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82 ,大小:339.12KB ,
资源ID:633895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3389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02 18个虚词的意义、用法与举例讲解-备战2022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02 18个虚词的意义、用法与举例讲解-备战2022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pptx

1、文 言 文 复 习 18个虚词的 意义、用法与举例讲解 2 0 2 2 高 考 一 轮 复 习 1.而 1.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例如: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第二人称代词,你的。】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修饰、假设、并列、因果、转折、承接、递进关系等。例如:(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表示假设关系:假如,如果。】(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因果关系:因而。】(4)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表示目的关系:来。】(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劝学)【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6)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8)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表示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而”的用法。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整,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回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答案】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连词,表转

3、折。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代词,通“尔”,你。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参考译文】用兵,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方法。要同心协力,千不要像螃蟹那样六条腿两只钳,不然,那么你凭什取胜呢?所以冯婉贞说:“诸位将军如果想打胜仗,可以向我学习。”冯氏年龄虽然小,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氏比其父更胜一筹。冯婉贞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不是效仿一般的书生那样整天思考(而不学习)。多加考虑之后再去实施,所以抵抗敌军能够取得胜利。(冯氏)不是人们所说的柔弱女子,而是巾帼英雄啊。2.何 1.用作代词:(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为什么,什么原因。】(

4、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作宾语,代处所,事物:什么、哪里。】(3)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作定语:什么,哪。】2.用作副词:(4)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表示提问(动词前):为什么。】(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表示程度(形容词前):多么,怎么,怎么这么。】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何”的用法。“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其所据何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其大也!然何人能忘情耶?何以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答案】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间,怎么。疑间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

5、什么”“什么原因”。代词,作宾语,什么。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什么”。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参考译文】“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这样说)本来是错误的,但他的妻子这样说,为什么呢?她依据什么(才这样说)呢?推究其中的道理,(是)爱自己的老公很深啊。哎,感情造成的谬误多么大呀!但是什么人能够忘情呢?拿什么消除这种弊端,希望您能教给我(一个)好办法,怎么样?3.乎 1.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或不译。(1)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6、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或不译。】2.用作助词:(2)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表示疑问语气:吗,呢。】(3)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表示反问语气:呢。】(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示推测语气:吧。】(5)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表示感叹语气:啊。】(6)郁乎苍苍。(赤壁赋)【形容词、副词词尾:的、地、或不译。】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乎”的用法。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塞赋敛也。”嗟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而王胡为乎好乐甚?若王专于理

7、事,必恢恢乎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好乐者也。臣之驽顿,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答案】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介词,相当于“于”,“在”。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参考译文】大王(如果)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也)差不多了吧。但是我曾经看到一个人,他家世代捕蛇,有多人死在这件事上,却仍然做这件事不停下来问他原因,(他)说:“(捕蛇)可以应付赋税啊。”哎,赋税的危害真是比毒蛇还厉害啊!然而大王您为什么还如此沉溺于音乐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国事上专心致志,一定会

8、游刃有余的,(这样的话)大王的作为真是比沉溺于音乐强百倍啊。为臣愚钝,所说的话难免有误,大王能原谅我吗?4.乃 1.用作代词:(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示第二人称:你,你的。】(2)夫我乃行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指示代词,这,这样。】2.用作副词:(3)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触龙说赵太后)【表示承接:就,于是。】(4)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师说)【表示结果:才。】(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表示出乎意料:竟,竟然,却。】(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表示判断:是,就是。】(7)蒙冲斗舰乃有千数。(赤壁之战)

9、【表示递进:甚至。】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乃”的用法。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大为感佩,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无乃自高耳。【答案】副词,表承接,于是。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参考译文】曾经听说陆放翁的志向气节,全都表现在示儿这首诗里,于是(我)读了读它。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

10、,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我)深深地受到感动并佩服他,(陆放翁)(真是)忠诚正直的臣子啊!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说:“这只是沽名钓誉罢了。”大家向他询问道理,他无话可说,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说的话,恐怕是炒作来抬高自己(的名气)吧。5.其 1.用作代词:(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第三人称:他(她),他(们)的;它,它(们)的。】(2)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活用为第一人称:我的,我(自己)。】(3)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表示第二人称:你,你的。】(4)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远指代词:那,那些。】(5)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11、庄子)【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其中的。】2.用作副词:(6)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或许,恐怕。】(7)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问语气:岂,难道。】(8)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示商量语气:还是。】(9)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表示祈使语气:一定,应当,千万。】3.用作连词:(10)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表示假设关系:假如,如果。】(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表示递进关系:是还是。】4.用作助词:(1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用在句中,无义。】牛刀

