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37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创优课堂》2016秋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著名学者林岗在超大规模国家的近代化中说,“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能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和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治程序。”根据这一观点,“主权重建”开始的年代和标志性事件是()A1911年辛亥革命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1978年改革开放D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答案:B解析:“挣扎和崩溃”应该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主权重建”应该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获得了主权独立,故B项符合题意;“城市经济”应该

2、是指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自由民主的法治程序”开始。2“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为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B全世界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D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从此得以完成答案:C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国家对其都不承认,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一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需要完成,故D项错误,故

3、答案为C项。3新中国诞生伊始,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声,而这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上来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ABC D答案:D4“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责任内阁制答案:C5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

4、,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A项正确;政协建立于1949年,排除B项;1954年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政协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于1956年,排除D项。知识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6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某纪念大会上说:“60年前,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

5、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 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由“2014年”“60年前”可推断,这次大会是为纪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60周年而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说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都属于基本政治制度,故A、B两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D项错误。72014年3月5日,十二

6、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备受关注。下列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C是直接民主制的一种形式D是人民行使权利的最主要方式答案:C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代议制,是通过选举代表实施间接民主的形式。8毛泽东说,“在座的各位和广大积极分子为什么拥护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A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D议会至上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答案:A解析:1

7、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A项正确。920世纪50年代发行的一套两枚志号为纪29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图案分别是“普选”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邮票上可以看出,当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办法是()A上级任命 B政府指定C人民普选 D政协推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信息处理能力。注意材料中的“普选”一词。也可以根据教材的表述回答,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知识点三民族区

8、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0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知“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的现实国情,是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11“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是新疆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

9、策的重大胜利。”由此可知()A新疆不再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B有助于加强和巩固各民族间的信任和团结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全部来自维吾尔族D新疆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故A项错误;我国通过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新疆等地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B项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除维吾尔族外还有其他民族,故C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故D项错误。12李成武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说:“

10、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开始的一场意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使得社会发展程度各异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共同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这说明()A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对外开放B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有完全的自治权C民主改革是为了废除剥削制度和消灭阶级压迫D民主改革使中国各地区的发展趋于一致答案:C解析:A项错误,材料中的时间限定为“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对外开放是在1978年后;B项错误,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只有“高度的”而非“完全的”自治权;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少数民族地区都要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C项符合题意;D项“

11、趋于一致”的说法有误,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9月15日开幕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1 226名代表,包括了我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2)材料二中的“里程碑”指什么

12、?为什么被称为“里程碑”?(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经济基础、活动原则分别是什么?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全国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构成。特点: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2)“里程碑”: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因: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西藏军队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成

13、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武装的一部分。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务1951年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材料二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央代表团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拉萨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宝鼎周围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民主改革”“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毛主席派人来”“腾飞的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中国青年报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西藏自治区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和重要制度是什么?(3)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制度有哪些意义。答案:(1)帝国主义势力被驱逐出西

14、藏;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国防;改编西藏军队为人民军队;中央人民政府处理西藏一切涉外事务。(2)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最恰当的民主制度。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出“重大变化”;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归纳出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和制度;第(3)问从各民族自身发展和国家统一等角度进行分析。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年是

15、人民政协诞生66周年,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背景是()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B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C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已被推翻D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背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人民政协会议于1949年9月召开,政治前提是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国民政府被推翻,A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的背景,故排除;B项是人民政协会议形成的成果,故排除;D项在人民政协之后,故也排除。2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

16、治制度C确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据时间1949年判断,B中是在1954年第一届人大上;C中是1954年;D中是在改革开放后确立。3英国泰晤士报曾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报道的事件应该是()A三大战役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完成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亚洲一个划时

17、代的历史时刻”“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可知,这报道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能称为“亚洲划时代的历史时刻”。4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的1 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其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答案:C5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

18、9年”这三次“大革命”的共同影响是()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旧的思想基础被彻底摧毁C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D使人民当家作主答案:C解析:A项错误,只有“第三次在1949年”的“大革命”才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项中的“彻底摧毁”说法绝对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49年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三者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C项正确。D项显然错误。62014年3月,“两会”在北京开幕。在“两会”期间,众多网友通过网络给各地领导干部发帖,建言献策、反映问题,内容涉及住房、就业、物价、公车

19、改革、社会保障、教育等6大热点话题。这里的“两会”分别是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局扩大会议D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人大常委会答案:B7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 BC D答案:C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

20、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排除,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是政治协商机构,排除。答案为C。8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考查学生的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1955年”这一时间分析,1954年我国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项符合

21、题干要求。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时间是1949年9月至1954年宪法的颁布。9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表明,1954年宪法是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故体现出人民民主原则。A、B

22、、D三项结论与题干材料无关。10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会议开始政协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有了变化”的原因在于()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B两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全国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结束,成为参政议政的政治协商机构,故其性质发生了变化,C项符合题意;D项与题干无关。1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23、议在北平召开,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A BC D答案:D解析:1946年在重庆召开了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故说法错误;这次会议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说法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它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说法正确。答案为D。12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226

24、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1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消灭了数千年的农奴制度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材料“藏族代表22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说明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C项“实现了”的说法错误。D项中的“改革开放”说法错误。答案为A项。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根据所学分析,为

25、什么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最符合我国国情?(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3)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相比,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何特色?答案:(1)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同舟共济。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团结合作的经历。政协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三权分立、政党竞争的特色。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若事可

26、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文献通考材料二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材料三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

27、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1)据材料一,写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概括指出唐宋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发展民主方面,后者与前者相比有什么根本不同?(3)据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试概括这些成就的本质特征。(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我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答案:(1)唐代:三省六部制。宋代: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其行

28、政权、军权和财权。特点:(通过分散宰相职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前者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不同:从争取资产阶级民主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答出“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发展到人民代表大会制”也可)(3)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制定社会主义宪法”也可)特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4)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到走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甚至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政治制度建设必须结合本国具体国情,坚持学习借鉴和探索创新相结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