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考情一览表 考 点 201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合 计 1卷 2卷 1卷 2卷 3卷 1卷 2卷 3卷 1卷 2卷 3卷 1卷 2卷 3卷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5 年3 考 27 24 24 24 24 10 年8 考 2.秦中央集权的形成 5 年1 考 10 年1 考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 年1 考 25 25 26 25 25 25 25 26 25 25 26 10 年12 考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5 年2 考 27 27 10 年4 考 命题分析与备考
2、建议:(1)在“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这一部分,命题视角多指向传统文化,侧重于文化的交流、认同、传承、整合与发展。这一点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2)在“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部分,命题视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各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创新;二是中央及地方权力结构的异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3)在“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一部分,命题视角主要集中在中央机构及地方管理机构的变化上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向一 分封制 1.(2018浙江,1,2分,难度)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
3、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D)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解析官僚体制在秦朝全面推行,西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开始于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分封制下地方独立性较强,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王室至亲”,说明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故D项正确。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2.(2017全国1,24,4分,难度)周灭商之
4、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西周通过分封扩大了势力范围,并加强了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周文化得到普遍认同,故选A项。君主专制确立于秦朝,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中央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故D项错误。唯物史观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5、 考点4 3.(2015江苏,1,3分,难度)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解析礼记虽成书于西汉,但记载的却是先秦的礼制。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有朝觐述职的义务,贵族朝会有严格的列位礼节,与“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却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故C项错误;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6、4.(2014全国2,24,4分,难度)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C)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选C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5.(2013全国1,24,4分,难度)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C)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
7、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他则没有明显等级差别,可以得出秦国墓葬特别突出了国君的地位,这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体制,故选C项。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没有体现君主集权,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也参与争霸,这说明分封制逐渐瓦解,D项表述错误。时空观念 考点1 考点
8、2 考点3 考点4 6.(2011海南,1,2分,难度)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C)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解析从周朝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周朝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项;中央集权否定了血缘分封,排除B、D两项;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C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7.(2010全国,24,4分,难度
9、)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这一历史概念。分封制下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其中山东简称源自鲁国,山西简称源自晋国,故答案为C项。“封建社会”的两种含义。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和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属于政治制度范畴。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向二 宗法制及礼乐制 1.(2019
10、全国1,24,4分,难度)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B)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王位继承制。商周时期的王位继承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兄终弟及,一种是父死子继。题干材料首先强调商朝王位继承方式多为兄终弟及,然后用“而”这一转折的表述方式来阐述西周的王位继承方式,即西周的王位继承方式多为父死子继,故B项正确。禅让制度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题干材料中的世袭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无法看出君主寿命的长短,故C项错误;无论是兄终弟及
11、还是父死子继,均是血缘世袭的不同方式,并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2.(2019全国3,24,4分,难度)“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A.宗法制B.禅让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突出了孝、悌、乐、礼,强调了血缘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宗法制产生的影响,故A项正确。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3.(2019浙江,1,2分,难度)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
12、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C)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B.C.D.解析“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渐走向完备和成熟,故正确;“宗法制”体现了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故正确;“孔子”“孟子”“荀子”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逐渐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故正确;“井田制”无法体现农业技术成熟和农业管理完备,故错误。故选C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4.(2016全国2,27,4分,
13、难度)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B)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题干强调了清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福建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其中包含的信息是入台族裔在台湾生活比较稳定,联系康熙年间台湾府的设置,可知B项正确。题干中只涉及“请祖先牌位”现象,并没有涉及族谱编修的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中“入台族裔”只是内地宗族的一部分,并非宗族整体迁移,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没有反映入台族裔回乡的行为受到阻碍,故D项错误。家国情怀 考点1 考点
14、2 考点3 考点4 5.(2016全国3,24,4分,难度)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B)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说明铭文意在让子孙后代铭记祖先的功德,显然这是重视历史传承的表现,故B项正确。无论是商朝还是周代,青铜器上的文字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全新的文字体系,故A项错误。题干铭文
15、的内容说明注重宗法传承,故C项错误。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主要用作礼器,题干材料反映的正是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礼器功用,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6.(2016海南,3,2分,难度)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B)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解析由材料“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无法判定官员与宗族的关系,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古代儒家的执政理念,“为民父母”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B项正确
