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631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9 文言文阅读2 武官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二)武官类(时间:80分钟分值:78分)武官类人物的品行特点:志向远大、文治武功、忠诚廉洁、政绩卓著、为人正直、处事严明、直言劝谏、尽心军事、善于谋略、关注民生、体恤士卒、主张德政、文武全才。近几年,2013年全国卷马文升传、2015年全国卷来护儿传,其传主是武官,2015年全国卷选用的宋史孙傅传,传主孙傅虽是文官,却也干了武官方面的大事,可谓文武双全。2018年全国卷鲁芝清廉忠诚,谦和端正,审时度势,治政有方。2019年全国卷吴起英勇善战,体恤士卒,主张德政,屡建奇功。这些人物,同文官一样,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信知

2、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

3、,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

4、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B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C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

5、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D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D“其母死”指韩信的母亲去世了,句意完整,前后应断开,可排除B项。“韩信”作“虽为布衣时”的主语,其前面要断开,可排除A项;“时”指时候,应放在前面,意思是“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可排除C项。故选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在泛指军队,这里意指韩信与樊哙等都是行伍之人。B淮阴侯,这里是以官爵称谓韩信。C辟,中国古代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指征召布衣入仕。这里的“

6、辟”通“避”,取“回避”之意。D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有舍人。A这里的“伍”意思为“同伙之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信自知受到皇上的畏忌,闷闷不乐,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并羞于与列侯一同上朝。B韩信骄矜自负,不善韬光养晦。他称皇上没有自己能统帅军队,这件事引起了皇上的不满,为日后招致杀身之祸埋下了祸根。C韩信串联陈豨,有谋反之心。他认为陈豨去钜鹿任职,所率之军是精兵,又受到皇上的信任,别人如果告他反叛,皇上不会轻易相信,如果韩信在宫中做内应,谋反就可能成功。D太史公分析韩信悲剧的成因时,强调了韩信自身的原因。这段话启示后人

7、从韩信的悲剧中吸取教训。B韩信是因谋反而招致杀身之祸。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4分)译文:(2)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4分)译文:答案(1)陛下不擅长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2)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然被妇女小子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吕后)诛杀了韩信三族。5韩信为什么要反叛?(3分)答案韩信受到汉王的畏忌,心生怨恨。受到他人的蛊惑。心高气傲,不愿与一般人为伍。【参考译文】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

8、,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般人为伍了。”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

9、望苍天叹息说:“您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淮阴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

10、豨的消息。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谋划,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然被妇女小子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吕后)诛杀了韩信三族。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去世时,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

11、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可是,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被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二、(2019大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虞悰,字景豫,会稽余姚人也。父秀之,黄门郎。悰少而谨敕,有至性。秀之于都亡,悰东出奔丧,水浆不入口。初,世祖始从官,家尚贫薄,悰推国士之眷,数相分与;每行,必呼上同载。上甚德之。昇明中,世祖为中军,引悰为谘议参军,遣吏部郎江谧持手书谓悰曰:“今因江吏

12、郎有白,以君情顾,意欲相屈。”悰治家富殖,奴婢无游手,虽在南土,而会稽海味无不毕致焉。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豫章王嶷盛馔享宾,谓悰曰:“今日肴羞,宁有所遗不?”悰曰:“恨无黄颔臛,何曾食疏所载也。”迁散骑常侍,太子右率。永明八年,大水,百官戎服救太庙,悰朱衣乘车卤簿,于宣阳门外行马内驱打人,为有司所奏,见原。上以悰布衣之旧,从容谓悰曰:“我当令卿复祖业。”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上就悰求诸饮食方,悰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悰乃献醒酒鲭鲊一方而已。郁林立,兼大匠卿。起休安陵,于陵所受局下牛酒,坐免官。隆昌元年,以白衣领职。郁林废,

