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水文B.生物C.地貌D.大气2.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A.aB.bC.cD.d题组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3.(2021天津六校高二期中联考)下图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由图可知()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B.绵羊的数量不可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证明了自然环境具有稳定功能D.绵羊的数量变化和该岛屿的自然环境互不相干
2、题组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与要素组合(2021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2 0002 500米),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来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要素变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4.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最先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A.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B.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C.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D.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5.随着海拔的升高,草本植物入侵减弱的原因有()气温降低光照减弱降水增加种子传播距离加大A.B.C.D
3、.6.草本植物入侵后导致当地()A.生物量增加B.生物耗水量增加C.土壤肥力降低D.土壤水分降低题组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2021新高考八省(市)1月联考,广东卷洞庭湖通江湖泊是指洞庭盆地中由大堤围限的范围内直接连通外部江河,具有调蓄功能的湖区。下图示意清末以来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清末以来,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变化特征是()A.1896年至1949年,面积缩减的速率最大B.1949年至1958年,面积缩减的速率最大C.1958年至1978年,面积增加的幅度最小D.1978年至2019年,面积减小的幅度最大8.由此可以推断,自1896年以来该地()A.构造运动增强,洞
4、庭盆地面积变小B.沿湖大堤加高,湖盆水旱灾害减少C.连江通海受阻,湖区调蓄功能下降D.围湖造田减少,通江湖泊面积减小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两题。9.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是指()A.森林破坏B.气候变化C.人口数量增多D.冰雪覆盖增大10.上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2021山东聊城三中高二月考)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自然环境要素间
5、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间的相互制约C.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1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加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13.(2021山东济南新高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为洱海地区山川地势图。材料二洱海是滇西高原最大的断陷湖泊,海拔1 972米。西洱河是洱海的泄水通道,河道全长23千米,天然落差约610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西洱河电站的建设需要,疏挖了西洱河。近年来流域内耕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加之众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发了洱海流域一系列连锁反应。
6、(1)地壳运动塑造了洱海流域整体地势格局,分析其对洱海流域水系和植被的影响。(2)简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疏挖西洱河河道使洱海产生的变化。(3)近年来有专家提出通过“修山育林净田治河增容保水”综合整治洱海流域。请为这一治理思路找到依据。能力提升练题组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2021山东枣庄八中高二期中)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此图可以简单看作“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动物绿色植物氧气二氧化碳B.动物绿色植物二氧化碳氧气C.绿色植物动物二氧化碳氧气D.绿色植物动物氧气二氧化碳2.()此图可以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7、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自然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B.C.D.题组二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与要素组合(2020江苏高邮七校高二期中联考)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下面两题。3.()关于该漫画所揭示的地理现象演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盐碱化B.改变下垫面状况,导致气候变化C.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人工降雨D.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全球水平衡4.()此漫画体现的自然环境属性,与下列地理现象反映的自然环境属性相符的是()A.十里不同天B.牵一发而动全身C.秋分种麦正当时D.一山有四季题组三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5.(20
8、20河北石家庄六校高二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386千米,南北长达1 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 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 000万,人口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已完成长达5 500万年进化历程的珍稀动物狐猴。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来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3)()推测马达加斯
9、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专题强化练十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1.()下图为北京地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示意图,图中方框里关于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组合为()西北山区流速快,东南平原流速慢河流全年无汛期,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冬季有结冰期生态涵养区河流含沙量较小A.B.C.D.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2.()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A.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向南流B.长江干流水量丰富,航运发达C.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河D.撒哈拉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分布广3.()图中能正确反映人地关系的是()A.甲植树造林使河流含沙量减少B.乙在平原地区更适宜
