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淀区2018-2019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复习(中国古代史)题选试题说明:一为提供原创题目,考查学生在陌生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二为补充以往题目中史料辨析类型题目的不足。可研究其考查方式和考查能力。(其中还有以往题目中的一些符合史料辨析内容的题目,一并附于其间)先秦时期1.清代清经解中提到:“古之时诸侯之嫡长为世子,嗣为诸侯,其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 之法”,“”应为A. 分封B. 大宗小宗C. 禅让D. 皇帝【答案】B【解析】【详解】古之时诸侯之嫡长为世子,嗣为诸侯,其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即宗法制度,其目的是协调贵族之间在权力、
2、财产和土地继承的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统治,故B正确;分封制是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无法体现“其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排除A;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秦始皇开始创立皇帝制度,CD均不能解决“其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排除。2.学者们普遍认为春秋以前政府实行了工商食官政策。下列史料能够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 士农商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一人B. 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一种刑罚)左趾C. 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D. 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答案】D【解析】【详解】“工商食官”制度是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
3、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反映了官营手工业,故D正确;“士农商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一人”反映士农商受田的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A;B反映的是盐铁专卖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是秦始皇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C。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3.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 历史材料的运用
4、首先要辨别真伪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淮南子属于文学作品,是二手史料,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凭证,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相谨慎,故C项正确;A只是对文学作品使用史料的介绍;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史料甄别4.【加试题】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
5、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A. 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B. 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C. 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D. 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答案】C【解析】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多方面搜集
6、史料,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更有可能确定其真伪,与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无关,故A的表达错误而C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而选C;历史诠释应该坚守客观立场,但是没法避免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影响,故B表述错误;历史学家包括历史记录的编撰者和历史材料的研究者,其主要任务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并对之进行合理的解释,故D的说法错误。点睛:在判断一个历史事实前,至少得先看看史料的可信程度、来源以及作者的立场,否则单纯拿着一条史料就轻易下结论,这就太不明智了。梁启超曾经这样来分析和判断史料的真伪:1)对于同一历史事实,几部史料的记载相互矛盾的,以离史迹最先最近者为可信。2)灵活运用反证辨伪。鉴别史料的误伪,最直接的
7、方法就是举出一例反证。3)以年代为准多多收集旁证。旁证肯定会收集到很多,这些史料可以进行联系、排比、相互印证,在不断地梳理之下,真相会逐渐浮现出来。4)有些常识性的史料很可能是错误的。比如一提起长城,很多人都说是秦始皇修的,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确切。所以一遇到所谓的常识,必然要先怀疑。这些可以给我们判断史料的真伪提供一些借鉴。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 记载的真实性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 修撰的政治性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考查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从材料反
8、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答案为C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记载的真实性和对历史评价的公正性,排除A、B两项;解释历史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考点定位】史学素养史书编著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名师点睛】写入书本的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历史进程的记录和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撰写者本人能力、学识和观念立场的影响。官方积极介入修撰史书,是想通过这一途径宣扬官方意志和价值观念,让史书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官修史书的行为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的,因此官修史书修撰具有政治色彩。6. 司马迁的史
9、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答案】D【解析】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B项历史记载秉承还原历史真相为原则所以存在纯粹客观性,C项与事实不符,D项最贴近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选修六:史学素养7.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字是伯庸)”而到秦朝后,只有天子才能自称为“朕”。这一变化源于秦朝建立的A. 皇帝制度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答案
