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归鹿门歌导学案编号:061【学习目标】1、透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缘景明情。2、熟读兵背诵这首诗。【学习重点】反复诵读,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精读文本,品析诗中缘景明情方法的运用。【学习方法】自学法 品读法 探究法 讨论法【导学过程】一、【知识储备】(认真阅读相关材料,提取重要信息并牢固识记)文本助读: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
2、,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与王维并称“王孟”。李白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
3、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二、【整体感知】1本诗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诗中除了写景景还写了哪些人物活动?为什么?三、【课堂讨论】1.分析概括每幅画面意境的特点。 2.诗歌描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概括这两个场景的特点。是哪个字将两者连在一起的? 四、【问题探究】探究这首诗的主旨情感。五、【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归 嵩 山 作 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解 :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省封县北,因其居于五岳之中而高,又称嵩高。清川:清清的流水。 川:河川。 带:映带。 薄:草木交错曰薄。 去:行走。 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暮禽:傍晚的鸟儿。 相与:相互作伴。 临:当着。 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迢递:遥远的样子。 递:形容遥远。 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门谢客之意。1. 分别概括每联意境的特点。2.深入探究这首诗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