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 课 流 程一、教 材 简 析二、学生状况分析三、教学目标定位四、教 法 简 介五、教学过程设计六、特 色 简 述七、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内容主要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与加强展开。本课上承秦朝,下启明清,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线索复杂,学生理解难度加大。同时,本课又是第一单元的主体部分。学好本节课,将为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教材简析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历史已经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接触过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
2、性认知阶段,对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理解、分析不够习惯和深入。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历史课程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知识相对枯燥深奥。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二、学生状况分析 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具体史实。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通过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学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
3、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1、知识与能力】三、教学目标定位(1)、引导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历史问题,力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三、教学目标定位(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有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民族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目标定位重点: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4、三、教学目标定位【4、教学重点难点】1、创设情境教学法。结合本课学习内容比较枯燥难理解的实际,我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身临其境地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法简介 2、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形象直观,但不方便学生记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用多媒体演示,再辅以传统教学,突出重点,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建立1、皇权至高无上 2、中央 (1)丞相(2)御史大夫(3)太尉 3、地方郡县制 复习与回顾: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问题矛盾:本质:皇帝独裁,君主专制君主宰相中央地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五、教学过程设计从汉至
5、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病因诊断:汉高祖实行封国制,为后代留下隐患对诊下药:分封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需要削减地方的势力疗效: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如何诊断并医治西汉中央集权方面出现的问题?1、汉朝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集权削弱唐玄宗广设藩镇长官叫节度使,掌握财、政、军权,往往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唐由盛而衰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是五代十国的祸根2、唐朝:削弱了中央集权 一日,(宋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长久
6、,其道何如?”普曰:“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3、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军事上:守内虚外,强干弱枝、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措施评价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 中央集权;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3、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蒙古帝国图元与北宋疆域比较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元朝:实行行省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措施:(2)评价:设行省
7、制度 省下分设路、府、州、县 设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地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 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元朝:实行行省制分组讨论:从汉朝到元朝,中央与地方的 关系发展有何总体趋势?趋势:地方权力不断缩小,中央权力不断扩大,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曰: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如果你穿越时空后,成为了一名“皇帝”,你如何巩固和加
8、强自己的权力?角色扮演(一)两汉2、调整原因: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1、过程 汉武帝尚书令侍中中朝决策三公九卿外朝执行光武帝 尚书台中枢3、目 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两汉中央政治制度的调整、演变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决策)(执行)(审议)六 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三 省 皇 帝(相权一分为三)皇权独尊2、唐朝三省六部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书门下皇 帝(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一分为三)(
9、总揽大权)3、北宋分割相权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的行政机关。其长官称平章政事,行使宰相职权。权势很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元朝相权加强从汉到元,君主专制演变的总体趋势。元:中书省相权由 2 人掌握唐:三省六部相权由 3 人掌握宋:两府三司相权由 4 人掌握汉:三公九卿相权由 1 人掌握趋势:相权不断缩小,君权不断扩大,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思考 朝代名 称 标 准 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品行门第才学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穿越时空情境:科举制度实行后,对当时的各个阶层、各
10、种阶级力量影响很大。假如我们能穿越时空,成为当时的,“我”的想法或感受是 角色:A、皇帝 B、世家大族 C、在任官 员 D、普通家庭 E、其他 要求:请同学们结成讨论小组,每位同学任选一角色结合史实来谈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小结与评价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 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许有独立行政体系。(2)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基础上,控制地
11、方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A、削藩 B、郡国制 C、推恩令 D、分封制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A、郡县制的实行 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D、行省制度的创立 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4、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CDBB 创造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对此做了一点探索。1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展开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启迪了思维。六、特色简述 由于内容较多,在难度和深度上不能进一步提高,以后可以在内容精简上继续下功夫。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太多太杂,以后要在教学设计上努力减少灌输性的问题,增加创造性问题。教师的情感、眼神、语言要进一步到位。七、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