10、】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题干中的变化源于秦朝建立的皇帝制度,故选A;三公九卿制与只有天子才能自称为“朕”没有关系,排除B;分封制、郡县制都是地方管理制度,与“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无关,排除CD。8.“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可推断这条驰道修建的目的是A. 快速防御北方匈奴入侵B. 保证蜀地物资供应中央C. 开拓疆土征服南方百越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可
11、知,驰道是秦朝的主要交通框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D正确;快速防御北方匈奴入侵,不能说明驰道“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的原因,排除A;保证蜀地物资供应中央,不能说明驰道“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的原因,排除B;驰道修建是国内的事,不能扩展疆域,排除D。9.下图描述了我国古代某一史事,下列描述与该事件相符的是A.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B.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C.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D. 燕军攻金陵,江山易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汉军”“叛军”“叛军败退”“长安”“诸王封邑”,结合所学可知,
12、西汉的都城是长安,西汉出现七国治乱,叛军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最后,汉景帝平定了七国治乱,故B正确;秦朝的都城市咸阳,不符合题意,排除A;C反映的是唐朝安史之乱后的景象,唐朝没有诸侯王,排除C;D反映的是明朝的靖难之役,当时明朝的都城是南京,不符合题意,排除D。10.史载,西汉“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的原因包括A. 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B. 扫除烦苛,与民休息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答案】B【解析】【详解】“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反映了汉朝国家安定、人民家给人足,这
13、和西汉初期实行宽刑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有关,故B正确;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A错误;武帝之初,国家安定、人民家给人足,与思想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D反映的是霍去病出击匈奴,与武帝之初国家安定、人民家给人足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11.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政权创立者对其祖先追述如下政权及创立者民族史书记述出处汉刘渊匈奴汉室之甥晋书刘元海载记夏赫连勃勃匈奴大禹之后,世居幽朔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北燕慕容氏鲜卑有熊氏(炎帝)之苗裔,世居北夷。晋书慕容廆载记北魏拓跋氏鲜卑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魏书序记该记述可以说明A. 北方民族共同的民族起
14、源B. 北方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C. 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D.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汉室之甥”“大禹之后”“有熊氏(炎帝)之苗裔”“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可知,大量少数民族政权创立者对其祖先追述都体现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故B正确;根据“汉室之甥”“大禹之后”“有熊氏(炎帝)之苗裔”“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可知,“共同的民族起源”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排除D。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
15、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1)以上材料为李斯向秦始皇提出的一则建议,用“/”为以上材料断句。分析该建议实施后所产生的影响。材料二1972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墓主人喜在编年记中记录了自己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三十年秦国大事件和自己的人生轨迹。将之所记录大事与汉代史记对读如下:编年记史记备注昭王四年攻封陵;五年归蒲阪;七年新城陷;五十年攻邯郸;五十一年王稽、张禄死魏世家(昭王四年)秦拔我封陵;魏世家(五年)秦与我蒲阪;秦本纪(七年)拔新城;秦本纪(五十年)秦围我邯郸,楚魏救我;范雎传(五十一年)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廿年攻安
16、邑卅九年攻怀;四十七年攻长平秦本纪(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魏世家(魏安釐王)九年,秦拔我怀城(较之编年记晚一年);赵世家载赵括兵败长平,卒四十余万,秦尽坑之,均系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战国时各诸侯国历法不同于秦,载夏正十月至十二月三个月内秦已进入次年,所以发生在十月到十二月间的事件,秦要比用夏正国家多加一年。(2)指出编年记和史记的史料类型。(3)对比分析史记与编年记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答案】“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李斯建议秦始皇“焚书”,该措施的实施加强
17、了思想的统一,摧残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所形成的文化繁荣局面,毁灭了许多古代文化典籍,禁锢思想,不利于思想的多元化发展。(选用建议:建议老师选用时考查学生的句读内容不要那么多,以降低考查难度。)(2)文献史料(3)发现说明(可以从原因角度说明,也可以从史料价值角度说明。)关于秦国的大事件,史记和编年记记录高度一致。秦离汉代时间不远,史料相对易得,且司马迁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史料工作。秦朝焚书“非秦记皆烧之”,有关秦的史料得到较好的保存。编年记可以佐证史记相关内容的准确性。(说明:依照史料的载体看,编年记和史记属于文献史料(一则为古文字资料,一则为传世文献,但是两者不需要区分得这么细致。答出都属于
18、文献史料即可。)【解析】【详解】(1)材料反映的是李斯建议秦始皇“焚书”,断句: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影响:结合所学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分析回答,可从加强了思想的统一、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不利于思想的多元化发展等角度组织答案。(2)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编年记和史记是文献史料。(3)根据材料中编年记和史记的内容可知,关于秦国的大事件,史记和编年记记录高度一致。说明:可从秦离汉代时间不远,史料相对易得,以及司马迁进行了广泛搜集史料工作,所以史记和编年记记录高度一致。13.阅读材料一,指出
