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689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岳麓版必修一、二、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曾说:“舜其大孝也与”;战国时期的孟子言必称尧舜,也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2、”;荀子也称善“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这些表明A. 儒家学说源自于远古的尧舜B. 儒家借助圣王宣扬伦理道德C. 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D. 儒家注重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答案】B【解析】由“舜其大孝也与”“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借助尧舜来宣扬孝悌的伦理道德,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说法错误,儒家学说是春秋时期形成的;C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题干主要强调孝悌等伦理思想;D项错误,孔子时期不是封建社会,不可能维护封建伦理秩序。【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正确理解“舜其大孝也与”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是借助尧舜来

3、宣扬伦理道德的。2.从秦开始,地方长官就有自辟(任命)僚属权,虽然中央限制郡只有辟署百石以下、县只有辟署斗食以下掾史吏员的权力,但地方设官,除几位主要长官的官秩在百石以上外,其余诸曹掾史本都在百石以下。据此可知,这一传统A. 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B. 容易产生封建割据势力C 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D. 说明郡县长官权力开始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秦代地方出几位主要长官外,其余官员都可以有地方长官选择任命,由此容易形成以地方长官为首的利益集团,从而产生封建割据势力,故选B项;这一传统容易加剧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并非是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加强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C项;

4、这一传统是地方长官的权力,并非是郡县长官权力的扩大,排除D。故选B。3. “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A. 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B. 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C. 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D. 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董仲舒提出三纲思想,构建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提出君权神授,这都体现了他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D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董仲舒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排除A;董仲舒发展了儒

5、家学说,不是完善,排除B;C项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名师点睛】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3)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

6、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4.明永乐帝即位后,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但诸可奏章并不经过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皇帝。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这表明明代内阁A. 已成为法定中枢机构B. 执掌机密事务的决策C. 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D. 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可知,洪熙以后内阁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故选C项;由所学过的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史实可知,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A项;明朝内阁只是参与机密事务,但并不能进行决策,排除B项;材料信

7、息只能表明内阁的行政职权发生变化,但并不能说明其性质发生变化,且明朝内阁始终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其性质并没有发生过变化,排除D项。5.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论证财富为何物时说“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这反映了A. 古代的农本思想B. 重农抑商的思想C. 工商皆本的思想D. 中国落后的病因【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可知,徐光启认为农产品粟帛就是财富,反映了其重视农业强调农本的思想,故选A项;材料虽反映了重农的思想,但并没有体现抑商,排除B项;材料中徐光启强调的是以农为本而非工商皆本,排除C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以农

8、立国的农本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并没有使中国落后,中国落后的病因在于明清时期依然坚守抑商政策,排除D项。6.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平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A. 改变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B. 使西方列强平等地对待中国C. 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D.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

9、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使西方列强不得不改变侵华策略,实行以华制华,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并没有粉碎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C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分析解答。7.在中国近代史上,“这种需要是在进口工业品刺激下产生,并得到满

10、足的。于是,在进口品不能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情况下,一种替代型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了”。进口品不能满足需要主要是因为A. 欧洲列强忙于世界大战B. 民众提倡国货运动的发展C.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封锁D. 国内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短暂的春天J由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世界大战,不但减少了对中国的轻工业产品的输出,反而要从中国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进口轻工业产品,从而形成了广大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所以选A项;BCD项不是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BCD。8.1921年,梁漱溟指出,“今天的中国,西

11、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孔子创立的儒学已经成为糟粕B. 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C. 新文化运动文化观的极端倾向D. 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时间信息可以得出,所述现象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材料所述“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在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故C正确;儒学至今仍然有其现实意义,故A不正确;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不等于人们已经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故B不正确;新文化运动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

12、文化的说法不正确,故D不正确。9.下表统计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战果。此战役大小战斗 1824次 攻夺据点 293座 毙伤日军 12645人 毙伤伪军 5135人 俘虏日军 281人 俘虏伪军 1407人 伪军反正 1845人 日军投诚 7人 破袭交通 铁路948里,公路3044里 缴获 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机关枪179挺,重机关枪45挺,山炮16门,重炮3门 A.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C. 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D. 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特点是破袭交

13、通,使日军伤亡惨重,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故C正确;大革命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利,BD不符合题意,排除。10.创桥中国史指出:“从1943年以后,特别是从1945年起,他的思想就十分清楚地被看成是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情况的最权威的范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文化的总结和顶峰。”这说明他的“思想”是A. 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B.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总结C. 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1943年”“194

