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990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期中备考历史试卷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备考卷历 史 1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终元一代,行省官发

2、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此三次极少数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元朝只发生约三次行省官的叛乱,说明大多数情况下,行省制下地方比较安定,故D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元朝发生行省官叛乱次数少,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得很严密,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三次叛乱,都发生在“皇位空虚之际”,即叛乱与争夺皇位有关,而非割据,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可知,是“皇位空虚”导致叛乱,而非行省的设置引发皇族内部纷

3、争,故C项错误。21711年,英国下院通过对法停战法案,但被在上院占据多数的辉格党贵族阻烧。为此,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 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英国退出了战争。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仍拥有一定权力 B权利法案遭到破坏C上院的权力大于下院 D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权力【答案】A【解析】材料“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表明国王仍然拥有一定的权力,故A项正确;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是为了下院对法停战法案顺利通过,这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故B项错误;英国上院的权力大于下院与史实

4、不符,故C项错误;国王的权力高于议会权力是在光荣革命前,故D项错误。31954年,宪法起草委员会从3月23日至6月11日举行了七次正式会议,组织了各方人士八千余人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5600多条;从6月16日至9月11日,对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历时三个月,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共提出50多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一过程突出说明,该宪法的制定( )A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原则C融合了外国宪法精髓 D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答案】D【解析】由材料“举行了七次正式会议,组织了各方人士八千余人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5600多条”“历时三个月,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共提出50多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可

5、知宪法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故选D项;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当时中国还未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融合外国宪法精髓,排除C项。4三国时期,曹魏吏部尚书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儒雅并进”,吏治澄清。由此可知该制度在当时( )A按门第选拔人才,得到士族的拥护B不拘一格选人才,扩大统治的基础C重新评价人才,适应了乱世的环境D使学而优则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东汉末期,察举制已经无法真正实施,曹魏政权重新制定选官标准,实行九品中正制,能够选拔一

6、批优秀人才,导致题干中“吏治澄清”现象的出现,故选C项;根据题干可知,九品中正制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来选拔官员,而并非按照“门第”一项标准,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来选拔官员,不是“不拘一格”,排除B项;题干主要述及九品中正制使得“吏治澄清”,没有提及对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51855年,英国首相帕麦斯顿颁布了关于录用英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规定:通过考试和审查等手段对候选人进行甄别,再将其中符合要求的考试者分配到缺人的部门,最后经过短期试用后正式任命。这项规定( )A直接促成了文官制度的建立B公开的竞争考试有利于选拔文官C改变了文官体制不合理现象D出发点在于缓和内外交

7、困的局面【答案】D【解析】根据时间“1855年”和英国首相帕麦斯顿颁布的法令,结合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导致伤亡惨重,反映出政府机构混乱和吏治腐败,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为缓和内外交困的局面,帕麦斯顿颁布该法令,故D项正确;该规定并没有直接促成文官制度的建立,故A项错误;该规定并没有涉及公开的竞争考试,故B项错误;这项规定只是纠正了一些弊端,并没有改变文官体制不合理现象,故C项错误。61908年,清政府颁布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规定凡在外国高等以上各学堂之毕业生,经学部考验合格,奉旨赏给进士、举人出身后,方可参加廷试,廷试后再授以官职。该规定( )A是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的开始 B

8、有利于改善政府官员结构C是缓解统治危机行之有效的措施 D打击了留学生的参政热情【答案】B【解析】由材料“1908年”“凡在外国高等以上各学堂之毕业生”“廷试后再授以官职”可知,这种规定有利于吸引留学毕业生参政,有利于改善政府官员结构,故B项正确;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不久,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就已经开始,A项错误;这一做法并不能有效缓解统治危机,故C项错误;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留学生回国参政的热情和积极性,排除D项。7下表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出处“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唐律疏议

