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并请将你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人类社会发展有一定内在规律。以下排序中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文字的出现 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产生 城市的出现 私有制的出现A. B. C. D.2.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人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当地的每个人。岛上居民的做法反映了 A.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B.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C.奴隶社会生
2、产关系的特点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3.奴隶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宣称:“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这表明 A.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B.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C.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 D.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4.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A. B. C. D.5.下面是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矿工的儿子和他妈妈的对话:“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煤。”“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说明资本主义
3、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劳动人民生活需求越来越少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A. B. C. D.6.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 ) A.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B.君权神授、封建迷信C.君主专制、封建迷信 D.君主专制、等级森严7.关于私有制的认识,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永远存在 B.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C.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D.私有制代替原始的公有制,是历史的倒退8.近代西方学者卢梭认为,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共同意志;法律
4、就是“公意”,君主不能高于法律;人民有权废除对自己不利的契约。卢梭的上述观点( ) A.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B.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性C.承认不同性质的国家,人民的地位是不同的D.否认了国家是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9.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片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在欧文的设想中,村里的人们应轻松自由的生活。在新村里,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共同参加劳动,按劳分配产品,实行民主管理。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验无法持续下去,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孤岛,很快湮没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新和谐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欧文的经营管理不善 B.生产关系
5、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C.资产阶级的无情剥削和压榨 D.缺乏先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10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 明确了获得自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 肯定了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工人的秘密A. B. C. D.11.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A.阶级斗争理论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劳动价值论D.空想社会主义 12.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是 揭露资本主义的弊
6、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无情批判表达对新社会的向往,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经济根源提出阶级斗争的主张,找到了社会变革的阶级基础和正确路径A. B. C. D.13. 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的主要贡献有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尽快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主要任务是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 B. C. D.14.对俄国十月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世界舞台上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推动
7、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C.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5. “社会主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吸引着亿万群众为之奋斗。”这说明,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社会主义 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发展趋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找到了治疗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A. B. C. D.16.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西方文明更为先进A. B. C. D.17.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
8、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A. B. C. D.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完成了对其社会主义改造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手工业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A. B. C. D.19.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
9、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是因为五四运动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A. B. C. D. 20.某班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恰当是A.甲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B.乙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的国际环境C.丙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丁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21.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
10、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我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A. B. C. D. 22.“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手工业合作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3.1921年
11、,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 ) 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A中国工人阶级B马克思列宁主义C中国共产党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24.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5.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
12、历史变革。宪法规定了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A. B. C. D.2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A. B. C. D.2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 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农业初步满足了
13、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A. B. C. D.28.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B. 就革命前途来说,最终是要建立资本主义C.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D. 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A.从中华人民共和
14、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崭新历史课题是 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 B.如何巩固新生政权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 D.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共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
15、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10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马克思是对的是一档通俗理论对话节目,以下为部分剧情简介。第二集(洞悉世界的眼睛)本集深入浅出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展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强大生命力。第二集(不朽的)本集重温资本论创作和出版的艰辛历程。介绍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这一伟大发现,揭开资本的秘密,剖析经济危机的根源,立足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彰显马克思主义
16、政治经济穿越历史的真理光芒和旺盛的生机活力。第五集(千年思想家)本集阐释马克思这位“千年思想家”对世界的影响,并介绍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实践,在中国的光辉成就和伟大范例。结合马克思是对的剧情简介,分析说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15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
17、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6分) (2)结合材料二,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角度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9分)34.附加题:五个认同具体内容 (全对得2分,不全对没有分)。35. 附加题:我校的校训是什么?(全对得2分,不全对没有分)。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5:BADCB 6-10:DCBBB 11-15:BDADA16-20: BDACC 21
18、-25:BBCBA26-30: ACBDD二、非选择题31.(10分)(1)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分)(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3分)(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命运。(3分)(4)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分)32.(15分)(1)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
19、历史主体地位,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6分)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6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3分)33.(15分)(1)(6分)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2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
20、中国问题的新出路。(2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分) (2)(9分)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薪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分)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和被 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分)34. 五个认同指的是:(1)认同伟大祖国;(2)认同中华民族;(3)认同中华文化;(4)认同中国共产党;(5)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5.国家至上,责任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