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才之路 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必修5 第三单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一、单元目标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咬文,嚼字,品人。随手笔录,不拘一格;忧国伤时无尽愁,木叶嗅出古诗味。诗书,诗画,诗人。评文论艺,探幽析微。走进随笔,走进文艺,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学习作者的治学态度。1.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理清思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2.揣摩有意蕴的语句,学习语言的简明、得体、生动。3.把握领会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4.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加深文艺鉴赏的认识,提升审美品位。第三单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2、5 二、内容提要本单元学习的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所选的文章,或评论一位作家,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咬文嚼字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一篇评论语言形式的随笔,文章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运用语言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第三单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说“木叶”一文,通过对“木叶”和“落叶”的比较,深入挖掘“木叶”中“木”字所蕴含的意境,提出“诗歌语言有暗示性的问题”这一观点。谈中国诗是钱钟书根据自己的一篇讲稿节译而成的(原稿为英文),文章通过对中国诗和外国诗的比较,分析
3、了中国诗含蓄、“富于暗示”的特点,同时谈了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对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进行了有力的批评。第三单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三、方法指导学习本单元的三篇文章,要在把握文章观点的基础上,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比较,借鉴文章的写法,进行一些诗文的鉴赏分析尝试。读咬文嚼字,要了解咬文嚼字的方法,充分理解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培养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读说“木叶”,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的意蕴,认识诗歌语言具有潜在的暗示性的特质,背诵积累文中所引的优秀诗文,结合文章的分析,在品味诗
4、句中获得审美体验。第三单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读谈中国诗,要把握作者有关中国诗的观点,品析文章比喻手法的妙用,尝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研究其他文学现象。背诵引文诗句。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第八课咬文嚼字第三单元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高考导航 2学习目标 3课前预习 4课堂互动 5课时作业 6经典晨读 1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经 典 晨 读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客至杜 甫舍
5、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作者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草堂新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旧相识,偶尔过访;另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前者以“有客”为题,后者以“客至”为题。再看诗的内容,也确有“亲之”和“敬之”之别。而客至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至于崔明府其人,有的注家认为
6、是杜甫的舅氏,大约是因为杜母姓崔的缘故;但“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称呼,杜甫草堂属犀浦县(治所在成都西北),说不定就是犀浦县令,这个问题倒无关紧要。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主旨感悟】诗的内容浅显易懂,诗人一反往常沉郁的心态,显得开阔明朗而又轻松愉快,这是全诗的基调。诗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一位极要好的朋友说的,是友情的表示。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表现了真挚、率真的友情。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艺术鉴赏】1诗中的情致理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
7、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这是地道的南国水乡风光。为什么一开篇诗人就写景呢?从“但见”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的奥秘:原来他太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可是不见人来,但见群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上句承前,意思是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由它凌乱下去,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了。这其实正是为下句作铺垫,因为下句说的就是“客至”,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已多日不闻敲门声了,颇有冷落之感,这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
8、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机盎然。“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不是客套话,句句都是实情。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这跟有客中写的“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一样,都是彼此相亲不见外之意。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不难想象,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
9、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这首诗以“但见群鸥”起,以呼邻翁“对饮”结,感情发展的脉络极为分明,十分耐人寻味,可以作为诗人清新明快风格之一例。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语言表达艺术。“舍南舍北皆春水”,“皆”字表现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足见环境清幽僻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言外之意: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
10、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高 考 导 航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头脑中的旅行彭程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
11、他们的热情。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12、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
13、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
14、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
15、,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
16、课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本文有删改)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
17、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C“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D第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E今天,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帮助,瞩目于网上的各种图片,在头脑中旅行,我们
