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网上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20世纪5090
2、年代某地区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该地区( )A.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 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C. 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 人口自然增长趋缓2. 有关甲、乙时期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时期人口迁移均以迁出为主B. 甲、乙时期人口迁移均以迁入为主C. 甲时期以人口迁出为主,乙时期以人口迁入为主D. 甲时期以人口迁入为主,乙时期以人口迁出为主【答案】1. D 2. B【解析】【1题详解】读图示曲线可知,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70年代以后较低,A错。目前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B错。人口增长率始终大于0,人口数量逐渐增加,C错。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小,人口自然增长趋缓,D对。故选D
3、。【2题详解】根据图示曲线,甲、乙时期的年均人口增长率都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两时期人口迁移均以迁入为主,A、C、D错,B对。故选B。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A. a表示的是死亡率B. b表示的是出生率C. 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D. 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4. 下列关于图中曲线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B. 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C. 2015年之后我国人口总数开始呈负增长的趋势D. 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答案】3. D 4. A【解析
4、】【3题详解】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人口增长特征,结合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而2010年之后,我国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故判断a表示人口出生率;b表示人口死亡率;c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 综上,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人口增长特征,结合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分析,2015年前后,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大致相同,B选项错误。202
5、7年前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之后出现人口负增长,故我国人口最高值出现于2027年前后,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现代型,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D选项错误。 故选:A。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
6、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5. 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政策鼓励 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A. B. C. D. 6. 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因素B. 环境因素C. 经济因素D. 文化因素7. 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C.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D. 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答案】5. C 6. C 7. D【解析】【5
7、题详解】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使得该地区剩余劳动力增多,属于推力因素,故正确;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工农业发展迅速,能为外来人口提供大量的谋生的机会,属于拉力因素,故正确;“闯关东”多为自发行为,与国家政策的鼓励无关,故错误;“闯关东”主要是经济目的,与山东省环境问题关系不大,故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A.山东省虽有政策扶持,但劳动力到山东省发展并无国家政策要求,因此“雁南飞”与政治因素关系不大,故A错误;B.环境因素不是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故B错误;C.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拉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雁南飞”现象的
8、主要因素,故C正确;D.文化因素不是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故D错误。故选C【7题详解】A.“闯关东”和“雁南飞”都是自发的性质,与政策无关,A错误;B.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不是决定因素,B错误;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人口迁移的有利条件,不是拉力因素,C错误;D.影响区域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差异,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故D正确。故选D下面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8. 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
9、城市化的差异造成的B. 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C.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D. 城乡差别大造成的9. 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 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B. 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C. 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D.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答案】8. C 9. C【解析】【8题详解】图示地区人口从人口承载系数大的地区向人口承载系数小的地区迁移,或从经济落后省份向经济发达省份迁移,因此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C正确;ABD不是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
10、】从图示信息分析,人口迁出省多为内陆经济落后省份,可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开发能力,调控人口承载能力,缓解人口压力,A正确;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是中国的国策,B正确;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利于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C错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行产业升级,缓解人口压力,D正确。故选C。【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
11、力中()A. 拉力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 拉力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 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 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11. 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 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 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 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 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答案】10. D 11. C【解析】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流动的影响。【10题详解】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故A、B选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城市环境质量较农村好,故排除
12、C选项;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故高昂的生活成本成为农民工回流的推力,D正确。故选D。【11题详解】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等有很大关系,使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所以A、D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以B错;农民工回流,使城
