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775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8.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6页
第66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7页
第67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8页
第68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69页
第69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0页
第70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1页
第7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2页
第7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3页
第73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4页
第74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5页
第75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6页
第76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7页
第77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8页
第78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79页
第79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80页
第80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81页
第81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82页
第82页 / 共8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14 中国地理 教师版.doc_第83页
第83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4 中国地理【高考预测定位】中国地理作为高考命题的背景和基础时,高度关注我国人口、自然;人口、社会发展等的现实问题;关注国土整治与开发的重大举措,关注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或成就。命题方向突出表现在地理定位和我国的自然、经济区域差异。而地理高考重视思维理性、逻辑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因此高考地理试题突出学科特点,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以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尤其是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因此要适应这类试题,要顺利解答区域类综合题。考点高考定位1.中国的政区、人口和民族2.中国的地形和气候 3.中国的河流和自然资

2、源 4.中国的经济发展5.中国的地理差异6.中国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1.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中国人口的增长、分布、政策3.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山脉、地形区4.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与成因及其相应植被景观差异5.中国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点、黄河和长江的开发6.中国自然资源概况、分布、开发、保护7.中国工农业分布概况和特点8.中国交通运输的地区分布9.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理单元划分、特征、差异10.中国主要省区、经济区发展条件、特点、关联、差异11.中国主要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1.应该重视区域地图,要重视良好的读图习惯的养成,提高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能力。2.加强有效

3、地提取和加工信息能力训练,综合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3.理解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分析知识之间联系,提高归纳区域特征、差异性、共同性的能力。4.突破文字表述的障碍,结合材料信息提出对区域开发的评价,探寻区域发展的模式、对策、措施等。5.以经纬度位置为切入点考查其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工农业概况,以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能力6.对局部区域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尤其加强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考查7.对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考查也是历年高考关注的热点【精讲核心知识技能】一、地形和地势1.我国地形、地势及其影响地形 地势 联系与区别 陆地表面多种多样的形态,

4、通常可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它主要从高度方面的特征来描述 二者有密切联系,广义的地形概念也包括地势内容 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影响 有利 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不利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坡度大,不宜耕种 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城市的建设 2.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要素

5、 主要影响 气候 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高原气候;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影响热力环流,如形成山谷风;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 水文 影响河流流向;影响河流的落差及流速; 影响河网密度,一般平原地形河网密度大,山地地形河网密度小 土壤 一般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部分冲积盆地、山间谷地等地区,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 农业 平原、盆地等平坦地形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便于机械化操作,而山区适宜发展牧业或林业,便于涵养水源 工业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开阔的地形中,封闭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6、 交通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方向,对铁路影响最为明显;影响交通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平坦地形交通网密度大 城市 地形平坦、地势稍高、面积大的区域是建城的理想区域,这有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减少投资 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特征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比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1四大高原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

7、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 海拔l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黄土高原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2 000米降到l 000米;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

8、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准噶尔盆地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柴达木盆地 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盆地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华北

9、平原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西狭长;海拔更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降水和气候分布规律1.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成因和影响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空间分布规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东南部沿海距海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内陆愈干燥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

10、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南涝北旱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异常造成的 降水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夏季风进退规律决定的,雨季长短造成的,另外,我国南方能接受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的水汽,而北方只受到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这也是造成南北降水差异的原因。北方易出现春旱、夏涝;南方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2.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干

11、湿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湿润区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气候湿润,森林半湿润区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半干旱区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干旱区”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分)(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

12、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6分)(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分)(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分)材料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

13、,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12分)【解析】试题以中国区域框图为背景,涉及到的内容有气候、河流、山地及工业区位等考点,(1)加强对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考生运用图形语言描述地理事象,这是试卷的一道亮点,要求考生掌握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对山脉名称的判断应紧扣区域范围与“作文材料”,据材料(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及图中呈现的洞庭湖与鄱阳湖,可知是庐山,降水在午后强对流天气下形成,为对流雨;(3)考查山脉形成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南方外力作用

14、以流水作用为主;(4)是对长江荆江河段、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和措施的比较分析,答题应抓住两条河流的特征,黄河地上河根源是河流含沙大,流速减缓后沉积,而荆江根源在于河道弯曲引起的水流不畅,泥沙沉积;(5)是对工业区位的考查,通过东风汽车公司搬迁的事实,考查区位理论的相关知识,考生必须明确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如交通、市场、科技、资源及社会协作条件等。【考点定位】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气候、地貌、河流的治理、工业区位7.(2009年广东地理卷)34.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共14分)资料一:见图20。资料二:见表1。表