14、5年起”可知是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情况”说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D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不是单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总结,B错误;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符合材料中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特点,C错误。11.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周恩来说:“人民代表提出了意见,政府要出来回答。回答对了,人民满意;不对,就可以起来争论。”“各部门对于代表提案应当随时处理,随时答复。”周恩来意在强调A. 在工作中要注重政治协商B. 政府部门应该履行应有的职责C. 人民群众要监督政府工作D. 要

15、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材料中的“人民代表提出了意见,政府要出来回答”等信息可知,人大代 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政府提建议和意见,监督政府工作。各部门对代表的提案应当随时处理,随时答 复,这说明了政府部门应该履行应有的职责,故选B项;A项“政治协商”从材料中体现不出;C项从材料中得不出;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12.“印度支那敌对行动的停止就要实现了。举世盼望的印度支那的和平就要恢复了。正如朝鲜一样,和平又一次战胜了战争。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继续为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而努力。”这一讲话A. 是中方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B. 加速了朝鲜战争的结束

16、C. 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D. 有助于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日内瓦会议。由材料中的“印度支那的和平就要恢复了 正如朝鲜一样,和平又一次战胜了 战争”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一讲话是1954年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故选A项;朝鲜战争已于1953年结束, 排除B项;万隆会议未涉及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13.对于教育,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辆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主要是因为A. 发展教育比实行改革开放更重要B. 教育对国家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C. 改革开放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D. 发展

17、教育是国家既定的优先战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认为教育问题很重要,因为其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基础,选项B正确;选项A表述不准确,教育发展和改革开放之间并无轻重之分,排除;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促进了教育发展,选项C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我国明确将教育作为发展战略,提出科教兴国是在1995年,排除。14.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出现了西餐;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开始流行;改革开放后,港台明星逐渐成为中国大众关注的焦点。对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表述较为全面的是A. 中国大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B. 中外交流使民众物质生活发生变化C.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物质生活水平D.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受

18、经济政治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体现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对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因此表述较为全面的是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受经济政治影响,故D项正确;ABC体现的是经济方面,故错误。15.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城邦的四万名公民中每天有两万人领取津贴,兼职的陪审员每年要有150200天参加案件审理。这主要说明当时雅典A. 民主政治达到巅峰时期B. 拥有财富的公民数量大增C. 公民参政热情非常高涨D. 支撑民主政治的成本巨大【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四万名公民中每天有两万人领取津贴”可推知,当时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而发放的津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再由“兼职的陪审员

19、每年要有150200天参加案件审理”可推知,这会严重影响公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这些都说明当时雅典支撑民主政治的成本巨大,故选D项;材料所列史实是从消极的一面来审视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因此无法证明民主政治达到巅峰时期,排除A项;材料无法证明公民领取津贴后就拥有了财富,因此无法得出B选项的结论,排除B项;C选项内容需要有公民积极参政的史实证明,但材料中并没有相关史实,相反,材料所列史实“兼职的陪审员每年要有150200天参加案件审理”会影响公民的参政热情,排除C项。16.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玉米,非洲的咖啡珍珠、宝石、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

20、要商品。欧洲的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开辟A. 扩大了烟草等农作物在世界的种植B. 使亚洲丝绸等商品成为珍品C. 使欧洲商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D.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欧洲的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以欧洲为重心开始紧密地联结为一体,故选D。材料并未提及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问题,不能得出A项结论,排除;亚洲的丝绸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一直都是珍品,它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太大的关联,排除B;材料中的这种“商业联系”也有可能是正常商业贸易,并不指向殖民活动,无法得

21、出C项结论,排除。17.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A. 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B. 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C. 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D. 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伏尔泰主张哲学家当君主,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连开明专制君主都反对,本质上三人均强烈反对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C项符正确。AB两项不是二者共同的主张,故排除。18.1689年,虽然权利法案“只是在最低限度上改变了国王的权力,但不能说它只具

22、有最低限度的意义”。这是因为此法案A. 开启了限制王权的历程B. 消除了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C. 奠定了民主宪政的基础D. 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的基础,该“法案”虽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有限,但历史意义重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了限制王权的法案,如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订立;B选项错误,该法案颁布后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D选项错误,权利法案废除的是英国的君主专制,不是君主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9.“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

23、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反映了A. 煤炭已成工业主要能源B. 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C. 英国铁路交通已经建立D. 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铁路交通使用的是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而蒸汽机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又可以运输煤炭,所以是“自己运输自己”,C项正确;虽然煤炭是近代工业的主要能源,但材料与此无关,A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煤炭的运输而不是进口,B项错误;电力工业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D项错误。20.有学者认为,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曾经有着和平发展的可能。该学者认为这种“可能”大致处于A. 一战爆发后二月革命前B. 二月

