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 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陈明远在质疑四大文明古国中指出,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城市建设代表主要的物质财富,属于硬件;文字、文献代表主要的精神财富,属于软件。这表明A城市建设与文字、文献相互影响B两者的出现说明早期文明已产生C城市建设是文明出现
2、的重要前提D早期文明产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2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3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4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5不属于今天欧
3、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祖先的是A腓尼基字母 B阿拉马字母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6中世纪时,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观察右图可以看出庄园经济特点主要是A自给自足 B男耕女织C商品经济 D共同富裕7“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8“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A背景 B内容 C目的 D作用9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的西非居民是A埃及人 B班图人C加纳人 D马里人10新航路
4、开辟后,欧洲商人到东方几乎不再走的航线是A东地中海土耳其海峡印度 B大西洋非洲南端印度洋C大西洋美洲印度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1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600万,到1600年降到1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奴隶贸易的盛行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12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各个民族中间的长子,是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族。”这主要是指意大利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B率先开辟了新航路C首先倡导复兴人文主义D最先开展宗教改革13“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识,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A信仰即可得救B极力
5、反对教会神学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主张建立民族教会14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案A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B削弱了联邦政府的权力C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15“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这表明日本新领导人A对西方的文明不感兴趣 B学习西方具有选择性C侧重于继承本民族文化 D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16全球通史中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
6、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年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72018年是该著作发表170周年,书中不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还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等。该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181883年3月,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7、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一讲话主要蕴含的历史学科素养是A时空观念 B唯物史观C历史解释 D家国情怀19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会议还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A否决了各国在非洲的势力范图B使非洲完全论为了欧洲殖民地C导致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D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20拉美独立运动期间,美国提出了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
8、洲人的美洲”,其实质是美国A坚决反对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B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C企图在整个美洲建立统一的国家D支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2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2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这
9、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23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 B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C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D借鉴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24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
10、主要是因为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B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C美国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 D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25一位20世纪的历史人物,在从事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力行展现了“只有完全实现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而他的宿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皈依真理和非暴力”。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玻利瓦尔 B甘地C孙中山 D桑地诺26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
11、经建立27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史料:据此判断此次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用于军费;21.6%用于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1%用于科研。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28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发动了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以下
12、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B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C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西方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29右图是载于墨西哥观察家日报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A揭示经济全球化的危害性B抨击美国经济技术的垄断性C呼唤世界贸易体系公正性D质疑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平性3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第II卷注意事项: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 本卷
13、共3题,共40分。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手中夺取。”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分)材料二 1500年往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14、。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截了当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不管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依旧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从经济发展、世界联系、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6分)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与“广大亚非拉国
15、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两者“相互联系”起来的?(4分)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蒸汽作为引擎驱动的机器在这次博览会尤其引人注目。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蒸汽引擎被运用到
16、交通业上的重要发明。(4分)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展品的差异。请说出中国展品与西方展品出现差异的原因。(6分)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世界博览会上将汇聚交融全球多元科技,集中展现人类利用科技创新,共同演绎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是科技创新支撑城市低碳发展的充分展现。上海世博会与低碳科技(
17、3)2002年中国上海申博成功,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33(12分)国际组织构建国际关系的平衡器。近代以来,通过构建国际组织维护世界秩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普遍选择。观察表格,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表格内容,写出空格中相应的国际组织名称。(5分) (2)二战后的国际组织与之前相比呈现出明显变化:政治军事(或对抗性)组织减少,经济政治(或合作性)组织增加。欧美主导减少,欧美以外国家为主的增加。请分别指出出现这两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3)为顺应这些变化,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应对?(3分)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说明
18、:1各题均按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B2D3D4C5B6A7B8D9B10A11A12C13A14C15B16B17A18B19C 20B21C 22D23A 24B25B26C27C28B29D30A第卷共3题,共40分。31.(14分)(1)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平交往等方式。(4分)(2)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从分散孤立逐步走向相互联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6分)(3)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19、时期:通过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将两者联系起来。(2分)在工业革命时期:通过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或商品和资本输出)把两者联系起来。(2分)32.(14分)(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2分)两例:汽船;火车(2分)(2)差异:中国展品以传统手工业品为主,西方展品以新兴工业产品为主。(4分)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答出两点即可,2分)(3)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提高);中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政府的大力
20、支持;悠久的历史文化;市民的热情参与;上海自身的地理优势与综合实力。(答出两点即可,2分)影响:展示中国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有利于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利于现代科技的推广。(答出两点即可,2分)33.(12分)(1)国际联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欧盟或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或WTO(5分)(2)迎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或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关切问题。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向加强,或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等。(4分)(3)如: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与第三世界国家加强联系;中美、中日建交;中国继续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等。(答出三点,言之成理即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