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287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届南通、泰州、扬州三市联考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安祥 无精打采 给予(gi) 奇闻轶事(y)B调剂 扺掌而谈 星宿(xi) 舐犊情深(sh)C观瞻 貌和神离 地壳(qio) 载誉归来(zi)D针砭 两全其美 箴言(zhn) 方枘圆凿(n)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 ,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各有千秋B旷日持久 大

2、相径庭 各有千秋C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半斤八两D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半斤八两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各补写一句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4分)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 。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奥运五环展

3、示环节出现故障,本将形成五环的五朵雪绒花有一朵没有打开。闭幕式上,穿着亮片服装的舞蹈演员不断变幻出各种图案,没想到最后一幕竟然重演了开幕式的“故障五环”四组演员都拉成了圈,而右上角的一组演员抱成一团。几秒钟后,最后一个环缓缓打开,一个完好的奥运五环呈现在世人面前,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如果你是电视台现场直播主持人,你将如何解说?请为俄罗斯人这一做法设计一段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华 恒 传恒字敬则,平原高唐人也。博学以清素为称。尚武帝女荥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康初,东宫建,恒以选为太子宾友。辟司徒王

4、浑仓曹掾,属除散骑侍郎,累迁散骑常侍、北军中候。愍帝即位,以恒为尚书,进爵苑陵县公。顷之,刘聪逼长安,诏出恒为镇军将军,领颍川太守,以为外援。恒兴合义军,得二千人,未及西赴,而关中陷没。时群贼方盛,所在州郡相继奔败,恒亦欲弃郡东渡,而从兄轶为元帝所诛,以此为疑。先书与骠骑将军王导,导言于帝。帝曰:“兄弟罪不相及,况群从乎!”即召恒,补光禄勋。恒到,未及拜,更以为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寻拜太常,议立郊祀。尚书刁协、国子祭酒杜彝议,须还洛乃修郊祀。恒议,汉献帝居许昌,宜于此修立。司徒荀组、骠骑将军王导同恒议,遂定郊祀。寻以疾求解,诏曰:“太常职主宗庙,烝尝敬重,而华恒所疾,不堪亲奉职事。

5、夫子称吾不与祭,如不祭,况宗伯之任职所司邪!今转恒为廷尉。”太宁初,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督石头水陆诸军事。王敦表转恒为护军,疾病不拜。成帝即位,加散骑常侍,领国子祭酒。咸和初,以愍帝时赐爵进封一皆削除,恒更以讨王敦功封苑陵县侯,复领太常。苏峻之乱,恒侍帝左右,从至石头,备履艰危,困悴逾年。初,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及让在峻军中,任势多所杀害,见恒辄恭敬,不肆其虐。钟雅、刘超之死,亦将及恒,让尽心救卫,故得免。及帝加元服注,又将纳后。寇难之后,典籍靡遗,婚冠之礼,无所依据。恒推寻旧典,撰定礼仪,并郊庙辟雍朝廷轨则,事并施用。迁左光禄大夫、开府,常侍如故,固让未拜。会卒,时

6、年六十九。恒清恪俭素,虽居显列,常布衣蔬食,年老弥笃。死之日,家无余财,时人以此贵之。(选自晋书列传第十四,有删改)【注】元服:冠,帽子。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属除散骑侍郎 属: 寻拜太常 寻: 恒更以讨王敦功封苑陵县侯 更: 固让未拜 让: 6用四个短语概括华恒的主要品质。(2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聪兵逼长安,华恒临危受命,但所在州郡慑于群贼嚣张气焰相继败逃的形势,让为纾解国难而积极准备的华恒萌生了弃郡东渡的念头。B在郊祀大典的选址问题上,华恒与刁协、杜彝意见相互,尽管朝廷最终采纳了华恒的意见,华恒还是为此托

