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试题(选修,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封于卫,周公作康诰酒诰等告诫他“元恶大憝(奸恶),矧惟不孝不友。”周礼中又强调“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 家族政治与道德观念结合B.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C. 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D. 社会秩序保持长期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元恶大憝(奸恶),矧惟不孝不友”、“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强调孝和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伦理,将家族政治与道德观念相结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
2、料并未涉及分封制;C选项错误,孔子首先提出以仁、礼为核心,包括孝悌、忠恕、智、信、勇、义等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初步建立起儒家的伦理学说,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说法片面,不合史实,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如图是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商鞅铜方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爱积十六尊(寸)五分尊()之一为升”。图中的底部铭文为“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款疑者,皆明壹之”。对此文物解读正确的是可实证商鞅统一度量衡 反映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图中的铭文为小篆字体 便利各地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
3、据“镇馆之宝”商鞅铜方量”可实证商鞅统一度量衡。根据“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可知,秦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采用的是小篆体。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各地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故正确,选择D项;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是在商周时期,故错误,排除ABC项。3.唐代传奇莺莺传写了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娶了高门女子韦氏的故事。张生的行为在当时社会被普遍认为可以接受。这反映了当时A. 小说兴起冲击等级观念B. 市民文学受到社会认同C. 主流观念影响小说创作D. 诗歌创作题材更加丰富【答案】B【解析】【详解】张生的行为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张生的行为在当时社会被普
4、遍认为可以接受”说明在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普遍认可追名逐利行为,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唐朝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张生的行为不符合儒家思想,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诗歌创作题材更加丰富,排除D。4.朱熹编纂了童蒙须知,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分衣服冠履、言语不趋、洒扫涓洁、读书楔子、杂细事宜等目。这表明当时A.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 儒家思想逐渐社会化C. 启蒙教育开始出现D. 市民文化影响力巨大【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分衣服冠履、言语不趋、洒扫涓洁、读书楔子、杂细事宜等”可以看出,朱熹的童蒙须知
5、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儒家思想逐渐社会化,B正确;从材料 看不出理学的官方地位,排除A项;“开始”一词表述错误,启蒙教育在这之前已有,排除C项;材料与市民文化无关,排除D项。5.唐宋至明清,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据估计,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26.5万公斤。导致17世纪白银大幅流入国内的原因是A. 海禁政策已经废除B. 农产品商品化刺激C. 世界市场不断拓展D.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26.5万公斤”并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
6、开辟,使世界逐步联系在一起,扩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贸易,欧洲大量购买中国的商品,导致白银流入中国,故C正确;海禁政策仍然存在,排除A项;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并不是很高,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弛,排除D项。6.据图1和图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B. 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C. 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D. 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乾隆年间江南省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划,有利于削弱地方省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江南省由一省分为三省,未体现层级细化,排除A;江南省分割无法体现官员职权的变化,排除B;图片信息与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无关,
7、排除D。7.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A.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B. 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 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 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首的一批进步士大夫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海国图志是当时记载欧美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材料中魏源认为西方的机器生产比中国的手工劳动效率提高,轮船和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有利于
8、“广推贸易”。这有利于打破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偏见和自视为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陈腐观念,对当时的思想界起了启迪作用,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思想的萌发魏源的思想8.1920年,新青年社创办劳动者,创刊号指出:“中国的工人比外国工人还要苦。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外国工人略微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这反映出当时A. 新文化运动深入传播西方启蒙思想B. 领导工人运动是中共成立初的中心任务C.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D. 先进知识分子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此时已经有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
9、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即让工人阶级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故D项正确;材料涉及是的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启蒙思想,排除A项;此时还没有中共,排除B项;C项是五四运动,排除C项。9.自抗战以来,关于“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开了激烈的论战,国民党顽固派提出:中国只要一个三民主义就够了,三民主义可以满足中国现在和将来的一切要求,为此,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A. 坚持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 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C. 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D. 创造性分析了两类矛盾的学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抗战时期,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对象、动
10、力、前途等做出了总结,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故B项正确;毛泽东坚持工人阶级对革命的领导,而不是农民阶级,排除A项;C项是在井冈山时期,排除C项;D项是在建国之后,排除。10.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A. 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B. 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C.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D. 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答案】C【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故答案为C项。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
11、了中国的国防能力,A项说法夸张,排除;原子弹本身不能做到远程打击敌国,必须同导弹结合才行,排除B项;科教兴国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政策,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64年”,联系这一时期我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特别是材料中的“军事技术”所包含的信息来确定材料所指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据此作出正确选择。11.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 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B. 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C.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D. 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到1965年,小学教育、中学教
12、育、高等教育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反映出我 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形成,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职业教育,排除B项;义务教育是80年代才开始普及的,排除C项;科教兴国是1995年才提出的,排除D项。12.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A. 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B. 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 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可以知道,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可以知
