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176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22届高考统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部分 第15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细化课标探究线索核心素养1.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识记其动力。2.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3.掌握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中的合理措施。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环境要素综合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及发展特点。2.地理实践力:分析所在区域的工业、城市发展特点,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3.人地协调观:正确理解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1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表现结果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

2、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外迁工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2有利的地理条件(1)良好的区位(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劣势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全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

3、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2)城市化进程4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原因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2)问题与对策问题对策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江苏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1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

4、城市化的过程(1)江苏省概况位置: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水平较高,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2)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

5、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2019全国卷)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

6、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缓解建设用地紧张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B CD(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思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第二步:调用知识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工业化,“抱团飞地”发展模式是城镇化的一种表现。第三步:综合判断第(1)题,由信息可知,村村有企业,企业分散在

7、各个村中,说明企业空间布局分散。第(2)题,由信息可知,县、镇统筹,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可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壮大经济实力。第(3)题,该模式由乡村各自发展到县、镇统筹发展,体现了城乡统筹创新。尝试解答(1)B(2)D(3)A(经典高考题)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1)(2)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

8、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思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图中折线代表城镇人口比重,其数值大小反映了城市化所处阶段。图中柱状代表就业结构,从中可看出三大产业所占比重。第二步:调用知识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第三步:综合判断第(1)题,结合信息,从图中可看出2005年以来,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迅速增长,说明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应该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期阶段。第(2)题,由信息结合图中不同年份的对比可知,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占比大,逐步转变为二、三产业占比大。尝试

9、解答(1)B(2)D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的分析方法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2区域工业化的分析思路(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统计图的分析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

10、技术产业。(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的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考向一结合城市化发展研究,考查区域城市化的推进过程(2020山东新高考)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

11、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2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1B2.C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公路客流量能够反映城市间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公路客流量大,反映城市间联系紧密,有利于推进同城化。选项中城市组合相比而言,合肥与巢湖之间空间位置相对较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两城互为首位客运流向,城市联系最为紧密

12、,最适宜推进同城化;池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安庆,但安庆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合肥,次位客运流向为池州;亳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阜阳,但阜阳的首位客运流向为淮南;芜湖的首位客运流向为铜陵,但铜陵的首位客运流向为池州。第2题,滁州位于安徽省,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合肥,因此,滁州距离合肥虽然远于南京,但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所以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客流量相差很小;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以及滁州距离南京距离更近,更有利于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不能解释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客流量相差小这一现象;同理,合肥和南京均为省会城市,也不能解释为何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客流量相差很小。考向二结合区域产业

13、发展,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2020湖北省4月线上调研)江苏省昆山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昆山开发区附近群益社区的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2000年,昆山开发区征收全部农用地,并给失地农民土地补偿金和住房安置,使乡村居民骤变为完全从事非农产业、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实现了人口的城市化。下图示意群益社区就业圈重组。据此完成35题。320世纪80年代,群益社区的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的根本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国家政策的倾斜C土地被全部征收D第二产业的发展42000年以来,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可能是(

14、)A房屋出租B餐饮服务C经营便利店D安保绿化52000年之后,与群益社区一代居民相比,其二代居民职业的选择更自主的原因是()享受的物质基础好产业结构多样化受教育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ABCD3B4.A5.C第3题,江苏省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苏州市下辖县级市,昆山地处上海与苏州之间,该地区一直都是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居民仍然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所以地理位置优越不是群益社区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的根本原因。根据材料可知,群益社区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说明劳动力部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则第二产业在发展,这是表现出来的现象,而非根本原因。根据题中信息

15、可知,居民产业活动转变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了改革开放,所以国家政策的倾斜是该地区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的根本原因。由材料可知,2000年昆山开发区征收全部农用地。第4题,材料中提到2000年时,昆山开发区征收了全部农用地,并给失地农民土地补偿金和住房安置,居民有钱、有住房安置,该地经济的发展使外来迁入的人口较多,房屋出租收入高,所以2000年以来,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可能是房屋出租。第5题,读图可知,到2000后倾覆式职业兴替,就业分异,自由择业。2000年之后,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是房屋出租,

16、为二代居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二代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比一代居民高,他们掌握的知识水平高,所以职业选择面更广更自主,正确。产业结构多样化,城市化水平高就业机会多,但是如果二代居民文化水平低他们的就业面也会很狭窄,错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019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 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

17、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材料二图a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b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图a图b(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思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城市化率较高。呼包鄂榆城市群所在区域矿产资源、能源丰富。图a中显示呼包鄂榆城市群面积广大,主要工业部门众多,以重工业为主。图b中