10、发展种植业C.丙河流下游地区更适合修建水库D.丁城市要建在森林茂密的地区某群岛面积12 200平方千米,约由200个岛屿组成,岛上建有1座城镇。该群岛最吸引人的是奇花异草、种类丰富的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岛上植物低矮浓密,为无天然树木生长的草原。下图示意该群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群岛上草原无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单一狭窄的地形B.阴凉多风的气候C.远离大陆的孤岛D.贫瘠黏重的土壤5.()群岛上禽鸟丰富,主要受益于()A.缺乏大型食肉动物B.流经沿岸的洋流C.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强D.人类活动影响弱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范围广,多分布于我国北方农耕区与西北畜牧区之间。下表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11、中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处于受人为扰动状态的土地植被类型的变化情况(注:盖度可表示植被覆盖率;禾本科为优良畜牧草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土地类型潜在沙化土地正在发展的沙化土地较强发展的沙化土地强烈发展的沙化土地严重沙化土地植被类型甲灌丛+多年生禾本科草原多年生禾本科草原+蒿草草原乙丙植被盖度(%)708050以上3040203010禾本科比例(%)48.5524928.611.36.()表中甲、乙、丙三类植被可能分别是()A.林木草原、沙生植被、灌木草原B.沙生植被、灌木草原、林木草原C.灌木草原、林木草原、沙生植被D.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7.()目前,科尔沁大草原正引种适生植被来改善沙化
12、的现状,推测其特征是()A.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大B.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小C.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小D.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大(2021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部分,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8.()曲线、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9.()风化壳厚度()A.丁小于甲是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降水量大、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小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二、非选择题10.(2019山西太原五中高三上测试)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植被覆盖度受区域气温、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很大。图1示意陕西省某农业耕作区在农业耕作影响下的植被覆盖度,图2示意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某地近年来天然植被覆盖度年内平均变化率。图1图2(1)()分析图1中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的主要原因。(2)()描述图2中天然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的主要特征。(3)()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升高较为明显。从气温变化的角度,分析图2所示区域天然植被覆盖度出现上述变化的自然原因。第一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1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2020课标,911,
14、12分)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深度解析)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深度解析)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3.()在
15、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深度解析)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4.(2019课标,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
16、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考点2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2018海南单科,1517,9分)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5.()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沉积泥沙降低风速A.B.C.D.6.()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
17、库放水方式是(易错)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7.()“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三年模拟练一、选择题(2021北京丰台高三期中)河狸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的河流中,具有改造栖息环境的能力。河狸用树枝、泥巴等材料筑坝蓄水,在水塘中部筑巢,达到储存食物和防御天敌的目的。下图为某森林中的河狸坝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河狸栖息环境的改造使其栖息地附近()A.植被覆盖率降低B.湿地面积减小C.生物多样性增加D.年降水量增加2.
18、()森林中的河狸被大量捕杀,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A.年径流量增加B.含沙量下降C.河水流速变慢D.下游枯水期延长(2021湖北四校高三期中)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约551米,山顶海拔3 099米。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段垂直植被带内的物种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峨眉山物种最丰富的垂直植被带位于()A.600米以下B.6001099米C.11001899米D.19002799米4.()草本植物在每段垂直植被带的物种数都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阳坡,热量充足B.位于阴坡,降水充足C.生长空间广,繁殖较快D.生存需求低