13、市人口减少,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正确。故选C。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读表回答下列问题。生活类型富裕型小康型宽裕型温饱型可承载人口(万人)85 35893 894104 330117 37012. 由上表可以看出()A. 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B. 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C. 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D. 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13. 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程度A. B. C. D. 【
14、答案】12. A 13. C【解析】【12题详解】由上表可以看出,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A正确;土地人口承载力不一定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B错误;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错误;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反相关,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正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不是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错误。故选C。【点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图中a、b分别表示A.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B.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C. 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D.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15. 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对外开放程度 资源数量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消费水平A. B. C. D. 【答案】14. A 15. B【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内涵及影响因素【14题详解】结合图示,根据人口合理环境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讲,一个国家
16、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可推理出:适宜的人口数量是a人口合理容量;极限的人口数量是b环境人口容量。故选A。【15题详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错误。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正确。故选B。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四条线,最有可能为出城交通干线的是( )A. OAB. OBC. OCD. OD17. O处最可能是( )A. 工业区B. 商业区C. 住宅区
17、D. 文化区18.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6. A 17. B 18. D【解析】【16题详解】读图可知,0A处等地租线显著凸向低值,说明该线沿线地租高于周边地区,交通通达度高,最可能为出城交通干线,A项正确。【17题详解】O处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商业对交通和人流量的要求最高,在该区域其付租能力也最高,因而可以判断O处最可能是商业区,故B项正确。【18题详解】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及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大致自东北流向西南。甲为印刷厂,会污染水源,不应布局在河流上游;乙为自来水厂,为保障水质,不应布局在污染严重的河流下游
18、;丙为铁路,一般不经过市中心,以免加重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噪声污染;丁为钢铁厂,占地面积广,有三废污染,位于河流下游,城市外围,地租低,对城市污染少,故D项正确。哥本哈根为丹麦首都,位于丹麦东部的西兰岛上。现今的大哥本哈根拥有全国560万人中的180万人口,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该城市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下图所示),该规划为哥本哈根后来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影响至今。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 影响该城市规划中“手指”,向主城区以外延伸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交通C. 市场D. 河流20. 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最可能规划为A 工业与商业区B. 别墅与港口区C. 金融与贸
19、易区D. 农田与绿化区21. 经过半个多世纪,该城市一直在按“手指”规划发展并不断完善。此规划对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突出表现在A. 避免地表硬化,减少城市内涝B. 减缓热岛效应,提高空气湿度C. 便于对外联系,扩大对外贸易D. 合理利用土地,交通通达度高【答案】19. B 20. D 21. D【解析】【19题详解】此题主要考查交通对聚落的影响及城市的功能分区的影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主要有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阅读图像,城市延伸方向与交通线路是吻合的,说明了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B正确。故选B。【20题详解】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手指”
20、间的空地可以设置农田、绿化区,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城市环境,D对。该地区常年受西南风影响,手指间区域规划工业区,对城区造成污染,A错。别墅区,应考虑布局在上风向,港口区应靠近港口,B错。离市中心或主要交通线远,人流量小,不适宜建金融贸易区,C错。故选D。【21题详解】此规划对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突出表现在合理利用土地,营造宜居环境,提高交通通达度,D对。城市建设不能避免地表硬化,可以减少硬化面积,A错。该地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该措施对提高空气湿度有一定作用,但不会太明显,B错。城市规划不能直接扩大对外贸易,C错。故选D。【点睛】城市发展向外扩张,如果朝各方向均匀扩展,容易
21、导致中心区城市问题严重,交通拥堵。“手指规划”方案,城市沿着主要的交通干线扩展,便于对外的联系。在手指之间建设绿化带,有利于改善、美化城市环境。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崛起地。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城市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影响东营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A. 气候B. 河流C. 矿产D. 交通23. 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 滨州市的等级比济南高,服务范围比寿光小B. 济南是黄河三角洲范围内最高等级的城市C. 滨州市与东营市的服务范围可能会有部分重叠
22、D. 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河流的影响【答案】22. C 23. C【解析】【22题详解】根据图示及文字材料可知,东营石油资源丰富,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崛起地,因此,东营是随石油开发兴盛起来的城市,东营并未临河,也并未临近主干交通线路,气候优势不明显,据此分析选C。【23题详解】济南是省会城市,级别高于滨州市,A错;天津是黄河三角洲范围内最高等级的城市,B错;滨州市与东营市的级别相同,地理位置临近,服务范围可能会有部分重叠;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石油资源的影响。据此分析选C。【点睛】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地形与城市区位: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山区城市
23、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气候与城市区位: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河流与城市区位: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2)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资源丰富地区随着资源的开发易形成城市。世界: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中国: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交通与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不同: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
24、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的影响: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政治:古代的雅典、西安,现代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较大;巴西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为政治中心兴建。宗教:麦加、拉萨最早由宗教中心发展而来。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4. 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A. B. C. D.
