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洮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张洪丽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世界瞩目,故事精彩纷呈,引来了世界的热切赞许。然而,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也难免会遇到一些误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变得更加重要。相信,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也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讲事实能说服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逻辑与思想理论。在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看来,一些人之所以一
2、而再再而三地错误预言中国经济,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西方的思考方式解答“中国谜题”。因而,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观察家不仅关注中国发展的奇迹,更关注奇迹背后的中国理论。这就更加要求中国的理论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作出贡献。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自己最有发言权。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提
3、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历史经验表明,不熟悉本国国情而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如同削足适履,解释力必然不足。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中国国情构成中国理论最深厚的基础、最充分的根据。每一位理论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讲述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并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解决中国的
4、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需要我们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样一来,才能让世界既看到“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又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而应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巨变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辉煌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袁舒婕)1.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要“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的
5、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故事精彩纷呈,但我们在走近世界中央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误解甚至曲解。 B.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观察家不仅关注中国发展的奇迹,更关注这背后的中国理论。C.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较小,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D.理论工作者们需要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参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以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出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话题,自然而有指向性。 B.文章引用金融时报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观点,意在引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背景和意义。C.文章围绕着“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这
6、一论题,在论证这样做的原因的同时还渗透了做法。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结尾不仅重申了观点,而且还提出了希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基于讲事实能说服人,但讲道理才能影响人的认知,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需要讲好其内在逻辑与思想理论,使其作用更大。 B.在宣讲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时,我们以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讨为指向,努力提炼出中国理论的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理解的新概念。 C.每一位理论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我们的历史,才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讲好;准确把握我们的文化,就能提出独创性的理论。D.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把中国实践总结好,需要我们
7、概括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为解决世界性的问题贡献中国力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虽然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严重偏低,其中,居民的食品安全素养更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居民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认知,也造成了消费者对国产食品购买欲的下降。农村很多居民对于健康的理解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而是微信朋友圈文章等不科学的来源。因此,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都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比如食品龙头企业要开展各类工厂旅游、行业博物馆、参观走廊、食品安全公益大赛、
8、媒体开放日、消费者开放日等,打开工厂大门,主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但是企业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该如何提升食品安全教育?还是要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把食品安全知识写入学校课本,推动食品安全教育立法工作。(摘编自范现国谈食品安全教育:建议立法,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有删改)材料二:消费者购买食物时考虑的因素(资料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有删改)材料三: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大数研究报告显示,只有约7.4%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主动关注食品安全信息,超过半数的人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才会关注,34.8%的民众偶尔或极少关注食品安全,有6.5%的民众表示从不关注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去年
9、年底,媒体大量报道“拼接牛排”“胶水牛排”,特别是有媒体以试验称,此类牛排足以“以假乱真”,更是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情绪。其实“重组牛排”属于调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搅制后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成形,食用时需要二次加热的非即食类的肉制品。专家称,卡拉胶是“重组牛排”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这只不过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完全不同于建筑用胶或塑料用胶。公众没有必要谈胶色变。”(摘编自刘志勇食品安全认知仍需专业引领,有删改)材料四:近年来,尽管我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综合治理,食品安全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食品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食品安全
10、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目前食品行业实行分段监管为主,权责不清,导致政出多门,标准不一,政策出现“打架”现象。二是基层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薄弱。部分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落后,难以为食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监控手段。三是食品源头污染较为突出。食用农产品生产中存在不合理使用化肥、违禁使用高残留农药、滥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非法使用生长激素等现象。四是法规政策配套系统性不足,导致部分食品违法案件存在移送难、处理难、打击难等问题。五是食品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违背法律和道德,随意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同时,消费者个体对于食品安全缺乏足够了解,自我保护
11、、依法维权意识不强,消费时往往选择价格低廉的食品,也使不安全食品具备了生存空间。(摘编自张天任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有删改)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目前,我国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都有待提高。B. 超过两成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首要的考虑因素是价格而不是食品的安全性。C. “重组牛排”因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而成为不安全食品,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D. 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对食品行业进行了综合治理,但是食品安全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是
12、因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缺乏专业的引导。B.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C.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把食品价格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说明我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低下。D. 许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是被动的,往往要到可能危及自身安全时才会给予足够的关注。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有效提高我国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的方法。(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鸡 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的衣服夹
13、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是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
14、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
15、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叮叮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时,文嫂丢
16、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鸣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街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的鸡呢?我的鸡呢?”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
17、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扫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的鸡呀!我的笋壳鸡呀!我的黑母鸡,我的芦花鸡呀!