19、汉初粮食价格发生的变化,利用材料二所搜集的史料解释该变化出现的原因。材料一:汉代粮食价格表年代地区粮种每石单价资料出处汉初关中米10000钱汉书卷1上高帝纪汉初米5000钱汉书卷24上食货志文帝(前180前157)天下谷数十钱太平御览卷35引恒谭新论天下粟十余钱史记卷25律书改编自黄冕堂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文史哲2002.2材料二:材料内容材料出处1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2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史记律书3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20、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4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史记孝文本纪5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6汉初“未有兼并之害,故不以民田为限”。汉书食货志7.高祖时实行“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二年“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食货志汉书文帝纪8.高祖五年,刘邦下诏:“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民以饥俄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七年,又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汉书高帝纪9.汉初至武帝前约七十年的时间内,仅发生自然灾害十四次。中国封建社
21、会经济史(二)第591页【答案】汉初的粮价经历了从高粮价到粮价低廉的变化。汉初粮价高昂的原因:1.秦末农民大起义与楚汉战争,严重打击、破坏了经济秩序,劳动人口严重不足。粮价下降原因:2.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文景之治,社会统一、安定,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3.社会稳定繁荣,经济发展。4.统治者农本思想的影响。6.汉初土地兼并现象并不严重7.减轻田租8.招抚流亡、释放奴婢、鼓励人民养儿育女,增加劳动人口。9.汉初受自然灾害影响小,较好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与主题无关的材料: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详解】根据汉代粮食价格表看出,汉初的粮价经历了从高粮价到粮价低廉的变化。汉初
22、粮价高昂的原因:根据“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得出秦末农民大起义与楚汉战争,严重打击、破坏了经济秩序,劳动人口严重不足。粮价下降原因:根据“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得出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文景之治,社会统一、安定,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得出统治者农本思想的影响。根据“未有兼并之害,故不以民田为限”得出汉初土地兼并现象并不严重。根据“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得出减轻田租根据“民以饥俄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得出招抚流亡、释放奴婢、鼓励人民养儿育女,增加劳动人口。根据“汉初
23、至武帝前约七十年的时间内,仅发生自然灾害十四次”得出汉初受自然灾害影响小,较好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14.历史上政治决策的最终制定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材料一平城、洛阳位置图魏晋南北朝(中国文明史4)材料二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引自魏书祖莹传材料三平城粮食供应不足,是北魏政府向来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在迁都之前,北魏君主亦经常令关内各州以牛车运送粮食到平城。至太和十一年,平城一带又发生大旱灾,不少人因饥荒而死。魏书世祖纪上材料四孝文帝对成淹说:“朕以恒代(平城)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魏书成淹列传材料五(孝文帝)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迁都之事),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
24、,徙居平城,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任城王澄)意以为何如?澄曰:伊洛中区(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孝文帝)曰:北人(北魏人)恋本(眷恋本土),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澄曰:此既非常之事,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辈亦何能为也?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中任城王云附子澄传材料六孝文帝强调: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而黄河急浚,人皆难涉。我因有此行,必须乘流,所以开百姓之心。引自魏书成淹列传材料七河北是北魏时期中原物产最富庶的地区,粮食产库及丝绢产地也在河北,所谓“河北数州,
25、国之本也;国之资储,唯籍河北”。由此可见,河北是北魏政府财政开支的重要支柱。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列表归纳材料一至材料七涉及的平城和洛阳两地对比的各项因素以及与之对应的论据,说明为什么孝文帝在平城和洛阳之间最后决定迁都洛阳。【答案】要素说明内容地理位置气候自然条件粮食供应交通风俗文化平城靠北偏僻寒冷大风下雪环境恶劣供应不足饥荒旱灾无漕运文化制度未统一贵族固守传统洛阳天下中心中原中心条件优厚靠近物产最富庶的地区四通八达帝王之地多朝古都结论综合各方面条件,洛阳具备较大优势。为加强对黄河流域(中原)统治,获得王朝正统地位,应迁都洛阳。【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26、平城粮食供应不足”“以恒代(平城)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徙居平城,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对应洛阳,可从地理位置、气候自然条件、粮食供应、交通和风俗文化等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洛阳具备较大优势。为加强对黄河流域(中原)统治,获得王朝正统地位,北魏应迁都洛阳。隋唐两宋时期15.王安石变法之初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先”,依据这样的见地,它制定的措施有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先”体现了王安石变法重视农业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在农业的措施有:农田水利法、
27、青苗法、免役法,正确;市易法是商业领域的措施,排除;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6.本朝鉴 之弊,遂尽夺 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A. 诸侯B. 藩镇C. 节度使D. 丞相【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借鉴唐朝藩镇之弊,把地方的兵权、财权、赏罚刑政收归中央,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唐朝没有分封诸侯,宋朝借鉴唐朝藩镇之弊,宋朝仍然设立丞相,故ACD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联系所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17.
