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校推荐》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登高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498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推荐》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登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名校推荐》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登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名校推荐》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登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10 登 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福祉 胼胝 扺掌而谈 咫尺天涯B抚恤 怃然 惊魂甫定 果脯蜜饯C差劲 惊诧 姹紫嫣红 叱咤风云D卓越 着落 擢发难数 斫伐树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A鸠占鹊巢 融汇贯通 出奇制胜 磋砣岁月B绿树成荫 平心而论 心无旁骛 意气用事C裨官野史 株连九族 金壁辉煌 协从不问D渊远流长 民生凋敝 棉里藏针 张皇失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法庭认为,张晓华因正当防卫而致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B尽管国足已经早早地退出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角逐,战胜欧洲劲旅塞黑队的前景也微

2、乎其微,但许多球迷对“朱家军”11月9日在南京奥体中心的公开亮相依然充满了期待。C根据洪昭光教授讲稿编纂的登上健康快车一书,曾经有68种“手抄本”风靡全国,一时洛阳纸贵,“健康长寿”成了热门话题。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那就是决不署自己的姓名,鱼龙混杂,以骗取黑钱。阅读李白的一首诗,回答诗后题目。 赠汪伦 李 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4诗中有一句采用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写法,请找出来,并加以说明。答: 5请分析后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答: 6读诗要抓消息句,品味要品情景语。登高这首诗中哪一句是这样的消息句?它有哪些作用?答: 二、语段精读7下面对杜甫登

3、高诗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漂泊,人生无常。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这就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体现得既深且广了。D诗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日多志不

4、得伸归结时势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8试分析登高一诗在句式上的特点。答: 三、拓展延伸9从语言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下面这首唐诗。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令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悲怨”这一主旨的。(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根,江南歧路洛阳城。答: 课时10 登高1D(A项“胼胝”的“胝”读“zh”,其余都读“zh”;B项“怃然”的“怃”读“w”,其余都读“f”;C

5、项“叱咤风云”的“咤”读“zh”,其余读“ch”; D项都读“zhu”。)2B(A项应为“融会贯通”“蹉跎岁月”;C项应为“稗官野史”“金碧辉煌”“胁从不问”;D项应为“源远流长”“绵里藏针”)3C(A项“罪不容诛”指罪大恶极,即使杀了他也抵不了他的罪。B项“微乎其微”不能跟“前景”搭配,可将“前景”换成“希望”。D项“鱼龙混杂”指好人坏人掺杂在一起,这里的语境应用“鱼目混珠”。)4忽闻岸上踏歌声。这句不说见人,只说听到踏歌声。写声不写人,人却呼之欲出。5“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非确数,而是极言潭水之深。另外,两句采用比物的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表达了真挚的深情。6

6、万里悲秋常作客。“悲秋”是情景语,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消息。这句诗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结合起来了。 7B。无“人生无常”之慨叹。8该诗八句皆对,首联诗人一起笔就写出夔州特有的环境,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每一种物象用一字形容:急、高、哀、清、白、回。六种物象如六个镜头,构成一幅凄凉的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是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句对,而且还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极富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都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

7、呼应的作用,真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9诗中“月色半人家”是说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通过一明一暗,对比衬托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寂静。诗中的“偏知”应该是指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敏感的虫儿首先感觉到了夜气中散发的春的气息,因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的来临、季节的变换。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联想想像、象征寄托及比喻等修辞来表现“悲怨”这一主题的。首联直点“悲怨”主题;颔联“似”“如”二字运用比喻手法,而“柳态”“啼鸟”点出分别的伤感和思念如杜鹃泣血,丰富的联想把离别“悲怨”写得更有诗意;颈联发挥丰富的联想想像,设置了“独夜”“空楼”两个场景,表达了思念之情,反面衬托“悲怨”主题;尾句再加渲染,使这一主题更加明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