12、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其”的用法。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答案】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连词,表假设,如果。指示代词,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第三人称代词,它们。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

13、“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参考译文】狐狸对狼说:“羊肉一定很鲜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尝,不妨叼一块吃吃,饱饱口福。”狼说:“有凶狗守护着羊群怎么办?”于是狐狸挑拨离间地对凶狗说:“羊多次在背后骂你,那些话太难听了,你竟然不生气,是果真没有听到,还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们追逐嬉戏的时候,我也愿意为你一雪前耻。你一定要答应我。”凶狗笑着说:“想要加害于人,还怕找不到罪名吗?”凶狗这才明白狐狸的野心,知道守护羊群的任务还很漫长。于是凶狗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和狼的奸计没有得逞,悻悻离去了。6.且 1.用作连词:(1)命如南山石,

14、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表示并列:又,并且,一边一边。】(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表示递进:况且,而且。】(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假设:如果,即使是。】2.用作副词:(4)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孔雀东南飞)【表示让步:尚且,都,还。】(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烛之武退秦师)【表示将要:将,将要。】(6)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表示暂时:暂且,姑且。】(7)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表示将近:将近,将要。】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且”的用法。“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

15、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委政不佞之人,则李唐且亡,必矣。且夫志士且如河水清且涟矣,于斯世则无进身之途。纵有“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答案】副词,暂且、姑且。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副词,将要。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复音词,就像。连词,表并列关系,又。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参考译文】“活着的人姑且苟活着吧,死去的人就永远逝去了。”这难道只是石壕一个地方的现象吗?中晚唐王朝全都这样啊。(国家治理得都)像这个样子(了),皇帝仍然每天玩乐,而且把朝政委托给奸佞小人,因此李唐将要灭亡,(是)一定的了。再说有志之士就像河水那样清澈见底,在这

16、样的世道上就没有入仕做官报效国家的道路了。纵使他有“连死都不躲避,一杯酒 怎么值得拒绝”的勇气,(却)没有用武之地,又有什么用呢?7.若 1.用作连词:(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表示假设:如果,假如。】2.用作代词:(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表示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3.用作动词:(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比拟,比较。】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若”的用法。“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人之思,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

17、龙之一爪也。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人作赋,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答案】连词,表假设,如果。指示代词,此,这个。副词,表推测,好像。第二人称代词,你。连词相当于“或”。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二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参考译文】“如果能够化身为千亿个自我,那就散到那无数的山峰上眺望故乡。”(真是)奇妙啊!这个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惊,铁树开花一样,并不是你们这些平常的人能够赶得上的。我也是这样。恐怕我们这些人只能够做鱼的一片鳞或龙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乡,常常是眺

18、望明月怀念远方,(或者)登上高处吟诗作赋,至于柳子厚就不这样,(他)凭借超 过般人的思路,抒发难以抑制的感情,绝了。8.所 1.用作代词:(1)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汉书)【表示处所:处所,地方。】2.用作助词:(2)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的事,的情况。】(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所+介词+动词,表示处所:的地方,的办法(原因)。】(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为+所,表示被动:被。】(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用来的,的凭借。】(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19、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所+以,表示原因:的原因。】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所”的用法。“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钦。以其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以教人向上者也。【答案】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助词,“所十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

20、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参考译文】“我这样做的缘故,(是)把国家的危机放在前面而把自己的私怨放在后面。”蔺相如的这句话,足够使他被天下人钦佩。凭借他所在的官位,能够这样说这样做,难道是别人能比得上的吗?仔细观察他的言行,就知道他并不是凭此沽名钓誉了。与他不相上下的人,是信陵君。侯生在大庭广众之间,不应该有拜访(朋友)的事情的时候,前去拜访朱亥,(而信陵君始 终面不更色),这气度难道是一般人吗?这两个人都是教人向上的榜样啊。9.为 1.用作介词:(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表示对象:替,给。】(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似序)【表示原因,目的:因为,为了,因此。

2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表示被动(常和“所”搭配)。】2.用作助词:(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表示疑问语气:呢。】3.用作动词:(5)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表动作行为:认为,做,是,治理等。】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为”的用法。“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所惑。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答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非虚词用法,动词,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

22、“对”。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动词,作为,做。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参考译文】“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这是真理,应当对世人说,千万不要让他们被巫师迷惑。巫师,拿骗人当职业,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所以当他来到的时候,就用这个道理斥责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会清除坏的风气习俗,(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为何推辞拒绝呢?10.焉 1.用作代词:(