18、”“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的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出来。(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反衬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B. 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以点代面
19、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C. 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D. 文嫂生活艰辛,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昌焕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8. 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9. 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三就礼部试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咸丰初,张
20、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僚属白事,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同治初,英人阴助帕夏,欲令别立为国,用捍蔽俄。俄以数扰边境,遽引兵逐回,取伊犁。光绪初,宗棠既平关陇,将出关,论者多言自高宗定新疆,岁糜数百万,此漏卮也。今至竭天下力赡西军,无以待不虞,尤失计。宜徇英人议,许帕夏自立为国称藩。宗棠力争,军机大臣文祥独善宗棠议,遂决策出塞。令曰:“回部为酋驱迫,厌乱久矣。大军所至,勿淫掠,勿残杀。王者之师如时雨,此其时也。”三年三月,合罗长祜等军收吐鲁番,帕夏饮药死。国家承平久,武备
21、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适库伦大臣上言西事宜画定疆界,而廷臣亦谓西征费钜,可休兵。宗棠叹曰:“今时有可乘,乃为画地缩守之策乎?”抗疏争之,上以为然。大军还定南疆,宗棠露布以闻。崇厚欲遽与俄勘界定约,宗棠奏曰:“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上壮其言,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六年四月,宗棠舆榇发肃州。明年,和议成,交还伊犁。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借
22、贷外国。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孱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B.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C.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D.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
23、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部试”是指明清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考试。即“会试”,由于在秋天举行,又叫做“秋闱”。B.“露布”在古代多指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左宗棠挥军平定南疆,以此来向朝廷传递军事捷报。C.“舆榇”意思是载棺以随,表示决死或有罪当死。左宗棠用车子载着棺材奔赴前线,表达不收复失地不罢休的决心。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分军屯、民屯和商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宗棠早有能名
24、,颇受倚重。湖南巡抚曾邀请他出山辅佐。后来骆秉章对他的信赖使他遭受嫉妒,但名望也随之升高。B.左宗堂颇有远见,力排众议。收复新疆前,朝臣们都说此举劳民伤财,应让帕夏立国称藩,只有左宗棠坚持出兵收复。C.左宗棠心系国土,维护国体。平定帕夏前海外各国自负强大,认为中国军事实力弱,左宗棠以西征大捷改变这种偏见。D.左宗棠眼光独到,兴利除弊。鉴于屯兵制的弊病,主张发展屯田,兵农分开,以精壮之人为兵丁,让老弱之人去屯田。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至竭天下力赡西军,无以待不虞,尤失计。(5分)译文: (2)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5分)译
25、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小题。 狱中寄子由其二 苏 轼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注)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而身陷狱中。子由,即弟弟苏辙。柏台:又称作乌台,御史台前种了许多柏树,乌鸦经常栖息在树上面,于是老百姓将御史台叫作乌台。百岁神游:人死的讳称。浙江西:指杭州,苏轼曾在此为官,颇有政绩。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两句描写御史台森然、阴风阵阵的萧瑟环境,诗人在阴冷孤寂的狱里无法入眠,沉重恐惧的
26、心情可想而知。B颈联“身后牛衣愧老妻”,是说自己快要死了,还没让妻子过上富贵平安的日子,觉得特别愧对共患难过的妻子。C尾联两句写苏轼希望葬在为官过的杭州,展现出他当官为民的作为和风骨及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D这首诗为诗人在狱中写给其弟子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无奈的感怀之情,对妻子儿女的想念之情。15请赏析“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一联。(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潜桃花源记中,通过对老人和小孩状态的描写,展现桃花源中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气息的两句是“ , 。”(2)庄周逍遥游中“ , ”两句,意在以“此小年也”说明
27、二者依然没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3)在陈情表中作者用“ , ”八个字精练形象地将自己孤独无助的窘况表达出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我太难了”,说到底是一种青年亚文化表达。这略带幽默的自我调侃,更像是年轻人的一种自我心理 。面对生活的压力,一句流行话语说出口,能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并从而带来短暂的疏解。追求个性表达 ,面对生活,还需要换一副认真的模样。毕竟,真实的人生没有不难的。一帆风顺、一路坦途更多的时候用在祝福语中, 生活中却是不如意事常八九。磨难往往是逃不掉、躲不开的,迎难而上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态度。迎难而上,经过 的努力,战胜了困难,成长才会
