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066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方山子传 导学案整体探究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方山子的“异”的?体现了方山子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倾向?_【答案】异2第二、三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_【答案】第二段写道:“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这一次邂逅,既表现了方山子对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怪,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作者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第三段写道:“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

2、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这一次邂逅,表现了方山子少年时的豪侠之气,豪气冲天,初生牛犊不怕虎!与第二次邂逅所见深谙世故的方山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第四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_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局部探究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崇,推崇B晚乃遁于光、黄间 遁:逃跑C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D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妻子:妻子和儿女【解析】遁:隐居。【答案】B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

3、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焉:都是代词,他。A项,乃:于是/竟。B项,因:于是/趁机。D项,也:句末语气词,不译/判断句标志。【答案】C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遇;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D好文章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

4、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更强。【解析】A项,“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错,苏轼和方山子是老朋友,没有想到在黄州相见了。【答案】A4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译文:_(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译文:_【答案】(1)逐渐长大成人之后,就一改往昔志向和行为而专心读书,想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2)方山子也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告诉了他我来这里的原因。活学活用请就熟悉的人或事物,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段文字。(400字左右)_【参考示例】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

5、名花居留,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花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

6、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课后知能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B余既耸然异之余闻光、黄间多异人C呼余宿其家。环诸萧然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使骑逐而射之,不获【解析】A项,意思分别是“交往”、“出名”;B项,意思分别是“对感到奇怪”、“与众不同的”;C项,都是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D项,意思分别是“假使”、“让,叫”。【答案】C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A.B.C.D.【解析】A项,都是并列连词。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介词,在;介词,比。D项,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答案】A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B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C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D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解析】B项,遗像:这里指以前留下的样子,今义指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C项,妻子:这里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D项,从事:这里指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A项,往往:常常,古今同义。【答案】A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8、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D使从事于其间【解析】A项为定语后置句,B、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9、方山子傥见之与?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挟二矢,游西山矢:箭B今已显闻 闻:出名C往往阳狂垢污 阳:表面上D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等同【解析】阳:假装。【答案】C6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用财如粪土而岂山中之人哉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怒马独出,一发得之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 BC D【解析】表现的是方山子的“隐”,排除即可。【答案】A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念”二字一转,回忆陈慥少时情景以及十九年前在岐山的相遇,这是倒叙,但从“今几日耳”又一转,仍然回

10、到此时此地在岐亭相遇的时间及地点中来。B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C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内容就显得更真实,更富于情趣。D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简洁而生动,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表现了苏轼高超的写人叙事技巧。【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是推开一笔,由叙光、黄间多异人以暗示方山子也是异人。【答案】B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译文:_【答案】借此机会与我在马上谈论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得失,自

11、认为是当世的豪杰志士。三、语言表达9请从学过或熟知的诗词中选出符合下面要求的诗句,填写在下面空格处。苏轼,和李白一样,诗文里多月。思其弟,情深却不悲戚,写出“_,_。”念其妻,肝肠寸断,“_,_,_。”也曾豪情万丈,“_,_,_。”【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1月10日,公交车上,一位民工小伙给老人让座,可是老人却掏出纸巾,把座位擦了一遍才坐下。民工小伙开始愣了一下,随后就明白了,有点尴尬地笑了笑,脸变得通红。此事被一位乘客发上网后,网友们对这位老人的做法议论纷纷。请写一段话,阐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用反问或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述,不超过60个字。_【答案】(示例)(1)老人的做法伤害了别人的自尊,真嫌脏的话就别坐了,难道非得当着人面擦来擦去吗?(2)老人的举动让好心人寒心,为什么?因为好心没得好回报,反而伤了自己的自尊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