督者,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基础载体。2可联系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调查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答案基础梳理乡村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相适应 晚低不相适应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人工设施污染大气光固体废弃物拥
27、挤就业工业化城市化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力量重难突破【变式训练1】 C首先分析图中三个阶段所表示的含义:时期表示水平低、速度慢的城市化初期;表示速度加快、水平提高的城市化中期;时期表示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很慢甚至停滞的城市化后期。然后可根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际情况得出正确答案。【变式训练2】 (1)D(2)AD(3)D(1)城市发生洪水的原因不可能与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有关。(2)此题以社会焦点城市改造为背景考查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立意较新颖。城市改造过程中洪水发生频率增加,主要是城市排水方法不够合理以及人工改造地表使地表水下渗、径流受阻所致。措施必须从此原因入手。(
28、3)高速公路和铁路占地面积广,噪声及废气多,对城市具有严重的污染及分割作用。高速公路及铁路宜建到市郊;工厂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尤其钢铁、化工、火电厂等,应远离市区布局,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大型森林公园也不宜布局在市中心,因为市中心一般是经济、商业、文化中心,而大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广,建在市中心不利于人们购物、交往,应布置在城市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起到防护及美化环境的作用;将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厂等向郊区分散,可避免大城市中心因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合理布局工业区,适当分散污染源的有效途径。题目设计(1)经济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社会经济发展(3)2000(4)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变慢,甚至停滞,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自主练习1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2A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畸形发展,出现了城市化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现象,如“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3B4.C5(1)城市面积由小变大城市数目由少到多由孤立城市发展为城市群(带)(2)城市化(3)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任选四个即可)解析通过分析城市面积、城市数目、城市分布的疏密、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特点,来理解城市化过程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