28、 。成长,不正是在一个又一个“我太难了”的反复考验中实现的吗?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应该是一种过来人的视角,对于正处于困难中的人来说,( )杨绛先生有言:“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调适 无可厚非 艰苦卓绝 如期而至B. 调整 无可非议 坚苦卓绝 不期而遇C. 调整 无可厚非 艰苦卓绝 不期而遇D. 调适 无可非议 坚苦卓绝 如期而至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越坚强,积累的动能就一定越大,收获的
29、心得就越多。B. 越痛苦,可能积累的动能就越大,收获的心得就越多。C. 越痛苦,收获的心得就越多,积累的动能就一定越大。D. 越坚强,收获的心得就越多,可能积累的动能就越大。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能获得同龄人的理解与认可,并从而带来短暂的疏解。B. 能带来短暂的疏解,并从而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C. 能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并因此带来短暂的疏解。D. 能带来短暂的疏解,并因此获得同龄人的理解与认可。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 分)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_
30、。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_,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_,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21.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5分)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
31、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答: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项由加拿大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调查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每个国家的受访人数不少于400人。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大材小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一定会有个人定位,文化心理,社会背景等因素。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
32、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1.D(不合题意,根据第四段结尾信息“每一位理论工作者只有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讲述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可知该项所说第一个信息是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理论的条件,第二个信息就是“讲好理论”的具体解说。)2.B(论证手法的作用分析不当,引用金融时报评论员的观点不是为了引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大背景”而是引出“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内在逻辑和思想理论”。)3.A(B,强加关系。原文中几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讨”并非其他行
33、为的指向;C,曲解文意,根据第四段结尾部分,多个条件带来多个结果,而非一一对应关系,且“就能”推理绝对;D,张冠李戴,“概括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不是总书记的观点。)4. C 5. D 6. 从监管者来说,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监管力量和技术监控手段,推动食品安全教育立法;从经营者来说,要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能唯利是图,要拓宽开放渠道,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从消费者来说,要建立食品安全观念,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有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4题详解】C项,“因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而成为不安全食品,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错误。结合“去年年底,媒体大量报道拼接牛排胶水牛排,特
34、别是有媒体以试验称,此类牛排足以以假乱真,更是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情绪”分析,是此类牛排足以“以假乱真”,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情绪。故选C。【5题详解】A项,结合“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也使不安全食品具备了生存空间”分析,“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缺乏专业的引导”强加因果。B项,“最主要的原因是”错误。结合“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目前食品行业实行分段监管为主,权责不清,导致政出多门,标准不一,政策出现打架现象”分析,原文没有讲安全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是最主要的原因。C项,“说明我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低下”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说明我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
35、力低下”于文无据。故选D。【6题详解】试题分析:结合“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目前食品行业实行分段监管为主,权责不清,导致政出多门,标准不一,政策出现打架现象”“二是基层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薄弱。部分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落后,难以为食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监控手段”“四是法规政策配套系统性不足,导致部分食品违法案件存在移送难、处理难、打击难等问题”等分析,从监管者来说,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监管力量和技术监控手段,推动食品安全教育立法。结合“食品源头污染较为突出。食用农产品生产中存在不合理使用化肥、违禁使用高残留农药、滥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非法使用生长激素等现象”