19、,适应性强5.()海拔低于600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小,原因最可能是()A.气候干旱B.地形陡峭C.土壤贫瘠D.人类干扰二、非选择题6.(2020湖南长沙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宁夏平原地处断裂陷落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曾是一个浩瀚大湖,沧桑巨变,大湖最终演变成冲积平原。现在的宁夏平原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近2 000毫米。而银川一带位于平原的沉降中心,地势低洼,附近湖泊湿地众多,河渠纵横,灌溉农业发达。图a示意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b为宁夏平原及周围地区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图a图b(1)()从地质作用角度推测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演变过程。(2)()
20、结合材料,分析银川湖泊湿地众多的原因。(3)()贺兰山的隆升改变了区域的气候、水文特征,试分析其对宁夏平原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全解全析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过关练1.B2.B3.C4.B5.C6.C7.B8.C9.A10.C11.A12.C1.B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B箭头b表示生物对大气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属于这一过程。箭头a表示大气对生物的影响;箭头c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箭头d表示生物对土壤的影响。3.C各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可以使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平衡状态。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
21、是自然环境稳定功能的体现。4.B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在坡度为2734且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带遭受侵蚀程度为重度入侵和全入侵,故长白山苔原带最先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故选B。5.C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草本植物生长条件变差,入侵减弱,正确;随着海拔升高,光照没有减弱,错误;降水增加与草本植物入侵减弱关系不大,错误;草本植物从较低海拔向上入侵,随着海拔的升高,种子传播距离加大,入侵减弱,正确。故选C。6.C读图可知,无入侵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随着入侵程度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故草本植物入侵后导致当地土壤肥力降低,C正确;草本植物
22、入侵后,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故无法判断生物量和生物耗水量是否增加,从图文材料中也无法判断土壤水分是否降低,A、B、D错误。故选C。7.B从图中可以看出,1949年至1958年,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缩减的速率最大,B正确、A错。1958年至1978年,面积总体还在减小,C错。1978年至2019年,面积减小的幅度最小,D错。故选B。8.C1896年以来,通江湖泊面积不断减小,湖区调蓄功能下降,C正确。从题中信息无法得知构造运动的情况,A错。随着通江湖泊面积的减小,水旱灾害不断增加,B错。围湖造田不断扩大,导致通江湖泊面积减小,D错。故选C。9.A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
23、碳、调节地表径流等作用,森林的破坏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10.C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1.A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12.C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和蒸发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13.答案(1)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特点,使径流由四周向中间流,形成向心状水系,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增大流域内高差,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分异。(2)西洱河河道的疏挖导致洱海湖水外泄量增大,湖泊面积减小,水位降低。(3)山区
24、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引发水土流失问题;不合理农业生产活动造成水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引水灌溉和发电、围湖造地等活动,加剧湖泊萎缩。解析(1)结合材料分析,洱海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特点,使径流由四周向中间流,形成向心状水系,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地壳断裂下陷增大了流域内的高差,使植被出现明显的垂直分异。(2)结合材料分析,西洱河是洱海的泄水通道,疏挖西洱河会导致洱海的外泄水量增大,从而使洱海水位降低,水域面积减小。(3)这一治理思路的依据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即流域内山、林、河、田、湖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流域的整治需要综
25、合治理。具体体现在山区是流域的水源区,山区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引发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山区应当修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不合理农业生产活动造成水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流域内农业生产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农田污水排放,治理河流污染;河流引水灌溉和发电、围湖造地等活动,加剧湖泊萎缩,因此需要退耕还湖,增大湖泊容量,增强湖泊的自净能力和调蓄功能。能力提升练1.A2.D3.B4.B1.A由图可知,与大气圈存在气体交换,而的遗体是形成化石能源的主要物质,且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为动物,为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2.D图中
26、碳循环是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体现了圈层之间的联系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时从图中也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从而使自然环境要素发生改变。3.B该漫画所揭示的地理现象演化过程是植被破坏导致气候变化,即改变下垫面状况,导致气候变化,故B对。4.B此漫画体现的自然环境属性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现象反映的自然环境属性相符,都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B对。5.答案(1)类型:热带雨林。形成原因: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2)岛屿长期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