23、1)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表示第三人称:他(她),它。】(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表示疑问语气:什么,何,怎么。】2.用作兼词:(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相当于“于+之”:对它,对他(她)。】(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相当于“于+是”:在这里,对这件事。】(5)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相当于“于+何”:在哪里,从哪里。】3.用作助词:(6)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表示各种语气:了,呢,啊,或不译。】(7)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形容词尾:的样子,地。】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焉”的用法

24、。崤之战,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有伏焉,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骄而轻敌若此,焉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但以其傲,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答案】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语气助词,不译。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代词,相当于“之”,他们。【参考译文】崤之战时,秦军路过崤山,看到那里山势陡峭狭窄,没有料到晋国在那里设有埋伏,将士们虽然全力拼搏,无奈进退两难,不久,差不多都战死了,所以导致大败。对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骄傲轻敌,怎么能不打败仗?(

25、即使)千军万马对他们又有什么益处呢?就因为他们骄傲,斥责他们,他们一定没脸在世上活着了。11.也 用作助词:(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判断语气:不译。】(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肯定语气:不译。】(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表示疑问语气:不译。】(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表示感叹语气:啊,呀,吧。】(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表示句中停顿:不译。】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也”的用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汝之言,金玉也。汝之心

26、胸,吾辈何能及也哉!【答案】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参考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你凭借什么能恢复它呢?”“我将劝勉并监督(大家和我一起)来践行它。”“你的话,如同金玉;你的心胸,我们怎么能比得上啊!”12.以 1.用作介词:(1)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工具、手段:拿,用,凭。】(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表示对象:把。】(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表示表示时间,处所:在,于,从。】(4)赵王岂以一璧

27、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原因:因,因为,由于。】(5)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表示方式:按,或不译。】2.用作连词:(6)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表示并列,递进:而,而且,并且。】(7)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表示承接:而,来,或不译。】(8)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目的、结果:用来,以便。】(9)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原因:因为。】(10)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表示假设:如果,假如。】(11)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表示修饰:而,或不译。】3.用作动词:(12)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表

28、示动作行为:认为,做,用。】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以”的用法。“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若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书卷为伴,弃险以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答案】名词,原因。动词,认为。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29、凭借。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 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参考译文】“古代的人秉烛夜游,的确是有原因的啊。”如果认为自己比潘安还英俊潇洒,那么出来走走也没什么妨碍;否则,凭借我这副面容出现在街市

30、上,就恐怕要吓到人了。所以我自己应当把书卷作为伙伴,消除掉因为危险而遥远就不敢到达的怯懦,仰慕“拿着火把进入深穴(探险)”的勇气,陶醉在“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的美景之中畅游于书海之中来穷极那天地之间的快乐,像这样,(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给我,我也会弃之不顾的,难道(我会)因为一顶皇冠的缘故就拋弃精神的悠然闲逸吗?(正)因为我有这样的志向,所以才能够长久地享受闲逸和快乐。我虽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终没有跟权贵交往。以上就是我内心的表白,希望你能体察,因此没必要有“忠臣贤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叹。13.因 1.用作介词:(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表示依据:依

31、靠,凭借。】(2)不如因之善遇之。(鸿门宴)【表示条件:趁着,趁机。】(3)振声激越,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表示方法:通过,经由。】2.用作连词:(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表示原因:因为,由于。】(5)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表示结果:因此。】3.用作副词:(6)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表示承接:于是,就。】4.用作动词:(7)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表示动作行为:沿袭,接着。】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因”的用法。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鸟巢焚粮。此一役

32、,动摇袁绍军心,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答案】介词,根据,依靠,凭借。动词,沿袭。名词,原因。介词,趁着,趁此。副词,于是,就。介词,凭借。介词,经由,通过。介词,因为。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 示原因,可译为“因为”【参考译文】根据才能授予官职,不依据出身高低录用人才而且不沿衾旧制度,这就是曹操成就大业的原因。他常常趁敌人没有准备,突袭击败他们,例如鸟巢火烧粮草。这一次战役,动摇了袁绍的军心,于是(曹操)就趁着有利的时机打败了袁绍,取得官渡一战

33、的大胜。这一战的胜利也是凭借许攸的帮助而取得的。后来曹操路过袁绍的坟墓,通过守墓人来到坟前拜祭他。这种气量难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因为这些他得到大家的拥戴,从而统一天下。因为曹操有非同一般的胸怀气量,所以他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14.于 用作介词:(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记)【表示时间,处所:在,到,从。】(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象:对,向,对于。】(3)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象:与,跟,同。】(4)不拘于时。(师说)【表示被动:被。】(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表示比较:比。】(6)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表示原因:由