28、太宗云:“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朝所谓防弊之政,就是围绕着预防“无状”的“奸邪”、“内患”而展开的。宋初采取的防弊之政有加强对地方控制废除节度使分散中央机构权力崇文抑武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宋朝采取的预防“奸邪”、“内患”的防弊之政主要有:削弱地方势力,加强对地方控制;分散中央机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崇文抑武,消除军事隐患,正确;北宋仍然设立节度使,错误;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8.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
29、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分开设立,大街几乎随处可见以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开设店铺。市人买卖其间”。文中表述序号不符合史实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宋朝商业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中店铺与居民住宅分开设立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大街几乎随处可见以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开设店铺。市人买卖其间”,CD符合宋朝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朝时期”,联系所学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19.根
30、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
31、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答案】(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可
32、知,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由材料信息“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可知,宋太祖策划了兵变。第(2)问,“原因”,由材料“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可知,陈桥兵变无法隐瞒;“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可知,宋太宗在宣扬宋太祖的忠义;“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说明宋太宗通过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了兵变的性质;宋太宗最终目的是彰显宋朝政权
33、的合法性。【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北宋政治制度陈桥兵变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紧扣“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设置问题,极具历史感,直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一道非常好的试题。史料实证在课程标准中这样描述“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历史的理解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由此,教师在历史教育中要加大史料实证的应用。元明清时期20.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
34、献纳,备顾问之虚。但阁臣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由此可以推断A. 阁臣位高权重,权力可比肩宰相B. 内阁辅助朝政,且便于皇帝控制C. 内阁统筹政务,可统领六部官员D. 阁臣深受信赖,可裁决军国大事【答案】B【解析】【详解】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说明内阁辅助朝政,阁臣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便于皇帝控制,故B正确;根据“阁臣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并结合所学可知,阁臣的权力大小源于皇帝的信任,内阁并非正规的中央机构,故A错误;内阁并非正规的中央机构,不能统领六部官员,排除C;内阁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有权草拟诏敕,但最终决策权在于皇帝的批红,决策权在皇帝手中,D错误
35、。21.有学者指出,“明清两个王朝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了传续几千年的宰相体制,而有皇帝自己直接负责政务的处理,直接统辖行政部门。虽然明朝有 ,清朝有 ,但从制度上来说,他们都是皇帝临时性的秘书班子,是宰相制度不完全的补偿。”A. 内阁军机处B. 内阁议政王会议C. 通政司南书房D. 中朝二府三司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从制度上来说,他们都是皇帝临时性的秘书班子,是宰相制度不完全的补偿,故A正确;议政王会议是清初议政王、议政大臣共同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并非皇帝临时性的秘书班子,排除B;明代始设 “通政司”,其长官为“通政使”,清代沿置,掌内外章
36、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并非皇帝临时性的秘书班子,排除C;西汉设立中朝,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他们都是皇帝临时性的秘书班子,是宰相制度不完全的补偿”,联系所学内阁、军机处的实质分析解答。22.为避免地方文书传递过程中耗时、易泄密等问题,清康熙年间出现了奏折。作为部分官员单独向皇帝呈送的密封报告,由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奏折在传递过程中,无中转和收发环节,并最终成为清代官方文书的主要形式。上述资料可以说明奏折A. 不利于皇帝广泛听取各方意见B. 加强君主对官僚和地方的控制C. 取代了内阁的票拟和批红制度D. 只属于皇帝与官员私人通信【答案】B【解析