36、“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违背法律和道德,随意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等分析,从经营者来说,要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能唯利是图,要拓宽开放渠道,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结合“食品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消费者个体对于食品安全缺乏足够了解,自我保护、依法维权意识不强,消费时往往选择价格低廉的食品,也使不安全食品具备了生存空间”等分析,从消费者来说,要建立食品安全观念,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有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答案】7. B 8.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呼应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
37、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突出了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 9. 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作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
38、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7题详解】B项,“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错误。学生不知道文嫂的身世并不能说明他们就冷酷无情、自私自利,而金昌焕偷鸡也只是个例,不能代表联大学生。【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对象是小说的标题。解答此类题,可根据标题的常见作用,从小说的结构、内容、人物形象、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小说的题目是“鸡毛”,但小说行文中迟迟没有出现鸡毛,这就很容易形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与小说的结尾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鸡毛又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鸡毛最后在金昌焕的床下
39、被发现,金昌焕卑下的为人被揭露出来,这就有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鸡毛”还有琐碎的意味,小说以此为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突出人性的邪恶和人生的苦难。【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找出文中对金昌焕进行描写和叙述的内容,确定所用的手法。作答时,先点出手法,然后结合事例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方式和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小说第六段集中刻画了金昌焕这一形象,主要通过细节描写写他不买纸、每天吃肉的怪癖,体现了他的鄙吝、无聊、无耻的形象;小说刻画人物丑态如在目前,是漫画式的,极具讽刺性。小说刻画的另一人物身份地位底下的文嫂与作为“先生”的金昌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金昌焕的丑恶形
40、象。10.D(参考标点: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11.A(礼部试就是会试,又叫春闱,春试。礼部试是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考试。清代沿用明制。【补充】春闱,指明清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唐代考试定在春夏之间。宋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于是有春试秋贡之名。元代于八月乡试,二月会试,明清相沿。均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12.B(只有
41、左宗棠极力反对错误,按照文意,左宗棠的建议朝中只有军机大臣文祥极力支持肯定。)13.(1)现在竭尽天下的财力物力供给西军,就没有办法用来防备意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尤其失算(失策)。(赡:供给。无以:没有用来。不虞:意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各1分,大意2分。)(2)左宗棠用兵善于审度时机(分析形势,观察战机),不只用(不固定于)一种计谋策略。筹划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控制军队数量,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策略。(审机:审度时机,或分析形势,观察战机。筹:筹划。以为:把当做。各1分,大意2分。)14C 解析 “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理解错误,应该表达的是一种哀伤无奈之情。15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42、梦里向往云山的那颗心像鹿一样奔跑,可现实里的自己却如同面临着沸汤热火的鸡。运用比喻。把梦中对自由的向往比作奔跑的鹿,把狱中恐惧待死的自己比作临汤锅的鸡,比喻传神,生动贴切。运用对比。苏轼内心追求自由,现实中却任人鱼肉,追求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奈、沉痛之情。(每点2分) 【诗歌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御史台森然阴风阵阵的萧瑟环境,苏轼在阴冷孤寂的狱里睡不着,想起面对刽子手的情形,心惊胆战。第三、第四句用“命如鸡”表达出苏轼对自我命运任人鱼肉的无奈和沉痛。这是一个亮节高格者的悲叹,不管身处何地何时,苏轼都始终追求这种自由、自我的坚定人格。第五句和第六句是苏轼觉得自己罪无可赦,思念起