27、干扰少;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小,狐猴生存空间(栖息地)缩小 ,食物减少;(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改变;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解析第(1)题,图示狐猴分布区为热带雨林区,该处热带雨林成因是“地形+迎风坡+暖流”。第(2)题,注意“丰富”和“独特”。丰富可从环境多样角度分析,独特可从地域孤立而进化慢、人为干扰少等角度分析。第(3)题,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可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等角度分析。专题强化练十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B2.C3.B4.B5.B6
28、.D7.C8.B9.A一、选择题1.B根据展示出来的北京地区自然环境,结合整体性原理,由地形特征可知,西北山区流速快,东南平原流速慢,正确;由气候特征可知,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量大,河流有夏汛,流量的季节变化大,错误;由气候特征可知,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月均温低于0,冬季有结冰期,正确;由植被状况可知,生态涵养区植被状况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好,正确。故选B。2.C表示气候与地貌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表示地势与河流之间的关系,A错误。表示气候与水文之间的关系,“长江干流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反映的是河流和经济之间的关系,B错误。表示地貌与水文的关系,“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河”符合题意,C
29、正确。表示气候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撒哈拉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分布广”反映的是气候与生物之间的关系,D错误。故选C。3.B甲为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植树造林使河流含沙量减少”反映的是人类与水文的关系,A错误。乙为地貌与人类的关系,“在平原地区更适宜发展种植业”符合题意,B正确。丙为人类与水文的关系,河流上游地区更适合修建水库,C错误。城市建在森林茂密的地区不利于森林的保护,D错误。故选B。4.B由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群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气候阴凉多风,不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故选B。5.B禽鸟丰富的原因是食物丰富,食物丰富得益于沿岸洋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和鱼类
30、,B正确。6.D根据文字材料和表中信息可知,科尔沁大草原因人为扰动,部分区域出现了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表中体现的是科尔沁大草原沙化过程中植被退化的更替过程。沙化过程也是土壤水分逐渐丧失的过程,植被生物量越大,蒸腾耗水量越大,越需要更为充足的水源(含土壤水及浅层地下水等)补给。因此,沙化越严重,水资源越短缺,补给植被生长的水分越少,植被生物量越小。甲、乙、丙所在地区的土地沙化程度由轻到重排序为:甲、乙、丙,因此代表植被类型依次为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故D正确,A、B、C错误。7.C引种植被应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当地冬季风力强劲、位于干旱和半干旱环境且土地沙化严重的现状,引入低矮
31、植被可抗强风破坏,且植被低矮、叶片总面积小可减少水分蒸腾,降低生长需水量,更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故C正确,A、B、D错误。8.B从降水来看,森林带的降水多于草原带和荒漠带,故曲线代表降水;从气温来看,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同纬度森林带高,故曲线代表气温;草原带和荒漠带蒸发一般比森林带旺盛,故曲线表示蒸发,故选B。9.A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化壳厚度丁小于甲是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故A正确;乙比丙降水多、蒸发弱、植被茂盛,故风化壳厚度乙大于丙,B错误;刚果盆地位于热带雨林带,水热充足,植被茂盛,风化壳厚,而格陵兰岛气温低,降水少,
32、植被带为苔原带,风化壳薄,C错;恒河平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降水量较多,风化壳厚,而伊朗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风化壳较薄,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10.答案(1)该农业耕作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与作物生长周期基本一致;11月至次年2月气温低,作物生长缓慢,植被覆盖度较低且变化较小;3月至5月及7月至9月为作物生长期,植被覆盖度迅速升高并维持较高水平;6月和10月为作物收获期,植被覆盖度迅速降到全年最低。(2)天然植被覆盖度总体有所上升;春、秋季天然植被覆盖度上升明显;6、7月天然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3)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近年来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利
33、于植物生长,天然植被覆盖度总体有所上升;气温升高使植物生长期延长,春、秋季天然植被覆盖度提高;6、7月由于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缺乏,植物生长受到限制,天然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图1表示陕西省某农业耕作区在农业耕作影响下的植被覆盖度,该农业耕作区在作物播种期和收获期植被覆盖度较低,在作物生长期和成熟期植株密集,植被覆盖度较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农业耕作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11月到次年2月气温低,作物生长较为缓慢,植株较小,所以植被覆盖度较低且变化较小,3月至5月、7月至9月作物生长较快,所以植被覆盖度迅速升高并维持较高水平;6月和10月为收获期,植被覆盖度较
34、低。第(2)题,图2表示的是天然植被覆盖度年内平均变化率,年内平均变化率大于0说明天然植被覆盖度上升,小于0说明天然植被覆盖度降低。总体看绝大部分月份天然植被覆盖度年内平均变化率大于0,说明总体上天然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春、秋季天然植被覆盖度上升明显,6、7月天然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第(3)题,天然植被覆盖度随春季气温回升逐渐提高,近年来黄土高原气温升高,使春季植被生长提前,秋季植被枯萎延后,即春季和秋季天然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年内平均变化率大于0),同时夏季(6、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土壤水分缺乏,植物生长较慢,天然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第一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1.A2.C
35、3.D5.A6.D7.C1.A“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目前的林线位于原有林线之上7080米处;因林线是岳桦林分布上限,即最高位置,则目前林线附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岳桦林存在,该地岳桦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长的幼龄树木。2.C“岳桦结实线稳定”,说明生长季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气候变暖后,原来林线之上7080米处的种子能安全度过冬季,在生长季能正常发育而形成森林,即冬季气温升高幅度较大,故A错误,C正确。若生长季延长,会使结实线以上的森林生长条件改善而能够结实,即结实线会上移,B、D错误。3.D
