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3北京西城期末测试)右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2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气流比较湿润B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气流有关3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气流较气流湿润D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甲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温应
2、高于乙;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同时,垂直方向上气温和气压总是越向上数值越低,因而A、C、D三项均不正确。第2题,若此图表示低纬环流,则甲处为赤道低气压带,多对流雨。乙处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气压带是由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北进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断右偏,在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下沉而形成的,故D选项正确。第3题,夏季,亚欧大陆的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此时乙处为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答案1.B2.D3.B读“某区域对流层大气运动理想模式图”,回答45题。4关于a、c两点的近地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c点近地面可能接
3、近刚果河河口Ba点近地面可能接近亚马孙河河口Cc点近地面肯定是海洋Da点附近海域受巴西暖流影响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此处为南美洲030S大陆东岸地区。答案B5关于a、b两点近地面空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近地面空气高温湿润Ba点近地面空气低温干燥Cb点近地面空气低温干燥Db点近地面空气低温湿润解析a点亚马孙河河口,位于(0,50W)附近,地处赤道低压区,近地面空气高温湿润。答案A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67题。6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7当气压带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北半球夏
4、季,北京盛行东南风B南亚盛行东北风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解析第6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知为赤道低气压带,为东北信风带,受两者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第7题,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当其被切断时说明陆地上为高压,北半球处于冬季,此时南亚盛行东北风,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答案6.B7.B(2013海淀模拟)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89题。8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与干湿性质的正确叙述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9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
5、置时 ()。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 B欧洲西海岸温和少雨C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D非洲热带草原进入干季答案8.D9.C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012题。10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11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12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解析第10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
6、。第11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产生洪涝灾害。第12题,C地为澳大利亚西北沿海地区,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答案10.D11.D12.B(2013福建厦门质检)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1315题。13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D副热带地区大陆
7、西岸14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B冬、夏季风均偏强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D冬、夏季风均偏弱15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第13题,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从图甲可以看出,夏季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夏季风最强。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季气压梯度较平均情况偏大,说明冬季风偏强;夏季气压梯度较平均情况偏小,说明夏季风偏弱。第15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海洋形成高压,陆地为低压,因而中心区域出现负值。答案13.B14.A15
8、.D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下图,回答问题。(20分)(1)、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有关。(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4)当地草木枯黄时,地的气候特征为_。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30030解析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图中四地的位置分布,可以判断出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西风带有关;地为热带
9、草原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3)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季与湿季。(4)高温多雨如下图,要求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17(2013山东淄博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太平洋南纬20附近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材料二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区域气压中心及盛行风分布示意图。(1)简述材料一所示空气环流运动的成因。(2)
10、列出材料二中G、L和N三个地理事物的名称。(3)受材料一空气环流运动的影响,材料二中的W势力有所增强。在此情况下,G和L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4)简述S气流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大洋东西两侧洋流性质不同产生气温的差异,气温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第(2)题,根据其分布回答即可。第(3)题,W势力增强导致G与W之间的水平气压差变大,西北季风(L)增强,亚洲高压(G)的范围向东、向南扩展。第(4)题,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S气流形成的原因。答案(1)南太平洋东岸为寒流,气流以下沉为主,近地面气压较高;西岸为暖流,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气压较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气流;最终形成热力环流。(2)G为亚洲高压,L为西北季风,N为东北季风。(3)变化:G的范围向东南方向扩展,L的势力增强。原因:W势力增强,G与W之间的水平气压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4)西北季风就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的影响下,向左偏转而形成的。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