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502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6页
《解析》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1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2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

2、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大3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途径之一可表示为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5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滴注因能将药物迅速送到全身而疗效显著下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

3、与内环境名称对应正确的是()血浆 组织液 淋巴ABCD6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B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和D若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7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具体内环境相同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C液中可存在纤维素分子8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

4、、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9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10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

5、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1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12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13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6、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14对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15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检验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98.5pmol/L9.0119.5促甲状腺激素0.09pmol/L0.354.94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B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C患者

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16血糖含量相对稳定受很多器官和因素的影响小肠吸收功能下降、胰岛功能障碍、肾脏重吸收功能下降、注射胰岛素、给小鼠注射根皮苷(根皮苷能阻碍葡萄糖的重吸收)其结果依次是()A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血糖降低、血糖升高、尿样中检测不到葡萄糖B血糖降低、尿样中可检测到葡萄糖、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血糖降低C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尿样中检测不到葡萄糖、血糖升高D血糖降低、血糖升高、尿样中可检测到葡萄糖、血糖降低、血糖降低17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

8、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18为了研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研究人员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在图中A、C两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请分析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A点,微电流计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B刺激A点,肌肉可发生收缩,这一现象可称为反射C刺激C点,微电流计可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D兴奋传至B点时,Na+内流可导致此处膜内电位由负变正19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该抗原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

9、疫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20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字,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A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S区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D大脑皮层H区21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患甲型肝炎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22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

10、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23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致昏睡,该激素最可能是()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C生长激素D胰岛素24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分别用三组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a赤霉素;b赤霉素和脱落酸;c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6甲基嘌呤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的萌发只受赤霉素的调节B6甲基嘌呤可抑制淀粉酶的产生C脱落酸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D对淀粉酶的合成,脱落酸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25下列关于植

11、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B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C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和种子萌发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进行非极性运输26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利用苏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B果实发育过程中仅生长素发挥重要作用,而促进果实成熟的主要是乙烯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理状态相同的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27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

12、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具有向地性D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28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图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能正确表示该根生长情况的是()ABCD29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

13、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30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果实色素积累番茄果实发育 番茄果实成熟ABCD31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32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

14、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33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平均分为1号、2号两组后作如下处理:1号开花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2号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2号组花未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B1号组未进行人工授粉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3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促进植物

15、增高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激素,无法生长ABCD35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总数量调查法B标志重捕法C样方法D无法估计36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3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A明显减少B明显增加C先增后减D相对稳定38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则舍弃B无论样方数据大小,只要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C取样

16、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D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39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捕获总鸟数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40下列描述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2003年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为1.329

17、%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41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1)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用字母与箭头表示)(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填字母)内存在着等离子(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4)A液与B液相比,A液中不含(5)概括地说,由A、B、C液组成的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42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18、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表示物质)(1)由图可知,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抗体、和CO2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两种途径的实现离不开细胞膜表面的识别作用(2)图中A表示,当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作用,图中C可由细胞分化而来(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43为研究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科学家用小白鼠做了以下实验(1)对下丘脑某区域加温处理时,小鼠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导致增加对下丘脑该区域冷却处理时

19、,小鼠出现寒颤,并测得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引起其含量变化的激素有上述实验说明,下丘脑对机体的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2)当饮水不足或饮食过咸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导至产生渴觉,同时引起释放抗利尿激素,该激素通过运输至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水盐平衡(3)实验过程中,小鼠仍维持昼伏夜出的习性,这说明下丘脑与的控制有关44如图甲所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

20、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3)丙图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若刺激丙图中b点,图中点可产生兴奋45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结合,将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组别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M)根伸长区细胞长度(m)1对照175.120.20ACC108.130.05IAA91.140

21、.20ACC+0.05IAA44.2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乙烯通过促进来影响根生长(4)研究者将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来影响根生长(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影响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实现的2015-2016学年吉林省通化市通化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2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1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解答】解: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

23、换,A正确;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尿液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细胞质基质,C错误;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也有可能由于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症,D错误故选:A2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大【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关于“渗透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

24、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解答】解: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A正确;B、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B正确;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25、、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D错误故选:D3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相互渗透【解答】解:A、人体的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A错误;B、氧气主要是通过红细胞运输的,不是