13、悰窃叹曰:“王、徐遂缚袴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明帝立,悰称疾不陪位。帝使尚书令王晏赍废立事示悰,以悰旧人,引参佐命。悰谓晏曰:“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匡赞惟新乎?不敢闻命。”朝议欲纠之,仆射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遗直。”众议乃止。悰称疾笃还东,诏赐假百日。永元元年,卒。时年六十五。悰性敦实,与人知识,必相存访,亲疏皆有终始,世以此称之。(节选自南齐书虞悰传)【注】卤簿: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从和警卫。后亦泛称一般官员的仪仗。行马:古代官府门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子。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

14、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B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C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D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D“美拜”意为“好的任命”,“朝廷咸惊其美拜”意为“朝廷上下都惊讶他能有如此好的任命”,句意完整;“迁祠部尚书”意为“升为祠部尚书”,句意完整。故应在“拜”后断开,由此排除A、B两项。“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意为“虞悰献上几十车粽子以及各种菜肴”,句意完整。“数十

15、舆”是定语后置,故应在“数十舆”后断开,由此排除C项。故选D。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吏部郎,古代官职名,东汉置吏部郎中,主管选举,后代因之,乃吏部最高职位。B太子,封建时代被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通常册立嫡长子,其所居之宫被称为“东宫”。C太庙,最早只供奉皇帝先祖,后亦供奉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称之为配享太庙。D白衣,本指古代平民服,后借指古代无功名的人,犹言平民、老百姓,亦指古代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此处指受处分的官员。AA项,“吏部郎”不是吏部最高职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虞悰纯朴至孝,交友不避

16、贫贱。父亲在京城去世,他前去奔丧,连一口水都不喝;世祖初做官时家境贫穷,他出自对人才的推崇,多次分与家财,出行必要同乘。B虞悰治家有方,精于研制美食。他治家有道,使家中奴婢各司其职,无闲人;他擅长烹饪调制各种美味,且在豫章王举办的盛宴中,能够引经据典指出不足。C虞悰为人随性,为官行事恣意。世祖索要美食秘方,他拒不献出,只献出一个醒酒方子;因在宣阳门外驱赶殴打人及在休安陵接受属下的牛和酒,而两次被免官。D虞悰深受倚重,不肯趋承逢迎。世祖因与他是平民时的旧友,让他恢复祖上的基业;明帝宣召先朝旧臣辅助自己,他不肯接受命令。CC项,“两次被免官”错。在宣阳门外驱赶殴打人,被皇帝原谅了;而在休安陵收受下

17、属的牛和酒,被免官。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因江吏郎有白,以君情顾,意欲相屈。(5分)译文:(2)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匡赞惟新乎?(5分)译文:答案(1)现在通过江吏郎转告,因顾念你(帮助我)的情谊,想委屈你担任这一职务。(2)主上圣明,三公九卿齐心合力,难道还要借助老朽来匡正辅佐新帝吗?【参考译文】虞悰,字景豫,是会稽余姚人。父亲虞秀之,担任黄门郎。虞悰少年时就谨慎自饬,有卓绝的品性。虞秀之在京城去世,虞悰东去奔丧,一口水都不喝。起初,世祖刚刚出来做官,家境还很贫穷,而虞悰推崇对国中杰出人才的眷爱,多次分给他家财;每次出行,一定要叫上世祖一同坐在车上。

18、世祖很感激他。昇明年间,世祖担任中军,推荐虞悰为谘议参军,派遣吏部郎江谧带着他的亲笔信对虞悰说:“现在通过江吏郎转告,因顾念你(帮助我)的情谊,想委屈你担任这一职务。”虞悰管家生财有道,家中奴婢没有不干正事、四处游荡的,虽然在南方做官,但会稽的海鲜全都弄到做官之地。虞悰很擅长制作美味食品,调配口味也很有技巧。豫章王萧嶷设盛宴款待宾朋,对虞悰说:“今天的美味菜肴,难道还有什么遗漏的吗?”虞悰说:“遗憾的是缺了雏鸟肉羹这道菜,这是何曾食疏上记载的。”调任散骑常侍、太子右率。永明八年,发大水,所有官员都穿着军服抢救太庙,虞悰身着红色官服乘车带着仪仗队,在宣阳门外的行马内驱赶殴打人,被有关官员上奏弹劾