16、,C项错误;中国古代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维护统治,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7.(2016江苏,1,3分,难度)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D)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解析 选项 正误 解 释 A 错误 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家族和睦”B 错误 题干材料体现的不是“等级秩序”C 错误 题干材料未涉及“贵族”与“世袭”D 正确“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说的是家族中长子、长孙的地位,这与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关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8.(2014广东,12,4分,难度)“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
17、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解析“宗”,是一个会意字,从宀示,示指神祇,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在甲骨文中“”象宫室屋宇之形,则“”表示祖先牌位,故A项正确;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而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故B项错误;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的含义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铁制农具与宗族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9.(2013海南,2,2分,难度)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B)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
18、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秦朝之后的皇位继承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项。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确立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项;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排除C项;宗法制是协调家族内部关系的制度,排除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0.(2013广东,12,4分,难度)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选项 正误 解 释 A 错误 分封制加强,奴隶主贵族地位就会加强,而题
19、干反映的是贵族地位下降 B 正确“百姓”由贵族专有到民众通称,表明奴隶主贵族地位下降,原因在于宗法制走向衰落 C 错误 百家争鸣仅仅是社会现实在思想上的反映,不是导致变化的原因 D 错误 战国以后,井田制走向瓦解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1.(2013山东,9,4分,难度)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B)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解析王城的建设“九里见方”“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四周的布局也比较固定有序,这体现了中正有序的特点,故选B项。这段文字的出处
20、是周礼,周礼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史实,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敬天法祖”的思想,排除C项;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2.(2010广东,12,4分,难度)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A.宗法制B.郡县制 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解析宗法制以父系血缘为基础,将家族等级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对“父”的孝等同于对“君”的忠,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故选A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13北京,12,4分,难度)四川省博物
21、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B)A.周B.秦C.汉 D.唐 解析碑文大意是:战国时期天下一分为七,秦灭六国,变分封制为郡县制,又经过魏晋时期的分裂,直到隋灭陈,天下重新统一。据此判断,“”处缺失的文字应是秦。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2.(2012海南,3,2分,难度)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C)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解析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后认为自己
22、“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兼采“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以自称,这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称“皇帝”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功业,体现自己的独尊地位,故选C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3.(2010全国,25,4分,难度)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D)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有效解读信息、准确把握概念,有效迁移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指西周的分封制,其次秦朝以郡县制
23、代替分封制,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不再世袭,这就是柳宗元所说的“公天下”的含义,故选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向一 汉代政治制度 1.(2019全国1,25,4分,难度)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C)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题干材料强调汉武帝时要求诸侯王献礼时必须购买“皮币”,而一张“皮币”的价格甚
24、至超过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这种做法削弱了地方诸侯的经济实力,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对日常交换的货币的管理,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加强思想上的统一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诸侯王向皇帝献礼时的相关规定,并不是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2.(2019浙江,27,2分,难度)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
25、史得面奏事”。这说明(A)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B.C.D.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可知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正确;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可知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正确,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刺史和监都是地方监察机构,错误,排除B、D两项。秦汉监察体制都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错误,排除C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
26、点4 3.(2017全国1,25,4分,难度)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C)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史料实证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解析本题通过表格,设置新的情景,考查考生阅读分析表格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格反映了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数量的变化,由表可知汉高帝
27、十二年和汉文帝十六年,朝廷直接控制的郡级政区并不包括封国,这说明中央对封国的控制较弱;而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封国受到中央的直接控制,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实力,为解决汉初以来的边患提供了条件,故C项正确。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故A、D两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地方制度的演变,与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无关,故排除B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汉朝匈奴之患 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然是中原政权的重大威胁。“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攻城屠邑,殴略畜产”,匈奴南下给西汉北方边疆地区民众带来巨大灾难。而汉朝方面,自高祖刘邦平城被围事件
28、发生后,由于实力不逮,加上立国不久,诸多内政事务亟待处理,只能对匈奴采取妥协政策。汉武帝执掌政权以后,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4.(2016全国3,25,4分,难度)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B)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关键句:“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题干材料说明萧何进入关中后,注重搜集秦朝的档案文献,这成为西汉成功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关键,这
29、里秦朝的国家档案文献实际指的是秦朝的统治制度,故B项正确。西汉初年崇尚的是黄老之学,不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可知西汉初年较充分地发挥了秦代文书的功效,故C项错误。萧何注重秦代文书,不代表西汉其他官吏都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5.(2015全国1,25,4分,难度)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C)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