26、通过血浆,B错误;C、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相互渗透,C正确;D、血浆中的蛋白质为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途径之一可表示为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A正确;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营养物质:葡萄糖、无机

27、盐等,调节物质(如激素),抗体,代谢废物尿素等物质,B正确;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即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C正确;D、小肠壁的肌细胞也必须通过组织液从内环境吸收葡萄糖,D错误故选:D5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滴注因能将药物迅速送到全身而疗效显著下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与内环境名称对应正确的是()血浆 组织液 淋巴ABCD【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人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血浆在血管中,通过循环系统,能将静脉滴注而进入的药物迅速送到全身,因而疗效较肌肉注射显著【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

28、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d是组织液故选:B6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B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和D若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综合性考查,分析题图可知,内的液体是血浆,内的液

29、体是组织液,内的液体是细胞内液,内的液体是淋巴液,的箭头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所在的端为动脉端;内的液体组成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与内的液体共同组成体液【解答】解: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饭后血糖上升,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加强,更多的胰岛素进入血浆,静脉端的胰岛素含量高于动脉端,即处高于处,A错误;B、体循环中,动脉端的氧气浓度高于静脉端,二氧化碳则相反,若为脑细胞,该血液循环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动脉端的氧气浓度高于静脉端,而CO2的浓度相反,B错误;C、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水,可以来自血浆的渗透,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水也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C正确;D、体循环中,动脉端的

30、葡萄糖浓度高于静脉端,若骨骼肌脑细胞,该血液循环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动脉端的葡萄糖浓度高于静脉端,D错误故选:C7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具体内环境相同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C液中可存在纤维素分子【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图中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1是毛细血管壁,2是毛细淋巴管壁,3是组织细胞【解答】解:A、1是毛细血管壁,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2是毛细淋巴管壁,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B、

31、人体摄入营养物质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液体大量进入组织液,因此C液会增加,B错误;C、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可以参与体液调节,C正确;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人体组织液不可能含有纤维素,D错误故选:C8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

32、析】本题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调节机制和举例,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在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的 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温度和渗透压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所以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A正确;B、内环境稳态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维持,B错误;C、内环境的酸碱度主要依靠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来维持,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系,C正确;D、内环境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D正确故选:B9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

33、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根据题意,静息电位主要是未受到刺激时细胞内外K+的浓度差所造成的,动作电位主要和细胞外的Na+在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的快速内流有关适当降低溶液S的Na+,会使膜内外的浓度差减小,通过Na+通道进入细胞内的钠减少,导致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答】解:A、静息电位主要是未受到刺激时细胞内外K+的浓度差所造成的

34、,降低溶液S的Na+,K+的浓度不变,因此,静息电位不变,故A错误;B、降低溶液S的Na+,K+的浓度不变,因此,静息电位不变,故B错误;C、动作电位主要和细胞外的Na+在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的快速内流有关,降低溶液S的Na+,通过Na+通道进入细胞内的钠减少,导致动作电位峰值降低,故C错误;D、降低溶液S的Na+,通过Na+通道进入细胞内的钠减少,导致动作电位峰值降低,故D正确故选D10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

35、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根据题意,该调节过程既有“内脏神经”的神经调节,又有“肾上腺素”的激素调节;作用是“使心率加快”,靶器官是心脏;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和靶器官【解答】解:A、根据题意“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可以看出,该激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靶器官,故A正确;B、根据题意“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故B正确;C、肾上腺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的,故C错误;D、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故D正确故选:C11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

36、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动物体内水平衡调节的知识当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解答】解: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正确;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错误;D、抗利尿激素

37、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B12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考点】反射的过程【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条件反射题,人看到酸梅时,酸梅的色泽、形态大小等特征,刺激人的视网膜,让人知道是酸梅,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并分泌大量唾液【解答】解:A、感知酸梅,形成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B、唾液大量分泌是唾液腺的活动,所以唾液腺是效应器,B正确;C、酸梅的色

38、泽是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且色泽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直接刺激中枢神经,C错误;D、在这一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细胞的参与,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发生“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是必然的,D正确故选:C13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1为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为效应B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物质a为抗体

