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思路解析:斯大林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其弊端日益暴露。答案:C2.赫鲁晓夫改革选择的突破口是( )A.农业B.工业C.商业D.政治思路解析:以农业为突破口,是因为农业发展迟缓是苏联经济的老大难问题,尤其当斯大林逝世时,粮食供应紧张,农业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答案:A3.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 )A.赫鲁晓夫时期B.勃列日涅夫时期C.安德罗波夫时期D.戈尔巴乔夫时期思路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
2、获得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等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答案:B4.下列有关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经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B.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C.缺乏正确理论指导和科学试验等D.根本上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思路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答案:D5.下列有关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当时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B.引起了苏联和整个世界的震惊C.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个人品质D.找
3、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思路解析: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是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震惊了世界,但他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大权在握之后,他也搞起了“一言堂”,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所以答案为D项。答案:D6.下列关于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进行的经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力图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B.制定了发展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C.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了重大的成效D.促使了他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思路解析:为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制定了“加速战略”。但由于困难重重
4、,各项措施难以奏效,为此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答案:C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八一九”事件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A.B.C.D.思路解析:“八一九”事件发生在1991年8月19日;阿拉木图宣言签署是在1991年12月21日;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是在1991年8月,该条约的公布是引起“八一九”事件的直接原因,故C项正确。答案:C我综合我发展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年份19811985年19861988年1989年1990年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材料二:(戈尔巴乔夫政府)在制定改革政策方面存
5、在三个严重问题:第一,仍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加速发展战略”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战略,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现代经济结构已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苏联的经济改革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科技的途径选择是错误的。第二,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认识不足。因此,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它使消费市场的供应更加恶化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第三,对国家的财政危机的程度估计不足对于生产危机的到来和恶化估计不足。张伟垣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材料三:(苏联)党领导的中央指令制度虽然腐化,没有效率,甚至几乎全然麻木,可是它
6、毕竟是一个以控制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如今,党的威信既去,一时之间,取而代之的却不是宪政民主的权力,反而是国中无主的茫然。经济上的解体,加速了政治上的解体;而经济解体之所以发生,却是由政治解体促成的。随着5年一度的“计划”的停止,以及党中央命令的告终,苏联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有效运作的“全国性”经济体系。取而代之的,只是各个社区、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只要力能为之,便一窝蜂地赶紧筑垒自保,寻求自足。E.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思路解析:本题围绕着苏联的国民经济选取材料,要求在读懂
7、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第(1)问侧重考查识读图表的能力,应根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第(2)问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改革方针、苏共威信、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有效信息。参考答案:(1)苏联的国民生产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第一,改革方针失误,优先发展密集型的机器制造业不符合时代潮流,没有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以及人民生活与消费需求问题,对财政危机和生产危机估计不足;第二,政治上,苏联共产党的威信丧失,政治解体促成了经济解体;第三,经济上,计划经济体制停止运转,但没有出现一个有效运作的新经济体系,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9.1991年,在戈尔巴乔
8、夫即将下台之际,在最后一次演讲中他这样自我辩解道:“我明白,开始一场如此规模的改革而且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那是极其困难、甚至是冒险的事情。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革的历史正确性确信不疑。”应该说,改革是必要的,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却令人痛心。你能对中苏两国所进行的改革作出哪些比较?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材料问答题,引用的材料主要是为设问服务的,答案主要还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同时,这也是一道比较问答题。解题时,首先应从背景、进程、方针、性质、结果等方面确立比较项,在此基础上回顾两次改革的具体知识,从而确定正确答案。参考答案:(1)从改革的进程与方向来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仓促不稳、方向错误;而中国的改革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方向明确。(2)从改革的后果来看,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苏联解体;而中国的改革使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