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组一单项选择题(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1天主教会规定统一的圣经版本的目的是 ( )A进一步钳制人们的思想B为了思想解放C为了繁荣各种文化D为了传播各种先进文化2. 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的“十字军东征”。天主教所指的“异教”主要是指 ( )A.东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3.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4.宗教改革从德意志开始
2、的主要原因是 ( )A.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B.天主教会成为德意志社会矛盾的焦点C.德意志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5.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C.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财富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6.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B.有力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发展7.“因信称义”中“义”的含义是 ( )A.指上帝面前灵魂得到拯救的人B.指被教皇免罪C.指简化宗教仪式信仰上帝D.通
3、过赎罪券信仰教皇8.英国国教 ( )A.在玛丽一世时一度恢复B.就是天主教C.是英国民族教会D.必须服从罗马教皇9.穆罕默德阿里东征扩张的国家或地区是( )A苏丹 B奥斯曼帝国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10.18111833年,穆罕默德阿里进行一系列扩张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有( )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建立了一个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A B C D1119世纪上半期,英国竭力阻止埃及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主要是因为( )A防止埃及走向强大,符合英国利益 B英国作为世界强国一贯主张正义C奥斯曼帝国事实上是英国的殖民地 D奥斯曼与英国有伙伴
4、关系1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弱点是( )A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C未能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 D打击宗教长老势力强化提高13.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战争激化了哪些矛盾? ( )国内阶级矛盾埃及与被征服地区的民族矛盾英国等列强与埃及的矛盾A B C D14.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15.19世纪40年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被冲得七零八落的主要原因是( )A阿里对外进行扩张战争 B英国等列强的殖民扩张C奥斯曼素丹对埃及的打击 D阿里
5、加重对人民的掠夺和剥削16马克思赞誉阿里为“惟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体现阿里改革的历史意义的主要有(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推进了近代化,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A B C D17.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总
6、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分布不平衡18.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俄国同西欧国家相比一直落后,其根本原因是 ( )A改革不彻底 B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C农奴制未废除 D对外扩张影响经济发展19.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 )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加强军事实力 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0.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强化提高21亚历山大二
7、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22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23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了1861年改革,你认为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4. 下列关于农
8、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B1861年后,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C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向机器工厂的过渡D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总体上超过美国和西欧国家25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的因素”是指A农业耕地增加B手工业得到发展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6下列关于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说法有误的是A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属统治阶级B幕府与藩国并存C士、农、工、商属被统治阶级D强化统治,巩固中央集权27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的事件是A美国入侵日本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
9、现C大盐平八郎起义D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28下列对近代日本锁国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防止外国殖民势力渗透B目的在于维护日本独立C是日本落后的原因之一D禁止一切外国船只来日本29德川幕府锁国政策给日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抵制了外国对日本的侵略B维护了日本的独立C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D造成了日本的落后强化提高30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社会现状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31下列关于对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经济停滞不前日本
10、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社会矛盾日趋尖锐A B C D32下列条款有利于欧美国家工业品大量倾销日本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议定关税制度 D建立租界33、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 ( )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消除封建割据势力 强化天皇专制制度A B C D34、“废藩置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彻底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局面B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D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体制35、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
11、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A、教育改革 B、军事改革 C、培养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36、马克思说的:“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的人为手段”是针对( )A、明治政府的“废藩置县 ”措施 B、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措施C、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措施 D、明治政府的“近代天皇”制度37、明治维新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最有力的措施是()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C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D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发展外贸38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 ) A实行
12、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39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40.(08全国I)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41、明治维新诸措施中,能够体现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
13、权这一目的的有(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的军队A、 B、 C、 D、42、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4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戊戌变
14、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B.C.D.44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45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6(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
15、的开端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7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A.教育制度B.科举制度C.文化制度D.政治制度48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提高了行政效率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49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
1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50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二、材料问答题(51题24分,52题26分,共50分)51、材料一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1)大久保利通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2分)(2 ) 基于对材料一的认识
17、,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是如何实施的?(8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明治政府坚持“诱导奖励”政策?(6分)材料二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其宗旨是: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忠于天皇,拼死不憾”的武士道精神,又要吸收西洋近代以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并为其所用。(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和魂洋才”原则对日本社会的影响。(8分)5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
18、不惊人,自可避祸。”据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三: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据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顽固势力对维新变法的态度。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10分) (4)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8分)参考答案:52、(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争的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6分)(2)减少改革的阻力(2分)(3)持反对态度(2分)因为变法采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等措施,触及顽固势力的利益。因此,他们反对变法。(8分)(4)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势力十分强大(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