30、势力强大 解析本题考查“外戚干政”这一历史概念,而外戚干政又是君主专制的重要表现。本题可以直接从“外戚”这一概念的内涵切入解答,“外戚”属于皇帝的母族、妻族,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无关,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6.(2015全国2,25,4分,难度)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
31、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本题以考试大纲中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为考点,设置了新情景,旨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历史信息以及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材料中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的郡守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观念被后来的历代帝王重申,由此可知中国古代重视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排除B项;“良二千石(郡太守)”指称职的郡守,材料强调后来的帝王认同汉宣帝的治国理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排除C项;后世帝王重申的是重视地方吏治的观念,而不是以汉宣帝为榜样,故排
32、除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7.(2015安徽,13,4分,难度)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C)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当时推举人才的标准是“孝廉”,因此这种选官制度是指察举制。在察举制下,“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该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故选C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因此地方有选官权,故A项错误。B项指的是九品中正制,故错误。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33、为官的制度,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8.(2015天津,2,4分,难度)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D)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解析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君主专制),宰相仅仅将群臣议定的结果领衔上奏于皇帝,故A、B、C三项均错误。从材料中“下其议于群臣”可知,皇帝重视朝臣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皇帝决策的正确
34、性,故选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9.(2010江苏,2,3分,难度)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C)A.征辟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左思认为,世家大族世代占据高位,导致英雄才俊得不到重用,这是由来已久的事情。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九品中正制。征辟制和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也有利于相对公平地选拔人才。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0.(2010安徽,14,4分,难度)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
35、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C)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秦朝亡于暴政,而非郡县制;西汉有诸侯王国叛乱,而无郡县叛乱。“秦制之得亦明矣”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故C项正确。A、B两项没有综合分析材料,只分析了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情况;材料没有反映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排除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向二 隋唐的政治制度 1.(2018全国1,25,4分,难度)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
36、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解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从材料图表看,各地区的藩镇情况不尽相同,直接参与“安史之乱”的河朔地区地方势力强大,但在藩镇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中央对中原
37、、边疆和东南地区的藩镇仍有较强控制力,对河朔藩镇形成制约,使唐朝政权得以延续,故D项正确;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下,材料中东南型藩镇要上供赋税,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边疆型和东南型藩镇的任务分别是守边疆、防盗贼,由此不能得出彼此攻伐不已的结论,故B项错误;藩镇割据整体上威胁了中央的权威,故C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2.(2018全国2,26,4分,难度)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C)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
38、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从材料来看,武则天增加了行使宰相权力的官员的数量,这实际上降低了原来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作为最高统治者,武则天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加强自身的统治,并非为官员提供晋升的机会,故B项错误;武则天增加宰相数量的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题干只反映出宰相数量的变化,或者说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反映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强化,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3.(2016全国2,25,4分,难度)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
39、有利于(D)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本题从另一个侧面考查了考生对主干知识选官制度的理解,要求考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隋唐时期推行的科举制,为中小地主及下层民众通过考试入仕提供了机遇,必然会促进民间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隋唐时期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但人才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官吏,故A项错误。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不能直接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故B项错误。按照科举制的规定,世家子弟也可以参加科举,故C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4.(2016北京
40、,13,4分,难度)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B)A.汉长安B.唐长安 C.宋汴梁D.元大都 解析“节度使”是唐代设置的地方军政长官,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根据题干材料中“节度使”和“中书省”等信息可推断为唐代,故B项正确。汉代没有节度使,北宋初年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此后再无节度使擅权的局面。因此,A、C、D三项不符合题干中的信息,故可排除。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5.(2015北京,13,4分,难度)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
41、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唐朝的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诏书,给事中是门下省的属官,故A项正确。宋朝的枢密院是负责军政的机构,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仅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权干涉皇帝的决策,因此C、D两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6.(2015四川,2,4分,难度)“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
42、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C)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根据“中书、尚书令去公卿甚远浸以华重居真宰相之任”可知,中书令、尚书令的地位逐渐提高,故C项正确。根据“中书、尚书令亦属少府”可知,其介绍的是少府属官中书令、尚书令,故A项错误;根据“居真宰相之任”可知,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拥有宰相职权,但此句不是题干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题干中关于中书令、尚书令发展过程的描述并未表现出曲折的经历,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7.(2015广东,13,4分,难度)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
43、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C)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 解析材料中该朝臣认为皇帝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主张加强相权,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内阁,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加强三省的权力,而不是反对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8.(2013江苏,3,3分,难度)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
44、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解析由材料可知,“违制”的前提是“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故A项符合题意;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故B、C两项表述不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9.(2012安徽,13,4分,难度)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D)A.应严刑处罚失职