39、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A、细胞2和3是T细胞和B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的是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的是T细胞,A正确B、人体细胞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在细胞4中合成物质a的基因进行了表达,B错误C、2和3是细胞之间的识别和传递,和糖蛋白有关,C正确D

40、、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B14对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脑的高级功能【分析】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膜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均衡,以及膜在不同情况下,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所造成的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性,而膜内K+又高于膜外,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细胞膜对蛋白质负离子(A)无通透性,膜内大分子A被阻止在膜的内侧,从而

41、形成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产生后,可阻止K+的进一步向外扩散,使膜内外电位差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即静息电位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一个连续的膜电位变化过程,波形分为上升相和下降相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膜上Na+通道迅速开放,由于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电位比膜内正,所以,Na+顺浓度差和电位差内流,使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并进而转为正电位这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电位梯度,阻止Na+继续内流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与阻止Na+内流的电位梯度相等时,Na+内流停止简言之,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

42、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解答】解: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不能引发电位产生,只有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B、动作电位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B错误;C、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还是外正内负,C正确;D、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故选:B15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检验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98.5pmol/L9.0119.5促甲状腺激素0

43、.09pmol/L0.354.94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B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C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据表分析:表中的甲状腺激素远远高于正常值,通过负反馈调节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促甲状腺激素的值会低于正常值【解答】解:A、据表分析,表中的甲状腺激素远远高于正常值,A正确;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可以提高

44、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B正确;C、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垂体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D16血糖含量相对稳定受很多器官和因素的影响小肠吸收功能下降、胰岛功能障碍、肾脏重吸收功能下降、注射胰岛素、给小鼠注射根皮苷(根皮苷能阻碍葡萄糖的重吸收)其结果依次是()A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血糖降低、血糖升高、尿样中检测不到葡萄糖B血糖降低、尿样中可检测到葡萄糖、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血糖降低C血糖升高、血糖升高、

45、血糖升高、尿样中检测不到葡萄糖、血糖升高D血糖降低、血糖升高、尿样中可检测到葡萄糖、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均会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解答】解:葡萄糖在小肠部位被吸收,如果小肠吸收功能下降,则葡萄糖不能很好被吸收,则血糖降低;胰岛功能障碍,分泌激素不正常,则血糖有所升高;胰岛素

46、是降血糖的唯一激素,如果注射,血糖有所降低由以上对尿液形成过程的分析知,正常情况下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会被全部重吸收回血液,所以尿样中检测不到葡萄糖;由题干“苹果皮中的根皮苷能阻碍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当小鼠注射根皮苷后,小鼠原尿中的葡萄糖便不能被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会导致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降低,同时尿样中可检测到葡萄糖故选:D17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

47、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若病毒侵入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48、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A、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B、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C、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C错误;D、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C18为了研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研究人员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在图中A、C两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请分析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A点,微电流计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B刺激A点,肌肉可发

49、生收缩,这一现象可称为反射C刺激C点,微电流计可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D兴奋传至B点时,Na+内流可导致此处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从图上来看,AB处是神经,C是肌肉,也就是效应器,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所以是从神经到肌肉微电流计接触在神经的两端,就是当着两个点的点位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电流【解答】解:A、当刺激A时,A处点位反转,而后恢复,另一端不变;当电流流经另一端时,那一段的点位反转,而A处不变,所以可以发生两次的电位方向相反的偏转,A错误;B、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通过完整的

50、反射弧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B错误;C、神经肌肉标本是指传出神经与其支配的效应器,所以刺激C点,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电流表的位置,C错误;D、静息时,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可以转变为外负内正,所以兴奋传至B点时,Na+内流可导致此处膜内电位由负变正,D正确故选:D19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该抗原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

51、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浆细胞不能识别该抗原,A错误;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D、产生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D错误故选:C20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字,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A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S区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D大脑皮层H区【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说话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解答】解:A、患者

52、能运动,说明大脑皮层运动区正常,A错误;B、患者能读书,说明S区即说话中枢正常,B错误;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与记忆有关,C错误;D、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D正确故选:D21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患甲型肝炎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方法注射抗体,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一般使用于紧急治疗此法缺点是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