19、,被皇帝原谅了。皇帝因为虞悰与自己是平民时的旧友,私下对虞悰说:“我要让你恢复你祖上的基业。”(于是虞悰)转任侍中,朝廷上下都惊讶他能有如此好的任命。升为祠部尚书。世祖亲临芳林园,向虞悰要扁米粽子。虞悰献上几十车粽子以及各种菜肴,太官烹制的美味菜肴都比不上这些。皇帝向虞悰要各种饭菜制作的配方,虞悰保密不肯献出。皇帝喝醉后身体不舒适,虞悰才献上醒酒鲭鲊一种配方而已。郁林王被拥立为皇帝,虞悰兼任大匠卿。兴建休安陵,在陵所接受局内属下送上的牛、酒,因此获罪免官。隆昌元年,以平民的身份兼任职务。郁林王被废黜帝位后,虞悰私下感叹说:“王、徐就这样像绑扎裤子一样轻易地把天子废了,天下哪有这种道理?”明帝被

20、立为皇帝,虞悰称病不愿辅佐。皇帝派尚书令王晏拿着有关废立之事的文书给虞悰看,因为虞悰是先朝旧臣,想拉拢他来参与辅佐自己创立功业。虞悰对王晏说:“主上圣明,三公九卿齐心合力,难道还要借助老朽来匡正辅佐新帝吗?不敢接受命令。”朝中议政时要纠查他,仆射徐孝嗣说:“这也是古人遗留的耿直做法。”众人的议论才停止。虞悰称自己病重想返回老家,皇帝下诏答应给他百天假期。永元元年,逝世。当时六十五岁。虞悰生性敦厚诚实,与人相知相识,一定会去慰问探访,无论是亲近的还是疏远的,与之交往都有始有终,当时人们都以此称赞他。三、(2019成都一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慕容绍宗,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恪

21、后也。尔朱荣即其从舅子也。值北边挠乱,绍宗携家属诣晋阳以归荣,荣深待之。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绍宗对曰:“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荣不从。纥豆陵步藩逼晋阳,尔朱兆击之,累为步藩所破,欲以晋州征高祖,共图步藩。绍宗谏曰:“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高晋州才雄气猛,英略盖世,譬诸蛟龙,安可借以云雨。”兆怒,禁止绍宗,数日方释。遂割鲜卑隶高祖。高祖共讨步藩,灭之。及高祖举义信都,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比用卿言,今岂至此。”后高祖从邺讨兆于晋阳,兆自缢而死。绍宗遂携荣妻子及兆余众自

22、归。高祖仍加恩礼,所有官爵并如故。天平二年,行扬州刺史,寻行青州刺史。丞相府记室孙搴属绍宗以兄为州主簿,绍宗不用。搴谮之于高祖,云:“慕容绍宗尝登广固城长叹,谓其所亲云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由是征还。元象初,进爵为公,除度支尚书。侯景反叛,诏绍宗为行台,节度三徐、二兖州军事,与大都督高岳等出讨。于时景军甚众。与景接战,诸将无肯先者,绍宗麾兵径进,诸将从之,因而大捷,景遂奔遁。西魏遣其大将王思政入据颍州,绍宗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等率军围击,堰洧水以灌之。未几,与丰临堰,见北有尘气,乃入舰同坐。暴风从东北来,远近晦冥,舟缆断,飘舰径向敌城。绍宗自度不免,遂投水而死,时年四十九。三军将士莫不悲惋,朝

23、廷嗟伤。赠使持节二青、二兖、齐、济、光七州军事,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谥曰景惠。(节选自北齐书慕容绍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B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C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D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

24、可不/C“荣称兵入洛”是指尔朱荣举兵攻入洛阳,句意完整,“入洛”后要断开;而“绍宗”是“私告”的宾语,二者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项和D项。根据文意可知,“制驭”的宾语省略,而“吾”为后句的主语,故“吾”前面要断开,排除A项,故选C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州,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名,此处称呼“高晋州”,是以对方在晋州任职称呼其人。B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C节度,是节制、调度的意思,唐代设立的节度使为地方军政长官,朝廷赐以旌节。D赠,指追赠,是朝廷对退休的有贡献的官员或对已死的官员给予官爵等荣誉。D“退休