43、孩儿们,希望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都平常就好,能够平安喜乐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快要死了,还没让妻子过上富贵平安的日子,觉得特别愧对共患难过的妻子。这其中不无诗人悟透人生,平常就好的淡泊哲理。结尾两句,苏轼希望葬在为官过的杭州。这表现出苏轼的忠直秉性,展现出他当官为民的作为和风骨。在这首诗中,苏轼写了对妻子儿女的想念、对自己的感怀,还有自已死了之后尸体埋葬何地的嘱托。其哀伤之情浓郁,昔日气势全然不见,所以读此诗又不同于苏诗其他之作,别有一种情深凄怆之感。16.(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17. A 18. B 19. D【17题详解】调适:是调整
44、使适应。一般和心理搭配。调整:是调整价格,重新调配整顿,使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一般和心态或者状态搭配。结合“自我心理”分析,选用“调适”。无可厚非: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过分指责的,表示说话做事虽有错误或缺点,但可以原谅,不必过分责备。无可非议:是说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表示言论行动合情合理、无误。“追求个性表达”这一行为,可能会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没有什么需要指责的,选用“无可厚非”。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常用于形容斗争环境艰苦。坚苦卓绝: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修饰“努力”,选用“艰苦卓绝”。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结合“成长”
45、分析,选用“如期而至”。【18题详解】按照段意,该段文字重在强调困难痛苦的意义,所以应该是“越痛苦”,排除A项、D项。“一定”过于绝对,先积累动能,然后才有收获,排除C项。【19题详解】语序不当,先“理解”后“认可”,先“带来疏解”后“获得理解与认可”,排除B项、C项。搭配不当,“并”与“从而”不能搭配使用,排除A项。20 【答案】 (1). 也受自然规律制约 (2). 温暖期气候较稳定 (3). 具有明显的地方性【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一空,依据前文“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后文的“随着社会历
46、史的发展”“从自然规律看”可知,这里应填:也受自然规律制约。第二空,依据前文“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以及后文“疫灾也相对稀少”可知,这里应填: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第三空,依据前文“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以及后文“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可知,这里应填:具有明显的地方性。21、 立 意:(1)不要好高骛远,而应脚踏实地。(2) 准确的自我定位。(3) 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译文】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会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地理、兵法。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咸丰初年,张亮基任湖南巡抚,以礼征召
47、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胡林翼诚恳相劝,左才出任。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骆秉章到湖南,又用计策半胁迫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手下禀告事情,骆总是问,左季高先生(对此)怎么说?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增多,诽谤和议论四处兴起,但(左宗棠)的名望也一天天的卓著起来。同治初年,英国人暗地里协助帕夏,想要让他另立国家,用来作屏藩抵御俄国势力。俄国因为帕夏多次侵扰边境,于是带兵驱赶,乘机攻取了伊利。光绪初年,左宗堂平定了关陇地区的叛乱后,将要出关收复,议论的人大多说从乾隆皇帝平定新疆,每年花费数百万两白银,这是国家财政外溢的漏洞。现在竭尽天下的财力物力供给西军,就没有办法用来防备意
48、外变故(出乎意料的事),尤其失算。应该依从英国人的建议,允许帕夏自立为国家向朝廷纳贡称臣,左宗棠极力反对,唯有军机大臣文祥认可左宗棠的建议,于是决定出塞作战的方针。(左宗棠)下令说,回部被叛乱的首领驱使胁迫,厌恶战乱已经很久了,大军所到之处,不可淫掠百姓,不可残杀无辜。王者之师像顺应时节的雨,这时正是遇到了适合的时节。 光绪三年三月,会合罗长祜等人的军队收复吐鲁番,帕夏喝毒药自尽。 整个国家太平很久,军事武备废弛不振作,但海外各国争着夸耀自己的富强,虽然中国屡次平定大的危难,各国私下的论调还是认为中国军事实力羸弱,等到左宗棠平定帕夏之乱,外国才渐渐地辗转述说他的战功。恰逢库伦大臣上奏章进谏西北
49、步战事应该尘埃落定,划定疆界,并且各位朝廷大臣们也认为西征耗费巨大,应该停止战事。左宗棠感叹说:“现在是可以利用的时机,竟然谋划画地为牢龟缩死守的策略吗?”向皇帝上书直言规劝。皇上认为他是对的。大军回军平定了南疆,左宗棠文书报捷给朝廷知道。崇厚想要赶快与俄国勘定边界签订条约。左宗棠上奏说:“在武力无法匹敌的时候,有割地求和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这连一支箭都没有施加,就放弃了重要的国土,这(勘定)边界(之事)务必不可应许。现在的打算,首要应当在订约之前加以谈判,灵活行事利用机会;其次之的打算,在战阵上决胜负,坚忍寻求胜利,微臣虽然衰老慵懒不肖无能,又怎敢不努力呢。”皇上认为他的话慷慨激昂很有气
50、魄,命令曾纪泽出使俄国,修订了之前的条约。光绪六年四月,宗棠载棺以随向肃州进军。第二年,和议达成,俄国交还伊犁。左宗棠用兵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不只用一种计谋策略。筹措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控制军队数量,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策略。刚开始西征,左宗棠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作借贷。左宗棠部队出塞共二十个月,新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复,(实在是)军饷供给充足的功劳。当初议论西部边防事务时,左宗棠主张发展屯田,听到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迂腐。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论述关内外过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说既然挂名兵籍,就不能改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应该将兵农划开为二,挑选精壮的人为兵丁,让老弱的人去屯田垦地,大家这才佩服左宗棠谋划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