7、病,请求辞去太常一职。C钟雅、刘超死后,华恒的生命曾一度陷入危险境地,是任让的尽心解救和卫护,使他免于一死。任让此举,表现了华恒的受人礼敬。D面对典籍毁于战乱,皇上加冠、纳后都没有礼仪依据的窘态,华恒急朝廷所急,探求旧典,制定礼仪,同时确立了郊庙等重大活动的准则。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兄弟罪不相及,况群从乎!(3分) 夫子称“吾不与祭,如不祭”,况宗伯之任职所司邪!(4分) 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校书七兄李冶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

8、忘几行书。【注】本诗是女诗人李冶写给自乌程前往芸阁(藏书处,即秘书省)赴任的“七兄”的。校书:“校书郎”(官名)的省称。乌程:今浙江吴兴,李冶家乡。大雷:在今安徽望江。南朝诗人鲍照途经此地时曾写下登大雷岸与妹书。一、二两联反映了七兄怎样的生活状态?(3分) 颈联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重而道远。(论语)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郦道元三峡)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浊酒

9、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秋丰子恺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

10、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

11、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 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

12、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同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兰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

13、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而我的一生最有意义。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 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一九二九年秋日(选自丰子恺人间情味,有删改)11文中画线句描写了早春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请赏析其表达特色。(4分) 12从全文看,文章第段写“春”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章第段说“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

14、,结尾又说“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1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由“秋”引发的人生感悟。(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 题。论 读 书林语堂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同一本书,同一读者

15、,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某人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

16、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

17、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人圈套。(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15简要概括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6分) 16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7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

18、,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然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而尽见天下之书,然后无遗恨。当 迁 之 时 挟 书 之 律 初 除 得 书 之 路 未 广 亘 三 千 年 之 史 籍 而 局 蹐 于 七 八 种 书 所 可 为 迁 恨 者 博 不 足 也。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今迁书全用旧文,间以俚语,良由采摭未备,笔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堕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齐其传,非所谓作也。(节选自宋郑樵通志总序)20古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说,“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和 。后者的代表作是 。(2分)2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郑樵关于史书编写

19、的基本主张。(2分)二、名著阅读题 (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红楼梦中除塑造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贵族女性形象外,还塑造了病死的晴雯、 投井的金钏、上吊的鸳鸯、撞墙的司棋等“四烈婢”形象。B辛亥革命时期,辫子的剪与留成了革命与守旧的风向标,鲁迅小说风波头发的故事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都有相关的情节描写。C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虎耳草来象征爱情,如写翠翠梦摘虎耳草,却不知道交给谁,既寄寓翠翠对爱情的憧憬,又暗示她的爱情将无果而终。D家中,觉慧曾经给黎明周报投稿,介绍新文化运动并抨击旧制度;当他去上海寻找新生活时,黎明周报的朋友们前来与他告别。E欧也妮葛朗台中

20、,巴尔扎克通过描写查理在海外贩卖人口、偷税走私、勾结海盗等一系列恶行,深刻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罪恶。23简答题 (10分)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既有其主观原因,也与东吴的谋略有关。请概括东吴这一次为夺取荆州所采取的谋略。(6分) 奥菲利亚是哈姆莱特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她的存在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简析奥菲利亚在作品中的作用。(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以和为贵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对“和”的意

21、义的解释最为明确,不同的事物互相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平衡,这叫做“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这只是“同”,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文化的统一体,我们肯定“和”观念的价值,不是宣扬调和论。所谓“和”,不是不承认矛盾对立,而是认为应该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的统一,因此,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文化具有优秀传统,同时也具有陈陋传统。从殷周以来,就有上下贵贱的区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这种观念至今仍有待于彻底消除。中国哲学长于辩证思维,事实上,科学的发展是离不开分析思维的。中国向来注重人伦日用,注重切

22、近的效益,没有“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态度,这也是中国没有产生自己的近代实验科学的原因之一。西方近代社会是“自我中心,个人本位”,强调“以人为本”,而中国近代以前则以家族为本位,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此,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长短得失是完全必要的。(节选自张岱年 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删改)24结合文本,分点概括中国文化中的陈陋传统。(5分) 25从文本看,“和”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4分)26试以对待外来文化为例,谈谈“和”与“同”各自的表现。(6分)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