15、1北海、钦州、防城港20002004年三次产业产值 单位:亿元资料三:见图21。资料四:见图22。(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2分)(2)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 (单选题,填选项字母)。(2分)A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 B2005年广西GDP小于重庆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 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E2005年西南五省(市

16、/区)GDP之和小于广东(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3分)(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4分)8.(2009年上海地理卷)(十六)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16分) 45.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苏州徐州面积8848平方千米11258平方千米地理位置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地形区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46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47.读“20世纪90年代

17、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48.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对苏州的建议:对徐州的建议:【答案】45.苏州徐州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水田农业旱作农业46.1990年至2006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的趋势;苏州面积减少快,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47.苏州和徐州GDP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GDP始终高于徐州。苏州和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48.苏州地区发

18、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努力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地区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的发展。【解析】45.表中地理位置是判断地形区与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依据。其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46.读 “苏州、徐州1990-2006耕地年递减率变化”图,先分别读出两地的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然后找它们的异同点(在图中)。47.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得知:苏州GDP1990年为202.14亿元,2000年为1540.68亿元,2006年为4820.26亿元,逐年增长;徐州GDP1990年为112.8

19、4亿元,2000年为616.95亿元,2006年为1428.80亿元,逐年增长;共性为GDP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GDP始终高于徐州。同理分析苏州和徐州“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的异同点。48.要“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就得研究两地“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苏州GDP增长快,占用耕地多,要注意保护耕地;徐州GDP外力作用的形式是流水沉积作用。【考点定位】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17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答案】A【解析】河床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水位高过两侧湖泊的水位,洪涝灾害多发。【考点定位】各类自然

20、灾害分布地区的特点。18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答案】B【解析】河床泥沙淤积严重,形成 “地上悬河”,而长江中游地区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排水不畅最容易形成此剖面。【考点定位】各类地形区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考点10 中国主要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1.(2009广东地理卷)32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共15分)资料一:见图15。资料二:见图16。资料三:见图17。(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等。(3

21、分)(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2分)(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3分)(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4分)【答案】(1)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2.(2009广东地理卷)35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共1

22、0分)资料一:见图23。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l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3分)(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_。(2分)(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5分)【201

23、1年模拟题】(2011届江苏省百校高三样本分析考试)读图11“我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图”,完成6-7题。6.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属于(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珠江流域A. B. C. D.7.造成乙河的水文特征与甲河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有( )乙河流经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乙河在平原区,流速较慢乙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低 乙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内1月平均气温较低A. B. C. D.【答案】6.B 7.C【解析】6.看图可知,1月均温0等温线(南方北方的分界线)的位置可知甲是长江,图中的提示了“十字架”的宁夏和陕西,可知乙是黄河。7.由上题进而推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流速快,且植被覆

24、盖率较低,且1月平均气温低于0 ,故B错CD对。黄土高原位于季风区,故A错。(上海市长宁2011年4月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试卷)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坡,海拔从北部7700多米下降到南部数百米,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2010年12月15日,嘎隆拉隧道的爆破成功,结束了“高原孤岛”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结合材料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墨脱的说法正确的是( )海拔高,气候严寒 地处喜马拉雅山迎风坡 水力资源丰富 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大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A B. C. D. 11.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后,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25、 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 B. 增强区域间文化交流C. 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环境污染【答案】10、C 11、A【解析】10.墨脱县位于西藏,海拔高,但气候并非严寒,只是夏季气温较低,错故排除AD。题中可知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即位于迎风坡,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加上其海波由7700米下降到数百米,说明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错在是受东南季风影响,故排除B。由于墨脱县2010年才通公路,山区交通闭塞,那么植被覆盖率较高,空气湿度大。只有C答案正确。11.从题意可知,公路通车后对经济的影响,C、B、D答案都不属于经济方面,故只有A答案正确。同时

26、,我们知道交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比如自然资源得到开发,旅游业得到发展,对水力资源的需求量变大等等,使得当地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37.(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40(36分)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材料一: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项目2000年2008年能值百分比能值百分比投入可更新自然资源能太阳辐射能82612%834121%雨水化学能599090%605878%土壤储能46200691%4676780%灌溉用水