34、于。】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于”的用法。“黄鸟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昔,吾乡之美誉于四方。于是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是,不亦乐乎?【答案】助词,动词词头,不译。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比。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参考译文】“黃雀缓缓地飞,美丽的翅膀参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是长

35、久没有看到的了。自从十年前偶尔见过一次,到如今已经十年,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如今造林还草,生态渐渐恢复,黄雀又可以见到了,它的鸣叫比以前动听数倍。我们乡的美已经闻名于四方。对此我产生感慨。在这时候我们畅饮几杯酒来抒发情怀,在这里陶醉,不是很好吗?15.与 1.用作介词:(1)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表示对象:跟,替,同。】2.用作连词:(2)秦人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连接:和,及。】3.用作副词:(3)与前世而皆然兮。(涉江)【表示范围:都,整个。】4.用作助词:(4)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表示疑问、感叹语气,同“欤”。】5.用作动词:(5)失其所与,

36、不知。(烛之武退秦师)【表示动作行为:结交,亲附。】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与”的用法。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古人孰智,庙堂与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吾等与君建言,又恐君自与吾复算耳。【答案】动词,赞许。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连词,表并列,和,跟,同。动词,结交,亲附。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介词,和,跟,同。【参考译文】(一个人如果)在早上犯了过错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

37、子就会赞许他,我也赞同。但是,现代人与古人谁更有智慧呢,(对此)朝廷与百姓的认识,相差很大。治理国家的人,亲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远离奸邪而善于谄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则亲身实践,事业才会成功。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却不能到达本国百姓那里,(这)唯独是为什么呢?我们给您提建议,又害怕您跟我们算账啊。16.则 1.用作连词:(1)则于一生彘肩。(鸿门宴)【表示承接:就,于是,便。】(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表示转折:却,反而,然而。】(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2.用作副词:(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庄暴见孟子)【表示确认:就,就是

38、。】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则”的用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及至河边则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答案】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连词,表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39、“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参考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观啊”,(这句话)说出了岳阳楼的壮美,但是岳阳楼名满天下,并非只凭借这个;如果这样,那么普天之下像岳阳楼的(建筑)多了,为什么只有岳阳楼天下闻名呢?范希文如果不应邀作赋,文章散布天下,岳阳楼能名闻天下吗?当今的风气,与地位低的人交往就认为这是值得羞耻的事情,遇到官职高的就追随着阿谀奉承。范希文却不是这样,高唱“不以物喜,

40、不以已悲”的调子。(他的)朋友被贬官,大家躲避他都恐怕来不及。等到(他)知道后,急忙追赶到河边,朋友已经在船上了,可见他性情的忠厚。17.者 用作助词:(1)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报任安书)【形容词、动词+者,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事物、情况)。】(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表示判断:不译。】(3)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表示停顿:不译。】(4)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5)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数词+者:个,样,件。】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者”的用法。李白者,诗仙也。为当国者所拒,遂

41、游于此山。今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答案】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的作用,不译。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参考译文】李白,是诗仙。被统治者拒之门外,就在这座山中游赏。如今,(他)在山中与远离尘嚣的人对饮,是

42、(为了)抒发心中的郁结之情啊。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国忠为他捧墨,写诗讽刺杨贵妃,这几件事是他得罪统治者的根源,也是他个性张扬的表现。所以他虽然仕途上不如意,却仍然不放弃伟大的志向,(并)在诗歌里抒发出来,他流传后世的诗篇不可计数,于是成就了他的万世英名。18.之 1.用作代词:(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物、事:他,他们,它,它们。】(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表示近指:这,这种。】2.用作动词:(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往,去,到去。】3.用作助词:(4)壬戌之秋,七月暨望。(赤壁赋)【表示修饰,限制:的。】(5)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

43、之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7)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8)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补足音节:不译。】牛刀小试:读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之”的用法。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久之,唐僧不之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答案】动词,可译为“到”“往”。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代词,可译为“他”。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代词一,可译为“这件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参考译文】一人僧人想要去南海,向唐僧询问(打算邀请他同去),过了很久,唐僧也不回应他。是独自去呢,还是等待(唐僧答应他一起去)呢?均衡了一个这两个想法,这个僧人凭借着很简陋的条件到达了南海,(回来后)向唐僧夸耀说:“这件事有什么困难的呢”唐僧说:“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确值得钦佩。但是你的话也有些过分了吧,你要骄傲地笑话我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