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届高三“龙一模”试卷语 文 【注意事项】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 文言文实词、虚词基础知识考查(共20题,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紧挨着B.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按照顺序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问广博精深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 比较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异乎寻常的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被告知D.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3.下列
2、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A.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 互相沟通B.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 牵涉C.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依仗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赞许4.阅读下列语段,正确解释加点的字。( )1分晋之鄙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 )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人。”A.浅陋无知 B. 轻贱 C. 轻视 D.边疆5.阅读下列语段,正确解释加点的字。( )1分桓公身有疾,左右病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 )。今人常以此相诟
3、病。A.缺点 B.责备 C.疾病 D.担心6.阅读下列语段,正确解释加点的字。( )1分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其东屋之除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 )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吾死,不然事定成!”A. 除掉 B.台阶 C.除非 D.授予官职7.阅读下列语段,正确解释加点的字。( )1分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 )秦曲。赵王召相如负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不易量。
4、A.背负 B.依仗 C.辜负 D.使承担8.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A.暮去朝来颜色故: 衰老B.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C.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估量D.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非: 非难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辜负B.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坚固C. 顾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 不过D.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故意 1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怎么B.某所,而母立于兹: 并且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D.与尔三矢,尔其
5、无忘乃父之志: 你的1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就B.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大概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当作D.徐公何能及君也: 哪里1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呵问D.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像1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他的B.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
6、志: 反而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就D.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却1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如同B.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将要C.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 这D.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因为1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在B.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好像C.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何况D.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趁机 16.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
7、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A.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 怎能B.武破寻、邑,憙被创: 遭受C.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军队D.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鄙俗1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使跟从B.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废除C.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觉察D.而仇家皆疾病 : 生病 18.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方法B.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只是C.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被D.
8、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嫉恨1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A.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推荐,推举B.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 追究C.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前往D.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祸患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A.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 哪里,怎么B.元元本本,靡有二事: 根本C.人贱物亦鄙: 鄙俗,浅陋D.及贞病笃: 病情二、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正确解释加点字。(共20题,共20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2122。(每小题1分,共2分。)信陵君过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之。令仆从访
9、之,未果,信陵君督过( 21 )。仆从以为过(22)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也。”A. 拜访 B. 过错 C. 责备 D. 过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2324。(每小题1分,共2分。)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其师患( 23 )其未得要领。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归之,训曰:“人之患(24)在自诩,此或终为患也。”A. 灾难 B. 毛病 C. 患难 D. 担心(三)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2526。(每小题1分,共2分。)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 25
10、)于嬉,嗜玩,或逃。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 26 )匪恒,则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未易量。A. 有人 B. 倘若 C. 迷惑 D. 或许(四)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2728。(每小题1分,共2分。)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 27 )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 28 ),州官不许,乃往。A. 假期 B. 假的 C. 借助 D. 临时的(五)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2930。(每小题1分,共2分。)周瑜欲出
11、行,令出行间鲁肃代职。途中见草屋八九间,令卒查之。少间,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行。小人间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29)焉?”瑜闻之,于行间( 30 )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A. 间隙 B. 间或 C. 参与 D. 从小路(六)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3132。(每小题1分,共2分。)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赡养祖母具表不就。州官令人持刀就( 31 )之,迫曰:“不者,请就( 32 )汤镬。”李密不为所动。遂不就车。A. 就职 B. 接受 C. 登 D. 靠近(
12、七)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3334。(每小题1分,共2分。)晋人有美玉。邻人觊觎,屡盗而不得。为绝邻人之念,晋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绝境,途遇江河,假舟楫而绝( 33 ),后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亦无所见,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 34 )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A. 直上穿过 B. 断绝 C. 横渡 D. 隔绝的(八)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3536。(每小题1分,共2分。)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明( 35 )道德之广崇,拓人间之美景,郡之人皆以为明也。一日夜游,见江船灯火独明,闻江上有筝声,听之有如仙乐。滕子京欲至观其由,遂亮起火把,行之甚远未至,然火不足以