45、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言辞刀笔”的含义,此处的“言”指言辞辨正,也就是语言流利,能言善辩,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这是唐代选官的标准之一;“刀笔”指文章。“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就是说仅凭语言表达和文章选拔官吏,不注重德行,必然会有很大弊端,带来负面影响。因此D项正确。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0.(2012山东,10,4分,难度)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B)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
46、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解析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使宰相权,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分割,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故选B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1.(2011广东,13,4分,难度)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D)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隋唐以前官府用人须查考谱籍,看祖上有何官爵,这实际上是九品中正制的影响。这种现象的消失和科举制的推行有关,因为九品
47、中正制下选拔官员依据的是门第,科举制下选拔官员依据的是考试成绩,故选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2.(2011江苏,2,3分,难度)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D)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考查唐代科举制的特点。解题思路如下: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3.(2011山东,9,4分,难度)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C)A.郡县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解析
48、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故“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下,官员录用权掌握在中央政府和皇帝手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故选C项。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4.(2010海南,4,2分,难度)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B)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D.利于集思广益 解析三省制下相权分散,相互牵
49、制,强化了君主集权,分割宰相权力的目的是强化君权,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故选B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5.(2012江苏,21,13分,难度)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
50、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
51、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参考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解
52、析第(1)问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形成。科举制“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同时使“士有应举之才”能够被举荐,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第(2)问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说明维护了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第(3)问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在于给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流动性),同时通过“机会均等”的机制(公平性),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激励作用)。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6.
53、(2011全国,40,25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
54、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
55、,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 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
56、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参考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
57、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解析第(1)问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依据的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个人品行”“唯才是举”“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等,原因可从社会背景、时代特征、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问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纳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面概括。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向三 宋元的政治制度 1.(2019全国3,26,4分,难度)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
58、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募兵制。题干材料描述了宋代募兵制的状况,即士兵待遇优厚、兵员数量多,这就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宋代军队中的精锐力量都直接控制在中央手中,这一措施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军费是政府支出,与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2.(2019浙江,7,2分,难度)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
59、,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B)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D.实行察举制 解析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官职世袭的制度,相权出现于秦朝建立之后,排除A项;宋代以分化事权的方式调整相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B项正确;“外朝”是西汉时期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强化“外朝”强调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不单单指调整相权,排除C项;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与调整相权无关,排除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3.(2018全国3,25,4分,难度)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B)A.世家大族
60、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两宋时期出身于“无官职记录”(即平民)家庭的宰相数量所占比重最大,且从北宋到南宋人数增加,这说明宋代科举制促使平民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加速,故B项正确。从表中数据可知出身于高、中级官员家庭的宰相数量在减少,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在减弱,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宰相的权力,故C项错误;题干中表格数据的变化是宋代科举制发展的结果,反
61、映了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功能增强,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4.(2018天津,2,4分,难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行省掌管地方的行政、财政、统兵等各项权力,但是官吏任免权和调兵权则在中央,因此材料表明行省拥有部分权力,故A项正确,B项错误。行省只是拥有部分权力,不可能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和地
62、方的权力分配,属于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5.(2018浙江,5,2分,难度)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治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B)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地方实施有效管理,在地方设置行省,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非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故A项错误,B项正确;行省制度不属于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
63、制度,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6.(2017北京,13,4分,难度)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D)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 C.知府D.枢密副使 解析 选项 正误 解 释 A 错误 转运使负责转运地方财赋 B 错误 兵部员外郎属于六部属官,地位相对较低 C 错误 知府属于地方官员 D 正确 北宋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限制宰相的权力,分别设置了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7.(201
64、6全国1,26,4分,难度)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他顾忌史官对其言行的记载和由此产生的后世评价。此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史传统对君主个人行为的影响,故选A项。史官所撰写的内容不可能全部可信,排除B项;史官主要是为皇权服务的,且题干材料没有反映两者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看,宋太祖明显不愿意史官记载对自己不利的言行,而非