25、的有贡献的官员”说法有误,追赠的对象为死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绍宗善于识人,反对联合高祖。尔朱兆想联合高祖共同对付步藩,绍宗认为不能给高祖发展壮大势力的机会,尔朱兆不听,最后被高祖攻讨。B绍宗不徇私情,遭到小人诬陷。孙搴请求绍宗委任兄长做州主簿,绍宗没有答应,于是孙搴向高祖进谗言,高祖产生疑虑,将绍宗召回京城。C绍宗勇猛善战,平定侯景叛乱。侯景军队人多势众,同侯景军接战后,诸将都不肯冲锋在前,绍宗则挥兵快进,诸将紧随其后,取得大捷。D绍宗精忠报国,不幸以身殉职。王思政围攻颍州,绍宗等人用水灌之法对敌,暴风扯断其乘坐船只的缆绳,船径直冲向敌城,绍宗投

26、水自杀。DD项,“王思政围攻颍州”有误,原文是“王思政入据颍州,绍宗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等率军围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5分)译文:(2)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比用卿言,今岂至此。”(5分)译文:答案(1)如今天下纷乱,人人怀着非分的企图,正是有智慧的人使用计谋的时机。(2)尔朱兆才拍着胸脯责备自己,对绍宗说:“假如(当时)听从你的话,今天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参考译文】慕容绍宗,是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慕容恪的后代。尔朱荣就是他的堂舅家的儿子。正逢北方动乱,绍宗携带家人到晋阳投奔尔朱荣,尔朱荣待他十分友爱。等到尔朱

27、荣举兵攻入洛阳,私下告诉绍宗说:“洛阳地区人物很多,骄纵奢侈成为风俗,如果不加以整顿,恐怕很难制服控制局面。我想趁百官出城迎接的时候,乘势把他们统统杀掉,你说行不?”绍宗回答说:“您既然亲自统领神兵,心怀忠义,突然又要杀尽百官,我认为这不是效用长久的策略,请您三思。”尔朱荣没有听从。纥豆陵步藩逼近晋阳,尔朱兆反击他,多次被步藩打败,(尔朱兆)就想用晋州刺史的名义召请高祖,共同对付步藩。绍宗规劝说:“如今天下纷乱,人人怀着非分的企图,正是有智慧的人使用计谋的时机。高晋州才能杰出、气势威猛,胆识谋略超过世人,就好比是一条蛟龙,怎么能借给它云雨呢?”尔朱兆发怒了,把绍宗拘禁起来,过了好几天才释放出来

28、。于是把鲜卑割给高祖。高祖发兵和尔朱兆共同讨伐步藩,消灭了他。等到高祖在信都起义,尔朱兆才拍着胸脯责备自己,对绍宗说:“假如(当时)听从你的话,今天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后来,高祖从邺城发兵在晋阳讨伐尔朱兆,尔朱兆自缢而亡。绍宗便带上尔朱荣的妻子儿女和尔朱兆的部属自行归附高祖。高祖仍旧对他们加以礼遇,所有官职爵位一律如故。天平二年,代理扬州刺史,不久又代理青州刺史。丞相府记室孙搴请绍宗任用他的哥哥做州主簿,绍宗没答应。孙搴就对高祖说绍宗的坏话,说:“慕容绍宗曾登上广固城长叹,对其亲近的人说大丈夫有光复先祖大业的道理不。”因此他被召还京师。元象初年,晋升爵位为公,授任度支尚书。侯景反叛,任命绍宗为