24、革命后七月事件前C. 七月事件后十月革命前D.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答案】B【解析】【详解】由所学过的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要用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但是七月事件中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的起义,布尔什维克党便抛弃了和平的幻想,故选B;AC两个选项的内容都是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排除;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俄国的革命也随之结束,D项不符合材料“在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这一信息,排除。21.1921年7月,苏维埃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租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政府的法令,按时缴纳

25、租金。下面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这些企业逐渐变成私人所有、私人经营B. 外国资本家需要定期交纳租金C. 这些企业的所有权仍属于苏维埃国家D. 这些企业主不得进行商品交换【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材料介绍苏俄政府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对本国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允许通过租让中小企业等形式进行商品生产或交换,这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方式,企业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属个人,故C正确,排除AD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外国资本家,排除B。22.有人断言,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了“永久的稳定”。由于此时爵士乐中具有反叛性的咆哮乐风行美国,这些人主张将经济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的20年

26、代定名为“咆哮的年代”。上述现象A. 说明美国经济发展与文艺成果融为一体B. 反映出经济“繁荣”对人们有较大迷惑性C. 客观地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D. 肯定了胡佛经济政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人断言,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了永久的稳定”以及他们认为20年代是“经济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的2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虚假繁荣,当时美国人并没有认识到繁荣背后潜藏着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繁荣”对人们有较大的迷惑性,故选B项;材料中所述现象只是借用文艺风格给20年代定名,但是并没有论及经济发展与文艺成果之间的关系,

27、A选项结论无法得到证明,排除A项;当时美国的繁荣只是虚假繁荣,并未出现黄金时代,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并没有客观地反映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到美国当时的经济现象与胡佛经济政策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23.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所定“冷战”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由此可知,“冷战”A. 促使美苏在古巴展开核对峙B. 排除了任何武装斗争的可能C. 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D. 应竭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是以美国为

28、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故选D项;材料只是提及冷战的定义和原则,并没有提及冷战的表现及影响,因此由材料无法看出美苏是否在古巴展开核对峙,也无法看出是否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排除A.C项;材料只是提及应避免武装斗争,但是并没有说冷战能够排除任何武装斗争,而且武装斗争也是不可能被排除的,排除B项。故选D24.以下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变化表。下列属于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时间1913-1938年1948-1960年1960-1965年1965-1970年年均增长率()0.76.87911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 美国扩大商品输出C. 关贸总协

29、定的签署D. 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数据表明二战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出现了显著增长,这是由于关贸总协定的签署降低了关税,推动 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C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到20世纪50年代初就已结束,A项不正确;表格数据不仅仅是美国一国,B项不正确;D项与材料关系不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孔子的面貌随时代、阶级不同而变异摘编自李泽

30、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伏尔泰终其一生尊崇、仰慕中国的孔子,不遗余力地宣扬、倡导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堪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伏尔泰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专制,并大声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材料三 1987年11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

31、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共同特征。(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在推动近代法国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时代变革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基本认识。【答案】(1)共同特征:以传统儒学为基础;吸收诸家思想成分;思想内容有发展;弘扬了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 的需要。(2)作用:中国儒家思想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借鉴,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而启蒙思想成为反对教权主义 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制度的诞生。(3)基本

32、认识:时代变革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变革的先导。【解析】【详解】(1)共同特征:根据所学可知,二者都是儒学的代表,因此都以传统儒学为基础、吸收诸家思想成分;再结合二者的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可概括得出,二者的思想内容都有发展、都弘扬了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2)作用:根据“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黑暗和专制”可得出中国儒家思想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借鉴,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根据“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并结合的学可得出启蒙思想成为反对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制度的诞

33、生。(3)基本认识:结合所学可从时代变革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变革的先导的思想进行概括。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这种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

34、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农业调整法,限制小麦、棉花、玉米、大米、烟草等农作物及牛奶、生猪的生产,对削减产量的农场主给予补贴,并给农场主提供新的信贷。根据该法成立的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20多万头快产仔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同时毁掉了1000多万英亩的棉田。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实行包产到户和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两则材料所代表的农业改革的相同之处。【答案】(1)包产到户的目的:发展农业生产,解决温饱问题

35、;满足群众要求,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为了 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目的:稳定农产品价格;缓解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相同之处: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都推动了国 民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包产到户的目的:根据“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可得出发展农业生产,解决温饱问题;根据“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得出满足群众要求,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为

36、了 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目的;根据经济危机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得出其目的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缓解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可从二者所体现的规律及所产生的影响角度进行概括,可得出二者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

37、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纲领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

38、立外交关系。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国际形势和基本的外交方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国际形势: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3)原因: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

39、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的面临的国际形势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我国基本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根据材料“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说明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2)根据材料“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可知中日建交的原因是中日民间往来增多和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根据材料“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可知中美关系改善直接推动中日建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也是中日建交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