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104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跟踪检测|基础达标练|1“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选C从“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可以看出是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对农业的改造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故C项正确。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 D商业解析:选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故A项正确。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

2、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解析:选D迄今,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A项排除;图片中未涉及绿色环保观念,故B项排除;C项的表述与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不符,故排除;图片中“一五”计划期间,工人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展重工业建设的场景体现了工人投身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热情,故选D项。41953年12月开始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以上政策的实施有利于()A国民经

3、济的迅速恢复 B提高城乡生活水平C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D形成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D粮食计划收购政策,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是配合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这有利于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5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由此可见()A生产资料完全实现公有制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解析:选B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但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占据一定的比例,故A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后,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故B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排除C项;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

4、始起步,故排除D项。61956年9月,中共八大指出“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B经济冒进思想已开始盛行C人民公社体制开始确立D正确认识了社会主要矛盾解析:选D1956年的中共八大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判断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D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故排除A项;中共八大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故排除B项;人民公社体制在1958年开始确立,故排除C项。7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大搞“

5、共产主义”试点,并实行了所谓的“全民供给制”。这一现象()A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B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解析:选D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1958年”“共产主义”“全民供给制”,可以推断是20世纪50年代末因“左”倾错误导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故答案选D项。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过曲折和失误,其中“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指的是()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解析:选B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没有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排除

6、A项;“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指的是“大跃进”运动,故选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不属于大搞群众运动,故排除C项;文化大革命不是大搞群众运动抓经济建设,故排除D项。91960年第四季度,毛泽东主席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搞几年慢腾腾,不要务虚名而遭实祸”,于是出台了“调整、巩固、提高”六字方针。随后,周恩来总理又加上两个字为()A恢复 B改造C跃进 D充实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提出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内容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因此周恩来总理又加上的两个字是“充实”,故D项正确。10新中国建立后一度销

7、声匿迹的集市贸易,1962年到1965年在城镇中重现。新中国对集市贸易的两种不同政策的共同点是()A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调整B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克服了经济建设中的困难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解析:选A无论是新中国建立后禁止集市贸易,还是1962年到1965年恢复集市贸易,都是国家经济管理方式的调整,故A项正确;新中国建立后禁止集市贸易,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故排除B项;新中国建立后禁止集市贸易和1962年到1965年恢复集市贸易,没有克服经济建设中的困难,故排除C项;1962年到1965年恢复集市贸易,体现国家对经济减少了控制,故排除D项。|能力提升

8、练|111953年后,中共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有偿地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这一方式()A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 B全盘借鉴苏联经济模式C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解析:选A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所有制上的转变,更能被资本家接受,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即这一方式有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故A项正确;苏联没有实行这一方式,故排除B项;这一方式属于三大改造,此前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已经完成,故排除C项;这一方式对国民经济比例没有影响,故排除D项。12“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中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

9、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项目中,仍有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这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A国家的财政税收较为充裕B国家主要从农业部门获取资金C政府仍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相当有限解析:选C材料“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表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充裕”;B项是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做法,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有限,故D项排除。13有学者认为,中共八大有许多非凡之举,比

10、如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分析,对经济发展方针的调整,对改进经济体制的设想。由此可见,中共八大主要目标是()A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调整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D寻找突破苏联模式的路径解析:选B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故A项排除;“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分析,对经济发展方针的调整,对改进经济体制的设想”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故B项正确;C项是指1960年冬提出的“八字方针”,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苏联模式,故D项排除。14从1957年到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从704亿元升至4 237亿元,增长了5.15倍,而同期的城镇职工年均工资却

11、从624元下降为615元,实际工资则下降了13.8%。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下滑 B“文革”的破坏C国家政策影响 D国际局势动荡解析:选C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把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投入到生产领域,政府对非生产性投资进行压缩,并在城市实施低工资、低消费的政策,故C项正确;经济发展下滑不是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文革”的破坏只是其中的一个时间段,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此时属于美苏争霸时期,国际局势不是影响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末汉口市面:“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视,商船四集,货物

12、纷华,风景颇称繁庶。”崇祯四年(1631年)一目击者过汉水口溯汉江而上,所见“郡城之东为汉口两岸居民不啻若九牛一毛(指两岸居民多),而万舰千艘,有如靸者,如革履者,如箕斗者;衔尾络绎,被岸几里许时余舟逆流排挤而上,尽费撑持”。摘编自范植清明清时期武汉港的商业和水上运输材料二:张之洞督鄂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从1890年到1909年,先后创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湖北制麻局、湖北纺纱官局、武昌制革厂、白沙洲造纸厂、湖北毡呢厂、湖北官砖厂、湖北针钉厂等近代企业,总资本约1 130万银两,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据统计,至1911年,武

13、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24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摘编自廖建夏武汉近代经济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析材料三: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在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业任务是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将武汉一个百废待兴的商业城市转变成了产能较大的内陆重工业基地。在这5年中,国家为武汉市工业领域投资5.4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5.4%,新建、扩建工厂160多个,其中新建企业32个,已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的29个,1957年全市工业部产值12.69亿元,是1952年的2.9倍,是1949年的4.6倍。摘编自张凯历史文化视

14、域下的武汉重工业遗产探究(1890196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近现代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视,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贸为主、贸易中心等方面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位置、交通、工商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其成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张之洞督鄂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

15、近代工业为全国之冠武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官办企业、轻工业、全国的地位等方面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在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业任务是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武汉工业基础、投资建设、资源条件等方面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将武汉一个百废待兴的商业城市转变成了产能较大的内陆重工业基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武汉城市化、中国工业面貌、全国工业发展等方面分析近现代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答案:(1)特色:以商业贸易为主;是重要的贸易中心。成因:汉口位于长江沿岸,交通便利;当地及周边地区工商业经济发展的促进。(2)特点:官办企业发展较快;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近代工业发展处于全国前列。(3)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武汉原有工业基础较好;国家对武汉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武汉有发展重工业的资源条件。影响:加速了武汉城市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工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