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西周大学(国学的一部分)不仅是贵族子弟学习之处,同时又是贵族成员集体行礼、集会、聚餐、练武、奏乐之处,并且兼有礼堂、会议室、俱乐部、
2、运动场和学校的性质,是贵族公共活动的场所。材料反映了西周的大学A.存在着官师不分的现象 B.容易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C.是官员培训的专门机构 D.具有为政治服务的职能2.古代皇帝冕服上的十二章花纹各有不同的寓意,如,日月星表现三光照耀,一片光明;山是比喻王者威重四方,为众人所仰望;华虫(雉)取其文采,象征文德;彝为宗庙礼器,雕虎猿花纹,表示威猛、智慧和孝行;水藻喻以水清玉洁,品行高尚。据此可知,皇帝的冕服,A.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 B.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C.宣扬了儒家“仁”的治国理念 D.反映了农业文明生产方式的落后3.表1信息可以集中用来佐证西汉前期A.统治者奉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B.
3、政府无意推行盐铁官营政策C.个体工商业注意创新营销方式 D.个体工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4.唐代谏官工作形式多样,负责谏正皇帝及中央政策。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白居易就做过左拾遗,当时讽喻诗也具有谏言性质。上述现象反映了A.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开明 B.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C.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D.文人的社会地位较高5.图1是晚清画家吴昌硕1918年的画作岁朝清供图。“岁朝清供”是以清雅之物入画,迎接新岁,寄托吉祥寓意,祈祷来年平安顺遂的画作。此作由红梅、水仙、蒲草、果蔬等诸品花果与各种秀石文玩组成,并辅以题跋、印章,笔墨遒劲古拙。据此可知,该作品A.寄寓了画家远离尘世的理想 B.受到近代西方绘画风
4、格影响C.兼具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 D.旨在歌颂太平盛世局面6.北京同文馆设立后,翻译“西学”作品,各地纷纷效仿。上海、广东、福州等地陆续开始翻译各种不同文本的国际公法,如各国交涉公法论、各国交涉便法论和公使指南等,使此类书籍的引进形成一股潮流。该类书籍的翻译A.反映维新派对中国利益的重视 B.符合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需要C.标志着中国对西方公法观念的认同 D.表明清政府对传统外交体制的拋弃7.1913年7月13日民国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要求各省民政长提倡工商业,对所有路、矿、林、垦、蚕桑、畜牧以及工艺场、厂“及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
5、护和维持。可见,民国政府A.继承了晚清政府的大政方针 B.旨在收回列强控制的经济权益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D.注重工商业发展的连续性8.观察下列图文资料,如果为其拟定主题,下列最合适的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侧重点为邻国 B.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实践C.经济崛起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美苏争霸与新中国的外交理念9.图2为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在1982年成为全国最早实行经济责任制改革的大型企业之一。当时A.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0.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
6、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 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 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11.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1730年以前英国没有棉袜出现,而18世纪80年代毛绒袜和棉袜的比例是1:4。促进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剩 B.人民群众消费观念的变化C.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2.到1906年,德国各类
7、职业学校的学生为:普通进修学校在校学生13万人,工商业进修学校学生20.6万人,贸易学校学生4万人,商业学校学生5.3万人,农业学校学生6.7万人,普通女子继续教育学校学生7.1万人。这种状况A.保证了德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B.旨在适应当时德国经济发展需求C.表明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 D.促进了教育与生产的紧密结合13.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大国一致”原则A.标志着二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立 B.20世纪60年代因第三世界崛起而动摇C.对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具有重要
8、作用 D.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国际局势发展的需要14.表2为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从中可以判断出A.苏联经济发展陷入了滞胀的困境 B.多市场少政府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出路C.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15.从剧本的整体构思看,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传统的戏剧模式。剧中主要角色始终没有出场,5个登台的人物,行为荒唐可笑,记忆模糊不清。该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该类作品A.表现了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迷惘 B.融合了拉美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C.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被抛弃的抗议 D.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
9、作为主旋律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作答。第19、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恩格斯当年就指出:“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列宁后来在谈到巴黎公社经验时也说:“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人民群众”与巴黎公社运动
10、成败之间的关系。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请以“君权”为主题,任选以上两则史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时代背景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隋唐以至两宋,各代都推行过屯田。西汉在西北的屯垦,每亩租4斗。曹魏屯田,用官牛的,其收获官六民四;用私牛的,对半分。汉、唐、宋的屯田兵只是编入军队的民户,身份与屯民及普通百姓无差异。多是屯官给工具、种子,集体劳作,收获除供屯户食用外,全部交官。金、元以来,金政府于驻军所在地分拨田土,兵士屯种自给,屯田遍及内地和边陲。明代军户子孙,作战而外,平时屯种。屯田有时又被
11、称为营田,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历代不少营田也常使用士兵,即使是民屯,也多采用军事编制,所生产的粮食主要也是供军需。明代为充实边防力量,鼓励商人运粮至边地仓库交纳,盐商在官府拨给的边区荒地上招募游民屯垦,以所获粮食,换取盐引以所获粮食,称为商屯。明、清的漕运屯田,也是一种劳役地租。材料二 根据地大多处于数省交界的穷乡僻壤,地瘠民贫,长期战争耗费巨大,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1942年陕甘宁边区陷入了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清正廉明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发动和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求经济自给。党和边区政府将发展农业放在首位:大量开垦荒地,发放农业贷款,安置优待移民,鼓励种植棉
12、麻,兴修水利,改良农作法等。同时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发展农工商中求得到财政供应的自给,发展了农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开设了规模比较大的纺织厂和纸厂,完成了生产自给任务。因工作经验缺乏,工作中存在很多失误,但经历艰难探索,解决了日常经费的大半,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困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屯田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进行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2分)(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19、20、21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
