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849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3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讲 农业生产.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讲 农业生产第1讲 农业生产真题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 BCD(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BCD解析 第(1)题,澳大利亚的

2、墨累达令盆地主要从事混合农业生产,生产的谷物和畜产品在经济收入结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并且都面向市场,符合这一条件的是和。混合农业发展畜牧业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天然草地,同时也依靠种植人工牧草及豆类植物作为饲料,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图。第(2)题,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会造成河流流量减少,湿地萎缩,牧草因缺少水源而生长不良,水生动植物大量减少;由于墨累达令盆地气候干旱,大量引用河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答案(1)D(2)A真题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3、。(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根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在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解析 第(1)题,解答本问应从影响牧场的条件入手。从图中经纬度及山脉和城市分布可以判断出甲区域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形开阔平坦,受山地抬升,云雨较其他地区多,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再加上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比较丰富而成为广阔的绿洲。第(2)题,解答本问应从甲区域的地理位置即战略要地分析军马场设置的条件,还要从河西走廊中绿洲的存在为军马的生存提供条件分析。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

4、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选择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1)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

5、(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从大的区域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诸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考虑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与合理布局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粮棉地价因地价较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

6、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特别提示 在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主导区位因素。1(2012年预测题)2010年入冬以来,蔬菜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关注。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完成(1)(2)题。(1)为了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该地设想

7、建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B光、热、水资源丰富C靠近河流,航运便利D地势平坦,交通便利(2)随着国家“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转移的原因最可能是E地()A水资源日益缺乏B灌溉水源受到污染C土地价格上涨D政府政策发生变化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第(2)题,E地处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受城市污水影响,灌溉水源会受到污染。答案:(1)B(2)B二、我国主要种植区的生产条件评价主要分布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东北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8、、辽河平原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形平坦,人少地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低温冻害严重;辽河平原水源不足华北旱作农业区华北平原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旱涝、风沙、盐碱严重南方水田农业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光、热、水充足,地形平坦,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春季低温阴雨,伏旱期高温少雨,洪涝灾害频繁西北灌溉农业区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地价较低水资源短缺2(2011年黄冈模拟)下图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

9、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A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是甲地和乙地B乙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高于甲地C与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肥沃的黑土D与乙地相比,丙地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交通条件更好(2)丁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台风、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城市化的发展使非农用地增多,耕地所占比重下降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土地日趋贫瘠且污染严重ABCD解析:第(1)题,与丙地相比,甲地有肥沃的黑土,对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第(2)题,珠三角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非农用地所占比重增加,耕地

10、面积减少;加上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因此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答案:(1)C(2)C三、农业地域类型分析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区位条件分析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有优质草场、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交通便利乳畜业西欧、美国等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接近市场及饲料供应地,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交通便利特别提示 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启示: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改良畜种,改变“靠天养畜”的现状,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改善牧区交通条件和完善加工体系等。3读德国农业分布示意图

11、,回答下列问题。(1)德国北部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简述影响其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德国南部的河谷地区以葡萄和啤酒花等种植业为主,分析其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影响畜牧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对劳动力的需求,种植业大于畜牧业。第(2)题,河谷地区的优势是气温较高、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答案:(1)地势低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润多雨,适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乳肉畜牧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适合发展乳肉畜牧业。(2)土壤肥沃,气温较高、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与评价讲析 本考点多以区域图或模拟图

12、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评价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所以在复习时要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学会评价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并对农业区位进行正确的选择。例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

13、有利条件。解题导引 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及河流分布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恒河三角洲。解析 第(1)题,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简述气候特征。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黄麻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平原上,从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地势大致北高南低。第(3)题,该题可以结合材料中提供的黄麻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恒河三角洲河流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其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黄麻的生产和运输两方面。第(4)题,甲城市为印度的加尔各答,其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原料丰富、劳动力充足廉价、交通运输便利、工业基础较好和生产历史悠久等方面。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

14、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分析讲析 以中国或世界某一地区的农业发展为背景,比较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5、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的异同,以世界某一农业发展案例为背景,考查我国某相似农业区发展的条件、方向和具体措施等。例2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材料二 四国部分农业资料(2009年)。国家人口总数(亿)农业人口(百万)农民人均生产粮食(kg/人)A13910501.0B2.9656.654 687C1.2785.92 105D0.6342.530 773材料三 下图为C国南部岛屿上某县一个农场发展模式图。(1)A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评价其发展农业的条件。(2)B国农民人均生产粮食最多,试分析其原因。(3)简要分析C国该农场发展这种农业模式的特点和发展的不利条件(4)简要分