13、道,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是指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故D项正确;A项有借鉴列宁新经济政策中的“固定粮食税”,但是不是主要表现,排除A项;BC项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无关,排除。13.“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一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A.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B. 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C. 代表新兴工商业者利益D. 适应中央集权制度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
14、知,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的作用,重视教育。而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礼,强调道德教化,同时注重教育。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孔子,排除;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的利益,排除C项;孔子生活的时代没有中央集权,排除D项。14.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A. 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B. 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C. 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 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
15、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知,文艺复兴通过宗教题材的文学作品、雕刻艺术等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宣传人文主义,故C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文艺复兴的宣传手段,没有涉及到其思想主张,故A项与题意无关;B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D项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本质相违背,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排除D项。15.“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其中使个人从政治的外在束缚中获得解放的是A. 智者学派B. 文艺复兴C. 宗
16、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等信息可判断出“使个人从政治的外在束缚中获得解放”的应该是启蒙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智者运动是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而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主要是从宗教神学的外在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个人从政治的外在束缚中获得解放的则是启蒙运动,故D项正确。16.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 源自于劳动实践B
17、. 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 取决于资金保障D.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瓦特参与过修理唧筒这一劳动实践,从而为其发明改进蒸汽机提供了宝贵经验,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B;C夸大资金对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的作用,排除C;材料并没有揭示社会各阶级广泛参与发明创造,排除D。17.“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材料说明启蒙思想家A. 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B. 受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启示C. 融合了
18、自然与社会法则D.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中“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受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积极探索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思想的影响,故A错误;材料“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说明自然与社会法则并存,不能体现触合自然与社会法则,C错误;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启蒙思想家,故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背景分析解答。18.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
19、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实验显示,被爱因斯坦质疑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在量子力学中又称为“量子纠缠”)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发现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信息在空间中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有可能超过光速的。上述材料表明()A. 科学研究中证据比权威更加有力B.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持否定态度C. 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椐科学实验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已经过时【答案】A【解析】材料中通过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说法是错误的,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界的权威,这说明实验比权威更有力,故项正确;爱因斯坦对量子论是支持的,故项错误;材料中是说明实验与权威的对比,故项错误;D明显错误。相对论并没
20、有过时。19.有一位画家不满足当时学院派线条至上的原则,也不满足于在画室里循规蹈矩按格式完成作品,他与同事自立小组,追求个性的抒发,“当场描绘自己的所见”。他的作品是A. 日出印象B. 格尔尼卡C. 自由引导人民D.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答案】A【解析】【详解】“不满足当时学院派线条至上的原则”说明抛弃了古典派的束缚,根据“当场描绘自己的所见”说明强调光与色的瞬间印象,故符合印象画派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BCD项分别是立体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不符合题意。20.有学者认为:无论在风格和内容上,一些写作都十分专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从而失去了思想与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说他们从未打算过尝试交流
21、:这种“自我迷恋”是以牺牲读者为代价的。材料反映的文学流派是A. 新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创新,表现出随意性、不确定的特征,在写作手法上表现出无选择性、无中心意义、无完整性,甚至是“精神分裂式”的表述特征。根据材料“一些写作都十分专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从而失去了思想与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说他们从未打算过尝试交流”可知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D选项符合题意。新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
22、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A选项排除。浪漫主义文学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B选项排除。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C选项排除。二、材料解析题21.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
23、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钱穆国史新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材料二 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闽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材料三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
24、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中心内容,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演进中得到的有益启示。【答案】(1)措施:兴办太学;实行察举制;重用儒学家。(2)制度:九品中正制。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内容: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原因: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理学的形成;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4)启示:官员的选拔注
25、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可知,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在选官方面实行察举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重用儒学家。(2)制度:根据材料“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可知,“前期的地方推举制度”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作用:根据材料对察举制的弊端的认识,即“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 容易造成门阀世家”,可以反推出科举制的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内容:根据材料“士大夫们,以天道、 公议为旗帜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
26、事”可知,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是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原因:根据材料“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根据材料“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使得治学与从政相结合,即理学的形成有助于士大夫参政;根据材料“士大夫们以天道、 公议为旗帜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可知,宋代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士大夫积极参政的原因之一。(4)启示:根据材料一、二可知,官员的选拔应当注重选贤任能;根据材料三可知,国家治理应当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已逐渐定型,
27、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而到16世纪中叶的明朝开始发生变化,我国社会已经处于社会转型的而到16世纪中叶的明朝开始发生变化,我国社会已经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但开启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主要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及传统思想的僵化和文化专制,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摘编自百度和中外历史纲要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围绕“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