13、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1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材料 清代沿袭明制,从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征收漕粮经运河运往京仓和通州。清政府设漕运总督(驻淮安)和各省粮储道管理漕运事务,并委任专职同知、通判负责监兑、押运。河运有严重的弊病:运道畅通没有保障,运河有时因水浅无法行船。1824年,江苏高堰运河漫口,河道浅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建议漕粮海运,得到两江总督琦善、江苏巡抚陶澍和布政使贺长龄的支持。1826年,将江苏五个地区的漕粮由上海海运至天津,然后用剥船运抵通州和京仓,这是清代首次办理漕粮海运。道光末年,清政府由于财政紧张,再次筹议漕粮海运。经两江总
14、督李星沅、江苏巡抚陆建瀛等奏准,1848年将苏、松、太二府一州的漕粮改为海运。咸丰初年,江苏常州、镇江和浙江的漕粮也先后改为海运。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县决口,运道阻隔。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承担漕粮海运。经李鸿章奏准,江北地区的漕粮也开始办理海运。此外,江西、湖北、湖南有时也将部分漕粮经长江运抵上海,海运北上。摘编自黎仁凯等主编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改革进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漕粮海运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漕粮海运的影响。(6分)2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
15、朝战争中所展现的精神品质。(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6分)2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材料 郑樵(11041162)早年曾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宋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心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漈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经过数年的艰苦劳动,初步写出了这部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他认为“农圃人”只能认识田野里的植物,但不明诗书之旨;“儒生”通诗书之旨,却是不认识田野里的东西,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在
16、治学上,郑樵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不能只是一味因袭前人的说法而毫无创新。郑樵的史学思想多数通过史学批评表述出来。总序开篇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洲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郑樵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学术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说自己的批评是为了“开学者见识之门户”,是要打破当时学术界中“经既苟且,史又荒唐”的局面。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郑樵学术成就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樵的学术贡献。(6分)2021年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5: D B D A C 6-10:B
17、D B C B 11-15:C B C D A16.(12分)1871年,在法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复杂形势下,法国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巴黎公社;工人阶级创建了自己的政府,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国家的管理;建立国民自卫军;成立公社委员会,对选民负责;采取了“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变革措施,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推动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发展。(以上史实举出一点2分,三点6分)没有与外省的无产阶级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对人民群众作用调动不够充分,是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阐述对人民群众调动不够充分部分最高4分)当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社
18、会经济没有达到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程度(2分)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1分),没有先进理论指导和可供借鉴得经验(1分),是造成其失败的重要原因(除人民群众调动不充分外,阐明其它原因最高2分)17.(13分)评分说明:1. 论题部分3分,只有论题没有论证不得分;论题需结合材料得出,且与“君权”有关;根据论题科学合理程度,可得1-3分。2.论证部分10分;论证过程结合所定论题,古今或中西对比关联,围绕论题展开的论述,均可按照以下标准批阅;3.各档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满分档所给出的学生,论证过程合理运用了材料,且论证部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史实正确,表达清晰。4.示例答案仅供参考,允许有学生有其它观点
19、、及不同阐述方式,赋分参考以下等级标准。评分等级:一等(108分)论题明确,与材料高度相关;史实准确,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达清晰。二等(75分)论题比较明确,与材料关联性强;史实比较准确,能支持观点;论证逻辑比较合理;表达比较清楚。三等(41分)论题与材料有一定关联;有一定史实支撑;有论证,但逻辑性不强。(0分)无论题或者只有论题无阐述;观点与阐述无逻辑关系;完全脱离材料。示例:论题:韩非子主张的“尊君权”与孟德斯鸠批判君主专制都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论述: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盛行,要想在这种政治格局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努力提升综合国力,而强大的中央集权有助
20、于实现对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力的增强。而贵族政治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在这样的格局下,韩非子提出了尊君权抑贵族的主张。17-18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进行和近代科学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定解放。同时,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而教权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因此,孟德斯鸠反对专制,倡导民主与自由。因此,韩非子主张的“尊君权”与孟德斯鸠批判君主专制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18.(18分)(1)军屯与民屯相结合;屯田存在时间比较长,被统治者广泛采用;屯田主要以供应军队开支为主;屯田从地方到边
21、防均曾推行;出现与商业结合现象。(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2) 背景:根据地经济基础较差;日军的进攻;长期战争消耗巨大;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意义: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打下经济基础;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经济工作干部。(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分)(1)原因:漕运存在弊端;近代海上航运交通工具的发展;清代地方官员的推动。(每点2分,三点6分)(2)意义:降低了运输成本;使传统的河运漕粮体制崩溃或河运漕船业的衰落;利于交通近代化的发展。(每点2分,三点6分)(12分)(1)面对祖国边境安全、国家安全,祖国和人民利益
22、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抗击侵略的过程中,灵活作战,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团结一致、并肩作战,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坚持战斗,成功击退敌军,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只简略说各种精神,无具体说明,每点最多得1分)(2)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成功地抵抗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及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21(12分)(1)宋金对峙,政局动荡;儒家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观;知识积累深厚;勤奋向学。(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2)完成史学巨著通志;主张把书本知识学习和实际观察结合起来;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治学上要有创新;通过史学批评表述史学思想;会通思想在史学上有重要影响。 (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 注意:主观题部分,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