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鉴赏文章体现的寓情于景等表达技巧。2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3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或感情。莺飞草长的季节,兰亭边的小溪,荡漾着诗意的涟漪。圣地会稽,诗文相遇,暮春之初,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墨香飘逸,竹林葱郁,溪水汩汩,把酒临风,赋诗天地。王羲之感怀天地万物,面对昔人、今人、后人,不禁“痛”从中来,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揉揉酸痛的肩膀,拍拍裤脚的泥土,心底却是从未有过的自在和满足。“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你几经波折,几度追寻,终于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从此与日月同生同息。你是中国诗坛最为秀丽的那朵奇葩,你的丰碑将永远竖立在田园郊野之上。你,就是在
2、自然中释放生命芬芳的陶渊明。(教师用书独具)(第一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做,从事)禊(一种祭礼)事也。群贤毕(全,都)至,少长咸(全,都)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高高的)竹,又有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映带(景物互相衬托)左右,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排列而坐)其次(旁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第二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的万物)之盛,所以(用来的)游目骋(开畅、舒展)怀,足以极(穷尽)视听之娱,信(实在)可乐也。请概括第一、二段段意:叙述兰亭集会盛
3、况,描写环境之美,抒发快乐之情。(第三段)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一世。或(有的人)取诸(相当于“之于”)怀抱(心怀),悟言(晤谈、对谈。悟,同“晤”,面对)一室之内;或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躯体)之外。虽趣(同“取”)舍万殊(千差万别),静躁(静与动。躁,动)不同,当其欣(欣喜)于所遇(所接触的事物),暂(一时)得于己,快然(高兴的样子)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之,求得)既(已经)倦,情随事迁(变化),感慨系(连接)之矣。向(过去,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旧迹),犹不能不
4、以(因)之兴(发生、引起)怀,况修短(寿命长短)随化(指自然),终期(至、及)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请概括段意:引出“死生”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感之情。(第四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合一契,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悲伤),不能喻(明白)之于怀。固(乃)知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虚妄荒诞),齐(把看作相等)彭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为妄作(虚妄之谈)。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当时与会的人),录其所述,虽(即使)世殊事异,所以(的原因)兴怀(抒发情感),其致(意态,情趣)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请概括段意:表明
5、作者对生死的看法,交代作序目的。一、辨识通假1悟言一室之内(“悟”同“晤”,面对)2虽趣舍万殊(“趣”同“取”,与“舍”相对)二、一词多义1临2致3期4次5之6犹三、词类活用1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围绕)2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3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4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士)5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年纪小的人;年纪大的人)6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8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9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老年)10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生,使引起)四、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
6、: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自然界的万物。今义:种类。3或取诸怀抱古义:心怀。今义:心里怀着;胸襟;胸部,胸膛。4所以游目骋怀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少长咸集古义:全,都。今义:像盐那样的味道。6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五、文言句式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判断句,“为”表判断)译文: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省略句,省略主语“众人”,应为“(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3悟言一室之
7、内。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悟言(于)一室之内”译文:面对面在室内畅谈。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由“之”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译文:抬头纵观广阔的宇宙,低头俯视地上繁多的万物。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句,由“之”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译文: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6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斯文有感”)译文: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吧。7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所遇欣”)译文:对所接触的感到欣喜。书家至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今属山东
8、)人,书法家、文学家。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的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
9、兰亭集序。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写法上同散文笔调的一篇文章。本文以淡雅自然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写,起伏跌宕的情思,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会中诸人的观感。从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作者对死生的看法和高旷的宇宙情怀,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_答案慨叹人生之悲任务探究一立意高远,蕴藉深长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任务导引作者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
10、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任务设计1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都写了哪些“乐”?_答案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环境优美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2文章第三段转入议论,议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了人生之“痛”?_答案(1)议论的中心话题是生死观。(2)人生之“痛”:俯仰一世(生命短暂);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光阴易逝);不知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情随事迁
11、(美好易逝)。3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观。任务探究二手法多样,逸趣无穷鉴赏文章表达技巧 任务导引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任务设计4全文共四段,从表达方式上
12、看,前两段和后两段有什么不同?_答案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借景抒情;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5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请赏析兰亭集序的语言特点。_答案生动、准确的词语。本文中多处词语使用生动、准确,于洗练中见作者功底。如“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句中“清”字写出兰亭周围水的质清澈透明,“激”字写出水的状激越奔流,两者静动相结合,构成互补。“映带”既写出了远观水的情态,又巧妙地引出与兰亭的关系,为“流觞曲水”创造了条件。工整、华丽的对偶。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使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遥看宇
13、宙,思绪飞扬;后句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如文中第三段“夫人之相与感慨系之矣”,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两个“或”句,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6兰亭集序无论写景、抒情还是说理都十分恰当,请结合文本,从景、情、理三个角度简要解说文章在这三个方面体现的特点。_答案景。作者注重用精短的景物描写,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而又空灵虚净的意境。文章第一段用最简洁的线条、最少的笔墨、最清淡的语言,极写山高林茂竹修长、水清流激映兰亭的和谐与疏朗。这种以少胜多、以虚当实、以简驭繁的景物描写手法,除了表现作者的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以留白的方式,为兰亭盛会中曲水流觞的禊祓之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有利于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文章整体情趣与理趣的阐发。情。从文章的整体结构看,本文情感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痛”“悲”“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信可乐”的是自然情趣,然后作者抒发人生感悟。如第三段先言“悲”,后得“感”。“悲”不是简单地对前文“死生亦大矣”的痛感的强调,而是为人类永远无法超越的认识上的局限性而感到悲伤。理。理趣之美,在于文章第二、三段快然自足、倦然有感和临文嗟悼、世殊致一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