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483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16.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1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稣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A朝觐述职 B镇守疆土 C出征作战 D缴纳贡赋【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从材料中“率乃师伐夙夷”,可知周王命令诸侯出征作战,A、B、D项虽然是诸侯应尽的义务,但与材料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2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

2、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分封制度C增加财政收入 D增强封国势力【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的集权措施(推恩令) 【解析】从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其作用是使王国越分越小,无法与朝廷对抗,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的规定与分封制的内容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封国的规定,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C项错误;汉武帝的措施使王国势力下降,故D项错误。【答案】A3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中书省草诏 B门下省执行C尚书省审议 D枢密院军事【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规定中书省有决议权,可草拟诏

3、令,故A项正确;门下省有审议权,故B项错误;尚书省有执行权,故C项错误;枢密院不是三省六部的机构,故D项错误。【答案】A4根据所学知识,图2所对应的朝代是()A秦朝 B汉朝C唐朝 D元朝【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 【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与材料中的“胶东国”不符,故A项错误;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唐朝没有封国,故C项错误;元代实行行省制,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5图3照片中的建筑是清代北京清漪园昙花阁,由一位随军记者拍摄,是最早被摄入镜头的北京景象之一,后该建筑被焚毁,请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应为()A1842年 B1860年C1895

4、年 D1900年【考点】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1842年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没有侵入北京,故A项错误;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可能导致材料图片出现,故B项正确;1895年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战火没有涉及到北京,故C项错误;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再次被侵占,与材料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6请判断图4军事路线图反映的侵华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中日甲午战争 【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没有涉及到辽东地区,故A项错

5、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涉及地区最北到平津,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时战火由朝鲜境内扩大到中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故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没有涉及到朝鲜境内,故D项错误。【答案】C7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分别为()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8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1853年4月23日报道:“南京于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A太平军 B英法联

6、军 C义和团 D革命党人【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18511864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曾攻占南京,材料中的叛军是指太平军,故A项正确;英法联军没有占领南京,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898年,故C项错误;革命党人的革命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错误。【答案】A9时人对政局的现状作诗为:“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句诗可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战争,没有建立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口号是“扶清灭洋”,没有涉及共和制,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

7、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不是武装起义,没有大量的人员牺牲,故D项错误。【答案】C10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依据所学判断,“新”表现在()A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B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革命C革命领导力量:工人阶级 D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革命任务由反抗封建统治,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A项不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革命面貌的新变化,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于当时中国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不能进行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无产阶级革命,故B项错误

8、;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它的建立表明中国革命进入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中国社会性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答案】C11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太原、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其中处应填写()A淞沪 B百团 C滇缅 D淮海【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解析】淞沪会战是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故A项正确;百团大战是中共领导的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故B项错误;滇缅会战发生于1942年,是抗战

9、的后期,故C项错误;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故D项错误。【答案】A12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是()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渡江战役) 【解析】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是在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的战役,故A项错误;揭开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故B项错误;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是三大主力决战的意义,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时解放军迅速占领国民政府的都城南京,结束了国民政府的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13图5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

10、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是()CA日内瓦会议A B万隆会议BC第26届联大D D不结盟运动会议【考点】新中国的外交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万隆会议) 【解析】日内瓦会议发生于1954年,与材料中的“19551965”十周年纪念不符,故A项错误;万隆会议发生于1955年,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第26届联大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会议是1961年召开的,故D项错误。【答案】B14图6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B尼克松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C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中美建交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11、提出;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考点】新中国的外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与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签署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期,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5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举措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D村民自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12、考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加强基层民主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的民主制度,不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新举措,故A项错误;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通过,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初确立的政党制度,故C项错误;加强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后民主建设的新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16从1999年到201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长至41347亿澳门元,翻了好几番;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在经济体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以上材

13、料说明“一国两制”政策()A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B有利于澳门的繁荣稳定C符合港澳全体人民愿望 D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统一【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澳门繁荣稳定 【解析】材料中表述的是澳门经济增长的内容,没有体现出“一国两制”政策是国家基本国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澳门回归后经济上涨迅速,可知“一国两制”政策推动了澳门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香港人民的愿望,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一国两制”政策核心是中国统一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B17十二铜表法第九表公法第一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以上材料说明该法()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B适用于罗马所有的自由民C具有一定

14、的平等性 D彻底修改了野蛮的习惯法【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保护私有财产的内容,故A项错误;罗马法只适用罗马公民,而非所有自由民,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知罗马法有一定平等性,故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虽然是第一部成文法,但保留了一定的野蛮的习惯法,“彻底修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8罗马法发展情况与图7阶段对应准确的是()A罗马只有习惯法 B出现第一部成文法C民法大全编纂成功 D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考点】罗马法 【解析】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习惯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时期十