29、行台,节制调度三徐、二兖州诸军事,和大都督高岳等出兵讨伐。这时侯景兵力很强。与侯景交战,众将领没有愿意冲向前的,绍宗指挥军队快速进攻,众将领跟随,因而大胜,侯景便逃跑了。西魏派将军王思政进入并占据颍州,绍宗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等率军围攻他,筑坝堵塞洧水来淹没州城。没多久,绍宗和刘丰到大坝视察,见北方有尘雾,便进入船内同坐。这时一阵暴风从东北刮来,远近一片昏暗,船缆都断了,船直接向敌城漂去。绍宗自忖这次免不了一死,便投水而亡,死时四十九岁。三军将士没有不悲伤叹息的,朝廷哀叹悲伤。追赠为使持节二青、二兖、齐、济、光七州军事,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谥号为景惠。四、(2019武汉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

30、文,完成1418题。(20分)八年,伐陆浑戎,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群臣皆贺,申叔时使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

31、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庄王乃复国陈后。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克之。入自皇门,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不忘厉、宣、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楚群臣曰:“王勿许。”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遂至衡雍而归。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32、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节选自史记楚世家)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B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C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D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

33、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D“田主取其牛”意为“田地的主人抢走了牛”,句意完整,“径者”指牵牛经过人家田地的行为,应作“则不直矣”的主语,故应在“径者”前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中的“而”是连词,表示因果,意为“况且大王是因为陈国动乱才率领诸侯讨伐它”,句意、结构均完整,故“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后应断开,排除A项,选D。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浑戎”即迁徙到洛阳附近的东部游牧部落,“戎”在古代指东部民族。B“虞夏”指有虞氏之世虞代和夏代。“有虞氏”是上古时代的部落名,舜是虞代最后一位统治者,称“虞舜”,相传舜

34、禅位于禹,后人称禹为“夏禹”。C“肉袒牵羊”是古代战败投降的一种仪式。“肉袒”指脱去上衣,露出肢体,以示投降或谢罪。“牵羊”指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D“质”即“质子”,是古代君主为表示诚意与妥协,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贵族。AA项,“陆浑戎”是西北游牧部落,且“戎”在古代指西部少数民族。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庄王胸有大志,意属天下。他借问鼎之机,向王孙满示威;王孙满告诫他君临天下要重德,并借天命之名使楚庄王撤军。B楚庄王善于纳谏,过而能改。他攻占陈国,令其成为楚国的一个县;后来他听从申叔时的劝谏,将陈国政权还给陈国的后裔。C楚庄王重

35、视道义,言而有信。他力排众议,接受郑伯的投降,率领军队后退三十里而驻扎,并与郑国订立平等条约。D楚庄王宅心仁厚,不为己甚。他敬重郑伯的谦卑诚恳,断定他深受人民爱戴,故不灭其国;他赞赏华元为民请命,故退兵离开宋国。CC项,“平等条约”有误,文中有“子良出质”,可见楚庄王已接受了郑伯的投降,胜负已定,并非“平等条约”。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4分)译文:(2)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4分)译文:答案(1)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折断兵器的尖端,便足以铸成九鼎。(2)我不为上天所保佑,不能侍奉

36、您,您因此满怀愤怒,来到我国,这是我的罪过。我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呢!18周大夫王孙满由楚王问鼎意识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反驳的?(3分)答案意识到了楚王吞并天下的野心。以享有天下“在德不在鼎”加以反驳。【参考译文】八年,楚国讨伐陆浑戎,在周都郊外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国家)在于道德不在于宝鼎。”楚庄王说:“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折断兵器的尖端,便足以铸成九鼎。”王孙满说:“唉!君王难道忘记了吗?过去虞、夏昌盛时,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九州的长官进贡金属,铸成九鼎,其上铭刻物象,各种物象都具备,让百姓知道兴灾作害的神怪。桀道德败坏,

37、鼎便被迁到殷朝,殷延续了六百年。殷纣王残暴狂虐,鼎又被迁到周朝。(如果天子)品德美好清明,鼎虽然很小也是重不可移的;(如果天子)奸恶邪僻、昏庸无道,鼎即使再大也轻而易动。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占卜说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虽然周王室的德政衰微,但上天的意旨没有改变。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过问的。”楚庄王这才撤军回国。十六年,(楚国)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因为夏征舒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所以楚国杀死了他。不久攻下陈国,楚国就把它改作自己的县。群臣都来庆贺,只有申叔时刚从齐国出使归来,不来庆贺。楚庄王问他为什么,申叔时回答说:“俗语说,牵着牛经过人家的田地,田地的主人抢走了牛

