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 祖国统一 考查要点课标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文化大革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 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第11讲 中
2、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_召开,讨论建立新政权的有关事宜。2.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北平3.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4.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_的基本胜利。(2)是_ 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1)颁布: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2)内容:确立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
3、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3)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4)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中国第一部_类型的宪法。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革命和建设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_和_建设奠定了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2)确立:1954 年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3)作用: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
4、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_。统一战线政治协商长期共存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初步确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正式确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作为_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是_和民主监督。(3)新发展: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_,互相监督”的方针。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律平等自治权(1)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_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_。西藏(2)实施:形成了内蒙古、新疆、
5、广西、宁夏、_五大省级自治区,建立了 100 余个自治州、自治县(旗)。(3)作用:使少数民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基础提炼】1.思维辨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
6、决策权。(3)(4)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2.选择: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举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工兵代表苏维埃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D3.选择: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原则,另一项原则是()B.民主协商D.多党合作A.人民民主C.民主集中答案:A4.选择: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A.
7、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B.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D.实现人民平等和民主答案:B三、“文化大革命”1.原因:资产阶级(1)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已经面临_复辟的危险。(2)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3)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现象严重。2.表现:(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了破坏,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2)党的各级组织也遭到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3.教训:民主法制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四、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1978 年,中共
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在全国范围平反_。(3)_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冤假错案1982依法治国宪法(4)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将“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这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5)形成以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82 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基层民主(3)1984 年,政府颁布实施中
9、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_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1998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_。4.基层民主选举:(1)目的: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依据:1989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实践:从 1988 年至 2003 年初,全国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三到四轮村委会、居委会的换届选举。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基础提炼】1.思维辨析:(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
10、的根本原因是民主法制不健全。()(2)1982 年宪法是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新时期我国加紧了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答 案:(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2)(3)2.选择:“真正政治意义在于改革,即去除革命激进主义(文化大革命),确立宪法权威重新构建社会与政治、经济秩序,并且首次宣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任何个人、组织)均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文中评论的这部法律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B.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
11、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D3.选择:“现在做村干部太累了,过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任务做好就行了。现在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更得对老百姓负责。”与以上变化有关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4.选择:“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是()A.1982年宪法B.1954年宪法C.1999年宪法修正案D.共同纲领答案:C【图示归纳】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2.民主政治建设
12、新发展重难点材料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史料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 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 年)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 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材料三自 1953 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
13、辖市应选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 19532009 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读史信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信息: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大代表在城乡的比例。(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特征。(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民主制度的本质。答案:(1)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当家作主
14、。【论从史出】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特色:(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民族制度。(3)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3.主要内容:(1)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2)实行中
15、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3)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4.作用:(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和基本制度,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保障。(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
16、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4)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对中国的整个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真题链接(2018 年新课标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20 世纪80 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 生,大部分农村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 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 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
17、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解析:根据“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结合所学村民自治相关知识可知,乡村治理的创新,健全了国家治理体系;根据“大部分 农村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并结合改革开放后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等知识可知,推动基层民主,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实行村民自治,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答案:乡村治理的创新,健全了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高考真题】1.(2019
18、年江苏卷)1949 年 10 月 3 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析:选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采取敌对态度,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故 D 项错误,符 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推翻 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翻身成为 国家
19、的主人,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019 年北京卷)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共同纲领民主集中制A.B.C.D.解析:选 C。材料反映的是多党合作,统一战线思想。共 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 主义国家性质,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
20、的代表民主协商的制度,正确;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群众路线在党的 生活中的运用,错误,故选 C 项。3.(2018 年新课标卷)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解析:选 C。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是在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故 A 项错误;1949 年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故 B 项错误;1956 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
21、主义制度在 中国确立,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 力的矛盾,故 C 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法治国才 全面实行,且材料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故 D 项错误。4.(2017 年天津卷节选)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 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195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 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
22、想等材料二1979 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 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 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 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 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 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 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 年 3 月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 则,并提出争取 2020 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
2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答案:(1)原因: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条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历程: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20 世纪 90 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 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 年通过民法总则。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
24、主法制不断健全。【典题模拟】5.(2019 年重庆二模)1948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发表著名的“五一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方针(A.明确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路径B.首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C.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了方向D.赋予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解析:选 A。该方针提出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后召集人 民代表大会,最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明确了建立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基本路径,故选 A 项;1945 年首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 政府的主张,排除 B 项;1
25、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为向社会主义 过渡指明了方向,排除 C 项;1949 年第一届政协会议赋予政协 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排除 D 项。1954 年宪法目录1982 年宪法目录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6.(2020 届山东潍坊模拟)1954 年宪法和 1982 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 年宪法新在()A.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B.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C.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D.凸显了国家尊
26、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解析:选 D。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 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升为第二章,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理念,故选 D 项;1954 年宪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排除 A 项;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国家体制改革 重点,排除 B 项;1954 年宪法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排 除 C 项。7.(2020 届四川成都模拟)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
27、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解析:选 A。在重大节日突出“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 A 项正确;B、D 两项的标志 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之后重大节日突出国家形 象符号无关,故 B、D 两项错误;材料措施有助于提高新政权 在民众中的认同感,与国际影响力无关,故 C 项错误。答题术语1.1954 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确立了中华人民
28、共和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3.“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国要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4.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 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5.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使基层民主选举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