25、 25. 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多B. 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C. 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 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答案】24. A 25. C【解析】【24题详解】新疆乌鲁木齐以西地区地形复杂,降水较少,因此交通线路的建设以及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是该地区城市建设的首要条件。根据上面的分析和地图可知:乌鲁木齐以西城镇有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故正确。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水资源短缺,城镇位于山麓地带,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城市的形成,故正确。在城镇的最初形成因素中,其主要作用的是交通和水源,尤其是新疆地区,与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关系
26、不大,故错误。在城镇的最初形成因素中,其主要作用的是交通和水源,尤其是新疆地区,与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关系不大,故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城市等级与数量呈负相关,等级越高,数量越少;乌鲁木齐是该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其服务范围最广,服务种类最多。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故A错误。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大,故B错误。乌鲁木齐为省会城市,级别最高,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故C正确。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和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资源、开发历时、政治等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
27、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_,原因是_。(2)从图甲中分析,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_,原因是_。(3)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什么?(4)结合图乙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洲人口增长状况,确定大洲的名称:A_,B_,C_,D_。【答案】(1)缩短人口总量越来越大(2)不发达地区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死亡率下降,但文化教育不发达(3)经济、文化、教育发达(4)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世界总人口的曲线斜率越来越大,说明世界人口总量越来越大,世界人口每增加1
28、0亿的时间在缩短。(2)从图甲中分析,不发达地区人口数远超过发达地区的人口数,因此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地区,这是因为不发达地区获得了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死亡率下降,但文化教育不发达,人口危机意识不足造成的。(3)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达,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导致人口增长缓慢。(4)A地区在1960年人口高达5亿,但之后人口增长缓慢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欧洲;B地区在上世纪中叶以后人口发展突飞猛进,1980年近7亿人口,应为非洲;C地区在上世纪中叶以后增长较快,应为发展中国家较多的大洲,1980年近5亿人口,应为拉丁美洲;D地区人口增长一致平稳上升
29、,但整体增长不快,最可能是发达国家比较集中的北美洲。【点睛】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目前以传统型、现代型增长模式分布较为普遍。传统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利: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弊: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
30、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分布:农业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除中国、俄罗斯)。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利: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弊: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27.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
3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A表示_国家,B表示_国家。(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迁_地,B类国家主要是迁_地。(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_,_,_。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答案】(1)发达、发展中(2)现代/“三低”模式、 传统/“高低高”模式或过渡模式(3)入、出(4)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费用高,老年人生活孤单,国防兵源不足 实行计划生育【解析】【分析】A人口老龄化突出,表示发达国家,B老龄人口比重小,表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甚至出现负增长
32、,劳动力不足,人口迁入为主。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人口迁出为主。【详解】(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A人口老龄化突出,表示发达国家,B表示发展中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或“三低”模式。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高低高”模式、过渡模式。(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人口迁入地,B类国家主要是人口迁出地。 (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费用高,老年人生活孤单,国防兵源不足等。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28.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
33、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根据某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 亿,进入人口的高峰.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表)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表)(1)目前该地区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2)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大限制因素是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两方面: “开源”_。“节流”_。(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但是这种资源在利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_、_。【答案】(1)森林(2)耕地在城市、工交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
34、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3)淡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解析】【分析】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耕地资源问题的解决措施,水资源利用注意的问题。【详解】(1)从表2中数据可计算得出森林人均量低于最低标准,所以森林是当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2)由材料中提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湖使现有耕地减少,由此确定影响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大限制因素是耕地。该地区耕地减少,但人口数量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为增产粮食,需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产相结合,前者要采取措施少占耕地,扩大耕地后备资源;后者靠加大科技
35、投入,努力增加粮食单产。(3)根据各资源现有人均资源量及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的比较再结合当地的生态建设对各资源的影响,可推知对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是淡水。淡水利用要注意节约、保护水质、季节调配等。29.某学校开展了“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的课题研究。下图为该校学生绘制的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研究报告:(1)“辨身份”。甲、乙、丙表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商业区。 (2)“做参谋”。王同学的父母打算在、两地在建楼盘中选购住宅,、地中地价较低的是 ,购物方便的是 。 (3)“当代表”。该市准备在地规
36、划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在地规划以微电子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园。作为学生代表,请判断其中选址不合理的是 (或),并说明理由。(4)“谋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该市将不断向北发展,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打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该市应采取的对策有 。【答案】(1)工业区 住宅区(2) (3) 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向,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 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城区水源(4)地形 合理规划各类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文物古迹、弘扬传统文化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结合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原则判断,甲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
37、流下游带,应是工业区;乙主要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好的地区,应是住宅区。影响住宅区地价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度及环境状况等;区靠近工业区,环境相对较差,地价较低;在城市中心,近商业区,地价高,且出门购物方便。重化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带;微电子企业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带,应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区环境好。结合城市地形分析,城市北部地形平坦开阔,南部多山,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打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要从生态宜居和文化两方面提出。【详解】(1)图示甲分布在城市盛行
38、风向下风向,河流下游带,应是工业区;乙主要分布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好的地区,应是住宅区;丙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是商业区。(2)影响住宅区地价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度及环境状况等;区靠近工业区,环境相对较差,地价较低;在城市中心,近商业区,地价高,且出门购物方便。(3)重化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而地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一游带,在该处建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会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不合理;微电子企业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带,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带,靠近风景区环境好,在地规划以微电子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园合理。(4)由图示可以看出,城市北部地形平坦开阔,南部多山,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为打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要从生态宜民和文化两方面提出,该市打造生态宜居应合理规划各类用地,减少城市病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文化厚重应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弘扬传统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