15、二铜表法就已建立,故B项错误;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组织编撰的,属于罗马帝国分裂时期,故C项错误;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完备,故D项正确。【答案】D19“辩论上帝所做的事情等于侮慢神圣,臣民辩论国王所做的事情等于煽动叛变”,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宣传()A直接民主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考点】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观点 【解析】直接民主是指全体公民直接参与政权,故A项错误;从“臣民辩论国王所做的事情等于煽动叛变”,可知反对臣民反抗国王,宣传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君主立宪是指君主的权利受宪法制约,不能行使全部的权利,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是指国家元首由选

16、举产生而不是由世袭的国王担任,故D项错误。【答案】B2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今年已经在位63年,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女王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同意议会通过的法律 任命首相和内阁大臣操纵议会和政府的选举 代表英联邦,成为精神领袖A B C D【考点】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的权利) 【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和精神领袖,故正确,但女王没有实权不能左右议会和政府的选举,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1“弗莱彻

17、诉佩克”案发生在1810年的美国,最终裁决为佐治亚州的法律损害了公民的财产权,违反了联邦宪法第一条第10款的规定,因而是无效的。依据所学判断,有权做出这一决定的机构是()A佐治亚州政府 B众议院 C最高法院 D参议院【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各自独立,佐治亚州政府行使行政权,没有裁决法案的权利,故A项错误;众议院和参议院是美国国会的机构,行使立法权,不能裁决案件,故B、D项错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具有解释宪法和审理案件的权力,故C项正确。【答案】C22美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都是实行共和政体的国家,两国总统

18、的共同点是()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掌握行政权力C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D实际上对议会负责23图8为某书目录局部,此部分涉及的内容是()A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B美国两党制形成和发展C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D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统一 【解析】俾斯麦是普鲁士王国的宰相,领导了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材料内容与英国、美国、法国无关,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24共产党宣言出版至今,用200多种文字,出版了数百种版本,其影响波及全世界,这在世界学术理论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这主要是由于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预言无产阶级将成为新社会的

19、创造者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 阐释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A B C D【考点】共产党宣言 【解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运动发生于1871年,故错误;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推动者,故正确;共产党宣言论述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故正确,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2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巴黎公社取得的成功没有比预示的未来更重要;它作为象征比作为事件更有威力。”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巴黎公社()A标志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兴起 B提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20、D将由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考点】巴黎公社 【解析】工人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20、30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伟大实践,不是提出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运动持续时间很短,不是把社会主义变成现实,仅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故D项错误。【答案】C26图9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内战 B普法战争C俄国二月革命 D彼得格勒起义【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冬宫是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故A、B项错误;俄国二月革命是推翻沙皇的统治,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战役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无产阶级革命,故D项正确。

21、【答案】D27二战后美苏形成了冷战的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提出C马歇尔计划推行 D北约的建立【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兴起与发展 【解析】“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故A项错误;杜鲁门发表“遏制共产主义”的报告,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出台于杜鲁门主义之后,是美国在经济上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故C项错误;北约成立在杜鲁门主义之后,属于在军事领域对抗苏联,故D项错误。【答案】B28从下列图片中提炼一个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A美苏冷战加剧 B局部热战升温C多极趋势出现 D冷战热战交织【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兴起与发展 【解

22、析】图10是柏林墙,体现的是美苏分裂德国,是冷战的表现,图11是美国阻止越南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而发的的侵越战争,属于局部热战,美苏冷战加剧体现不出图11 的内容,故A项错误;局部热战升温体现不出图10 的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多极化的趋势,故C项错误;冷战热战交织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答案】D29图12为拆除柏林墙的场面。拆除柏林墙的背景是()A东欧剧变开始 B两德统一实现C苏联完全解体 D南斯拉夫内战【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解析】拆除柏林墙是在1989年,当时背景是东欧国家出现社会变革,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即东欧剧变,故

23、A项正确;两德统一发生在拆除柏林墙之后,故B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发生在其之后,故C项错误;南斯拉夫内战爆发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故D项错误。【答案】A30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相关的因素包括()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美苏实力大大下降 第三世界力量壮大A B C D【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 【解析】欧洲国家联合,实力增强,冲击两极格局,属于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故正确;日本经济发展,开始摆脱美国控制,属于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故正确;美苏实力下降属于两级格局的变化,故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使第三世界力量壮大,冲击两极格局,属于多极化趋势,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3

