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872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通史概览脉络理清 线索一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帝国秩序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探索历程。线索二 工业文明冲击下经济结构的渐变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化。通史概览脉络理清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线索三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西学东渐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

2、世界,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通史概览脉络理清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项目 年份考向 202020192018试题分布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联全国卷,28(社会结构的变化);全国卷,28(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全国卷,28(洋务运动)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试题分布晚清时期的外交近代化全国卷,28(清政府的近代外交观念);全国卷,28(中国对琉球问题的力争)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的嬗变全国卷,28(西学的传播);新高考卷(山东卷),6(19世纪末中国救亡图存的意识)

3、命题视角高考对本讲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华民族各阶级所进行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上,多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的表现及其影响,同时注重对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综合考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一、政治1两次鸦片战争。(1)1840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

4、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2太平天国运动。(1)前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3年颁布天朝天亩制度,它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具有空想性。(2)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二、经济与社会生活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

5、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2)标志: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2洋务运动。(1)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3)活动。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4)意义。引

6、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顺应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推动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7、级的出现。4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2)交通与通信的进步: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三、思想1新思想的萌发开眼看世界。(1)代表人物。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8、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3)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环球,探索救国之路。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2中体西用。(1)内涵:“中学”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2)实践:洋务运动。(3)影响。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的“自强”梦彻底破灭。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9、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3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2)主张: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3)特点: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同时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4)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考向一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的侵华1(2020浙江卷)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

10、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解析: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治外法权条款是权宜之策,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又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对中国司法主权的危害,故选D项;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可知,清政府仍然坚持闭关锁国观念,排除B项;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恩赐看待,充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

11、观念,排除C项。答案:D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2(2018全国卷)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解析:地方官员在上奏中要求按照万国公法来评判涉外事件,说明国人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日本借

12、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A项错误;当时朝贡体系尚未完全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地方官员只是在上奏中提供建议,并非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故C项错误。答案:D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知识拓展 朝贡体系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1消极影响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2

13、)经济上,攫取了中国大量财富,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2客观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速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人思想的解放。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考向二 洋务运动与传统经济的近代化转型1(2020全国卷)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

14、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解析: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并结合所学洋务派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目的可知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以对抗外国经济入侵,故选D项;由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可知面对外国入侵采取的措施不是对外交往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李鸿章认为”说明不是清政府,且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是在甲午战争以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说明是坚持求富自强

15、的方针,排除C项。答案:D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2(2019全国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的能力,体现出对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的考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查。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租借外国

16、人的名字经办新式企业,这样可以获得一定的便利条件,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从而推动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故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民间设厂的高潮,与题中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的产生与外国资本输入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B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1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2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

17、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3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4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5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考向三 晚清

18、时期中国思想的嬗变1(2020全国卷)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表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解析:1876年正处于洋务运动开展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这一时期近代企业在中国兴办

19、,近代科技在中国有较大的需求。格致汇编开设的“互相问答”栏目反映了西方科技在中国受到较大关注,这说明西学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传播适应了当时兴办实业的需要,故C项正确;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有关科技知识的问题占大多数,这说明西方科技在中国得到传播,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国对科技的需求,但不能体现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思潮,故D项错误。答案:C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22020新高考(山东卷)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

20、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解析:赖尔关于地质变化规律的理论之所以在中国受到欢迎,是因为该理论与中国社会变化的实际相适应。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危机,面对这种局面,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治国思想。很多有志之士认为面临变局,中国应当慢慢地进行变革。故C项说法正确;赖尔确实对地质的自然

21、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但这不是其理论在中国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受欢迎的原因在于赖尔的理论适应了中国变局的需要,故A项错误;传播西方知识也不是其理论受欢迎的原因,故B项错误;“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也不是其理论受到欢迎的原因,D项排除。答案:C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2表现(1)第一次高潮: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

22、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2)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3)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

23、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4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器物”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提炼信息类大题1本类型大题要求提炼信息并加以说明,并不是要求阐释。一般来说,要求“谈一谈看法”“谈一谈启示”的均属于“阐释”类。2本类型大题提炼的信息往往是历史现象,有时也可以是历史结论。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

24、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3“说明”时一般要求从原因(背景)、结果(影响)角度进行说明即可。4“说明”完毕后,可以写小结,对以上说明加以总结升华,回扣所提炼的信息。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2020衡水周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家庭结构是指以父母、子女、亲属等为代表的家庭成员间的组成状况。下面是宋朝家庭身份权利状况研究一文中唐代和宋代的主流家庭结构图。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1)比较图一、图二两个家庭结构图,指出家庭结构的变化。指导语本题可以依据图片中信息从“家庭核心发生变化”