53、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 方法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解答】解:A、方法表示免疫治疗,是在患病时给患者注射抗体,以消灭抗原,当一个人患甲型肝炎时,由于已经感染病原体,故此时最好采用方法直接注射抗体的方法较好,A错误;B、医学中通常的预防接种是指接种灭火的病毒(抗原),通过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要比直接注射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更持久,B错误;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为体液免疫,抗体是体液免

54、疫的攻击武器,细胞免疫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D、方法表示免疫预防,是在患病前给个体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D22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

55、形式传递下去【解答】解:A、膜外电流方向应该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A错误;B、膜内电流方向应该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错误;C、膜内电流方向应该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外电流方向应该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C正确D、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D错误故选:C23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致昏睡,该激素最可能是()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C生长激素D胰岛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激素的作用1、甲状腺素对动物的作用:促进动物个体的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

56、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产生,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雌激素还能激发并维持雌性动物正常的性周期3、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解答】解:A、甲状腺素虽有加速组织细胞物质氧化分解的作用,但并不能直接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B、性激素不能降低血糖浓度,B错误;C、生长激素不能降低血糖浓度,C错误;D、小白鼠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说明其缺少能量,而大剂量注射能导致缺少能量的激素是胰岛素,因其大幅度降低血糖浓度,使各组织尤其是脑组织葡萄糖供给不足,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减少,D正确故选:D24植物激素中

57、的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分别用三组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a赤霉素;b赤霉素和脱落酸;c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6甲基嘌呤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的萌发只受赤霉素的调节B6甲基嘌呤可抑制淀粉酶的产生C脱落酸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D对淀粉酶的合成,脱落酸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据图分析,种子的萌发要受赤霉素和脱落酸的调节,也受6甲基嘌呤影响据图c曲线分析,进加入6甲基嘌呤后,与a曲线比较,淀粉酶的产生明显下降,故推断6甲基嘌呤可抑制淀粉酶的产生据图b曲线分析,脱落酸也是抑制淀

58、粉酶的合成,是通过抑制mRNA的合成来达到抑制酶合成对淀粉酶的合成,脱落酸与赤霉素表现为拮抗作用,据此作答【解答】解:A、据图分析,种子的萌发要受赤霉素和脱落酸的调节,即收到多种激素共同调节,A错误;B、据图c曲线分析,进加入6甲基嘌呤后,与a曲线比较,淀粉酶的产生明显下降,故推断6甲基嘌呤可抑制淀粉酶的产生,B正确;C、据图b曲线分析,脱落酸也是抑制淀粉酶的合成,是通过抑制mRNA的合成来达到抑制酶合成,C错误;D、对淀粉酶的合成,脱落酸与赤霉素表现为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B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B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C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

59、和种子萌发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进行非极性运输【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株长高;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促进插条生根等作用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脱落酸在将要衰老、脱落的器官中分布较多【解答】解:A、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不促进果实发育,A错误;B、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另外受环境的影响,B正确;C、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D、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可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D正确故选:A26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利用苏氨

60、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B果实发育过程中仅生长素发挥重要作用,而促进果实成熟的主要是乙烯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理状态相同的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这些部位,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3、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时有最适宜浓度,低于或高于最适宜浓度,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都会降低;4、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由于种子

61、萌发过程细胞分裂旺盛,因此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过程【解答】解: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A错误;B、果实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调节,B错误;C、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对应最适宜浓度,故而最适宜浓度两侧应存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应相同的生根数,C正确;D、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D错误故选:C27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具有向地性D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实验设计需遵循对

62、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是空白对照组,目的与实验起对照作用与作对照,变量是单侧光,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实验证明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向地生长)和茎具有负向重力性(背地生长); 根的向地性中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故证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解答】解:A、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与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A正确;B、中的青菜叶片由于得不到光照而无法合成叶绿素,所以表现黄色,B正确;C、以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重力性(向地生长)和茎具有负向重力性(背地生长),C错误;D、实验是空白对照组,目的与实验起对照作用,D正确 故选:C28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图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