37、】【详解】根据“作为部分官员单独向皇帝呈送密封报告,由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可知,奏折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对官僚和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奏折是秘密进行的,可以使皇帝通过这种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A错误;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根据“最终成为清代官方文书的主要形式”可知,奏折并非只属于皇帝与官员的私人通信,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作为部分官员单独向皇帝呈送的密封报告,由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知识分析解答。23.明清东南沿海一带城镇郊区的农民,日益从事商业性的农业经营,如福建和广东两省的甘蔗,约占全国9/10,泉州一代农民,“往往有改稻田
38、种蔗者”。在广东东莞、番禺、增城和阳春出现了“蔗田几与稻田等”的现象。广东、广西和江西各地种植烟草也很多。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明清某些地区形成了商品化经营区域B. 明清开埠通商刺激了农民商品化经营C. 美洲传入作物是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D. 明清经济作物构成了国家赋税的来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从事商业性的农业经营增多,福建和广东两省的甘蔗,广东、广西和江西各地种植烟草也很多,说明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商品化经营区域,故A正确;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有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B错误;烟草是由美洲传入我国的,材料反映广东、广西和江西各地种植烟草也很多,不能说
39、明美洲传入作物是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赋税的来源的信息,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日益从事商业性的农业经营”“福建和广东两省的甘蔗”“广东、广西和江西各地种植烟草也很多”,联系所学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24.明隆庆皇帝在位期间采纳臣僚“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的建议,“易私贩而为公贩,议止通东西二洋,不得(通)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许。几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一言论折射出该时期明朝海禁政策出现松动沿海形势得以稳定百姓普遍出海进行贸易贸易最远可达非洲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
40、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可知,明朝海禁政策出现松动,正确;根据“几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可知,沿海形势得以稳定,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百姓普遍出海进行贸易,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贸易最远可达非洲,排除;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几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明清闭关锁国政策分析解答。25.马可波罗行记(简称行记)向西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并引发了海外探险,推动了中西交流。然而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争论已久。下表是两派争论情况简表。阅读两派的观点,提炼双方学者分析的角度。角度怀
41、疑论者肯定论者1.行记没有记载中国代表性事物如:印刷术、汉字、长城、茶、筷子、缠足等关于当时宫廷的奢华、南方城市的繁荣、市场的活跃,比任何汉文史料和外文作品更为详细、生动2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没有找到任何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马可波罗当时只是一个管理盐务的小官,不会被记入史籍。同时期罗马教皇派往中国的特使团,也从未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3行记记载马可波罗襄阳献炮,与元史所载史实不符行记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的大量准确而详尽的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或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4各种印刷本的行记采用的人名和地名是波斯文或阿拉伯文,他可能只到过波斯,可能从波斯史料抄来行记原稿已经遗失,
42、由人代笔流传下来,加上翻译和多次地转抄,抄本近200个【答案】分析角度:考察行记本身所记载的当时中国的社会风貌;通过史籍进行考证;通过行记不同版本的文本特色进行分析;从中西交流的视角认同行记的客观影响。【解析】【详解】根据“行记没有记载中国代表性事物如:印刷术、汉字、长城、茶、筷子、缠足等”得出考察行记本身所记载的当时中国的社会风貌;根据“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没有找到任何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得出通过史籍进行考证;根据“行记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的大量准确而详尽的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或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得出通过行记不同版本的文本特色进行分析;根据“行记原稿已经遗失,抄本近200个”得出从中西交流的视角认同行记的客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