24、1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C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内阁 【解析】内阁是辅助皇帝的侍从机构,服从于皇权,从皇帝30年不上朝,更能说明皇权的强化,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控制地方,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内阁不能制约君权,故C项错误;内阁虽有票拟权,但受司礼监节制,故D项错误。【答案】A32“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

25、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段话反映出()A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改变,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B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人民比清末更爱国C五口通商对中国并没有危害,而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交流D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反映一定的时代思想与社会现状【考点】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解析】材料评述的是南京条约内容,没有体现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故A项错误;临时约法虽然体现民主共和观念,但很

26、快被废除了,没有较大影响,故“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不是临时约法带来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对比的是中国人对五口通商与协定关税、治外法权的不同态度,C项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C项错误;材料中“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可知不同时期对条约内容的危害有不同的认识,反映出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认识也会有不同的的表现,故D项正确。【答案】D33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

27、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考点】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解析】从“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可知,列强在华势力没有受到有效遏制,故A项错误;“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体现出清政府与地方官员对待列强的态度不同,反映的是地方官员不完全服从清政府,故B项正确;材料中虽有地方官员与列强商定保护约款,但不能表明地方官员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28、,故C项错误;地方与中央的对抗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34右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组成情况,此表最能说明的问题是()会议总代表662人党派代表165人人民解放军代表71人团体代表235人区域代表116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A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全民意志B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居于领导地位D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考点】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解析】材料列举了参加会议的代表,体现出政协会议的与会人员涉及各个行业,反映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故A项正确;这次政协会议确

29、立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共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出政协代表的人员构成,体现不出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故D项错误。【答案】A35亚里士多德认为废除债务奴隶制是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施之一,以下说法可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这一措施()A解决了雅典公民内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四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参加四百人议事会C铲除世袭贵族的特权,促进公民的平等意识D确保了公民集体的稳定性,巩固了城邦的社会基础【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解析】废除债务奴隶制会缓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体现不出“是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

30、施之一”,故A项错误;B项与废除债务奴隶制无关,故B项错误;C项是财产等级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制避免平民沦为奴隶,保障了公民的成员构成,稳定了城邦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答案】D36“反对党必须对国家履行极为重要的政治职责。它必须扮演宪法和法律的保护者和拥护者、大臣行动的检查者、大臣失职做法和不端行为的告发者的角色,并作为民族的领导者反对大臣的议案和试图把他们赶出政府”。(贝蒂英国政党文件和评论)以上材料认为英国的反对党的作用是()A监督政府 B掌控议会 C组织内阁 D支持国王【考点】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政党制) 【解析】从

31、材料中“它必须扮演宪法和法律的保护者和拥护者、大臣行动的检查者、大臣失职做法和不端行为的告发者的角色”,可知英国反对党的作用是监督政府,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掌控议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英国内阁是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织,而不是反对党组织内阁,故C项错误;英国国王没有实权,是国家的象征,故D项错误。【答案】A37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明代内阁出现 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A B C D【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 【解析】明代内阁出现于15世纪初,

32、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是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16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7年,故先后顺序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38自18世纪末开始法国在争取民主宪政的过程中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了长期斗争,1875年,两派妥协而通过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在这部宪法内容中反映君主派主张的是()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由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实行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统帅、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选出,任期四年A B C D【考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解析】君主派的主张应体现在总统权

33、力较大受到限制少等方面,体现出总统可以参与立法权,故正确,体现出总统地位高和任期长,故正确,体现总统受议会限制,故错误,是关于议会的规定,不属于君主派主张,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391917年,列宁发表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提出无产阶级目前的任务是()A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B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C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D将政权掌握到无产阶级手中【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 【解析】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是俄国二月革命的任务,故A项错误;俄国当时参加一战,没有取得战争胜利即退出一战,不是俄国革命的任务,故B项错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封建统治

34、的二月革命,故C项错误;四月提纲针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意愿参加一战的行为,提出用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要求,故D项正确。【答案】D40二战结束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时,国际局势当中已经发生的有()A美国已被迫从越南撤军 B中国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开始蓬勃兴起【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解析】欧洲三大机构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是在1967年,美国已被迫从越南撤军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中国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1970年,故B项错误;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是20

35、世纪80年代,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一、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本题共20分)材料一 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赵翼廿二史札记1阅读史料,结合所学,说明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36、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分)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材料二 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王希原则与妥协2依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美国在国家体制方面的创新表现。(6分)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

