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824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 第2节 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地质灾害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资料,说明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3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综合思维)1地震的主要要素有哪些?其分布特征及主要危害是什么?2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产生哪些危害?如何进行防御?3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特点是什么?一、地震1形成:岩层断裂或错位地面震动2地震构造(1)图中a为震源、b为震中、ab为震源深度、bc为震中距。(2)弧线de为等震线:是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

2、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3震级和烈度震级烈度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3级以下为无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直接因素:震级、震源深度等间接因素: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4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3)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5分布(1)世界(2)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知识拓展地震灾害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

3、难度大。特别提醒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所以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多地震。微思考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提示: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壳极不稳定。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发生机制(2)分布特点: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滑坡多发。2泥石流(1)含义: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3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1)滑坡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2)泥石流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

4、塞江河等。(3)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4我国分布: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滑坡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地势起伏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发。()特别提醒滑坡、泥石流发生条件的异同(1)易发生滑坡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的暴发比滑坡多了一项水源条件。(2)滑坡的物质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3)滑坡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或在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地震灾害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12月10日21时19分在台湾宜兰县海域(北纬24.74

5、度,东经121.99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地震造成台北震感强烈,全岛震感明显,福建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亦有明显震感。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下图为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问题1(综合思维)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问题2(区域认知)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哪些?提示: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问题3(综合思维)我国地震灾情损失有什么特点?提示:东重西轻,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2震级和烈度的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

6、所示:震级烈度定义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单位级度影响因素与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质量的影响分类依据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3地震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以及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原因措施致灾因子震级大,破坏性大;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建立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受灾体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震区交通不便等提高建筑物的

7、抗震强度;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措施4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12019年6月24日21时24分在云南楚雄州楚雄市(北纬24.98度,东经101.67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1)(3)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2)地震发生时,楚雄市当地居民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3)学校多次进行地震演习,当同学们真碰上

8、地震时你将怎样逃生?()A乱喊乱叫,快速冲出教室B不跳楼,站在窗前、阳台上等待救援C先收拾好自己的私人物品再快速离开D保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1)A(2)C(3)D第(1)题,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第(2)题,地震的能量是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的,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引起地面的上下颠簸;横波传播速度慢,引起地面左右摇晃。因此地震发生时,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摇晃。第(3)题,当遇到地震时,不能慌乱,应当有序跑出教室到空旷的操场,A错误;要避开门窗、阳台等危险的位置,B错误;

9、先要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C错误;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如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D正确。滑坡、泥石流灾害2020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季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尤其是11月1日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楚雄、双柏、武定、禄丰、元谋、南华等县市遭受严重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灾害。截至3日22时,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云南省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玉溪、保山、昭通、德宏等9个州(市)107.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5人、失踪47人、受伤9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51万人。灾害还造成道路、水库、通信、电力等设施严重受损。问题1(综合思维)滑

10、坡、泥石流会造成哪些危害?提示:人员伤亡,冲毁交通设施、建筑设施等,阻塞河道,摧毁农田造成财产损失。问题2(区域认知)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我国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提示:主要发生在山区。问题3(综合思维)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季节有什么不同?提示:滑坡表现为常发性,泥石流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1滑坡和泥石流区别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定义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如图: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如图:条件一是岩体比较破碎;二是地势起伏较大;三是植被覆盖差一是地形陡峭;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

11、水流危害会破坏和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2易诱发泥石流灾害的人类活动(1)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不合理的地表开挖。(2)弃土、弃渣的堆放。(3)乱砍滥伐,山坡失去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重。3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分布4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的一般思路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1)地形地貌条件:地形上,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度大,沟谷形状便于水流汇集。(2)松散物质来源条

12、件:沟谷斜坡表层有厚度较大的松散土石堆积物,可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堆弃在沟谷的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发条件和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下泄水体等。2(2021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一月考)图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图,图为AB线的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图图(1)该小学最有可能在()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东南丘陵(2)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A滑坡B泥石流C洪涝D台风(3)该地为防灾而采

13、取的措施中最不可取的是()A建顺坡排水沟B建抗滑挡墙C建横向截水沟D清除土方减载(1)D(2)A(3)C第(1)题,读图,根据图示区域植被类型分析,该小学所在地有常绿林分布。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是落叶林,A、B错。图示区域海拔200500米, 不可能是云贵高原,最有可能在东南丘陵,C错,D对。第(2)题,根据图分析,该地的岩石倾斜方向、土层倾斜方向与坡面朝向一致,容易发生滑坡灾害。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滑坡,A对。 泥石流、洪涝要具有暴雨条件,不能用GPS测定最近有暴雨,B、C错。台风灾害与监测土层无关,D错。第(3)题,根据图,土层滑动面是基岩表面,顺向排水可以减轻