36、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可能是岳桦结实(种子)线基本稳定,岳桦林入侵上部的幼苗或幼树基本不结实即不产种子,因此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也趋于稳定,D项正确。解题方法该题组难度大,属于新概念试题,需要理解岳桦结实线和林线的概念,然后再结合具体问题分析。4.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
37、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解析(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地貌看,山脉隆起,使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使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2)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末次冰期晚期,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3)由材料“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38、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可知,里海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注入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湖泊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4)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并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如果这两个板块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5.A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6.D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侵蚀和搬运能力与
39、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和搬运能力弱,此时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较小,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成C,需注意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7.C“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三年模拟练1.C2.D3.C4.D5.D一、选择题1.C河狸坝可以使该区域蓄水量增加,湿地面积扩大,相应的生物量也会增加,故生物多样
40、性增加;由图中的河狸坝形状和材料可以推测,其筑巢的河段一般都是小支流,蓄水量较小,对气候的影响可以忽略。故选C。2.D河狸被大量捕杀,河狸坝也会大量减少,其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减弱,即河狸坝汛期蓄水、增加枯水期水量作用减弱,则河流下游枯水期延长,D正确。年径流量、含沙量、河水流速主要受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影响,与河狸坝关系较小,A、B、C错误。故选D。3.C图中显示,乔木、灌木、藤本三类植物物种数都在1 1001 899米最大,草本植物物种数在1 1001 899米物种数略低于6001 099米,但四类植物的物种总数在1 1001 899米最大,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4.D题意
41、表明,图中是同一地区不同植物的物种数统计,因此草本植物与其他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相同,由此判断“位于阳坡,热量充足”“位于阴坡,降水充足”“生长空间广”不符合题意,排除A、B、C。草本植物生存需求低,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这是导致草本植物在每段垂直植被带的物种数都是最大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5.D当地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多,气候不干旱,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山前平原海拔约551米,因此海拔低于600米地带主要以山前平原为主,排除B。山前平原地区流水侵蚀速率慢,多堆积作用,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较肥沃的土壤,排除C。小于600米地带地形平坦,位于四川盆地边缘,人类
42、活动影响大,所以物种数偏小,D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6.答案(1)大湖时期,由于地势低洼,接受黄河搬运物质的堆积,(加上来自贺兰山的堆积物、水生生物遗体等的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湖泊水位抬升,湖水外泄,湖盆露出水面,连接在一起,形成平原。(2)地面沉降,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贺兰山山洪汇集,利于形成湖泊;黄河自然裁弯取直,原有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农业灌溉面积大,渠间洼地积水成湖。(3)削弱了冷空气的影响,使宁夏平原冬半年气温比同纬度高;使宁夏平原风沙活动较少;因夏季风受贺兰山阻挡,贺兰山东坡降水增多,增加了宁夏平原的河流径流量;地形抬升,河流流速加快,输沙量增
43、加,沉积物增加,为宁夏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解析(1)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堆积作用、湖水外泄、湖床出露等方面分析。宁夏平原地处断裂陷落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曾是一个浩瀚大湖,大湖时期,银川一带位于平原的沉降中心,由于地势低洼,接受黄河搬运物质的堆积,加上来自贺兰山的堆积物、水生生物遗体等的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经过长期的堆积作用,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湖泊水位抬升,湖水外泄,湖盆露出水面,连接在一起,形成平原。(2)银川湖泊湿地众多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地势、山洪汇集、河道变迁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分析。宁夏平原地处断裂陷落带,地面沉降,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位于贺兰
44、山的东侧,贺兰山山洪汇集,利于形成湖泊;地形平坦,黄河在该地区多弯曲河道,自然裁弯取直,原有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河渠纵横,灌溉农业发达,农业灌溉面积大,渠间洼地积水成湖。(3)贺兰山的隆升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风沙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从河流径流量、水流速度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贺兰山的隆升,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冷空气的影响,使宁夏平原冬半年气温比同纬度高;该地区气候干燥,受西北风影响,多风沙,受贺兰山阻挡,宁夏平原风沙活动较少;因夏季东南风受贺兰山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贺兰山东坡降水增多,增加了宁夏平原的河流径流量;地形抬升,河流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加强,输沙量增加,沉积物增加,为宁夏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