18、可以“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错,强加因果。文中只是说“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前后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B.“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属无中生有,夸大事实,原文并未提及“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D.“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错,原句中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答案】CE【命题立意】
19、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解重要句子含意,准确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分析写作手法,同时要特别注意题中说得太绝对的地方;看到“从而”“因此”等词要考虑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每个选项要逐一分析,找出失误点。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学 习 目 标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字词、名句。2把握作者“咬文嚼字”的观点。3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4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求真求是的“咬文嚼字”精神。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
20、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课 前 预 习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1读准字音婵娟(chn)憎恶(zng w)茗烟(mng)斟酌(zhn zhu)箭镞(z)岑寂(cn)搅扰(jio)词藻(zo)付梓(z)尺牍(d)烹饪(png)下乘(chng)锱铢必较(z zh)清沁肺腑(qn)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掌握词义(1)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2)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3)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4)斩截:形容说话做事坚决
21、果断,毫不犹豫。(5)因缘:缘分。(6)岑寂:寂静。(7)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8)婵娟:(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指月亮。(9)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10)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做杀青。后来泛指写完著作。(11)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12)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13)点铁成金:神话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多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22、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14)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毫无趣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15)清沁肺腑:纯净的味道、感受渗入人的肺腑或内心。(16)不即不离:多指对人或物的关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17)学富五车: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用“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18)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19)自鸣得意:表示自己很得意(多含贬义)。(20)下乘:下品,下等。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3辨析词义顺畅:顺利通畅,没
23、有阻碍。如:水流顺畅/交通顺畅/行文顺畅。通畅:运行无阻。如:血液循环通畅/道路通畅。思路、文字流畅。如:文笔通畅。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如:文笔简洁/话语简洁。简捷:直截了当。如:简捷的回话。简便快捷。如:方法简捷。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如:患有精神病的人常出现幻觉。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如:筷子放在水中变弯了,这是一种错觉。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如:只要人家意见提得对,方式和态度就不要斤斤计较了。锱铢必较
24、: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如:待人不能锱铢必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如:多年来,这座立交桥周边的黑市派出所与街道办年年打击,但是每次行动过后,这个单车黑市又死灰复燃。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如:2009年军旅剧大火了一把,低迷两年之久的古装题材电视剧则将在虎年东山再起。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恶,厌恶;痛,痛恨;绝,极。如:生产地沟油的人真是让人深恶痛绝,置人民的身体
25、不顾,完全为了自己那些私利,一点道德都没有。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或极为悲愤、伤心。疾首,头疼。如:政府为困难群众购买就业岗位,白岩松说:“就业数字比经济数据更令人痛心疾首。”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4积累熟语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如:千万不可把国学变成一种时尚,甚至变成商品,袭其皮毛,弃其精华,无异于。厉兵秣马: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如:在3G牌照发放的时刻,整个WCDMA的产业链都为之振奋,一方面中国联通在紧张试验,时刻准备敲响WCDMA战斗钟声,另一方面设备制造厂商也纷纷,准备投
26、入WCDMA竞标的战斗之中。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5走近作者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2 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 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 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等职务。1946 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四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
27、,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黑格尔美学等。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对于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他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所著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
28、,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也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6了解背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一般人也就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学,不注重推敲文字,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的这一现象,朱光潜写下这篇文章,指出:“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
29、术的完美。”他告诉人们:语言文字是多么美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大有讲究。作者提倡咬文嚼字,是和他对文学创作过程的认识分不开的。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课 堂 互 动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一部分)(一)整体把握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就是说,咬文嚼字并非只在字面上下工夫,其效果也不容小视。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证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证明文字一增
30、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证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二)自主思悟1标题“咬文嚼字”有什么含义?把题目换成“炼字”好不好?答:“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作者在这里去掉了它的“贬”的成分,吸取它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借用它来表现自己的观点,即在文学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作者在文中实际上不只是谈炼字和锤炼语言的问题,而且还重点谈到文学上思想感情和语言运用的关系问题,因此,把题目改为“炼字”并不能涵盖文章的全部