38、。经过人家田地是不对的,但抢走牛不是更过分吗?况且大王是因为陈国动乱才率领诸侯讨伐它,凭借正义讨伐它却贪婪地把它占为自己的县,又拿什么再去号令天下呢!”楚庄王于是又恢复了陈国并交给它的后代。十七年春天,楚庄王包围了郑国,三个月攻破了它。从皇门进入郑都,郑伯脱去上衣露出肢体牵着羊迎接楚庄王,说:“我不为上天所保佑,不能侍奉您,您因此满怀愤怒,来到我国,这是我的罪过。我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呢!(即使您)把我遗弃到南海,或者把我当作奴隶赏赐给诸侯,我也都听从您的命令。如果您不忘记厉王、宣王、桓公、武公,不断绝他们国家的祭祀,让我改而侍奉您,这是我的心愿,但我不敢有如此的奢望。只是冒昧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39、。”楚国的大臣们都说:“君王不要答应他。”楚庄王说:“郑国国君能这样谦卑,一定能以诚信用人,怎么可以灭绝他的国家呢!”楚庄王亲自举起军旗,身边的人指挥军队,率军退后三十里驻扎下来,于是答应与郑国国君讲和。潘尪去郑国订立盟约,子良到楚国当人质。夏季六月,晋国援助郑国,与楚国大战,在黄河畔,(楚军)大败晋军,一直追击到衡雍才回国。二十年,(楚国)包围了宋国,因为宋国杀死了楚国使者。楚国包围宋国五个月,宋国都城内粮食吃尽,人们交换孩子煮食充饥,肢解骨骸以生火。宋国的华元出城(向楚庄王)讲明实情。楚庄王说:“这是君子啊!”于是撤军离去。教师备选一、(2019成都二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

40、9分)王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难得之才也。”珣转主簿。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珣悉识其面。从温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谢安既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人希安意,乃出珣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珣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时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王国宝自媚于会稽王道子,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尚书

41、令。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山陵,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也。虽逼嫌谤,才用不尽;然君子在朝,弘益自多。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师,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

42、护,珣小字也。(节选自晋书王珣传)【注】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有为。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B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C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D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

43、/恶布天下B“今便先事而发”意为“现在就事先发起进攻”,句意完整,而“必大失朝野之望”则对应上句,表示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故应在“而发”后断开,可排除A、D两项;“于京辇”作“窃发”的状语,“窃发于京辇”意为“私自发兵到京城”,句意完整,应在“窃发”前断开,排除C项。故选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B杖节,指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予旄节以为凭信。C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一般是指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官吏。D晏驾,晏,晚。晏驾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地说帝王不上

44、早朝。DD项,晏驾,帝王驾崩的讳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珣年少得志,为桓温所赏识。王珣年轻时与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吏,桓温对二人敬重有加,认为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会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B王珣富有才学,承担重任。皇帝特别委任王珣为尚书令,后来皇帝去世,颂扬皇帝功德的文字、拟定谥号等都由王珣起草拟写。C王珣不计前嫌,深切表达哀情。虽然王谢两家有前怨,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表达了想去吊唁谢安的意愿,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但王珣坚持己见。D王珣德能兼备,因时不能尽才。王珣精通经史,拥有众人认可的风流之美,可惜他遭逢艰难的时势,经历坎坷,迫于嫌隙诽谤,未能充分发

45、挥才能。CC项,“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错误,根据原文王献之说“所望于法护”可知,王献之是理解并支持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5分)译文:(2)时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5分)译文:答案(1)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就把军队中重要的事务全部交付王珣办理。(2)当时皇帝非常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华、学识和文章而被皇帝亲近。【参考译文】王珣,字元琳。二十岁时与陈郡人谢玄共为桓温的属吏,都得到桓温的尊重。(桓温)曾对他们说:“谢玄在四十岁时,一定拥有使臣所执的旄节。