27、能13800207%1532221%小计668163015%688842231%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化肥688306567%76484058%农药、农膜531051%698037%农用机械电能、燃油354503382%1112.76114%小计1048114730%1884486104%可更新有机能有机肥188003762%1903696%种子54701095%6411247%劳动力257005143%2605057%小计499702255%51411665%合计221597100%308742100%材料三: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产出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

28、ej)。2000年2008年能值百分比能值百分比产出农产品有机能小麦232848%4291337%稻谷238869%3351044%棉花3191165%3711156%油料15005480%15004673%其他农作物448321638%574661790%合计273732100%320966100%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 与 自然地理分界线。小麦和水稻作物的分界线是 。(6分)(2)从耕地投入能值(材料二)来看,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2008年,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区位凶素是 。(6分)(3)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29、变,在于 、 能值逐渐降低,而 能值在农业生产投入巾占绝对比重。在农业生产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主要是由 能源转化而来。(12分)(4)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4分)(5)与2000年相比,2008年投入产出能效相对较 (低或高),请分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2)从耕地投入能值(材料二)来看,从表中“可更新自然资源能”的四个项目(属于自然区位因素)中可知土壤储能比重最大,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土壤,但不能照搬填“土壤储能”,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区位凶素(包括自然和人文),从2008年对应的

30、数据可知项目“农用机械电能、燃油”投入能值最大,所以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区位凶素是生产技术(机械)。(3)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也就是材料二中2000向2008年的转变,对比两个年份的数据可知;可更新自然资源和可更新有机能所占比重下降,不可更新工业辅助所占比重上升,并占到61.14%。根据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在农业生产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主要是由石油能源转化而来。(4)种植棉花优越的气候条件主要从热量、水分,同时注意棉花不同时期对水分需求的不同,江苏沿海地区的伏旱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采摘。(5)与2000年(2737.32/2215.97)相比,2008年(3209.66/3

31、087.42)投入产出能效相对较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由于“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比重增大明显,对应三个项目(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机械电能、燃油)大量投入对耕地会带来那些影响。36.(广东省茂名市2011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6分)材料一:我国黄河上游地区略图(图7)。这里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B为河套地区,自清代以来,人们开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图7材料二:粮食问题具有“放大”效应。粮食是必需品,供需紧张,就有可能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

32、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材料三:我国1992-1998年粮价涨跌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关关系图(图8)。(1)图7中A山脉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试举两例: 。甲处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8分)(2)该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6分)(3)河套地区发展自流灌溉,是人们充分利用了黄河和_ _的有利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但这种灌溉方式也导致了 (环境问题)的产生。(6分)(4)图8信息反映,我国粮价变化会引发_ _,引起我国粮价上涨的自然原因可能有_ _。(6分)(5)为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对策?(10分

33、)(3)人们充分利用了黄河水和地势条件在河套地区发展自流灌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种漫灌的灌溉方式,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该地区蒸发量大,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4)图8信息反映,我国粮价变化会引发通货膨胀,此问不难看图可直接得到,引起我国粮价上涨的自然原因可能有病虫害、旱涝灾害等,注意关键词“自然原因”。(5)加强水利建设;切实保护耕地;实行种粮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强粮食储备;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2010年模拟题】(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读图完成5-6题。5图示区域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地区B城市周边地区C塔里木河下游D盆地

34、中部6图示区域城乡聚落规划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丰富的水源B便捷的交通 C适宜的气候D平坦的地形【答案】5.B 6.A【解析】5.图示区域为新疆天山南北两侧地区,该地农业区主要分布城市周边地区,满足城市人口需要。6.图示区域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城乡聚落规划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水源。(2010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图,回答5-6题。5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

35、地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6关于B地及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力密集型工业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2010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读下图回答7-8题。7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A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BB地区农业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36、CC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D与D地相比,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8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这些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A气候温暖 B暴雨频繁 C地质复杂 D植被破坏【答案】7.C 8.A【解析】7. C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因河流地势低,气温较高,而发展河谷农业。8. E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暴雨频繁、地质复杂和植被破坏导致该地区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区,与气候温暖无关。(湖北省黄冈市2010年高三年级3月调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9图8所示岛屿,从岛西北的洋浦港到岛西南的莺歌海的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形成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

