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901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1重点突破练:3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点突破练3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加强练(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为易化扩散B为主动转运C没有转运蛋白参与 D不需要消耗ATPB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为逆浓度梯度,需要能量和载体,为主动转运。2.如图是人工合成不含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下列物质能通过该膜的是()A葡萄糖 B甘油C氨基酸 DKB图中的人工膜不含载体蛋白,故只有自由扩散的物质可以通过,如甘油、水、氧气等。葡萄糖、氨基酸和钾离子均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能通过人工膜。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3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表示构成膜结构的物质,ad表示跨膜运输的物质。下

2、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B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C甘油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cDa物质可能是O2,d物质可能是CO2A表示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而表示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c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而甘油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扩散,C错误;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易化扩散,而氧气进入细胞是扩散,d物质出细胞的方式是扩散,可能是CO2排出细胞,D错误。4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3、B该过程通过膜上的受体进行识别作用C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D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胞吞作用有细胞膜的凹陷,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A正确;大分子物质与受体结合时首先需要经过识别作用,B正确;胞吞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C错误;胞吞作用依赖于膜的流动性实现,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5将新鲜胡萝卜切成粗细相同的5 cm长条,随机平均分为a、b、c、d、e、f组,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 h后测定每条胡萝卜条的长度,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后,a组细胞的吸水量比b组多B实验后,c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d组C实验后,f组

4、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e组D该实验不设空白对照,af组之间相互对照B实验后,a组长度变长,说明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变低;b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液浓度不变,因此a组细胞的吸水量比b组多,A正确;实验后,c组长度变小,说明细胞失水;d组长度变小,说明细胞失水,从图中可知d组的长度小于c组,说明d组失水较c组多;因此c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d组,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后f组的细胞长度最小,所以其渗透压最高,故f组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e组,C正确;该实验不设空白对照,af组之间相互对照,D正确。6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利用高浓度的食

5、盐杀菌防腐的原理是高浓度的食盐含水不足以至细胞不能生存B对农作物合理灌溉,降低了土壤溶液浓度,有利于作物对水分吸收C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太高,导致根不易吸水或失水过多D生病打点滴时,为了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可将药物溶于医用生理盐水A高浓度的食盐水中水分也不少,高浓度的食盐杀菌防腐的原理是由于高浓度食盐水中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从而不利于细菌生长,A错误;水进入细胞的方式为扩散,对农作物合理灌溉,可降低土壤溶液浓度,有利于作物对水分吸收,B正确;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田间一次施肥过多,土壤溶

6、液的浓度过高,根细胞吸水困难或失水,C正确;0.9%的NaCl溶液是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再给人注射,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使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D正确。7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质膜及质膜以内部分的位置B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用高浓度的乙醇代替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要发生自动复原D质壁分离指的是质膜及质膜以内部分与细胞壁的分离,实验过程中

7、需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质膜及质膜以内部分的位置,A正确;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植物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进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液的浓度可能不同,因此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高浓度的乙醇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会杀死植物细胞,D错误。8某实验小组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Cl溶液B细胞在t1时刻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Ct1t2时间段内

8、,液泡体积有所增大D若降低温度,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B据图分析,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即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加,且最后是细胞外液的三倍,说明在该溶液中细胞先不断失水,后溶质分子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高于该溶液,因此该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Cl溶液,A正确;细胞在t1时刻之前就已经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B错误;t1t2时间段内,细胞液浓度大于该溶液,则细胞吸水导致液泡体积有所增大,C正确;若降低温度,该溶液中的溶质分子进入细胞的速度会降低,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D正确。9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不同溶液,1 h后马铃薯条质量变化

9、的百分率,假设溶质不被吸收,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溶液质量变化百分率5%5%3%0%A溶液的浓度最小B溶液的浓度小于溶液C溶液的浓度最大D溶液是蒸馏水A根据题意可知:马铃薯条在溶液中吸水,在溶液中失水较多,在溶液中失水较少,在溶液中吸水失水达到动态平衡,故外界四种溶液浓度大小为。10某研究小组用5种植物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记录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绘制成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知,5种植物材料中山茶细胞最小B该实验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C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则5