46、王珣应当年少而身居高位。都是难得的人才。”王珣转任主簿。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就把军队中重要的事务全部交付王珣办理。文臣武将几万人,全都认识他。王珣跟随桓温征讨袁真,被封为东亭侯,转任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王珣兄弟都是谢氏的女婿,因为猜忌而产生了嫌隙。太傅谢安与王珣断绝婚姻关系,因此两个家族结成仇敌。当时为了迎合谢安的意旨,于是外任王珣为豫章太守,王珣不去就职。任他为散骑常侍,王珣不接受任命。谢安死后,王珣升任侍中,孝武帝十分信任他。转任辅国将军、吴国内史,王珣在郡中受到士人百姓的爱戴。朝廷征召王珣为尚书右仆射,在吏部兼职。当时皇帝非常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

47、才华、学识和文章而被皇帝亲近。等到王国宝逢迎会稽王道子,但是与王珣等人不和,孝武帝考虑到自己辞世后(诸人)必定会产生仇怨,因而派遣王恭、郗恢出京担任地方长官,而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给他像椽一样大的笔,梦醒后,他对人说:“这预示着将有大手笔之事。”不久,孝武帝去世,颂扬其功德的文字、拟定谥号等,都由王珣起草。隆安初年,王国宝掌握实权,谋议废黜旧臣。王恭前往皇帝陵墓,想杀掉王国宝,王珣制止说:“王国宝虽然终将酿成祸患,但关键在于他的罪行尚未显露,现在就事先发起进攻,一定会使朝野大失所望。况且我们拥有强兵,私自发兵到京城,谁会说这种举动不是叛逆呢?王国宝如果顽固不改,罪恶遍布天下,这之后顺

48、应时人的愿望而除掉他,无须忧虑不会成功。”王恭于是作罢。隆安四年,王珣因病辞职。一年多后,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王珣神情开朗聪敏,精通经史,具有公私都有所寄望的风流之美。虽然迫于嫌隙诽谤,才能没有充分发挥;然而他位居朝中,裨益本自不少。时势艰难,他历经坎坷,饱经风霜。当初,王珣与谢安有矛盾,在东都听说谢安去世,就出都城,到了同族的弟弟王献之那里,说:“我要去吊唁谢安。”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正希望法护这样做。”于是王珣径直去吊唁谢安且十分悲痛。法护,是王珣的小名。二、(2019郑州二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吕溱字济叔,扬州人。进士第一。通判亳州,直

49、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复修起居注。侬智高寇岭南,诏奏邸毋得辄报。溱言:“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今欲人不知,此何意也?”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仁宗还其疏。溱曰:“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徙成德军,时方开六塔河,宰相主其议。会地震,溱请罢之以答天戒。溱豪侈自放,简忽于事,与都转运使李参不相能,还,判流内铨。参劾其借官曲作酒,以私货往河东贸易,及违式受馈赆,事下大理议。溱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溱有死罪。帝知其

50、过轻,但贬秩,知和州。御史以为未抵罪,分司南京。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时为京尹者比不称职,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尝以职事对,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医药,已而果病。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遂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帝悼念之,诏中书曰:“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方擢领要剧,而奄忽沦亡,家贫子幼,遭此大祸,必至狼狈。宜优给赙礼,官庀其葬,以厉臣节。”敕其妇兄护丧归。溱开敏,善议论,一时名辈皆推许。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时目为“七字舍人”云。(节选自宋史吕溱传)【注】流内铨:宋代官署名。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

51、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B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C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D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B由前文可知,“执中”即陈执中,“溱”为吕溱,根据语境可以推测,“执中去”即陈执中被罢免,而“以侍读学士知徐州”的应是“溱”,故排除A、C两