37、化土地分布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该岛雨季平均降雨量分布图(图8)、相关地理要素变化曲线图(图9)。材料二 该岛探索订单农业之路,始于冬季瓜菜,起步于1998年,大面积推广于2000年。时下,种植反季节瓜菜近170多万亩,与农民签订保价放种订单农产品总量达30多万吨,形成独特的订单农业模式。八成以上反季节瓜菜销往岛外,产销衔接,全靠订单,而且特别提倡大面积发展无公害瓜菜。(1)据材料一回答:雨季时,图示岛屿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高达 毫米以上,简述该地降水量丰富的原因;并概括该岛的地形特征。(12分)(2)当前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卫星发射基地是 ,该岛拟建的卫星发射基

38、地与该基地相比的优势是 。(8分)(3)读图9,描述近50年图示岛屿西部沙漠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图示岛屿西部沙漠化(4)据材料二回答:该岛推行“订单农业”,大面积发展反季节瓜菜的有利因素有哪些?(6分) 【答案】(1)2000(2分)地处东南季风和夏秋季节台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6分)呈环带状分布着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4分)(2)酒泉(2分)海运便利;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节省燃料(6分)(3)1956年到1975年,沙漠化面积逐渐增加;1975年后,沙漠化面积逐渐减少(4分)人口数量增加,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6分)(4)自然因素:终年高温,热量

39、条件可以满足四季瓜果的生长(3分)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大;交通、通信设施的完善,为海南推行“订单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外运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等(3分)【解析】(1)雨季时,从图8中等降水量分布特点可知,图示岛屿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高达2000mm以上;该地地处东南季风和夏秋季节台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因而降水量丰富;该岛为海南岛,其地形特征呈环带状分布着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当前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卫星发射基地是甘肃省酒泉,该岛海南岛拟建的卫星发射基地与该基地相比的优势是海运便利,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3)从图9中图例提示可知,1956年到

40、1975年,沙漠化面积逐渐增加;1975年后,沙漠化面积逐渐减少;岛屿西部沙漠化与人口数量增加,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有关。(4)该岛推行“订单农业”,大面积发展反季节瓜菜的有利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来考虑。37.(广东省韶关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浙江省位于2703N到3111N,东经11802到12308之间,西南部多山地、丘陵,东北部多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26分)。(1)描述浙江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2)下表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月

41、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4375901371792231602761821024451(3)舟山与绍兴1月多年平均气温分别为5.7、4.2,分析舟山1月多年平均气温高于绍兴的主要原因。(6分)(4)近些年来,杭州、嘉兴、绍兴地区以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卉、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简述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37.【答案】(1)由南向北递减(或南多北少或由西南向东北递减)(3分) 南部雨期长;且多地形雨;多台风雨。(3分) (2)6月,多梅雨(或锋面雨带到达),故降水量较大;(2分)7月,伏旱(或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降水量较少;(2分)8 月,多台风雨,故降水量较大。 (2分

42、)(3)舟山是海岛(或四面环海),海水热容量大(比热大),海洋性强。(6分) (4)城镇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水陆交通条件改善;信息通达度好;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相对日、韩等国家,农业生产成本低。(8分)【解析】(1)根据图中不同地点的年降水量值,可知浙江省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这主要是由于南部雨期长,且多地形雨和台风雨。(2)浙江某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大,6、8月降水多,7月降水少,6月,多梅雨(或锋面雨带到达),故降水量较大;7月,伏旱(或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降水量较少;8月,多台风雨,故降水量较大。(3)舟山1月多年平均气温高于绍兴,这是由于两地的受海洋影响的强弱不同,

43、舟山是海岛,海水热容量大,海洋性强,所以1月冬季气温高。(4)近些年来,杭州、嘉兴、绍兴地区以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卉、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交通、市场、农业技术、生产成本等因素。【原创1】(12分)读某区域能源调配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 电为主, 电为辅。(2分)(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原因是 。(4分)(3)2010年元月,该区域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缺口日益加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 。(多选)(2分) A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电力需求加大 B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 C受金融危机冲

44、击,工厂开工不足 D产业结构升级,高耗能企业增多(4)针对上题分析的可能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4分)【答案】 (1)水火(2分) (2)运输距离短,运价低(4分) (3)AB(2分) (4)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电力;做好破冰工作保障海运畅通;加强电煤陆运;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增加核电发电量。(4分)【解析】第(1)问,“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区域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是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第(2)问,越南煤与晋煤相比,品质不占优势,但其与珠三角地区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第(3)问,华南地区电煤供应紧张是我国冬季经常出现的

