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555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测评:第3章 大气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测评(三)一、选择题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得水平能见度10.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得空气混浊的天气现象的统称。两种天气都会造成空气混浊,影响空气的能见度。某月6日北京地区出现一次霾和沙尘天气交替出现导致的重污染过程,然后北京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下图为6日北京天气现象与能见度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1此次天气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3月B7月C8月D10月26日北京主要受霾影响时()A西北风力较强 B大气保温作用差C大气相对稳定 D扬沙伴随出现3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主要得益于()A冷锋过境 B

2、环境质量改善C人工降雨 D霾和沙尘的相互作用1A2C3A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受大风影响易形成沙尘天气;3月份(春季)我国北方燃煤或燃烧其他化石燃料产生大量颗粒物,风力较小时加上逆温天气,易形成霾。第2题,由材料“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可知,霾天气的出现表明该时段大气相对稳定,风力较小。第3题,由材料“然后北京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可知,该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的主要原因是大风、降雨天气,四个选项中只有冷锋过境会形成大风、降雨天气,故选A。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46题。4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最可

3、能出现降雪的地点是()A甲B乙 C丙D丁5甲、乙、丙、丁四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甲B乙 C丙D丁6关于P地的准静止锋摆动规律及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B白天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增温慢,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C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慢,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D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快,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4B5A6A第4题,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后,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第5题,甲、乙、丙、丁四地中,乙、丙、丁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多为

4、阴雨天气,云量较多,气温日较差小;甲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第6题,本题主要利用准静止锋摆动规律进行分析。由图可知,P地的准静止锋为昆明准静止锋,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快,暖气团势力减弱,锋面向南移动。 (2021山东泰安期末)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 m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据此完成

5、78题。7图示范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A14.9 B13.9 C12.9 D9.9 8甲地短时间内迎来的天气变化是 ()A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B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C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D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7B8A第7题,图示地区等温距为2 ,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为14 16 ,冷空气最低气温为2 4 ,最高气温与冷空气最低气温相差值为10 14 ,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13.9 ,B正确。第8题,根据锋面图例可知,甲地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由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会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气温升高,气压梯度力会增大,风力应该增大,故风

6、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因此A正确。(2021河北沧州模拟)下图示意海南岛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单位:)。据此完成911题。9根据海南岛气温分布特点推断,影响海南岛冬季与夏季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地形、降水 B纬度、地形C地形、季风 D洋流、纬度10图中甲地所在区域,1月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河谷地带,河流向北注入海洋B深居岛屿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C地形低洼且狭长,狭管效应较显著D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海洋调节作用小11与丙地相比,乙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形闭塞,大气保温作用强B长期人类活动影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C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夏季降水少D

7、沿岸有季风洋流流经,增温效应显著9B10D11C第9题,图示1月等温线总体上呈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受纬度影响很大;7月等温线呈闭合的同心圆状,且气温中部低、四周高,结合海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可判断影响7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10题,图示甲地1月等温线向南凸,说明该地气温低,其弯曲方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则可能是冬季风影响所致。第11题,乙、丙两地纬度、距离海洋均相近,海拔差别也不大;但丙位于山地的东南部、乙位于山地的西部,在夏季风作用下,丙位于迎风坡而降水多、增温较慢,乙位于背风坡而降水少、增温快,从而气温不同。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13题。图

8、1图212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日可能为夏至日,乙日可能为冬至日BO、N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C地球自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D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地13气候资料图中,与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AB CD12A13D第12题,甲日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可能为夏至日,乙日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可能为冬至日,故A正确;O地位于40N60N,N地位于30N50N,两地气候类型无法确定,B错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故C错误;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地,故D错误。第13题,据图分析,M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地1月和7月均高

9、温,且降水量十分丰富,符合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故D正确。图1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 ,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 。图2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变化。读图,完成1415题。图1图214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地形 D植被状况15图2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A BC D14A15B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距海洋较远,升温和降温速度快,造成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乙地距海洋较近,升温和降温速度慢,造成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第15题,由图中纬度可知,二者均位于南半球,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到热带高压带影

10、响,降水较少,属夏雨型;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较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属冬雨型。因为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所以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16读某日14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的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乙地和丙地的风力和风向。(2)判断上海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3)判断图中甲处锋面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4)图中虚线处能否形成锋面?请说出判断依据。解析第(1)题,风向需结合等压线所体现出来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和地转偏向力来判断,风力大小应根据等压线的密集程度判断。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位

11、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第(3)题,锋面性质要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第(4)题,虚线处是高压脊,气流辐散,冷暖气流不能交汇,无法形成锋面。答案(1)乙地吹偏西风,风力小;丙地吹偏东风,风力大。(2)特征: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理由:上海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3)冷锋。理由:作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结合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可以判断甲地吹偏西风,即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判断甲处锋面为冷锋。(4)不能形成锋面。依据:虚线处为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以知道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

12、面。17(2018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及其数值变化可知,图示区域西北部存在一个高压系统,中部存在一个低压系统,故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部。第(2)题,锋面的形成与冷暖空气交汇有关。图示低压(气旋)中,北上的暖空气和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会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T时刻前,图示西北部(

13、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会形成冷锋。故T时刻前图示区域的锋面数量为3个。第(3)题,读图可知,P点位于暖锋锋前,很可能有降水过程,暖锋过境,气温升高;之后暖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转好,气温较高;随后,冷锋移动至该地,冷锋过境,气温会下降,可能产生降水;冷锋过境后,冷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第(4)题,春季,中低纬地区升温快,高纬度地区还没有出现明显增温现象,南北部温差较大,气压梯度力大,大气运动快。春季处于冬、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部。(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

14、,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18(2021深圳高级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材料二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国A地降水资

15、料图。图1图2(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3)根据A、B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指出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解析第(1)题,结合纬度与降水资料图可知,A地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图示A地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非洲东部,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第(3)题

16、,图示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多。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中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防蚊虫叮咬(或疟疾);防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旱雨)季分明。(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

17、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19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46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中30N35N甲、丁两地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2)分别说明甲地气温高于乙、丙两地的原因。(3)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丁地光照强,但月均温较低的原因。解析第(1)题,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应从走向、变化趋势及疏密等方面描述。两地等温线呈南北走向,说明影响温度分布的因素不是纬度位置,结合该地的地理环境可知,应为地形因素。第(2)题,甲、乙、丙三地纬度相当,但地理位置不同,则导致三地温度差异的

18、主要因素应是地形、热容量等因素。 乙地地处高原、山地地区,甲地为平原地区,丙地为沿海地区,则甲地较乙、丙两地温度高的原因分别与地形和海陆位置有关。第(3)题,结合经纬网可知,丁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答案(1)分布特点:等温线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等温线东疏西密。影响因素:地形(地势)。(2)甲地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乙地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气温低。甲地位于内陆,陆地比热容小,增温快;丙地位于沿海,海水比热容大,增温慢。(3)丁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云雨天气少,多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但是由于丁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所以丁地光照强,但月均温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