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083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测评(五)一、选择题(2021湖北武汉检测)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其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据此完成12题。1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中()A生物多样性没有变化B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会破坏原生生态环境D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2生物土壤结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大气降水B增强地面蒸发C减小昼夜温差 D减少风蚀水蚀1D2D第1题,生物土壤结皮是细菌、真菌等生物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地衣、苔藓等生物腐烂会增加沙漠表层有

2、机质含量,D正确;有机质增加,使得土壤的生产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会变化,A错误;形成过程可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B错误;“微自然景观”反映了原生生态环境的改变而不是破坏,C错误。第2题,生物土壤结皮仅仅是改变土壤成分进而改变“微环境”,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生物土壤结皮有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使得低等植被增多,蒸发减弱;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对昼夜温差没有影响;生物土壤结皮有助于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风蚀水蚀。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据此完成35题。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蒸发

3、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A甲丙 B甲丁C乙丙 D乙丁4长期来看,图示地区空气湿度变化表现为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5下列举措,有利于促进退耕还草的是 ()A实现河流梯级开发 B实现土地生态环境恢复C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D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3A4D5D第3题,由日照强度减弱可知其与云量增多有关,由此可推断空气中水汽增多,蒸发增大。第4题,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种植作物,在早期能一定程度增加植物蒸腾和地面蒸发,能增加空气湿度,但后期会因引水造成地表水减少,因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植被减少,下垫面趋于干燥,空气的湿度下降。第5题,通过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

4、可提高粮食单产,进而可减少对耕地面积的依赖,有利于促进退耕还草。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7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6A7B第6题,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轴,自左向右依次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过渡,说明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Y方向很明显反映的是海拔高度降低或纬度降低。第7题,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Y轴方向,自下向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

5、林、M、热带雨林的过渡,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江南丘陵有广泛分布。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810题。8与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暖流 B山脉迎风坡C大气环流 D寒流9地自然带的名称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10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8D9B10B是热带雨林带,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因此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是热带草原带,是热带荒漠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于自然带降水

6、量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读图,回答1113题。11气温升高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增强 B径流量增大C冰雪融水增加 D降水量增加12导致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温度上升 B湖面蒸发作用加强C降水强度增大 D地表径流量增大13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C冻土融水 D地下水11A12D13B第11题,结合图示信息,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湖泊面积明显缩小,据此判断该题结论。第12题,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大,使湖泊面积增

7、加。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14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15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14A15C第14题,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

8、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量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地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第15题,由图可知,2 0003 000米外,磷的累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累积,A错;材料中没有说的磷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B错;材料中说明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C对;地表径流小,有利于磷的积累,D错。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

9、,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如图甲)。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 mm(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 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 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

10、mm,年均温约21 。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图甲图乙(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乙的气温及降水量曲线图可判读其气候特征。根据图甲的猴面包树分布区示意图可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题,内容相对简单,考查学生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归纳总结与逻辑分析能力。第(3)题,游客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

11、验“生命之树”奇观应该在干(旱)季。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支持或反对理由合理即可。答案(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2)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3)季节为干

12、(旱)季。原因: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4)支持。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猴面包树树叶及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作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或反对。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引种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疏勒

13、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材料二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天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2)疏勒河流域先后修建了昌马引水枢纽、双塔水库、赤金峡水库等水利设施,有学者认为在该地区发展大型灌区弊大于利。试分析在疏勒河沿岸修建水库的弊端。解析第(1)题,根据西北地区深居

14、内陆的地理位置,从气候、水文、土壤、地貌、植被等方面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第(2)题,疏勒河流域修建水库,发展灌区,一方面会使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耕地面积扩大,过度引水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小,进而造成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多戈壁、荒漠;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植被稀少。(2)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河流下游水量减小;下游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贾维斯岛位于太平洋的中部,岛上多大风

15、,海拔最高处仅为7 m,地表多为沙质土壤,生长有极为稀疏低矮的灌木植被,珊瑚礁环绕周边,但最近太平洋异常的水温使这里成了“珊瑚坟场”。 图1示意该岛地理位置,图2示意该岛平均各月晴天天数。图1图2(1)分析贾维斯岛气候干旱的原因。(2)生态习性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适应属性。推测贾维斯岛上植被的生态习性。(3)简析这里形成“珊瑚坟场”的原因。解析第(1)题,贾维斯岛气候干旱的原因,结合两图从纬度、气温、蒸发等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岛屿环境特征:炎热干旱、沙质土壤、多大风天气,分析植被特点。第(3)题,该岛屿位于热带地区,岛屿周围浅海,有大量珊瑚生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

16、该海域水温异常,导致大量珊瑚死亡。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晴天天数多,日照强烈;多大风天气,地表蒸发旺盛;岛屿地势低平,水汽难以抬升形成降水。(2)该岛处于热带,植被耐高温;岛上气候干旱,植被耐旱;植物多生长在沙质土壤中,植被耐贫瘠;岛上多大风天气,植被抗大风。(3)该岛屿位于热带地区,周围有大量珊瑚生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该海域水温异常,导致大量珊瑚死亡。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

17、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1)指出图中横断山区遭受影响而反常的部位,以及该部位植被的坡向差异。(2)分析在未受影响的部位,东岸和西岸的植被差异,并说明原因。(3)说明科学家把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作为此区域地带性基带的依据。(4)分析东西岸河谷

18、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灌丛的可能原因。解析第(1)题,依题意,正常状态的垂直自然带是由山谷向上依次分布着乔木灌丛草甸,而图示3 100 m以下与此分布相反,则反常部位位于3 100 m以下。 图示3 100 m以下东西坡植被基本没有差异。第(2)题,比较3 100 m以上东、西岸植被及其分布,即可看出差异;注意图中告知西岸为阴坡、东岸为阳坡,则两岸最大差异是光照不同,导致土壤中水分差异,从而影响植被。第(3)题,基带要满足两个特征:首先要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时是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最下部植被带;注意材料中“是地区代表性植被”一词的含义。第(4)题,干旱小叶灌丛体现的是水分少的特征,则可从谷底干旱原因角度分析。答案(1)寒温带暗针叶林以下部位(或3 100 m以下部位);东西两坡几乎没有差异。(2)西岸同类植被比东岸生长要好;西岸为阴坡,光照弱;未受影响条件下的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和高寒灌丛草甸带生长的海拔高。(3)周边区域海拔高,该自然带和周边地区植被地带一样,属于典型基带发育起点;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上植被,发育满足垂直自然带谱发育标准;而以下自然带不符合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发育要求,而是发育了灌丛和草地。(4)山体高大,水汽难以到达,东西坡降水量差异小;但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微观区域白天和夜晚的山谷风加剧了谷底的干燥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