16、析D国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有利条件。解析 第(1)题,A为中国,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可以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要分析出有利和不利条件。第(2)题,B为美国,美国人均耕地多、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劳动生产率高。第(3)题,C为日本,该农场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可以使农业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循环,但日本多台风、洪涝等灾害,对农业发展不利。第(4)题,D为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加上欧洲“时鲜业”产品市场广阔,对法国的“时鲜业”有促进作用。答案(1)东北平原。有利: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机械化水平较高,

17、工业基础好等。不利:热量不足;多旱涝、霜冻等灾害。(2)人均耕地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专业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劳动生产率高。(3)特点: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产出大;农业产品多样化,对市场适应性强;农业生产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化肥,环境效益高。不利条件: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较多;农村劳动力少,工资水平高,产品成本高。(4)该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欧洲经济、生活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离欧洲市场较近,交通便利。解题技巧(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时,应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入手,既要分析出有利因素,又要分析出不利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

18、用土地。(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时,一般从生产规模、商品率高低、机械化程度、科技水平高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等方面分析。(3)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及相应措施。材料一 2010年1月31日,新华网刊发了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材料二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东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

19、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材料三 下图为北京市农业分布图。材料四 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项目2010年2020年2030年人口(亿人)14.4215.4716.00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6 0566 8387 360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420442460考查农业生产区位条件评价及粮食安全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试评价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2)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4

20、)试从气候、地形、水源三方面分析我国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解析:第(1)题,影响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评价时一定要全面,既要分析有利条件,也要分析不利条件。第(2)题,山区发展林业,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益。第(3)题,根据表格可知,粮食消费既包括总消费量,也包括人均消费量。人均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第(4)题,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时要落实到东部地区,不能泛泛而谈。第(5)题,粮食问题的解决应立足国内,考虑耕地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政策、科

21、学技术等方面,同时,也可以考虑部分进口。答案:(1)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不利: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易受寒潮影响;冬春多风沙危害;土壤盐碱化严重。(2)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增加经济收入。(3)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4)有利: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并且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东部地区多为平原,地势低平;东部地区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不利: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自然灾害频繁;山区多,平原和耕地比重小;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2、,南方有余,北方不足。(5)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一、选择题(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文综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

23、,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第1题,巴西由于经济落后,开发历史较晚,国内有大量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为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提供了可能,因而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第2题,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两国的国情不难判断,巴西劳动力价格较低,使其大豆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低于美国。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

24、大豆的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品种退化、出油率低,因而要提高大豆质量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答案:1.C 2.D 3.A读下面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45题。4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地区为乳畜业B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C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地区相似B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解析:第4题,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重相当,农产品的商品率高,应为混合农业;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应为季风水田农业

25、;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产品的商品率较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第5题,美国东北部以乳畜业为主,而地区为混合农业,两者农业地域类型不相似;地区为季风水田农业,与B选项中说法不符;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不宜大力发展种植业,该地区应通过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来提高土地的载畜量。答案:4.C 5.D二、综合题6(2012年猜题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2010年花生总产量约为1 52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价格上,中国花生出口价格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花生生产分布图。(1)我国花生生产主要集中在_平原、渤海湾沿岸和华南沿海等地区。(2)四川盆地

26、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3)山东是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该省份花生种植的区位优势。(4)试分析我国花生出口价格较低的主要原因。(5)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请为我国的花生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本题以花生的分布、产量及销售状况为背景,考查了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第(1)(2)题,可以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农业的区位优势需要从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科技等)两个角度来分析。第(4)题,由于品质不高、生产加工的产业链短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等,我国花生的市场销售价格

27、较低。第(5)题,为提高花生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需要采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深加工水平等措施。答案:(1)华北(2)油菜 甘蔗(3)地形多平原和丘陵,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降水集中;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农业技术较为发达,良种推广较快。(4)品质较低,品种少和无序竞争;花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滞后;科研水平较低,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有化肥和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两点即可)(5)加强科学研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速推广优质花生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向生态、安全、环保方向转变,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深加工水平,延长花生的产业链条,提高花生产业附加值。(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