14、土层重量,预防下滑,建立横向的排水沟会增加土层的重量,加速滑坡下滑,C无效、A有效。建抗滑挡墙,利于阻止土层下滑,B有效。清除土方减载,减轻重量,减少下滑,D有效。人地协调观山区公路边坡防护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地区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56%。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改变山区经济滞后的现状,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品,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几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道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多山地区的工程建设中,道路多穿于山川河谷之间,开挖常常造成大量边坡,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来的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

15、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也容易造成一些山体局部岩层的稳定性变差,易导致滑坡、崩塌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公路建设施工安全以及公路的运营安全。边坡是道路工程中最常见的形式,为防止边坡失稳,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道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据图回答(1)(2)题。(1)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有()A台风B海啸C滑坡D塌陷(2)边坡上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装置防灾减灾功能是()A可以保护植被

16、生长条件,防止台风的危害B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C可以有效地保证生物的多样性D可抑制坡面破坏和土地荒漠化(1)C(2)B图中的水泥结构可以抑制原裸露山体遭受的风化剥蚀,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蜂巢结构内的土壤可以提供植被生长条件,同时可以保证地下水的下渗和自由排泄,避免了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而引起的边坡失稳问题;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与坡面防护系统结为一体,从而抑制坡面破坏和水土流失,有效地防止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该题组以较为常见的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为切入点,考查地质灾害的应对措施,是人类活动中的防灾、减灾与追求人地和谐的反映。体现了综合思维、人地

17、协调观的学科素养要求。一般而言,自然灾害的应对可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图中所示即为工程措施。该措施具有的功能包括稳定边坡、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保证地下水下渗等,是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应对滑坡和泥石流的常见措施。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1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2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地震易发地区,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3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4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滑坡多发。5泥石流是发生在山

18、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6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是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条件。题组1地震灾害(2021江苏省如皋市高一质量调研)北京时间2020年3月25日10时49分,千岛群岛(当地时间约13时)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5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读震中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本次地震震源位于()A岩石圈B软流层C下地幔D内核2本次地震破坏程度较大的原因是()A震级较高B震源较深C震中距小D地震时间1A2A第1题,图中千岛群岛附近海域发生了7.5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根据内部圈层的划分,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岩石圈。第2题,由材料可知,本次地震震源较

19、深、震中距较大、地震时间为当地时间大约13点,这些都使破坏程度较小;而震级较高,为7.5级,是本次地震破坏程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故A对,B、C、D错。题组2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往往引发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图1为我国某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地堰塞湖疏通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图1图23该地最可能为()A青藏高原东缘B云贵高原东缘C黄土高原北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4堰塞湖自行消失的时间长短,往往相差很大。从形成到溃决持续时间较长的堰塞湖,可能带来的影响的()A溃决前,堰塞湖以上河段沉积作用变弱B溃决前,堰塞湖以下河段泥沙含量上升C溃决后,堰塞湖以上河段较溃决前沉

20、积物颗粒变小D溃决后,堰塞湖以下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5据图2分析,堰塞湖的()A溢洪道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水流平缓B溢洪道坡度更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C堰塞体堆积物较疏松,宜开凿溢洪道D堰塞体堆积物体量大,宜开凿多条溢洪道3A4D5A第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海拔高(3 000 m以上),最有可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且青藏高原东缘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大,雨季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而引发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A正确;云贵高原东缘接近东南丘陵,海拔相对不高,排除B;黄土高原北部海拔相对不高,且降水相对较少,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发河道堵塞的可能性不大,C错;内蒙古高原

21、西部降水少,且海拔相对不高,D错。第4题,溃决前,由于堰塞湖对堰塞湖以上河段的顶托作用,使得堰塞湖以上河段水流速度减慢,沉积作用变强;同时,堰塞湖以下河段泥沙含量下降,A、B错;溃决后,堰塞湖内大量水体在短时间内下泄,堰塞湖以上河段流速加快,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堰塞湖以上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同时,堰塞湖以下河段的流量、流速均显著增加,堰塞湖以下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C错、D正确。第5题,读图2可知,溢洪道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水流平缓,有利于堰塞湖的水体通过溢洪道缓慢下泄,A正确、B错;结合图中堰塞体和溢洪道的相对位置可知,溢洪道并未选择在堰塞体上开挖,其原因在于堰塞体结构不稳定,在堰塞体上开挖溢洪道,易诱发堰塞湖溃决,C、D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