65、所有言行,排除D项。史料实证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8.(2016江苏,4,3分,难度)“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解析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有利于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提及取士科目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指进士尊贵,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涉及录取人数的变化,D项错误。考点1 考点
66、2 考点3 考点4 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 宋代科举沿唐之制,更为完备。其科目以进士为重,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内容从宋神宗起改以经义为主。考试规则在唐“糊名”(密封考卷上姓名)基础上,进一步实行“誊录”,即另派抄写人员将试卷用正楷誉录,使考官无法辨认考生笔迹,以保证阅卷公正。考试时“锁院”,严禁出入,以防内外串通舞弊。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9.(2015山东,14,4分,难度)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B)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解析唐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完善,题干中“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是为
67、了防止地方势力膨胀,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一直利用宗法体系管理基层社会,故A项错误。“避亲”“避籍”是选官原则,不涉及地方行政机构和监察制度,故C、D两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0.(2014山东,14,4分,难度)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B)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地方行政区划而非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地方的行政区划越来越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B项
68、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不是各地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是指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行业或部门,显然与题干材料不相符,故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1.(2014北京,14,4分,难度)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解析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出现,都源于地方节度使专权、擅权。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A项正确。设三司使和设枢密院的目的是分割宰相的财权和军权;施行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措施,此时已到北宋中期,B、C、D三项均不符
69、合题意。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2.(2013大纲,12,4分,难度)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解析中央在地方设置监察区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监察区转为行政区说明原来的监察官员权力扩大,中央集权加强,故A项正确。B项中的“经济发展”、D项中的“疆域变化”等表述均与监察区关系不大;监察区转为行政区后,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更强了,C项表述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3.(2012海南,5,
70、2分,难度)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C)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解析题干主要反映了宋代御史与宰相关系的变化,北宋中期的现象说明相权削弱,皇权加强,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故选C项。御史与宰相对立而不是争夺相位,A项排除;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大多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项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4.(2011北京,13,4分
71、,难度)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C)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有“分割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等,综合考查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解题思路如下:选项 正误 解 释 A 错误 西汉通过设立“中朝”分化相权 B 错误 北魏三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没有削弱相权 C 正确 宋代三司掌财政,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 D 错误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清代已经没有相权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5.(2010山东,10,4分,难度
72、)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C)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原来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三者相互制约,三分相权的结果是皇权加强,故C项说法最准确。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相反;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是在清朝时期,故B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与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无关,故D项说法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6.(2010广东,14,4分,难度)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D)A
73、.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故选D项。A项君主权力“不受制约”说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排除B项;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向一 明朝的君主专制 1.(2019北京,15,4分,难度)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
74、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D)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制度。由材料中对顾宪成等人忤旨事件的处理始末可以看出,内阁首辅申时行“只拟罚俸”,神宗认为处罚过轻,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反映了内阁大学士掌握着票拟权力,但最终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故D项正确。A项是内阁的职能,与材料主旨不符;从材料不能判断出内阁大学士是从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B项可排除;内阁没有“批红”权,故C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2.(2017全国2,27,4分
75、,难度)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明代由禁止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其目的在于使宦官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能更好地为皇权服务,同时使宦官对内阁等外廷机构形成一定的制约,这说明明代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选A项。宦官参政有利于加强皇权,明朝中后期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且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由此排除B、C、D三项。历史解释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3.(
76、2016全国1,27,4分,难度)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B)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明初,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明朝中叶以后,在三司之上设置了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可见,明代地方体制经历了从权力分割到权力集中的过程,权力的集中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权力的分合而非扩大,这种分合与中央六部关系不大,故排除A、C两项;材料只反映了地方权力的分合,并
77、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无法得出有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结论,排除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4.(2015海南,7,4分,难度)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B)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解析根据材料中“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可知,明初,朱元璋希望通过重刑以迅速稳定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A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武帝之后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的主流思想,C项错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78、在材料中未体现,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5.(2014全国2,27,4分,难度)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B)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本题从内阁大学士的设置这一历史现象出发,考查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注意把材料信息放到明代的时代背景下思考。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阁臣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因此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设立内阁的实质是强化君主专制,B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