63、能正确表示该根生长情况的是()ABCD【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作用因生长素的浓度、植物种类、器官、细胞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最敏感,其次是芽,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解答】解:植物水平放置,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程度高,近地侧抑制生长,远地侧促进生长,因此根向地生长,且根尖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增加细胞数目;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弱,远地侧比近地侧促进作用明显,生长快,所以茎背地生长故选:B29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

64、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组尖端和b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a组和b组的区别是胚芽鞘的尖端下部放置的是c组正立的和d组倒置的,由于生长素在胚芽

65、鞘中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a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单侧光能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即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所以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解答】解:A、胚芽鞘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所以c组尖端和d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A错误;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也能合成生长素,B错误;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也能通过极性运输向胚芽鞘基部运输,C错误;D、由于d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切取等长的一段,接入b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是倒置的,而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

66、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但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正确故选:D30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果实色素积累番茄果实发育 番茄果实成熟ABCD【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壁松弛酶活性、色素含量都增加【解答】解:从图中曲线可看出,乙烯合成量的增加,导致细胞壁松驰酶活性增强,果实色素含量增加,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才能促进番茄果实发育故选:B31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

67、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和摘心能使侧芽生长素降低,解除顶端优势【解答】解:A、顶端优势的产生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因此去掉顶芽可以解除,A正确;B、去掉顶芽放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和没有去除顶芽的效果是一样的,不能解除顶端优势,B错误;C、去掉顶芽放含细胞

68、分裂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C正确;D、去掉顶芽,只放琼脂小块,可以解除顶端优势,D正确故选:B32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69、【分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和感光部位都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和胚芽鞘向光弯曲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照可以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解答】解:甲中,胚芽鞘尖端被遮住,不能接受到单侧光照射,因此生长素分布均匀,甲直立生长;乙中,尖端接收到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因此乙向光弯曲生长;丙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且云母片竖直插入尖端,导致两侧生长素浓度均匀,因此丙直立生长;丁中,由于云母片水平插入胚芽鞘尖端以下,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面,所以丁不能生长;戊中,云母片没有完全插入尖端以下,导致左边生长素浓度

70、高,右边没有生长素,所以戊向右弯曲生长故选:D33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平均分为1号、2号两组后作如下处理:1号开花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2号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2号组花未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B1号组未进行人工授粉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设计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对照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解答】解: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种子能合成生长素,所以1号、2号都有生长素,因此本实验缺少没有生长素处理的空白对照实验,即

71、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故选:D3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促进植物增高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激素,无法生长ABCD【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和极性运输,但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因为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生长素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

72、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解答】解: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所以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可以促进植物增高,故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故正确;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光照只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错误;光照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所以植物在黑暗环境中能合成激素,促进生长,故错误故选:A35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总数量调查法B标志重捕法C样方法D无法估计【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

73、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由于苍鹰个体较大,活动能力强,生活范围广,所以调查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故选:B36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年龄结构:(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

74、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解答】解:A、人口数量是种群个体数量的表示,与人口未来发展趋势无关,故A错误;B、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的种群的个体数,它常常作为一个种群发展的标志特征,而不作为依据,故B错误;C、性别比例对人类未来来说一般是恒定不变的(或者说是变化较小的因素),它能影响人口发展趋势,故C错误;D、年龄特征是决定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假如某地区人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则该地区人口的发展趋势是人口越来越多,种群密度越

75、来越大,故D正确故选:D3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A明显减少B明显增加C先增后减D相对稳定【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利用性引诱剂捕杀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下降从而可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故选:A38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

76、则舍弃B无论样方数据大小,只要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D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在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样本数据足够大等【解答】解:A、通过样方法获得的实验数据不是真实值,不同的同学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误差,但不用舍弃,A错误;B、样方数据如果太小,就可能存在偶然性,与真实值的误差就越大,因此一般采用多次取样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B错误;C、取样方进行计算时,应随机取样,C错误;D、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

77、均值,这样就更加接近真实值,D正确故选:D39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捕获总鸟数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1、标记重捕法的注意点: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志物不能过

78、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解答】解:A、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和感染,标记物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调查期间不能脱落,A正确;B、标志重捕法中的相关计算: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则麻雀大约有=46426=322只,黄鹂大约有=43369=172只,B正确;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

