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667.50KB ,
资源ID:6353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353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五单元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五单元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跟踪检测|基础达标练|1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到上海”,可判断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故选C项;汽车在中国开始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初,故排除A项;铁路在19世纪70年代才在中国出现,故排除B项;军舰是军事专用,不可能用于商业运营,故排除D项。21879年沙皇俄国乘机强占我国伊犁。清政府为了加快沟通军情,派李鸿章负责修建大沽、北塘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

2、门的一条通信线路。该通信工具最可能是()A驿站 B电报C邮政 D电话解析:选B根据材料“1879年”“为了加快沟通军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通讯工具是指电报,故B项正确;驿站和邮政传递信息的速度比较慢,故A、C两项均排除;1900年,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故D项排除。3.右图所示是1908年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只有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中国有轨电车的出现()A促进了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B完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C消除了中外交通事业的差距D实现了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解析:选A“只有一节车厢”说明车厢不分男女贵贱,这种新式交通冲击了当时国人的道德传统和行为规范,促进了人们

3、生活观念的转变,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交通工具传统与近代并存,“完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落后,不可能消除中外交通事业的差距,故排除C项;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社会观念依然存在,没有实现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故排除D项。4徐志摩在他一首著名的诗中写道:“长虫似的一条,呼吸是火焰,一死儿往暗里闯,不顾危险,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电车 B飞机C火车 D轮船解析:选C电车不需要燃烧燃料,排除A项;诗中“长虫似的一条”,说明交通工具形体瘦长,“精窄的两道,算是轨”,说明有轨道才

4、能前进,排除B、D两项;“呼吸是火焰”,说明需要燃烧燃料,火车烟囱冒烟正像是呼吸的状态,故C项正确。5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能符合历史潮流的是()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选D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文明,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近代化,故D项正确。6下面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清政府借款修建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清政府独立筹资官商合办里程(千米)4 171.22 746.11 042.41 042.4占总里程的比重46.3%30.5%11.5%11.5%A辛亥革命推动了铁路

5、大力修建B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列强控制了近代铁路的修筑权D清政府将路权收归国有解析:选C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经营和清政府向外国借款修建的铁路比例大,可见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被西方列强控制,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强控制了近代中国铁路的修筑权,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故排除D项。7近代中国的交通变化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这一特点是由近代中国()A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B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C列强侵略不平衡决定的 D自然条件不平衡决定的解析:选B长期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内地

6、,因此近代中国铁路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种分布不平衡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B项正确。8“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这项近代发明指的是()A电话 B电报C电影 D互联网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此项发明手里拿着就能使用,能使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所以符合这一特点的近代通讯工具是电话,故A项正确;电报不能使人听到对方的声音,故B项错误;电影不符合“人手而能用”的特点,也不能使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故C项错误;互联网是现代发明,不是近代发明,故D项错误。9申报在20世纪30年代常刊登“共用黄汽车”“云飞汽车,日夜

7、出租”“教授驾驶汽车,包领驾驶执照”等广告。这说明当时的上海()A交通工具趋同化 B交通迈向近代化C汽车驾驶普及化 D汽车制造国产化解析:选B20世纪30年代上海地区刊登的汽车广告说明上海地区的交通已经迈向了近代化,故B项正确;A项错在“趋同化”,C项错在“普及化”,均排除;此时汽车制造还没有实现国产化,故D项错误。101934年陇海铁路修至潼关后,渝关“由荒凉之地,一变而成繁荣的商埠,一时之间,商号栉比”。由此可知,当时()A交通发展带动了区域的开发B国民党开始加强内地的建设C近代工业发展布局日趋合理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解析:选A材料中潼关因铁路的开通而使经济走向繁荣,这是交通发展促进

8、当地开发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国民党对内地的建设,但并不能说明是“开始”,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工业布局的问题,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故D项错误。|能力提升练|11白寿彝中国通史写道:“为打破外轮垄断我国江海航运的局面,1867年,总理衙门指出,与其听任私买,将来必为洋人所挟持,自不如显为告谕,任从买卖,则其权尚可归华商自主”。此举()A推动近代航运业的兴起B反映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质变C改变中国社会发展趋势D说明此时交通工具主要是轮船解析:选A近代由于外轮大量入侵与我国旧式帆船的迅速淘汰,将发展民族航运业提上了日程,推动了近代航运业的兴起,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

9、属于清末不是属于民国时期,故B项排除;“改变中国社会发展趋势”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材料中重点不是强调交通工具,故D项排除。12沈葆桢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 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D殖民统治的特殊环境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其为民情所骇也”可知,台湾首先架设电报线得益于当地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故答案为B项;A、C两项在材料信息中均没有反映,排除;

10、台湾当时不是外国的殖民地,故排除D项。13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B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可知,反映的是交通工具的进步,而不是通信工具,故A项错误,B项正确;卢汉铁路并未巩固清王朝统治,故C项错误;“完全解决”的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141868年,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自行车;2

11、0世纪后半期,中国成为自行车王国;截至2016年数据显示,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 886万并仍在迅猛增长,预计2018年将达到2.35亿。材料表明()A新中国科学水平的提高B信息传递改变了大众思想C社会交通和观念的变迁D技术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解析:选C自行车变迁与科学水平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自行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与信息传递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从1868年中国首次出现自行车到20世纪后半期中国成为自行车王国,再到近代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以来社会交通和观念的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自行车使用情况的发展变迁,与技术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15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冀城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材料二:因而中国建设大业必须以交通政策为头等重要,交通则以修铁路为先。“建设之大计,当远测于十百年后,始能立国于基本于永久。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以今日之国势,交通最者,则为铁路。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机械,则建设之事,千端万绪,皆不克举。故国家有之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人有手足

13、始可以行动,始可以作事;国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运用后活之效。否则,国家有广大之土地,丰富之物产,高尚思想之人民,而无交通以贯输之,联络之,则亦有等于无。譬智之人而无手足,不能行动,不有发挥,即有聪明才力,亦归无用。是以人而无手足而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为废国。余以全力筹划铁道,即为国家谋自存之策。”孙中山全集第2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国人有关修筑铁路的主张。(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阐述对铁路建设的认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

14、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和材料二“因而中国建设大业必须以交通政策为头等重要,交通则以修铁路为先”并结合所学,可以概括为保守势力反对外国人在中国修筑铁路,洋务派认识到修筑铁路的重要性,孙中山认识到修筑铁路是发展实业和国家富强的根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出处可知,洋务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晚清时期铁路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科技及有识之士的推动等角度可以分析原因;第二小问,对铁路建设的认识,可以从铁路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的条件等方面分析。答案:(1)主张:保守势力反对外国人在中国修筑铁路;洋务派认识到修筑铁路有利于加强国防;孙中山认识到修筑铁路是发展实业和国家富强的根本。(2)主要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辛亥革命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投入;铁路建设(或设计)者和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西方科技(铁路修筑技术)的引进。认识:铁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铁路建设倍加艰难,只有国家主权独立,铁路事业才能发展壮大。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