79、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的权力始终来源于皇权,没有失控,D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6.(2014大纲,14,4分,难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B)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解析两者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故选B项。内阁不能独立处理政务,没有官吏任免权,也不能直接管理地方事务,由此排除A、C、D三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7.(2014广东,14,4分,难度)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D
80、)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和汉朝的丞相以及唐朝六部尚书都是法定的政府官员,既不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其权力也不是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充当皇帝的私人顾问,虽参与政务,但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正确答案为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内阁制的形成与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多有关,明成祖时正式设内阁,明宣宗时内阁阁臣取得票拟权,“虽无相名,实有相权”。但其地位与丞相不能比拟,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而是仅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的大小由皇帝决定。军机处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西北军务,之后
81、军机大臣的权力不断提高。军机处的职能是呈旨出旨,跪受笔录,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8.(2013海南,6,2分,难度)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B)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礼乐是治国安邦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据此排除A项,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休养生息思想,排除C项;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汉武帝之后均为儒家思想,排除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9.(2012江
82、苏,4,3分,难度)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D)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解析入阁属于职位调整而非开辟入仕做官的新途径,排除A项;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明代后期内阁地位虽有提高,但始终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仅是皇帝的顾旧机构,排除B项;明代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而非内阁下属机构,排除C项。从“阁臣之
83、预机务自此始”可知内阁职能为参预机务,这基本未变,从“俱列六部之上”可知内阁地位有所提升,故答案为D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10.(2011海南,6,2分,难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B)A.延续元朝典章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D.回归周朝典制 解析朱元璋在郡县设立学校,延请儒生讲授儒学,说明他认为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中国古代儒家所宣扬的思想,即华夏传统文化,故选B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向二 清朝的君主专制 1.(201
84、8北京,14,4分,难度)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D)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解析题干材料讲述了乾隆年间军机处从裁撤到恢复,再到权力增大的史实,军机处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这是清朝加强皇权的表现,故D项正确。从题干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削弱了内阁的权力,故A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清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变迁,与地方没有关系,因而无法
85、得出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的结论,故B项错误;军机大臣不属于宰相,故C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2.(2017天津,1,4分,难度)“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D)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解析材料信息的逻辑关系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将传统时代政治体
86、制的弊端归根于君主专制,而作者认为君主制能够维持两千余年有特定的社会机制原因,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的核心内容不符,C项与材料的结论不符,故排除A、B、C三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3.(2014海南,8,2分,难度)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D)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解析材料中的“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D项的表述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清朝中央行政权一直由
87、六部分掌,这并非内阁权力下降的原因,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干材料无关。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4.(2014天津,1,4分,难度)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C)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君权至上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干预朝政,形成权臣专权局面,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因此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
88、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均排除;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5.(2013江苏,5,3分,难度)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B)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解析材料中“议大政,谳(审)大狱”说明军机处参与政务,“得旨则与”说明军机处必须奉旨办事,故B项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89、,由此排除A、D两项。材料并不能体现出军机处机构完备,故C项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6.(2013福建,17,4分,难度)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C)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解析A项中“功名利禄”在材料中是作者否定的原因,并没有对其批判;B项把学子的坚持说成愚昧无知,是不符合事实的;D项
90、与事实不符。故选C项。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7.(2012全国,29,4分,难度)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C)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分裂动荡是专制集权不断发展的促进因素,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是经济基础,故B项错
91、误;D项“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 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8.(2012广东,14,4分,难度)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解析 选项 正误
92、 解 释 A 正确 如果宰相存在就能对君主进行劝谏,说明宰相能够对君权起到限制作用 B 错误“削弱相权”与材料中“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这一信息不符 C 错误 君主立宪制属于近代以来的政治体制,而材料给出的是对君主进行“劝谏”,不属于民主政治 D 错误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长官均为宰相,题干材料对宰相制持认同态度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9.(2014安徽,37,28分,难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
93、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94、。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解析第(1)问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对四大制度分别加以叙述,如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在“重农抑商”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第(2)问“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制度创新有利于王朝的强盛”,如唐朝的强大与制度创新(三省六部、科举制)有很大关系;“制度的僵化必然导致王朝的衰落”,可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闭关锁国”“八股取士”导致了明清时期中国被西方赶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