31、内容。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沫若的观点不同,为什么?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_答: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郭的观点注重的是语言本身,即形式上的特点;而作者特别强调了它在情感表达上的效果。作者认为情感应该起主要作用。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3作者为了论证“咬文嚼字”的道理,列举了很多事例。这些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请找出这些例子并说说作者证明了什么观点。答:所举例子证明的观点举郭沫若炼字改台词的例子说明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意味举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的改
32、写的例子说明文字的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举“推敲”的典故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举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句的例子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举有关“套板反应”的例子说明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呼吁文学创作者要用富有创造力的语言,写出上乘佳作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三)深入探究1本文认为为什么必须要咬文嚼字?如何咬文嚼字?因为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与情境有关,与意境有关,与联想有关,与创新有关,要参透文章,写出好文章必须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方法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思想感情的内涵。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
33、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作者举郭沫若改台词、王若虚改史记和贾岛“推敲”的例子分别为了阐述什么道理?举郭沫若改台词一例,是为了说明“炼字”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能够增强感情色彩;举王若虚和贾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咬文嚼字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3文章中,针对韩愈替贾岛修改诗句中的“推敲”故事,作者说:“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你同意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韩愈替
34、贾岛改词的故事,作为文学佳话,历来被人们作为文人“炼字”的典范,而作者却提出质疑。作者认为,语言文字是要根据思想情感来锤炼的,如果抛开贾岛当时的心情及当时的环境只去推敲这两个字,显然是不妥的,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朱先生的分析评论本身就是独立思考,“推敲”的故事流传久远,人们向来以为“敲”字比“推”字用得好,朱先生做学问,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有求真务实的精神,他分析得非常精细,言之有据。说明“敲”字有它的道理,它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按理晚上看不到
35、宿在池边树上的鸟,万籁俱寂中,老僧(或许正是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又不露痕迹地切中了题目的“幽居”二字。“敲”字正见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而“推”的“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让“鸟宿池边树”显得无理,意蕴也浅得多。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4“推”和“敲”到底哪一个好,作者没有下定论,为什么?结论虽不肯定,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再次强调所要论述的中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
36、八课(四)随堂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下乘(shng)岑寂(cn)付梓(z)锱铢必较(z zh)B没镞(m z)婵娟(chn)咀嚼(ju)咬文嚼字(jio)C蕴藉(yn)垂涎(xin)憎恶(zng)不胜枚举(shng)D尺牍(d)灞桥(b)剥啄(zhu)清沁(qn)肺腑【答案】D(A.“乘”读 chng;B.“镞”读 z;C.“憎”读 zng。)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援引 套板 学福五车 刻苦自励B学藉 斟酌 点铁成金 穷兵黩武C俗滥 流涎 自鸣得意 索然无味D涵义 凝炼 不既不离 推陈翻新【
37、答案】C(A.福富;B.藉籍;D.既即。)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深恶痛绝:形容厌恶、痛恨到了极点。蕴藉:(语言、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B锱铢必较:形容斤斤计较。玩索:文中指玩味探索。C不即不离:既不接近也不离开,保持中立。岑寂:寂静;寂寞。D点铁成金:比喻把本来不太好的作品改成好的作品。意蕴:内在意义,含义。【答案】C(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
38、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A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B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C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D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答案】A(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
39、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15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B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C在本报对104国道沧县段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引起了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沧县政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
40、单元 第八课D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化,人们期待2016年被看做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答案】A(b搭配不当,“解开政策”搭配不当,把“解开”换成“取消”或把“政策”换成“绳索”。C主语残缺。“引起”没有主语。D句式杂糅,“2016年被看做是转型元年”或“人们期待2016年是转型元年”。)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6从修辞格的角度来审视,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A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B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
41、用俗滥的语言C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D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答案】A(例句为比喻修辞,A也为比喻句,而B、C、D都包含着拟人修辞。)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7下面对“咬文嚼字”的含义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B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C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D“咬文嚼字”一般情况下用如贬义,在本文中是中性词,是指阅读或写作比较认真。【答案】D(
42、应为褒义)。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8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举“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为例是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必要性。B作者举“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为例是为了说明在文字上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C作者对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是为了分析论证直指的意义明显而确实。D作者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是为了分析论证联想义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答案】C(对这两句诗的剖析是为了说明联想的意义不容易控制,用得好可以使意蕴丰富。)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9对下列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