37、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3以上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2分)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4分)【考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镇割据、宋的集权措施(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8、【解析】(1)第一小问问题,结合唐朝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解决,运用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史实回答;第三小问影响,运用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回答即可。(2)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文献,从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文献规定中国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可判断文献是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小问地位,结合共同纲领的特点和意义回答。【答案】(1)问题:安史之乱后,唐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2分)解决:宋太祖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39、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正面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内乱;负面影响:军队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2)表现: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2分)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分)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2分)中央政府体现三权分立原则,(2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法院掌握司法权,(2分)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2分)(3)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分)地位: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和人民权利。(2分)二、2015年10月2

40、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其中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渊源非常必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本题共12分)材料一1结合以上图示及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的作用。(6分)材料二 (英国)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国家主权的重心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一个人的统治让位于一群人的共同执政,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由此诞生。程汉大西方宪政史论2以上材料论述的是哪一事件?用所学史实解释“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41、。(6分)【考点】(1)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2)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解析】(1)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说明答案。(2)第一小问事件,从材料二“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国家主权的重心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一个人的统治让位于一群人的共同执政,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由此诞生”,可知反映的是国王地位下降,议会权力增大,故事件是权利法案的颁布;第二小问解释,运用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史实,分别解释“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和 “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英国政治体制中的表现。【答案】(1)作用: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2分)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

42、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2分)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分)(回答建立四百人议事会掌握行政权力、公民陪审法庭掌握司法权等具体措施也可,1点1分,本题总分不超过6分)(2)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2分)解释:“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即依然有国王、议会,议会有上院和下院。(2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是指此前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此后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2分)三、百余年来,中国经历了从沉沦到复兴的艰辛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本题共18分)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中国研究者一般称之为“鸦片战争”,国外学术界在评论这场战争时,有的把它说成

43、是单纯的“通商战争”,是为了打破中国对外贸易的限制。1以上对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的哪一命名更准确地说明了战争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6分)材料一2结合史实,为右图撰写说明(包括两幅图的寓意、“今昔”变化原因等。6分)。材料二3结合上面材料和图片,试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建树,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6分)【考点】(1)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鸦片战争(2)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3)新中国的外交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解析】(1)结合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选取观点,运用鸦片战争爆发的各方面原因进行

44、论证,注意史论结合,论述合理。(2)通过图片说明其寓意,结合近代中国受到日本侵略和抗战时期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史实说明今昔变化的原因。(3)第一小问建树,运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成就说明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经济、国际地位的变化说明原因。【答案】(1)示例:观点:第一种命名更准确。论据:将这场战争命名为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推行禁烟政策(或虎门销烟),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不断对外扩张,这是这场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打破中国对对外贸易的限制(或闭关锁国政策),抹杀了战争的侵略

45、性质。(提出其他观点,论证合理,也可得分)水平1:观点表达明确,论据准确恰当,阐释清楚。(6分)水平2:观点表达基本明确,论据不够恰当,阐释基本清楚。(4分)水平3:有观点,没有论据。(2分)水平4:没有观点,阐释混乱。(0分)(2)寓意:“过去”反映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占领土,攫取利益。(回答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具体史实也可。2分)“现在”反映了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和取得胜利的决心。(2分)原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3)建树: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分。每点2

46、分,回答出2点即可)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ABBCBA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BCDBCD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DACDBDA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DBAD

47、ACAD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一、本题共20分。1问题:安史之乱后,唐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2分)解决:宋太祖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正面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内乱;负面影响:军队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2表现: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2分)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分)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2分)中央政府体现三权分立原则,(2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

48、,法院掌握司法权,(2分)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2分)3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分)地位: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和人民权利。(2分)二、本题共12分。1作用: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2分)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2分)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分)(回答建立四百人议事会掌握行政权力、公民陪审法庭掌握司法权等具体措施也可,1点1分,本题总分不超过6分)2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2分)解释:“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即依然有国王、议会,议会有上院和下院。(2分)“权力的

49、内在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是指此前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此后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2分)三、本题共18分。1示例:观点:第一种命名更准确。论据:将这场战争命名为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推行禁烟政策(或虎门销烟),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不断对外扩张,这是这场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打破中国对对外贸易的限制(或闭关锁国政策),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提出其他观点,论证合理,也可得分)水平1:观点表达明确,论据准确恰当,阐释清楚。(6分)水平2:观点表达基本明确,论据不够恰当,阐释基本清楚。(4分)水平3:有观点,没有论据。(2分)水平4:没有观点,阐释混乱。(0分)2寓意:“过去”反映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占领土,攫取利益。(回答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具体史实也可。2分)“现在”反映了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和取得胜利的决心。(2分)原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3建树: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