9、“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大明律“亲属相为容隐”大清律例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答案】A【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法律规定融入了儒家伦理,体现了儒家伦理的法律化,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律与公德的融合,而是将儒家伦理融入法律,故B项错误;仅仅凭材料不能说明血缘亲情逐渐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等级秩序日趋固化,故D项错误。81937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填塞法院计划”咨文,提出“如果法官在70岁拒绝退休,总统有权再额外任命一位大法官与其共事”。对此,最髙法院大法官休斯反驳指出“增加法官会降低法院效率”。最终参议院否决了这

10、一方案。这反映出美国( )A总统试图扩大行政权力B参议院捍卫司法独立C民主程序复杂效率低下D民主政治基石的坚实【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总统向国会提出议案,最高法院反对,参议院以投票的形式作出决定,否决提案,严格按照美国的民主程序进行,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体制中的三权分立原则,这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石,故选D项;材料中,总统的提案试图削弱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权力,扩大总统对大法官任职的权力,这只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参议院是按照美国民主程序对总统提案进行审议,不是为了捍卫司法独立,排除B项;按照既定民主程序,得到了否决议案的结果,避免了总统和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过多争论,提高

11、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9有学者指出,根据礼仪与礼义一体化的原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这表明(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较大B传统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C传统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可知传统资源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间接的理论途释,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

12、值观的实践提供借鉴,故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的程度,故A项错误;C项“精髓”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故D项错误。10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1982年到2004年我国宪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可以看出

13、,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正在日益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的侧重点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是法治建设,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在不断提高,排除C项;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社会,并非仅仅针对弱势群体,排除D项。11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ABCD【答案】B【解析】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反映的是东西方的交流,故正确;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是西方内部交流,

14、故错误;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是东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故错误;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故正确,B项符合题意。12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朝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 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D激化了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答案】C【解析】据材料“秦惠王并巴中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朝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宋朝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

15、”可知羁縻政策便于团结各少数民族,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故C项正确;羁縻政策和扩大统治区域无关,故A项错误;羁縻政策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故B项错误;羁縻政策缓和了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故D项错误。131789年开始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强调了国家主权原则,宣布了民族自决的权利,废除了一些关于战争的旧规则和制度,主张在战争法上贯彻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法令或制度( )A标志着近代欧洲国际法的诞生 B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C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D直接导致了法国民族主义萌发【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制定

16、的有利于处理国家关系的一系列法令或制度,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法国民族主义的萌发是外族压迫和教会势力衰弱导致而非革命期间的法令或制度,故D项错误。141945年4月至6月,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的联合国宪章,获得全票通过。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八个国家弃权,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反对。这反映了( )A大国强权政治的深刻影响B各国政治利益走向趋同C人类对强权和战争的反思D新的国际秩序由此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表体现的

17、是人类对强权和战争的反思,故C项正确;大国强权政治的深刻影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各国政治利益走向趋同的说法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当时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15下表反映了我国( )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小学普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1987年151318228007571187611990年1069528729303641367662000年1181569,149891683173572012年10564710767890941779674A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建立

18、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这充分显示出国家在真正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政策,故A项正确;据表中数据无法体现我国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建成,故B项错误;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正式提出于1995年,这与材料给定的时间段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表格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在稳步而非迅速发展,故D项错误。16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时间事件外交谈话提要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

19、春满园”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人下”2015年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6年在伊朗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2017年金砖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2018年博鳌论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思想( )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答案】D【解析】材料中习近平外交谈话多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强调共存共赢,这说明习近平外交思想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国增

20、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而是强调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共赢外交,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共赢外交,而不是大国意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排除C项。171989年10月,中国领导人会见尼克松时表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和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问题的”。这表明,当时中国( )A致力于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B消弭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差别C确立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D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反帝斗争【答案】A【解析】注意时间是1989年即改革开放以后,再联系内容可知,从国

21、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致力于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故选A项;意识形态差别是不可能消弭的,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反帝斗争问题,排除D项。18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B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C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答案】B【解析】据“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

22、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可知,这属于福利政策的调整措施,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西方政府行政能力削弱,排除A项;由“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结合题干时间可知,是福利制度建立之后的调整,不是建立,排除C项;据“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可知,其实质是减少了行政干预,排除D项。19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又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年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旨在( )A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B应对现代化社