28、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定的社会转型阐述:从经济上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出现了新的转型,资本主文萌芽产生井缓慢发展,白银交易盛行,商业资本活跃。从政治上看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说明封建社会和制度的渐趋衰落;对外关系上,由开放转向闭关锁国。从文化上看出现反封建色彩(反传统、反教条,批判封建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工商皆本”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学东渐”开启;反映市民阶层壮大的文学形式小说达到巅峰状态。总之,明清时期的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出现了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示例2:
29、明清时期未能实现社会转型阐述: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腐败,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未产生新的社会力量;经济上固守农耕经济,厉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在文化上中国程朱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且日益僵化,文化专制加强;中国传统科技虽然仍然较为先进,但未产生近代科技。中国仍徘徊在封建主义的泥潭中且急剧地衰落,未能实现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日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总之,明清时期的中国日益衰落,未能实现社会转型。(其他符合题意者,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
30、提取有效信息,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阐述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解答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定的社会转型的角度,主要从经济、政治、思想、对外等角度分析;也可以选择明清时期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角度,从政治、经济、思想、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中国明清时期未能完成社会转型的原因。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第一位驻英法的公使郭嵩焘是另一位提倡渐进式改革的人,他对西方的直接观察使他公开承认,西方国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二千多年的历史、优秀的政治体制和道德学说。他在谴责自强运动局限性的同时,赞扬日本派学生赴英国学习法律和经
31、济学,并敦促李鸿章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法学和经济学。郭主张,这些知识,而不是军事,才是一个良好政府和繁荣国家的基石。他的呼吁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因为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材料三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
32、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郭嵩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突破。李鸿章为什么不接受郭嵩焘的建议?(2)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主要原因。(3)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答案】(1)突破: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原因:李鸿章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原因:辛亥革命后,资产阶
33、级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进行思想革命;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外国的经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3)认识: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日本则经历了思想文化制度器物的过程。福泽谕吉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不同结局深刻证明了该观点的合理性。【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赞扬敦促”可知,郭嵩焘主张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第二小问,依据“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可知,李鸿章作为朝廷大员,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为目的,只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第一
34、小问,根据“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可知,陈独秀主张民主与科学并重。第二小问,结合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状况来思考。(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学习西方是从学习技术开始的,后又学习制度和思想,而日本则先从思想入手,其次学制度,最后学器物。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向西方学习不能只学习一部分,而要全面学习,尤其是从思想上学习,比较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情况和结果就可以知晓。24.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密切,既是一个时代的表征,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使我心
35、中充满又惊又喜的感觉。大炮和破击炮轰击时,最大射程(即炮弹发射的最远距离),是在仰角45度时获得的但是要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通过探索原因而达到对某一效应的理解会使人顿开茅塞,从而使理解和确证其他事实无须再借助实验,目前的例子恰好证明了这一点摘自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
36、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摘自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材料三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摘自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2)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
37、生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持什么看法?试举一例文学艺术美术作品佐证这一观点。(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答案】(1)观点: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应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历史价值: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2)影响: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启蒙运动)。举例: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举一例即可)(3)看法: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举例:自由引导人民或者巴黎圣母院(4)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学艺术源于现实,
38、反映了社会生活。【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从材料“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可以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是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2)第一小问,从材料“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可以得出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北美殖民
39、地在启蒙思想鼓舞下获得独立,建立共和国。(3)第一小问,从材料“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可以看出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建立起来的社会的看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如西风颂悲惨世界自由引导人们。(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关系的理解。根据材料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应该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
40、映了社会生活。25.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因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业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二 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机器代表一种罪恶。”“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三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他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式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
41、”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1)请指出材料一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及其理论指导?并列举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活动?(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与甘地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的侧重点及其斗争方式的不同点。【答案】(1)革命:辛亥革命。理论:三民主义。活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2)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文明。他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中心的手工业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3)侧重点: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共和,主张暴力革命;甘地推翻殖民统治,
42、争取自治,主张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解析】【详解】(1)革命:根据“俄国虽迟我革命,业已成功”,结合所学可知,俄国革命指1917年的十月革命,因此“早六年革命”指1911年的辛亥革命。理论: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是三民主义。活动:结合所学,孙中山开展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活动。(2)根据“机器代表一种罪恶。”“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得出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文明;根据“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得出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中心的手工业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3)侧重点: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共和,主张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根据“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得出甘地推翻殖民统治,争取自治,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