13、明( 36 )也,遂罢。A. 贤明 B. 明亮 C. 照明 D. 阐明(九)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3738。(每小题1分,共2分。)陈人母逝,遵乡人之规,期( 37)功之亲皆来吊唁。后陈人外出,其妻与之约以一年为期。期年之后,妻未见其归。又数年,仍未见其归,悲而曰:“为何不见归?一年之期早逝,吾期归。莫非与佳期( 38 )而忘归耶?”A. 一周年 B. 期限 C. 约会 D. 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十)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3940。(每小题1分,共2分。)苏轼为杭州太守,见一人有才而穷( 39 )厄,于路泣之,轼助之,并告其曰:“岂效阮籍穷途之哭?当穷(40)且益坚,不可无气节。”此人铭记于
14、心。后至长江叹曰:“吾生须臾,长江无穷,有生之年当如苏太守。”A. 不得志 B. 穷尽 C. 处境困难 D. 走投无路三、 文言文句子翻译(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翻译划线句子。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选自旧唐书窦群
15、传,有删改)41.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 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翻译划线句子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
16、均礼。 (节选自新唐书韦陟传)42.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 四、 高中名篇名句默写(共6题,每空1分,共12分)43.补写出下列句子(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2)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说家住在湓江低洼潮湿之地,只能看到“_”,从早到晚只能听到“_”,借此抒写贬官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情。(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两句,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4)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_,_”
17、。 (5)李白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_,_”。(6)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_,_。五、诗歌(本题共2题,共9分)阅读下列唐诗,完成43-44题。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4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首联,诗人回忆了与老朋友曾经共饮的美好时光,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B. 颔联,诗人借助“浮云”、
18、“流水”这两个常见的意象,抒发了阔别十年的感慨。C. 颈联,点题,写相逢时的欢笑,开怀畅饮,把酒言欢,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D. 尾联,笔锋一转,秋色中红树满山,令人留恋。表达与友人携手同游的愿望。45. 试赏析本诗中的对比手法。(6分) 六、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
19、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
20、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4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
21、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4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4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
22、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南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俊,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4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
23、每食辄弦歌而荐之。(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七、作文(60分)5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颜渊、子路两人陪侍着孔子。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问孔子道:“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对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对平辈的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对少年人,使他们归依怀念我。”上述材料中颜渊、子路与孔子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24、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届高三“龙一模”语文答案(8月24日)五、 文言文实词、虚词基础知识考查(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B (A等到;C它的旁边;D广泛学习)2. D (A比较,B意外的变故,C申诉) 3. A(A暗中勾结) 4.C 5.A 6.D 7.D 8. C(C创作) 9. C (A违背,B险要坚固的地势,D仍旧,依然)10.C(A多么,B你的,D一定)11.D(A竟然,B还是,C是) 12.D(D如此,这样) 13.B(A表假设语气,如果,假如,C只,仅仅,D通假字,通“能”,才能) 14.A (B暂且,C他的,D趁机)15.C(A比,B如果
25、,D于是,就) 16.C(C兵器) 17.D(A听从,C去掉,脱掉,D推荐,举荐) 18.C(A说,B回头,D害怕,担心) 19. B(B极,尽) 20.C(C低贱)二、语段填空 21. C22.D 23.C 24.B 25.C 26. B 27.D 28.A 29.C 30.A 31.D32.B 33.C 34.A 35.D 36.C 37.D 38.C 39.A 40.C三、文言文句子翻译(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41.李吉甫认为羊、吕二人轻薄浮躁,接到奏表数日不予批复,窦群等人因此愤恨李吉甫。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划线处各1分,句意1分)42.根据旧例
26、,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划线处各1分,句意1分)四、高中名篇名句默写(共6题,每空1分,共12分)43.(1)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黄芦苦竹绕宅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3)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 何方圆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5)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6)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五、古诗阅读44.C C项,“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准确,情感不只有欢笑,还有老去无为的悲伤。颈联的出句又回到诗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
27、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故选C。45.(1)首联每每出游宴饮必定扶醉而归的欢乐与相别后的黯淡对比,心中不觉黯然,让人生发出岁月不饶人的无限感慨。(2)颔联“一别”与“十年”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一别十年的伤感。让人产生世事沧桑,人生无定,岁月蹉跎之感。(3)颈联相逢时畅饮的喜悦与两鬓苍苍、青春不再的衰老之态相对照,一喜一悲,一正一反,对比强烈。【解析】“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在江汉就曾经一起
28、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一别”与“十年”形成鲜明的对照,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
29、在不言之中。五、 文言文阅读46. B 47. D 48. D 49. (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2)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解析】文言文阅读文一般选择人物传记类文本,主要从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解并翻译文句这四方面设题。这类阅读题,必须要先整体阅读,掌握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再讲究做题的技巧和遵循的原则。46.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前四个断句相同,四个选项的第
30、一个区别在“涣少好侠”,翻译为“王涣年少时喜好游侠”更为通顺,排除C、D。根据对仗的原则,“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形成动宾结构,故选B。47.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于文化常识,应该熟记,注意容易设错点。“师”单用,不可指国都,一般指老师、军队。48.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D项,原文说“元兴元年,病卒”, 未点明是“死于洛阳令任上”。49.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重点关注文中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逐一译出重点词语,然后调整句式和结构。一定要有语境意识,根据上下文确定词句意义。采分点:(1)“为立祠安阳亭西”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安阳亭西为
31、之立祠”;“弦”为名词作动词,弹奏、奏乐;“荐”,根据上下文意推断为“祭祀、进献”。(2)“一岁”译为“一年”;“狱”为案件;“不过”古今异义,不超过;“文理”为条理。参考译文: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父亲名顺,安定太守。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
32、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从此后开始知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外面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严格地纠察鄙州所属郡县,声名大震。后来由于考核妖言不实而被定罪免官。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其中
33、那些含有冤情,长期告状,而历届官府所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彰明、人们难以信服的案件,王涣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智慧和妙算。元兴元年,王涣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酿酒,多达数千人。王涣的灵枢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碗加以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人民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延熹年间,桓帝喜好黄老之术,将各种祭祀的处所全部毁掉,只特别留下诏密县保存已故太傅卓茂的祠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庙。自从王涣死了以后,皇帝连续下诏给三公令他们挑选洛阳令,都不称职。永和年间,急切下令勃海任峻补任洛阳令。任峻提拔任用文武官吏,都各尽所能,纠察捉拿奸盗,一刻也没有空闲,一年断案,不过数十件,威风远超王涣,但条理不如他。任峻字叔高,在太山太守任上去世。 六作文(60分)(参考2020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