45、经济现象。这与冬季取暖用煤有关同对也与交通受阻有关。第(4)问采取的措施有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电力;做好破冰工作,保障海运畅通;加强电煤陆运;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增加核电发电量等。【原创2】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1)形成丙处地貌类型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2分)(2)乙和丁所在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农业区,其农业生产共同的主导因素及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8分)(3)甲城与重庆相比,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4)丁所在省区从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分析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的原因。(6分

46、)(2)乙和丁所在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农业区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其农业生产共同的主导因素都有水源灌溉,乙利用高山冰川积雪融化水灌溉,丁利用黄河水灌溉,两地都是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有风沙危害;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用水引起下游河段用水紧张。(3)甲城是兰州市,结合图中信息,与重庆相比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沿河流分布,位于河谷,铁路交汇处。(4)丁所在省区是宁夏,从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量人口生存条件,而北部地区相对条件好些,可以从地形、地势、水源、生态环境

47、来回答。【原创3】新疆南北幅员辽阔,文化多彩,邻国众多,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西大门。(1)众多国家与我国新疆接壤,它们分属亚洲分区中的( )A.西亚、中亚地区 B.东亚、南亚、西亚、中亚地区C.东亚、西亚、北亚地区 D.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地区(2)新疆地区主要地理特征是( )A.平原和山地为主,森林广布 B.山地和盆地为主,荒漠广布C.高原和山地为主,冻土广布 D.平原和高原为主,黄土广布(3)新疆旅游丰富,其中最能反映新疆风情特色的是( )A.麻辣菜肴、茶馆小吃和吊脚楼房B.掉袖袍装、喇嘛寺庙和石砌碉房C.雪山戈壁、坎儿井渠道和清真寺D.马头琴声、那达慕节庆和蒙古

48、包(4)关于南疆和北疆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属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均属季风气候区B.分属我国热量带中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均属干旱地区C.四周高山封闭多风蚀地貌和流动沙丘,地势相当崎岖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绿洲农业发达,是我国商品粮基地(5)天山北坡比南坡降水稍多,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6)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新疆地区的 ,其源头水源补给来源主要是 。(7)南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棉花产地,从气候条件看,当地 ,有利于长绒棉的生长。根据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北疆地区制糖工业属于 主导型工业。 (8)通往新疆的我国铁路大动脉是 铁路,该铁路是第 亚欧大陆桥的

49、重要组成部分,其往西延伸可通往的邻国是 国。(9)2010年我国设立了喀什经济特区,这一重大措施将对新疆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改善当地地广人稀状况,适当平衡我国人才分布B.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缓解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改变胡焕庸线的地理分布D.造成新疆劳动力持续短缺,引发东部民工潮澎湃西涌【答案】(1)D (2)B (3)C (4)B(5) (2分) 盆地西部有缺口 山地迎风坡 大西洋水汽可进入(6) (2分)额尔齐斯河 冰川积雪融水(7)(3分)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积温大; 原料(8) (3分)兰新;二;哈萨克斯坦(9) (2分)A【解析】(1)与新

50、疆接壤的有蒙古(东亚)、俄罗斯(北亚)、哈萨克斯坦(中亚)、阿富汗(西亚)、巴基斯坦(南亚)等国家,所以D答案正确。(2)新疆的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说明山地和盆地为主,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故B正确。(3)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维吾尔族为主,A、B、D错在于分别属于南方地区、藏族、蒙古族的风情特色 。新疆气候干旱,有戈壁,且雪山较多,新疆的坎儿井就是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著名荒漠地区灌溉系统,且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在清真寺进行礼拜。(4)南疆和北疆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显著,且气候干旱,不可能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故排除AD。C错在地势相当崎岖,应是较为平坦

51、,因为受到风蚀作用较强。由于南疆纬度较低,属暖温带,而北疆因为纬度较高属中温带,且都属于干旱地区。故B正确。(5)天山北坡降水较多,说明了位于山地的迎风坡,由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个缺口,使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容易进入,形成地形雨。(6)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是额尔齐斯河,由于西北降水较少,补给给河流的就更少,故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山脉的冰川积雪融水。(7)新疆为优质棉产地,从气候条件可知,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则日照充足,故积温大。新疆制糖原料为甜菜,就近原则,属原料主导型工业。(8)通往新疆的是我国的兰新线,属亚欧第二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往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9)喀什经济区的建立,会从一定程度上吸引外