25、“血缘关系”以及“家庭结构”等方面来说明试答:_(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指导语原因可以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以及轻商观念的改变等角度思考回答试答:_答案:(1)变化:家庭核心发生变化,唐型家庭以祖父母(父母)为核心;而宋型家庭则以壮年夫妇为核心;血缘关系由直系旁系并存转变为直系血缘关系;宋型家庭的结构更稳定;家庭结构由松散到紧密;家庭结构小型化。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2)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不

26、抑兼并政策的实行;租佃制的发展使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在经济和政治上平民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家庭的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为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奠定了基础;轻商观念的改变,重利观念的盛行,使得宋朝人开始告别累世同居的传统。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如何阅读材料(1)按照顺序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2)带着问题读材料。(3)注意材料中的关键、核心词语。(4)图表类材料要仔细阅读,弄清图表隐含的信息。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一、选择题1(2020山东日照一模)鸦片战

27、争爆发一年后,清政府仍不承认这场冲突是一场“战争”,而更倾向于是一场“边衅”,官方文书中也把英国人被看作是“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这表明清政府()A认识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B对殖民者的本质认识不清C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D无力应对国家安全的危机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解析:根据材料“边衅”“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等关键词可知清政府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观念,不能正确认知中英间的关系,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中英国际关系的认知,不是对战争本身的认识,排除A项;“强盗”反映了此时清政府认识到殖民者的本质,排除

28、B项;材料涉及主旨为清政府对中英国际关系的认识,并非清政府实际能力,排除D项。答案:C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2(2020山西吕梁一模)孙中山先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孙中山这则评论可知()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B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性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解析:由材料“不知有民权”“不知有民主”可知,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建立民主政权,而趋于封建化,故选B项;材料中孙中山肯定了太平天国运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动

29、打击清王朝的进步意义,排除A项;孙中山既看到了太平天国的进步意义,也看到了他的不足,是客观评价,并非局限性,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评价,与三民主义的提出无关,排除D项。答案:B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3(2020山东德州二模)19世纪70年代起,土铁“贵而费工”以致湖北、广东等省土铁“营运渐稀”,广东花生榨油业“相形见绌,销路愈滞”,东南各省“旧日之糖,销路日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外来商品冲击传统手工业C东南各省经济衰败D列强掠夺原材料和农产品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

30、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解析: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南部部分省份的土铁、花生榨油业、糖业等传统产业销路和经营都很不景气,这主要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从而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故选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19世纪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在东南沿海等地产生,经济衰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列强掠夺原材料和农产品”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材料强调外来商品冲击传统手工业,排除D项。答案:B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4(2020河北唐山二模)洋务运动期间,盛宣怀以官

31、的身份积极争取官方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他又以商人的眼光和经营手段管理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这反映了()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B官督商办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C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中体西用思想已经发生了新变化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解析:根据材料“盛宣怀以官的身份积极争取官方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他又以商人的眼光和经营手段管理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可知,盛宣怀借助官的身份争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以商人的经营手段管理企业,这种官商结合的做法在当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故选B项;盛宣怀积极投身于洋务运动,创办洋

32、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盛行于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盛宣怀发展企业的做法,不涉及中体西用思想,排除D项。答案:B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5(2020山东淄博二模)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B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C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解析:该思潮主张学

33、习西方政治制度,设立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议院为君主服务,这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中体西用”指用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来维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而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排除A项;甲午战前民族工业没有快速发展,排除C项;这股思潮旨在学习西方,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不是抵制暴力革命思想,排除D项。答案:B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二、非选择题6(2020山东烟台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

34、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同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李鸿章1874年筹议海防折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材料二 在海防问题上,郑观应认为“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医械不一。平日既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他还认为中国建立的海军的目

35、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摘编自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鸿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外患”呈现出的新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郑观应的海防主张。解析:(1)根据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可得西方列强主要由海路入侵中国,东南海疆危机严重;列强侵华由一国到

36、多国,相互勾结;根据材料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可得侵华列强凭借先进工业文明,装备精良,实力强大。(2)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二“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可得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根据材料二“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医械不一。平日既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可得统一军事指挥权;根据材料二“非富不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37、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可得建立海防与发展工商业结合。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二“他还认为中国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可得有利于中国海防的近代化;根据材料二“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可得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富国强兵的愿望和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答案:(1)新变化:西方列强主要由海路入侵中国,东南海疆危机严重;列强侵华由一国到多国,相互勾结;侵华列强凭借先进工业文明,装备精良,实力强大。(2)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统一军事指挥权、建立海防与发展工商业结合。评价:有利于中国海防的近代化;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富国强兵的愿望和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谢谢观赏 课 后 提 升 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