18、显示出该城市群随时间推移,城市数量增多,用地规模扩大,交通线路密度增大。第二步:调用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城市数量增多,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快速推进,同时带动工业化发展,反过来工业化发展又推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第三步:综合判断第(1)题,由信息可看出,该地区城市数量增多,用地规模扩大,交通线路密度增大;结合信息可知,该地区城市化率较高,由此可总结其城市化表现。第(2)题,由信息可知,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依据这些资源分析可发展的优势产业即可。第(3)题,由信息可知,该地区存在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结合信息可推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带来环境污染。第(4)题,由信息中可以看出呼包鄂榆城

19、市群的地理位置,由此可分析其发挥的主要作用。尝试解答(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1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合理布局能源资源丰富区区域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教育发达地区高新科技工业劳动力密集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区金属冶炼天然气丰富区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区际协作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处于发展和增长

20、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业2.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工业化、城市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短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做法如下: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尤其

21、要淘汰能耗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举例:下面是珠江三角洲与江苏省城市化问题与对策的对比:珠江三角洲江苏省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出现了环境问题,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徐州、南京、苏锡常),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考向一聚焦城市发展问题,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的问题及影响(2020长沙市雅礼中学模拟)城市收缩是城市人口、社会经济发展遇到问题,失去增长动能的综

22、合表现。世界范围内,在一些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城市面临城市收缩问题。影响城市收缩的常见因素有资源状况、产业活动、地理位置等。我国“长三角”、京津冀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收缩。据此完成13题。1导致“长三角”地区上海周围城市发生收缩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自然资源短缺B承接产业转移C地理位置偏远D产业结构不当2城市收缩易导致的结果是()人口减少环境退化空间收缩交通拥堵经济衰退A B C D3对城市收缩可起到较好抵御作用的是()A高校、大型交通枢纽B商场、汽车修配厂C大型影院、批发市场D三甲医院、小学校1D2.B3.A第1题,上海附近城市发生城市收缩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有着和

23、上海相似的产业结构,但发展产业的各种区位条件均不如上海优越,所以产业发展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发生收缩现象。第2题,城市收缩会使一部分产业、人口外迁,所以会使人口减少、经济衰退、空间收缩,正确;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状况会得到缓解。第3题,城市功能单元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城市衰退的发生,此类城市功能单元常见的有高校、交通枢纽、政府办公、三甲医院等,它们均具有较强对外辐射能力,大型影院、小学校等主要服务于城市内人口,对于吸引区外人口大量进入作用不明显。考向二关注区域发展特点,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

24、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2014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下图是杭州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到,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A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B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C第一产业比重增加D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5该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有()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科技发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ABCD4B5.B第4题,由图可知,特色小镇发展方向主要为高新技术、现代制造、旅游等行业,B正确;对资源、劳动力依赖少,A、D错误;主要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C错误。第5题,杭州地区经济发达,因此劳动力价

25、格相对较高,错误;杭州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利于产业升级,正确;杭州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人才众多且交通便捷,正确;杭州地区资源相对较贫乏,错误。长江经济带上的中游城市群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以长江中游为广阔发展腹地,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千米,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万亿元,年末总人口1.21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3.3%、8.8%、8.8%。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

26、位。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图。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发展成为跨区域特大型城市群的深厚基础。该城市群临江达海,经济腹地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航空、冶金、石油化工、家电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城镇化基础良好。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生态环境容量较大,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5%。2015年4月5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

27、潭城市圈、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称为“中三角”。该区域前期产业相似度超过了70%,同类相争,残酷激烈。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目标,今后长江中游城市群应依托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协作,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共同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有: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探究线索一有什么1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提示:沿江、沿湖、沿铁路线分

28、布。2说出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条件。提示:交通便捷,水运连接东西,陆运贯通南北;水、矿产、生物等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以长江流域为经济腹地;国家政策支持等。探究线索二现如何3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中,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功不可没。试分析湖南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其大规模发展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提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能源充足;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政策优惠。带来的环境问题有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和生态破坏(或水土流失等)。4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后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9、有哪些?提示:促进区域间紧密协作,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探究线索三怎么办5分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对强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化水平的意义。提示: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能加速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6简述“中三角”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提示: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有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基础设施好;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等。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其中加快促进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十分重要。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工业化的支撑,各城市的产业协调发展、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区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时应抓住区域的环境特征,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出发,看区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合理的解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