43、项是()A“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这里“似乎”表明这只是作者无端的猜想,尚无根据。B(王若虚的修改)“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这里的“似乎”是“貌似”的意思。语意是否定的。C“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文字所应有的严谨精神。”这里的“随便”与“粗枝大叶”说明举例和讨论均是较肤浅的,仅供参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D“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套板反应”指严格遵循语言习惯和语言规律,表意准
44、确的语言现象。【答案】B(A项用“似乎”表明作者语言委婉,出言谨慎;C项中的“随便”与“粗枝大叶”是说明实例很多,不胜枚举,有自谦的意思;D项“套板反应”指那些习惯于旧思想、旧说法、安于套语滥调,毫无创新的语言现象。)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10下面的判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作者对郭沫若关于“你是什么”和“你这什么”两种语法研究的结论,持否定态度。B一句话换一个说法,那么这句话的意味肯定会变。C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意义就愈精确,愈好;文学却必须时时顾及字的联想意义。D要在文艺上有所造诣,就必须“咬文嚼字”,具备创新的能力。【答案】C(注意
45、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C项“时时顾及”与原文有出入,原文是“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总结全文)(一)整体把握第二部分(第67自然段):更进一步讲,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有了咬文嚼字的精神,作者在用字用词上才会力求别开生面,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也才会有新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能称为文学作品。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总结上文,说明本文只是从一些方面来谈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的道理,接着提出对于文学创作者的要求和期望。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46、第三单元 第八课我们由咬文嚼字这篇课文的例子入手,清晰地分析了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观点。我们了解到作者所强调的“咬文嚼字”不再是原本含义,作者赋予其新的意义,使这个词语贬词褒用了,正如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二)自主思悟1讲究“咬文嚼字”有什么好处?_答:有些人不大重视语言文字,误以为语言文字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读
47、了本文,应有很大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然有那么大讲究。由此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什么是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答: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
48、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3作者在第8段中有一句话:“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难道作者真的是“随便”举的文中的几个例子吗?请简要说明理由。_答:作者不是随便举的几个例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中前三个例子是文字修改方面的,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后两个例子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说明咬文嚼字是文学创
49、作有所创新的保证,即怎样咬文嚼字。因此,这几个例子并非随便列举的,而是根据文章论述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列举的。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4朱光潜先生在文中举了很多例子,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答: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大量举例子,讲道理。它们有以下共同点:(1)例子是具体的,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如果不举例子,道理就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2)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如屈原水浒红楼梦史记等,很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3)对例子进行细致入微的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列举事例,不进行比较分析,容
50、易造成例子与文章中心的游离。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三)深入探究1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作者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思想感情走的,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
51、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如何理解本文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观点一层一层向前推进的特点?文章先从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的一句话谈起,引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观点。然后从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的例子中得出“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结论。接着又用“推敲”的例子,更进一步阐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既然文字与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就涉及字的直指义和联想义,前者确定,易控制;后者不确定,不易控
52、制。正因为后者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产生很神妙的效果,但有时也会产生流弊,使人们不敢创新。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3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这些事例表现了作者阅读和写作的谨严精神,从作者对这些事例的“咬文嚼字”中,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从作者的观点看,推敲文字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启示:要学点语言知识;下工夫学习和积累语言知识;品味语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运用语言要努力创新。推敲文字:基本途径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作者反复强调
53、,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联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情感走的,强调更动文字的同时,也就更动了思想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途径。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4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第一,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拿“你是”式、“你这”式来说,仅仅一字之差,作者却品味出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且讲出表达效果不同的原因。这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一个字也马虎不得。第二,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作者之所以能对
54、课文中所举的例子进行精辟的分析,不仅得力于作者有极强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得益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例如,作者对“推”“敲”二字的品味,从“推”字想到门是虚掩的,由虚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想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显得很到位。第三,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任何见解、任何名人