79、别构成一个种群,C正确;D、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大,D错误答案:D40下列描述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2003年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为1.329%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种群的年龄组成 4、性别比例 5、迁入率和迁出率【解答】解:A、2003年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为1

80、.329%属于出生率,A错误;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是年龄特征,B错误;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C正确;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死亡率,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41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1)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用字母与箭头表示)(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不会原因是图中B液(填字母)内存在着HPO4、HCO3等离子(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4)A液与B液相比

81、,A液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5)概括地说,由A、B、C液组成的内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为组织细胞,为淋巴细胞,为毛细血管壁,A液、B液、C液构成内环境【解答】解:(1)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之间的关系为(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由于图中B液内存在着HPO4、HCO3等离子(或者缓冲对、缓冲物质),因此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4)A液组织液与

82、B液血浆相比,B液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液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5)概括地说,由A液组织液、B液血浆、C液淋巴组成的内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故答案为:(1)(2)不会B液HPO4、HCO3(3)组织液(4)大分子蛋白质(5)内环境海洋42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表示物质)(1)由图可知,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抗体、激素、淋巴因子和CO2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

83、接触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两种途径的实现离不开细胞膜表面糖蛋白(或蛋白质)的识别作用(2)图中A表示下丘脑,当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抑制作用,图中C可由B细胞、记忆细胞分化而来(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产生减少【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其中A为下丘脑、B为甲状腺、C为浆细胞、D为效应T细胞,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为甲状腺激素【解答】解:(1)由图可知,图中通过体液运输的有神经递质、抗体、激素、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信息分子传递信息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受体本质是糖蛋白(2)图中

84、A是下丘脑;当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C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3)由图可知,长期焦虑和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使淋巴因子的产生减少,T细胞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从而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故答案为:(1)激素 淋巴因子 糖蛋白(或蛋白质)(2)下丘脑 抑制 B细胞、记忆(3)下降 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产生减少43为研究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科学家用小白鼠做了以下实验(1)对下丘脑某区域加温处理时,小鼠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导致散热量增加对下丘脑该区域冷却处理时,小鼠出现寒颤,并测得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引起其含量变化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

85、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上述实验说明,下丘脑对机体的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2)当饮水不足或饮食过咸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引起释放抗利尿激素,该激素通过运输至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水盐平衡(3)实验过程中,小鼠仍维持昼伏夜出的习性,这说明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

86、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3、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

87、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中枢(3)下丘脑作为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与神经调节、动物节律行为、体温调节的关系本题与动物节律行为的关系,故答案为:(1)散热量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2)渗透压

88、大脑皮层 垂体体液(血液、血液循环)(3)生物节律44如图甲所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丙图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神经中枢若刺激丙图中b点,图中abcde点可产生兴奋【考点】反射弧各

89、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c、d、e、f分别为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突触、传出神经和感受器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丙图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

90、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由B传到A(3)丙图中由于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所以为神经中枢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b点,发生兴奋的点有a、b、

91、c、d、e故答案为:(1)感受器 d 树突膜或细胞体膜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神经中枢 abcde45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受体结合,将信息(或“信号”)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测量并记录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组别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M)根伸长区细胞长度(m)1对照175.120.20ACC108.130.05IAA91.140.20ACC+0.0

92、5IAA44.2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抑制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抑制作用增强(或“抑制作用更显著”)(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加来影响根生长(4)研究者将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来影响根生长(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影响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实现的【考点】植

93、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分析表格:由第一组分别与2、3组实验对比可得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抑制根的生长;第4组与2、3组实验对比可得: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抑制作用增强分析题图:ACC的浓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加来影响根的生长【解答】解:(1)乙烯和生长素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发挥作用时都需要通过与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测量并记录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由第一组分别与2、3组实验对比可得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抑制根的生长;第4组与2、3组实验对比可得: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抑制作用增强(3)据图分析,ACC的浓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加来影响根的生长(4)在培养液中加入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阻断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根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乙烯不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来影响根生长 (5)由以上实验结果推测,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影响根生长故答案为:(1)受体 信息(或“信号”)(2)测量并记录 抑制 抑制作用增强(或“抑制作用更显著”)(3)生长素含量增加(4)生长素的极性运输(5)合成2016年10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