10、种材料复原时间都不同D5种材料中,红花檀木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D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细胞数目以山茶细胞最少,说明其细胞体积最大,A错误;该实验中的各组材料之间相互对照,所以本实验不需要单独设计对照实验,B错误;根据各组实验结果,只能得到几种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不同,无法推知滴加清水后,它们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时间是否相同,C错误;各组实验中,红花檀木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最短,故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D正确。11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下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

11、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C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Na的吸收方式均属于主动转运D图中NaK泵既有运输功能,又有催化功能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示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载体蛋白2与氢离子的运输有关,所以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转运,而对钠离子的吸收方式是易化扩散,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aK泵既有运输功能,又有催化功能,D正确。二、

12、非选择题12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蔗糖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一段时间后溶液a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2表示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0.3g/mL蔗糖溶液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a蔗糖溶液在实验初始时的浓度大小关系为MA_Ma,后来达到渗透平衡时MA_M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外界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浓度分别为MB、Mb,则实验初始时MB_Mb,达到平衡时MB_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若图2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入加有伊

13、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后的细胞状态,在处的颜色分别是_、_、_。(4)若将图2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发生_现象,伴随着该现象的发生,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填“增强”或“减弱”)。解析:(1)实验开始前,漏斗内外的液面相同,但一段时间后,水分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说明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漏斗外溶液浓度,即MA小于Ma,达到平衡后,因为水柱的压力,使水分子从漏斗进入水槽,所以MA依然小于Ma,这样才能使进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达到动态平衡。(2)因为开始时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即MB大于Mb,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当蔗糖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

14、胞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平衡时MB等于Mb。(3)若图2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入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后的细胞状态,伊红可以通过细胞壁,不可以透过细胞膜,紫色洋葱的液泡为紫色,因此,在处的颜色分别是无色、紫色和红色。(4)如果把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真核细胞吸水,故此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随着吸水过程的进行,细胞液浓度变小,细胞内渗透压减小,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答案:(1)小于小于(2)大于等于(3)无色紫色红色(4)质壁分离复原减弱13甲、乙分别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曲线图和模式图,丙表示某种生物膜的亚显

15、微结构图,其中a、b、c为物质的运输方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与丙图中_(填字母)一样,与乙图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的共同点是_,乙图中的蛋白质_(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2)丙图中,决定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的物质是_(填序号),若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该细胞,运输速率变化最大的方式是_(填字母),原因是_。(3)当人体产生代谢废物尿素时,需要通过丙图中_(填字母)过程将其排出,判断的理由是_。解析:(1)甲图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与丙图中c一样,乙图代表物质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与c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乙图中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2)

16、丙图中,决定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的物质是即载体蛋白,若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该细胞,运输速率变化最大的方式是c,原因是c为主动转运,需消耗能量,呼吸作用受到抑制,能量供应减少,运输速率下降。(3)当人体产生代谢废物尿素时,需要通过丙图中a即扩散将其排出,判断的理由是尿素跨膜运输方式是扩散,运输方向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答案:(1)c都需要载体蛋白具有(2)cc为主动转运,需消耗能量,呼吸作用受到抑制,能量供应减少,运输速率下降(3)a尿素跨膜运输方式是扩散,运输方向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14法囊藻是一种海生绿藻,图示为经化学测定所得的法囊藻细胞及周围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图中深色部分表示法囊藻细胞液中

17、离子的浓度,白色部分表示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法囊藻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_,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_有关。(2)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是_,判断依据是_。(3)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解析:(1)法囊藻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说明细胞的生命活动对不同离子的需求不同,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有关。(2)法囊藻细胞液吸收K和Cl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转运。(3)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是主动转运,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答案:(1)选择性载体蛋白的种类(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由海水向细胞中运输(3)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