23、会的挑战C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D推动企业自觉科技创新【答案】B【解析】三大保险法的通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故选B项;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保险法的颁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与企业科技创新关系不大,排除D项。20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D寺

24、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答案】C【解析】根据“发粟及募民存饷”可知是对饥荒百姓的直接救济,“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以廉价劳动力大兴土木实际上是“以工代赈”,故C项正确;面对饥荒,范仲淹不是鼓励百姓继续生产,而是鼓励寺庙大兴土木,“以工代赈”,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要求百姓忍耐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寺院以饮食救济百姓的信息,故D项错误。21明清时期有一类土地被称为“族田”,按其地租用途不同有诸多名目:如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 学田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明清两朝的政府也在法律上作出规定以保障宗族对这类土地的所有,禁止侵没盗卖族田。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25、( )A族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政府禁止盗卖族田B族田的存在加剧了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C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D族田收取地租体现了租佃经营的方式,由于租佃经营在江南地区比较普遍因此族田只在江南地区存在【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族田”属于宗族所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法律上作出规定禁止侵没盗卖族田”可知,族田的存在有利于抑制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可见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推断“族田”的存在范围,故D项错误。22中华苏维埃共

26、和国成立之初,各根据地并行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1932年国家银行正式开印并发行伍分(如下图)等五种纸币。它们的印制和发行直接起到(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 B增强根据地军事实力的效果C冲破国民政府政治封锁的作用 D改善货币市场混乱局面的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各根据地并行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可知苏维埃政府发行纸币的背景是货币市场的混乱局面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这五种纸币的印制和发行直接起到了改善货币市场混乱局面的作用,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直接起到”不符,排除。23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27、,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有利于规范国际汇兑,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属于美国对西欧实行的经济复兴计划,A项排除。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对抗马歇尔计划提出的东欧经济复兴计划,C项排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解决的是国际贸易问题,D项排除。24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

28、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这一标准( )年份非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替代物)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有同类产品)总税则必需品合计无出口有出口合计192851514835414319292221721307390109193023617717579102120A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B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C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D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答案】B【解析】从表格内容可知,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替代物的商品收税标准越来越高,有出口的比无出口的收

29、税标准低,这一标准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政府确定的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是否实现,排除C项;材料中中国政府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税率也提高了,这不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排除D项。25下图为我国20012006年进口汽车关税税率的变化。分析税率变化,我们可以得知( )A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处于世界前列B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条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税率下降改变了中国税收的基本格局【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进口汽车关税税率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国汽车工业发

30、展的情况,故A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材料反映的是2001年以后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的变化情况,故B项错误;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推动进口税率的不断降低,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仅反映进口汽车单一商品关税税率的下降,无法改变整个税收的基本格局,故D项错误。第II卷本卷包括三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从春秋晚期到战国,出现了青铜刀布。铜铸币广泛流通,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

31、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汉代时,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改革,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621年,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开元通宝”。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两宋的货币,仍以铜钱铁钱兼用,白银亦渐受重视,同时产生了纸币。最早的纸币叫“交子”,起初在民间使用,由16位四川富商以信用担保作为货币流通。后因富商经营失败,交子无法兑现,改由官方办理。元代主要流通纸币,政府印行“中统元宝交钞”,纸币的发行权完全属于政府。明初开始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但受到统治者的限制,正德年间受到官方认可,嘉靖以后普遍流通。清朝光绪年间,从英国买进压钱的机器,开始用机器钢模压钱,

32、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用范铸钱的历史。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等材料二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

33、7年之抗战。”摘编自王巍民国金融的大突破: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货币变化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币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8分)(3)综上,归纳影响货币变化的因素。(4分)【答案】(1)特点: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以重量为钱名到以“通宝”或“元宝”为钱名;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纸币的发行权从民间到官方。(8分)(2)目的:防止白银外流;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统治。(2分)理解: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成功集中

