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277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第1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君主专制政体(1)魏晋:中央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2)隋唐: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三省六部制运作程序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核心论点:(1)三省六部制行政运作程序反映了唐代皇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反映了中枢机构的程序化和规范化。(2)具有西方“分权”政治特色,

2、但有差异,其隐含的前提是“得旨”(按皇帝旨意),体现出“集权”的特色。 2地方行政区划 (1)唐代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度。(2)唐代后期,地方设置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3监察制度(1)概况: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2)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化,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4选官制度(1)魏晋:九品中正制含义:以“中正”所评定考察对象的品级授官的制度。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2)科举制实施:隋朝创立,唐代完善。实质: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评价:破除了世家大

3、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5民族大融合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链接选修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4)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客观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主观上唐太宗心存百姓,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与纳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1)政治: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

4、强中央集权,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2)经济:强调民本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3)法律:慎用刑罚,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观。(4)思想: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5)民族关系: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或对他们的控制,促进民族关系发展。(6)对外关系: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促进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教材补遗】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的主要依据。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血缘选拔任用官

5、吏,世袭传承。【构图解史】三省六部制的运转【知识拓展】藩镇割据的形成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许多节度使。安史降将大都委以节度使;平叛中的有功将领,不少也升任节度使。节度使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就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教材补遗】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指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该制度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才能、品德和门第出身。但在实行的过程中,由于世家大族把持政权,在评价人才时往往忽视品德和才能,只重门第,成为巩固门阀统治的工具。【构图解史】 中国

6、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信息提取:(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体现了选官制度化。(2)选拔方式从世袭、推荐、荫亲到考试选拔,客观上体现了选官用人制度的公正、规范化。【易错点拨】在唐代,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官吏产生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通过赏赐、战功、门第、恩荫等途径获得官位的仍然很多。科举制是隋唐以后的主要选官制度,其本身不能直接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拓展】唐太宗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1)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文化的丰富多彩。(2)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也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

7、化发展。重点一魏晋至隋唐政治文明传承的特点及影响史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史料解读】史料反映了政事堂、中书、门下等部门的职责。【问题思考】据史料概括唐代中枢权力运行机制的特点。试答:【提示】分散相权,体现皇权下的集体决策;中央各部门相互间既配合又牵制;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史论归纳】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特点及评价(1)特点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

8、,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2)评价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随着专制主义中

9、央集权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重点二隋唐科举制的发展时代选官制度措施标准夏、商、西周世官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血缘、姻亲春秋、战国、秦军功爵制养士、军功、客卿才能汉代察举制察访人才举荐做官品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门第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才学【解读】雁塔题名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史料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

10、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摘编自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史料解读】史料从阶层变动、稳定社会政治两个方面论证了科举制的影响。【问题思考】分析史料,论证科举制对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试答:【提示】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阶层固化局面,使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获得从政机会,改变社会地位。但占社会多数的劳动者仍改变不了原有的社会地位。【史论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11、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

12、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真题引领航向1(2018高考江苏卷T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命题点:唐朝三省六部

13、制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解析:选D。由中央及地方在“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可知,此时的尚书省已成为全国行政枢纽,所以D项正确。尚书省仅仅是三省之一,并未剥夺其他两个机构的权力,A项错误;起草诏令属于中书省的职能,B项错误;唐朝依然是皇权至上,不可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C项错误。2(2018高考全国卷T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

14、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命题点: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响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选D。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上供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藩镇的基本情况,无法得出藩镇之间攻伐不已的结论,故排除B项;四种不同的藩镇类型中,河朔型自己任免官员、赋税不上供、拥重兵

15、以自立,并不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故排除C项。3(2018高考全国卷T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命题点:唐朝中枢机构改革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项正确。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

16、涉及职权扩大,A项错误;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项错误;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项错误。4(2019高考江苏卷T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命题点:科举制的特点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解析:选D。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唐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中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唐代科举考试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故

17、选D项。唐代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选官制度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故排除B项;“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说明中央政府并没有剥夺宗室特权,故排除C项。5(2017高考江苏卷T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命题点:三省六部制的调整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解析:选C。中级官员地位上升,拥有实权的尚书省地位下

18、降,这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唐初三省六部制处于初创阶段,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B项错误;D项“决策权扩大”无法由材料得出。6(2016高考全国卷T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命题点:科举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

19、 练模拟能力提升1(命题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解析:选B。据题干“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协调性不断强化,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选B项。2(命题点:唐代科举制的特点)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

20、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解析:选C。从两汉和魏晋推荐才能参加考试到唐代可以凭“牒”考试的变化,反映了政府放松了对士子门第和身份的限制,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选C项。3(命题点: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历程)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A

21、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解析:选C。“门下”由皇帝的侍从机关演变为负责审核的机构,丞相的决策权被削弱,故C项正确;“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门下省成为审核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B项错误;“宰相退出权力中心”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4(命题点:唐代科举制的影响)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C强化了士人崇

22、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解析:选B。据材料薛元超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及“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入仕的观念受到重视,这说明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B项正确。5(命题点:隋唐时期的统一)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解析:选A。根据材料“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将历史上分裂