52、来投资者,同时也会给当地带来不少的就业机会,所以会改善当地地广人稀状况,适当平衡我国人才分布,故A正确。但并不会使得喀什马上成为发达地区,而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速,故B错。经济区的建立会吸引不少外来人口,但本地户籍的人口并非增长,故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增长,C错。D错在新疆劳动力并非持续短缺,且其经济水平暂时还不会超过东部,不可能引发东部民工潮澎湃西涌。【原创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 甘肃舟曲位于甘肃南部山区,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突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瞬间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至少造成127人遇难1294人失踪。(1)图中字母A表示 山脉,

53、请举例说明该山脉是图示地区的一条地理界线: , (举2例)。(2)据图分析,图示地区降水分布总体特征是 ;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是 ,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图中流经兰州的河流是 ,图示河段主要特点有 。(3)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是 。(4)简要分析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5)在舟曲泥石流减灾救灾中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请根据已学知识,就“3S”任选两方面写出应用实例。【答案】(13分)(1)祁连山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分界线);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青海省和甘肃省分界线。(任答两点,其它合理

54、给分,2分) (2)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400mm 受山地迎风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 黄河 (3)从图中可知城市是沿着铁路线分布,即兰新线和兰青线分布。(4)泥石流产生的原因要从降水、地形、植被、土质等方面分析。从发生时间可知,8月是北方的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强度大,汇水集中。舟曲地处陇南山地,地形复杂,坡陡谷深。山坡植被覆盖率差,加上坡度大植被较少,较容易发生泥石流。同时还受汶川地震和人为开矿等影响,山体岩石松散破碎。【原创5】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属于地形区_,分析该地形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2)乙地是_,位于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上,简述有那些

55、地理分界线经过乙地。(3)比较A、B两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2)秦岭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月份月均温0等温线(3)B河比A河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B河无冰期,A河有冰期【原创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北京青年报消息2009年8月29日,新建铁路川藏线成都至朝阳湖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正式对外公布,首次披露了该铁路的建设规模、线路走向、站点设置等。据悉、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波密、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公里,将成为川渝地区连接川西北旅游圈和

56、西藏地区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重要通道。下图为川藏铁路规划路线分布图。在我国四条进藏铁路规划中,青藏铁路已经开通运营。下图为四条进藏铁路规划方案图。(1)我国在建设青藏铁路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是() 高原冻土 生态脆弱地形复杂 高寒缺氧A B C D(2)影响川藏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经济 D宗教(3)在四条进藏铁路线中,起点和终点海拔高差最大的是() A新藏铁路 B青藏铁路 C川藏铁路 D滇藏铁路【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空气稀薄。我国在建设青藏铁路过程中,需要解决高原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三大难题。第(2)题,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交通闭

57、塞、少数民族众多、经济落后,经济是影响川藏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3)青藏铁路地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新藏、川藏、滇藏铁路都跨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且川藏铁路的起点成都地处成都平原、地势较低,所以川藏铁路起点和终点海拔高差最大。【答案】(1)D(2)C(3)C 【原创7】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建库_;种草放牧_。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对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2)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

58、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3)梯田的修筑,最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4)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_,原因。 (5)图中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解析】判断出a、b、c、d四地的地貌类型分别是面积开阔的平地、陡峭的坡地、缓坡和深谷,再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梯田是在山坡上一层一层修筑的,沿山坡的走向,梯田是高低排列的,对土壤结构、坡向和物质组成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在原来的单一方向的斜坡上,改造成层状特征;田埂是一道围堰,和山坡的走向垂直,即与等高线基本平行。窑洞宜建在背风坡,地势相对较高的山地(山脊)上。在青藏高原上,

59、属于高原沙漠气候,植被缺乏,生态脆弱,要注意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答案】(1)db(2)B(3)A (4)丙处丙处与甲处相比,位于向阳坡,采光条件好;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防寒条件好。丙处与乙处相比,位于山脊,不易积水(5)草场退化、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2题。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A200mm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C等温线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2.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解析】不同的自然区域有不同的气候、地