55、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发表新的见解。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作者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作者却提出相反的看法。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四)概括主旨作者通过对文学史上三个“炼字”的实例进行分析,并联系现实写作中的一些流弊,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五)鉴赏艺术1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本文大量引用古今戏剧、史传、诗歌、议论等方面的例子,用来证明观点,不仅论证充分,而且还将抽象的道理论述得生动、易
56、懂、极富文化内涵。本文虽然举例很多,但“多而有序,多而有纲”。文章紧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这个主旨来写。大结构上采用分总式,主体部分又是层进式。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第一部分先以郭沫若对文字修改的成功与不成功的例子来引出核心观点,并以史记“李广射虎”的例子加以巩固;以“推敲”的故事从正面进一步地论证。第二部分把论题深入展开,从文字的直接意义与联想意义再一次证实核心观点的不可动摇性。第三部分则作出概括总结。在简洁全面的梳理后,最后明确一下核心观点。文中总是不失时机地举出最恰当的例子,形象地说明问题,因而极具说服力;即便是看似早有定评的例证,也能从不
57、同角度翻陈出新,显示出大学问家的深刻的卓越的见识。特别是以文艺心理学的观点,去体察探究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欣赏者、旁观者的不同心态所得出的认识,更让人们耳目一新,颇受启发。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举例讲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论证方法。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针对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而言的,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方式,让读者明白什么叫“咬文嚼字”和怎样去“咬文嚼字”,即嚼出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多用演绎论证,往往由一般到个别,先说结论。再用大量事例予以论证。对于“你这”和“你是”句式,列举了水浒和红楼梦中的一组骂人的句子为例,证明了选用不同句式可以
58、表达不同意味的观点。对于“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见解,以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为例,分析得失,论证了“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观点。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对于“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的见解,用“推敲”的典故,分析“推”“敲”的得失,说明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3用比喻阐释论点,可以使抽象的理论晓畅明白,如“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
59、个不同,变化莫测”。这就是通过比喻将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内涵既生动形象又明白晓畅地说清楚。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六)随堂练习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透彻 研究一番 词藻 流弊甚远B类型 中石没簇 苦茗 自鸣得意C捉摸 一副胸襟 玩索 斩钉接铁D搅扰 语言凝练 自励 纸离破碎【答案】A(b.簇镞;C.接截;D.纸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援例:引用。锱铢必较: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B岑寂:寂静。一川烟草:一片平川。C付梓:印刷。不求甚解:很,极。
60、D尺牍:书信。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字句。【答案】C(“梓”是在木板上刻字的意思。)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陶渊明归隐田园,抚琴览书,修篱种菊,_,官场之繁嚣荡然无存。听闻这家老奶奶卧病不起,这个丧尽天良的人贩子还_,全然不顾人家的死活。在这场火灾事故中,一个不足10岁的小孩子表现出的_的气度令人吃惊。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A若无其事 悠然自得 泰然自若B悠然自得 若无其事 泰然自若C泰然自若 若无其事 悠然自得D悠然自得 泰然自若 若无其事【答案】
61、B(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适合陶渊明归隐的生活情调。若无其事:用形容不动声色,毫不在乎的样子,也形容漠不关心的态度。符合人贩子的人生态度。泰然自若:形容遇到变故或严重、紧急的情况,沉着镇定,毫不慌乱。符合火灾现场这个语境。)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动手劳动,不但能够让青少年增长经验,锻炼头脑,还能够体验生活的美好,实现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彼此促进。B博士学位在德国有很高声誉,其薪酬明显高于一般大学生,有博士学位的人受到社会的特别尊重,升迁机会高于普通人多倍。C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
62、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贡献给人类文明的第五大发明。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D随着消费结构的优化、消费领域的扩大,让消费维权的重任不仅要靠工商部门,还要仰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房地产、民航、旅游、金融等诸多部门。【答案】C(A项搭配不当,后面的分句主语应是“青少年”,不是“动手劳动”,应将“动手劳动,不但能够让青少年”改为“通过动手劳动,青少年”,即可凸显出主语“青少年”。B项表意不明,应将“其”改为“有博士学位的人”,同时将后句“有博士学位的人”改作“他们”。D项成分残缺,将“消费维权的重任”前的“
63、让”删除,即可凸显主语。)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5下面对第1、2自然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沫若两次修改语言,以求够味。列举此例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中心话题炼字;同时也增强说服力,为下文阐述作者的观点做铺垫。B第2自然段开头一句是过渡句,使行文自然转入“炼字”的话题和对上面两例的分析。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C引用水浒中的例子,证明郭沫若例改得正确及与情感相吻合。D第2自然段最后从语法和逻辑上分析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中的“有”改为“这”不妥,照应前文。此例说明在运用语言方面郭沫若
64、不如朱光潜功力深厚。【答案】D(最后一句不对。)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6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_;_。【答案】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七)名著博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物欣赏保尔柯察金:书中主人公。出身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当过学徒、工人。生活的磨难使他性格倔强,具有反抗精
65、神。13岁时参加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党员朱赫来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在地下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成长为一名勇敢的红军和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极端困难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受了严峻的自身与外在环境考验,坚持参加修建铁路。后因病致残,双目失明,以至全身瘫痪。后又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是一个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无产阶级英雄。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朱赫来: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布尔什维克党员,保尔柯察金的第一个引路人。沉着干练,富有组织能力,启发和吸引了一大批保尔一样的青年参加革命活动,是老布尔什维克党人的代表。冬妮亚: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林务官的女儿,保尔少年时的伙伴,青年时的恋人,和别的富家女子不一样,没有嘲弄和侮辱过保尔。但后来贪图安逸的生活,看不起工人,离开了保尔。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八课课 时 作 业(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