23、B(A安详,给予(j);C貌合神离;D方枘圆凿(ru))2.(3分)B(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各有千秋:各有各存在的价值。半斤八两: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3.(4分)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 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4)5分)示例:俄罗斯人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弥补了开幕式的遗憾,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幽默,感受到他们的智慧,更感受到他们的自信。评分建议:内容3分、修辞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5.(4分)属:接着 寻:不

24、久 更:又,另 让:推辞6.(2分)为人谨慎 为官清廉 生活俭朴 处事公正 事君尽忠评分建议:两点1分,三点2分。7(3分)B(“华恒托病”于文无据,华恒辞职与“意见相左”无关。)8(3分)兄弟犯罪(尚且)不应相互牵连(治罪),更何况叔伯兄弟呢!评分建议:“及”、“群从”及语句通顺各1分。(4分)孔子说“我不参加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何况这本就是担任宗伯这一职务掌管的呢!评分建议:“夫子”、“与”、“ 所司”及语句通顺各1分。(3分)同乡人任让轻佻浮薄,品行不端,被华恒罢免官职(或:降职)。评分建议:“轻薄无行”、“为所”及语句通顺各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3分)身在故里无所事事,

25、宦游京城孤独寂寞。(4分)借代、拟人。出句,以“仙棹”代指七兄所乘之舟;对句,用一“伴”字,赋予寒星以人的情感。评分建议:辞格指认,一种1分;简析,一点1分。(3分)骨肉关切之情。(意思对即可)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士不可以不弘毅 翱翔蓬蒿之间 日月忽其不淹兮 飞漱其间 梦啼妆泪红阑干 燕然未勒归无计 为往圣继绝学 赢得生前身后名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4分)运用拟人和引用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联想、想像(1分),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描写早春景色(1分),色彩鲜明,语言富有韵味(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2(4分)内容上:写出自己对春天的珍爱之情(

26、1分);结构上:与下文三十岁以后对春天和秋天的感受形成对比(2分),突出自己原先对生命认识的肤浅(1分)。13(6分)“调和”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完全融入秋天,变得沉静(2分);“不调和”既指节气进入秋天,天气依然有着夏的特征,又指作者进入人生之秋,心境并未完全达观(2分)。这是作者内心矛盾的体现(2分)。14(6分)人生在得意之时,应以淡泊心态面对名利;人生是一个甘苦悲欢、荣枯盛衰周而复始的过程;人生欢乐和悲苦并存,欢乐越多,悲苦越多;人生应直面死亡,在平常的生活中安度一生。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5.(6分)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

27、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评分建议:每点2分,过多分层酌情扣分。(6分)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亲切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评分建议:每点2分。(6分)读书应避免功利化;好书要重读;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七、作文(70分)18. 参照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6分)当迁之时/挟书之律初除/得书之路未广/亘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于七八种书/所可为迁恨者

28、/博不足也。评分建议:每处1分。少于6处,见对给分;多于6处,见错扣分。20.(2分)司马相如 子虚赋(或上林赋)21.(2分)博采古籍; 有独特的史学观(自成一家之言)。评分建议:答对1处,1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5分)BD(B项中狂人日记中无关于辫子情节的描写;D项中黎明周报后已停刊, 送别觉慧的应是利群周报的朋友。)评分建议: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多选不给分。23.(6分)吕蒙称病,向孙权举荐陆逊担任右都督防守陆口;诱使与关羽有矛盾的博士仁、糜方降吴;写信给曹操,相约夹击关羽。评分建议:一点2分。(4分)将奥菲利亚的美丽、天真、善良的女性柔美与男性的血腥仇杀形成对比;以奥

29、菲利亚因父亲被误杀而发疯,最后落水身亡,引发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的决斗,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奥菲利亚的死加重了剧本的悲剧性。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4.(5分)等级观点根深蒂固;缺少分析思维;急功近利(注重切近的效益或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忽视个人价值(注重家族本位)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四点5分。(4分)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6.(6分)“和”要求勇于接纳外来文化,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达到平衡统一,并产生新文化(3分)。“同”只是一味照搬、模仿外来文化,亦步亦趋,最终丢失自己的文化(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