60、形、水文、土壤等,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甲图反映的是种植业景观,乙图反映的是畜牧业景观。1.考查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的界线,故选D。2.形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降水的差异,因此区位因素是气候。【答案】1.D2.B下图为以塔里木盆地某点(O)为中心向a、b、c三个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3-4题。3根据上图判断图中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AabcBabcCabcDab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塔里木盆地向北、向西、向东南分别是天山山地、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由此判断a、b、c,故选B。【答案】B4关于a、b、c三条线路上的地理事物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a线沿途资源丰富,矿

61、井广布、工业城市密集Bb线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是热量充足,年较差大Cc线地区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Da、b、c三条线路中河湖都以内流为主,水源不足【解析】我国西北地区乃至非洲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光照强烈但热量条件不理想,人口分布较少,城市密度小;青藏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故选C。【答案】C铁路是国家的交通命脉,承担着大宗货物的运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不断修建,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开工了石太、郑西、武广、京沪等高速铁路。读“四条高速铁路位置示意图”,完成5-6题。5.高速铁路修建的最直接的目的是()A全球经济危机,需要拉动内需B缓

62、解原有铁路运输的压力C加强两地的经济联系D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6.郑西高速铁路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原因()A节约土地资源 B节约资金C沿线沟壑纵横 D保证安全【解析】5.注意审题,要求回答的是高速铁路修建的最直接的目的是针对既有线路饱和的现状,提高原有铁路的运输能力。6.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为双线,线路穿越豫西山地和渭河冲积平原,南倚秦岭,北临黄河,沿线80%区段为黄土覆盖,湿陷性黄土区的施工是最大的技术难题。因此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答案】5.B6.C 读“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据此回答7-9题。7.图示区域广泛分布的岩石是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63、 D.大理岩8.图示区域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关于其形成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地质差异 B.气候差异 C.地势差异 D.植被差异9.该地区为解决农业用水、人畜用水问题,广泛采用“小水窑工程”,其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少 B.降水变率小C.蒸发旺盛 D.地表径流少【答案】7.A8.D9.D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 积温等值线图(单位:),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处数值比周围低,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地处盆地 C地势高 D云量大11.图中4 500 这条等值线的东段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地势

64、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解析】10.读图可知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地势高,所以数值比周围低一些。11.读图可知,图中4 500 等值线所在纬度大致的35N,为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答案】10.C 11.A二、综合题(2道题,共56分)12下表是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气象和农业资料。据表回答下列问题。(28分)地形区平均海拔高度(m)年均温()年降水量(mm)主要农产品商品率甲约10001.838635%乙小于1015.2123224%(1)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其成因是_。(6分)(2)甲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

65、是_。简述促进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3)乙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是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10分)(4)简要分析乙地区农产品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4分)【解析】甲地位于我国大地形区上,再结合表中资料可知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上。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甲地以牧业为主,乙地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离海远;处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2)牧业改良品种;改善交通;加强牧场建设;加强畜牧产品的深加工等。(3)季风水田农业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等。(4)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不大;地区人口多,口粮及饲料用粮

66、比重大。13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是指某一时间积雪面积与同时期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的差值。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图1)和甲国图示地区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图1中甲、乙、丙三国交界处的地形为_;L1河和L2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_、_。(6分)(2)图1中A、B两湖泊属于咸水湖的是_。(2分)(3)图1中有三个经纬线交点,其中海拔最高点的地理坐标为_。(4分)(4)据统计分析,积雪面积距平指数超过20万平方千米或低于20万平方千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雪灾或旱灾。根据图2信息说明19962006年出现雪灾的时间。(8分)(5)分析图1中L1河段多雪灾的主要原因。(8分)【解

67、析】(1)根据经纬线进行空间定位,确定图1所示区域的名称,L1河和L2河地处内陆地区,因此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另外附近有山地存在,因此也有山地降水补充河流径流。(2)湖泊按照盐度高低可以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咸水湖在地图上主要表现为有径流注入,但无径流流出,据此可判断B为咸水湖。(3)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进行三个点的海拔高低比较即可。(4)直接阅读分析图2即可。(5)应根据区域特征分析图1中L1河段多雪灾的主要原因。【答案】(1)山地大气降水冰雪融水(2)B(3)(88E,48N)(4)2002年末至2003年初,2005年末至2006年初。(5)此地为冬季风的主要路径区,且地处两山间的风口和山地迎风坡地带;冬季当水汽含量大的偏西风强劲时,此地易出现雪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