52、项。“赐宴资善堂”即在资善堂赐宴,语意完整,其与“遣使谕曰”是皇帝的两个行为,二者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综上确定答案为B。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第一,指科举殿试一甲第一名,又称状元;第二、三名惯称榜眼、探花。B经筵,为帝王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由翰林学士等官员充任或兼任。C加,文中指加衔,即在原任官职上增加职衔,多为虚衔,借此享受超越官阶的优待以示荣宠。D舍人,可指古代随侍在权贵身边的亲近属官,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文中指显贵子弟。DD项,“文中指显贵子弟”错。文中的“舍人”应为“古代官名”。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53、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溱忠直敢谏,不畏权贵。侬智高进犯岭南,皇帝下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擅自通报这一消息,他直言诘问;他曾上疏直斥宰相陈执中,称其为奸邪之人。B吕溱放纵轻忽,受劾降职。他放纵不羁,怠慢事务;因和都转运使李参不和睦,被诬陷擅借官曲作酒、违规接受馈赆,交由大理寺论罪,被贬为和州知州。C吕溱仕途波折,政绩卓著。他历任要职,又屡遭贬谪;知开封府时,他一改前任失职无为的积弊,明察决断诉讼之事,震慑权豪奸恶之辈,颇有政绩。D吕溱明敏善议,持重自守。他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很受当时名流推崇;然而他能自我持重,在杭州时,接待宾客往往只有寥寥数语。BB项,根据文中“溱乃未尝受”

54、可知,吕溱未受贿,而其他罪名并非诬陷。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5分)译文:(2)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5分)译文:答案(1)(若)用言语议论他人,这是暗地里中伤大臣。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己辩白。(2)吕溱在朝为官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参考译文】吕溱字济叔,是扬州人。考中进士第一名。任亳州通判,直集贤院,同时任修起居注。因为参与进奏院宴饮一事获罪,出京外任蕲、楚、舒三州知州。后又任他为修起居注。侬智高

55、侵犯岭南,皇帝下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擅自通报(这一消息)。吕溱进言:“一个地方有了紧急情况,应该使各地都知道,得以共同戒备。现在却想让人们不知道(有关情况),这是什么意思呢?”晋升为知制诰,又出京外任杭州知州,后入朝任翰林学士。吕溱上奏疏弹劾宰相陈执中行为奸诈邪恶,仁宗退还了他的奏疏。吕溱说:“(若)用言语议论他人,这是暗地里中伤大臣。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己辩白。”不久,陈执中被罢免,吕溱也以侍读学士的职位任徐州知州,(仁宗)在资善堂赐宴(饯别),派遣使臣转告他说:“这顿宴席是特地为你设的,你可以尽情大醉。”下诏自此以后以经筵讲官身份出京外任的人(都)依照此例。调任成德军

56、知军,当时正开凿六塔河,由宰相掌管决策。恰逢地震,吕溱请求罢停此事来应答上天的警戒。吕溱豪放奢侈自我放纵,处事怠慢疏忽,和都转运使李参(相处)不和睦,回到朝廷,在流内铨兼职。李参弹劾吕溱借用官府的酒曲酿酒,(派人)挟带私货到河东做买卖,以及违反规定收受(别人)赠送的财物,(朝廷)将此事交付大理寺审议。吕溱不曾接受贿赂,然而朝臣议论纷纷,认为吕溱犯下了死罪。皇帝知道他罪过较轻,只是将他降职,出任和州知州。御史认为降职不足以抵偿他的罪责,(朝廷)又让他到南京任职。后来起用为池州知州、江宁府知府,又任集贤院学士,加衔龙图阁直学士,担任开封府知府。当时任京兆尹的官员连续几任都不称职,而吕溱见识精准超群

57、,诉讼之事能立刻决断,豪强奸恶之人收敛劣迹。曾经入朝奏对职事,神宗察觉他有病容,劝他就医服药,不久果然生病。神宗改任他为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不久)吕秦就病逝了,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他为礼部侍郎。皇帝深表哀悼怀念,命中书省下诏说:“吕溱在朝为官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刚刚晋升要职,却猝然离世,家境贫寒,子女幼弱,遭逢如此大祸,一定很艰难窘迫。应当赐予优厚的财物,官府办理他的丧葬,来勉励人臣的节操。”并敕令他妻子的兄长护送灵柩归葬家乡。吕溱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当时名流都推重赞许他。然而他能自我持重,在杭州接待宾客时,只说寥寥数语,世人称之为“七字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