23、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可知,汉到隋唐的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故A项正确。6(命题点:唐朝的监察体制)唐朝时,御史台下辖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御史共司监察而又有所分工,各有侧重。御史纠弹又必须经过尚书省的审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这最能体现唐朝()A中央权力机构实行分权制衡的机制B御史台和尚书省均是国家权力中心C互相制约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皇权D严密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察是指对官员的监察,目的是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唐朝中央机构内部实行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君主,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24、。(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解析:选A。“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反映了司马家族与地方世家大族控制朝政,体现了豪强大族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2(2020中原名校质评)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

25、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穆先生在这里对察举制的实行初衷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肯定了察举制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故C项正确。3(2020湖南衡阳三模)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

26、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当时政府()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选C。由材料内容可知梁政府要求郡县“置孤独园”,重视基层治理,“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说明不是无为而治,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涉及收养孤儿与单身老人,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备,故D项错误。4(2020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

27、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解析:选A。唐朝时,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北门学士”的“时宣召草制”说明有草拟诏令的职能,因此分了中书省职权,故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5唐朝明确地将国家政务划分为大事和小事,小事由门下省审核决定,送交皇帝“划可”,大事则奏请皇帝批准。这反映了当时()A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B实行分层决策机制C门下省权力不断扩大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选B。根据材料“小事由门下省审核决定”“大事则奏请皇帝批准”可知,唐朝时实行大小事分

28、层决策,故B项正确;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官制的成熟,且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门下省负责审议,材料强调分层决策而非门下省的权力,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故D项错误。6(2020广东百校联考)贞观三年(629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敕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敕,“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这说明()A三省六部制利于政治民主化B门下省是中央最高决策机构C皇帝的独断得到了根本遏制D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解析:选D。

29、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宰相权加强皇权,故A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核,最高决策权在于皇帝,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可知,魏征作为门下省给事中,有一定的封驳权,故D项正确。7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A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C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D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解析:选A。根据材料“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

30、李氏等豪族通婚”可知,通过禁止通婚的举措来削弱世家大族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项;材料强调削弱地方士族权力的举措而非排除政治异己势力,排除B项;修订姓氏录旨在削弱士族集团,并非维护关陇军事集团利益,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这一举措促进社会流动,不利于阶层固化,排除D项。8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解析:选B。由礼部“采风使”的任务不能判断礼部执掌监察职能,故A项错误;“观地方吏治与民风”体现政府关注民情,故B

31、项正确;文化建设内涵太大,故C项错误;材料丝毫体现不了儒学,故D项错误。9(2020百校联盟质监)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时间事件隋大业元年始创进士科,但仅具有古词新用的含义唐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及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武则天时期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首创武举科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皇帝在长安、洛阳宫殿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B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

32、唯一选官方式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解析:选D。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禁锢读书人的思想是明清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故B项错误;唐代科举是选官方式之一,故C项错误;从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制度的逐渐完善,故D项正确。10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其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由此可知,唐代选官制度()A促使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B特别关注官吏的操守与品行C旨在提升案件审判的公正性D注重考核官员实

33、际应用能力解析:选D。据材料“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可知,科举制中的铨选侧重于考核官员的实际应用能力,故选D项;由材料看不出科举制促进文学作品兴盛,排除A项;据材料“其中最重视判”可知,更加关注考生的实践能力,而非注重官吏的操守与品行,排除B项;科举制的实施是为了选拔治国理政的人才,并非仅为了审理案件,排除C项。11(2020广东肇庆模拟)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这一变化反映了()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B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

34、流动C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宗族认同D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解析:选B。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打破了原来的阶层限制,材料“在唐初以前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说明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的地位提高,故选B项;由材料“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可知,唐初以前更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是在南宋,排除D项。12汉唐之世,多有母后、外戚、宦官、宗室专权现象,而居于汉唐之间的东晋、南朝却鲜有此例。这是因为东晋南朝()A皇帝励精图治B皇权相对孱弱C士族品行高洁D选官制度先进解析:选B。依据材料“

35、汉唐之世,多有母后、外戚、宦官、宗室专权现象东晋、南朝却鲜有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是统一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而东晋、南朝总体特征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皇室为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依靠世家大族,从而限制了皇权,导致依附于皇权的外戚专权等减少,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材料二唐太宗全

36、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解析:第(1)问特点,据材料一、二信息从统治者策略的目的、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及本质等方面归纳。第(2)问意义,据材料从社会稳定、矛盾缓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政治制度的角度归纳。答案:(1)特点: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重视

37、对权力的制约,强化皇权。(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与施政错误;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简表察举制科举制取士方式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取士标准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程文之等第入仕程序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

38、能得官教育背景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材料二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并据此予以简要评价。(2)你怎样看待材料二中的“南北榜争”及最终

39、结果?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信息从取士方式、取士标准、入仕程序、教育背景等方面分析二者的不同;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一分析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影响作出评价。第(2)问看待,结合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巩固统治的需要、“南北榜争”现象反映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评价。答案:(1)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评价:察举制注重官员素质的全面性,但主观性强,不易把握和操作;科举制简单易行,较为公正公平,但缺乏对士人的整体考察。(2)看待:明初进士多出自南方,反映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