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宋神宗见王安石“适如所愿,不觉如鱼得水,如胶投漆,则倾心纳之”。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克服危机,维护统治 B提高军队战斗力C使人民生活富裕 D增加政府收入解析:选A。注意题干中“根本目的”这一限定,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的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关系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土地兼并加剧导致农民的贫穷及反抗,从而引起政府财源枯竭和政治危机,理财是王
2、安石变法的中心环节,目的在于调整封建国家、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A青苗法 B募役法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题干所述是王安石变法中募役法的作用,解题关键是分析各项变法措施的作用。4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解析:选B。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
3、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本题选B项。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谋,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材料二臣(司马光)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续资
4、治通鉴长编卷356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日知录宋世风俗请回答:(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盖免役之法”、材料二“敛免役钱”可知争论的问题,理由应结合材料归纳概括。第(2)问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第(3)问应
5、先找材料中的关键词,然后概括即可。第(4)问,应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答案:(1)要不要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使人民失业。(2)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3)相同点: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为害大。不同点: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青苗、水利等法为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为害久远。(4)一致。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
6、(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创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商君书去强材料二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解析:第(1)问根据材
7、料可知商鞅的商业思想:商业的发展应在一定的限度内,为农业发展服务。第(2)问王安石在对待农、商关系上也主张限制商业、鼓励发展农业;在具体实践上结合王安石富国之法的相关措施来回答。答案:(1)商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商业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商业要服从农业的发展。(2)相同之处:商业过度发展导致农业衰退;应以农业为本。实践:实行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官府干预商品交换,直接参与经营商业活动,调控商品价格。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一、学思之窗(教材P53)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提示:(1)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2)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和实行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二、本课测评(教材P54)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提示:为了实现富国的目的,王安石采取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分析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目的及主要内容。提示: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主要内容: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三、学习延伸(教材P54)争鸣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提示: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青苗法的看法,应指出自己同意哪一看法,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