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学者在中原龙山文化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随葬品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等,数量可达一、二百件。但这种规格的墓葬不及墓葬总数的1%,由此可推断A社会生产与分工日趋精密细致 B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C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D黄河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2小雅瞻彼洛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这样的表述,“君子万年,保其家室”“君子
2、万年,保其家邦”。这说明西周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D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3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杜绝了地方吏治的腐败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实践了重农抑商的政策4“毁镜”是匈奴和拓跋鲜卑共有的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但经考古发现这种丧葬习俗在拓跋鲜卑建立北魏政权后几乎不见。据此推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极有可能是A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转变 B传统纲常礼节
3、受颠覆C北魏统治者是黄帝的后裔 D民族交融不断的加强5中国古代某一项制度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征税”,该制度是A两税法 B摊丁入亩 C一条鞭法 D租庸调制6古代中国有一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等内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是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712世纪后期,金朝一位统治者被百姓誉为“小尧舜”,他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A文景之治 B四时捺钵 C大定之治 D猛安谋克8下表为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中关于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朝代
4、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17.2%24.5%461%A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B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C科举制受现实的制约 D封建统治基础受动摇9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说明A制衡机制得到完善 B君主专制得到不断加强C内阁决策权被削弱 D中央政府职能逐步扩大10明代“河间(今属河北)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等。贩缯者,至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今属河南),并天津沿河一带;贩铁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植者,至自真定;冀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这反映出明朝
5、A区域间长途贩运得到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改变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D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11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着,时常购觅邸报,“习闻有边衅二字,藉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A对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 B已突破“天朝上国”的观念 C加强了广东沿海的防务 D对当时英国的情况了如指掌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
6、东西。”他评论的是A. 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13有学者提到:“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清政府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记载更为客观、真实B康梁作为当事人,他们的叙述记录了真实的历史C康梁的记述包含作者的主观意图所以缺乏史料价值D历史研究需要多方面收集史料证据进行甄别和辨伪1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一做法 A因人设法违背法
7、律精神 B. 稳定了全国的政局 C推动民主政体趋于完善 D. 防止了袁世凯专制15下图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该图第二个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障碍 B. 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蓬勃发展 D.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16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A当时党内右倾思想占统治地位 B中共中央正确分析了革命形势 C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
8、确道路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17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示意图此次战役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D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18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这意味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胜利 B农村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大规模展开19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
9、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0202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40年来深圳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深圳的崛起主要得益于A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C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D拥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小题,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共40分。21(12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是由各个民族
10、共同缔造的,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bu)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適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史记秦始皇本纪(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资治通鉴司马光 卷二十九材料二图1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 如表所示地区管理方式新疆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
11、公为盟长、旗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历史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边疆统治的特点,并说明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22(16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
12、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
13、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努力。(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典型事例。(4分)23(12分)阅读下
14、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旧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解放后,投机资本疯狂操纵黄金、银元,在私营百货公司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私营商店的产品都以银元标价。同时投机资本势力还掀起一股物价飞涨的浪潮,天津、上海带头,华中、西北跟进,波及全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据程中原、夏杏珍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材料二 下表为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中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超英国“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
15、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六五”计划期间,我们是怎样“走向”改革开放的?(7分)湛江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ADABCBBA题号111213141516171
16、81920答案ABDADDCC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共40分。21: (1)方式:战争、移民戍边、设置管理机构,和亲等方式。(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原因:北方战乱。(1分)作用:北方民众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3分,答出两点即可。)(3)特点:管理方式灵活多样,借助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维护统治。(2分)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2:(1)内涵:爱国主义、反抗精神、忧患意识、自强
17、不息等。(4分,每点1分) 努力: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等(任答两点2分)(2)理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台湾等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任意三点6分)(3)典型事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的根基;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任意两点4分)23:(1)措施:银元之战、米棉之战(2分)影响:使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民众信任(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举措: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三大改造;(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