34、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6分)(3)因素: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国内政局、国际环境等。(4分)【解析】(1)问,从材料一“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从春秋晚期到战国,出现了青铜刀布”可知,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材料一“铜铸币广泛流通,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可知,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从材料一“汉代时,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改革,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可知,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材料一“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621年,唐朝开始铸造

35、新币,名开元通宝。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可知,从以重量为钱名到以“通宝”或“元宝”为钱名;从材料一“两宋的货币,仍以铜钱铁钱兼用,白银亦渐受重视,同时产生了纸币”可知,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材料一“清朝光绪年间,从英国买进压钱的机器,开始用机器钢模压钱,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用范铸钱的历史”可知,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从材料一“后因富商经营失败,交子无法兑现,改由官方办理。元代主要流通纸币,政府印行中统元宝交钞,纸币的发行权完全属于政府”,可知特点是纸币的发行权从民间到官方。(2)问第一小问目的,从材料二“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

36、,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可知,目的是防止白银外流,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统治;第二小问理解,从币制改革的目的和内容,可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的意思是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成功集中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3)问,从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的变化,可知影响因素有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从材料二币制改革的背景,可知影响因素是国内政局、国际环境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又称新济贫法),第一次全面以社会政策的方式规定接受救济的人应给予一种比独立的劳动者低的生活标准;在全国兴

37、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而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只有真正的赤贫之人才能进入。中央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中央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院外救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妇、暂时性残疾的人、老年人等。190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颁布失业工人法,1908年颁布养老金法,1911年颁布健康保险法,自此正式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摘编自崔明远英国贫困问题解决探析以新旧济贫法实施为例材料二 德国的俾斯麦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该制度规定:围绕着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方面的风险设置保险项目,并用以保

38、障劳动者在遭遇这些事件时的基本生活;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险待遇水平与缴纳劳动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雇主与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劳动保险费形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遭遇保险事件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

39、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英国济贫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指出这一制度实施的意义。(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6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2分)【答案】(1)措施:颁布济贫法律;兴建济贫院;建立济贫监管体系;允许部分贫困

40、者在家接受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4分)原因:(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扩大等。(2分)(2)特点:以劳动者为核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保险项目多;互助共济。(4分)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2分)(3)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6分)(4)社会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调动全社会的福

41、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加强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防止培养惰性思维等。(2分)【解析】(1)措施:从材料一“在全国兴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可总结出兴建济贫院;从材料一“而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只有真正的赤贫之人才能进入”得出建立济贫监管体系;从材料一“中央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中央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院外救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妇、暂时性残疾的人、老年人等”得出允许部分贫困者在家接受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材料一“190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颁布失业工人法,19

42、08年颁布养老金法,1911年颁布健康保险法”得出颁布济贫法律。原因:根据“1834年”可知,当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可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的扩大。(2)特点:根据材料二“围绕着劳动者”得出以劳动者为核心;根据“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险待遇水平与缴纳劳动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得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根据“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得出保险项目多;根据“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得出互助共济。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即可,可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回答。(3)结合材料三关键

43、信息“资本外逃”“国内的失业压力”“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来概括回答,即欧美福利国家带来了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等分析。(4)结合前面问题辩证分析即可。一方面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但另一方面福利政策又容易导致惰性思维的形成。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括表时间概况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出现青铜材质货币春秋战国楚国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

44、燕使用刀币,秦魏使用圜钱秦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唐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宋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元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主要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明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而非铸币存在)清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铜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结论一: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

45、币时期和白银货币时期。说明: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结论二:古代货币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导致货币形态多样而复杂;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圆形方孔的重量钱成为标准形态;唐朝进而发展为宝文钱,影响深远,成为以后各朝铜币铸造的典范。(任选其一作答即可,其他结论言之成理亦可)【解析】首先提炼结论,注意题目要求是两条,根据表格可从货币的材质、形制、名称等方面来提炼结论,如古代中国的货币材质经历了由一般金属到纸币再到贵金属的演变,形制上由不规则到统一为圆形方孔,命名上由以重量单位命名到以年号命名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由于课本上关于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知识较少,所以主要依据材料进行说明,分析演变的原因。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