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200.50KB ,
资源ID:61212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21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原子结构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原子结构 WORD版含答案.doc

1、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有解析):原子结构1、以下表示重氢原子结构或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图式中一定错误的是( )A B HC1s1 D【答案】B【解析】解:A图为氢原子电子云,故A正确; B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应为12H,故B错误;C氢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1s轨道上有1个电子,故C正确;D氢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1s轨道上有1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B2、下列能级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答案】B 3、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不可能有()A4个 B3个C2个 D1个【答案】A【解析】第三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

2、排布为3sx3py,电子个数从18个,由洪特规则,未成对电子从依次为:1、0、1、2、3、2、1、0,故选A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级就是电子层 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 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答案】B 5、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答案】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是从ns1 过渡到ns2np6 B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1的原子与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周期表中B到B的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所以统称过渡金属元素【答案】D 7、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的元素易与下列哪一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元素形成离子键()A.1s22s22p6 B1s2 C.1s22s22p5 D1s22s22p63s2【答案】D 8、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象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

4、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D 9、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FNO BOClF CAsPH DClSAs【答案】D 10、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A硫离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BN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CCO2分子的结构式: O=C=O D2-甲基-1-丙醇的结构简式:【答案】C11、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该元素()A一定是A族元素B一定是金属元素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D不是A族元素就是副族元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该元素为主族元素时,则为A族元素或0族元素,但该元素为副族元素时,则不确定,A、D错误;

5、He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1s2,为非金属,故B错误,C正确;考点:电子排布点评:此题考核了对电子排布的认识及对元素周期表主族、副族、0族等概念的认识,难度不大。12、若某一个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B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A族C该元素原子核外第N层上共有9个不同状态的电子 D该元素原子第四电子层上有5个空轨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故错;B项: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B族,故错;D项:4d15s2,第四层的d 亚层排1个电子,第五层的s亚层排两个电子,故错。故选C。考点:原子核外

6、电子排布点评: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第n层最多排2n2个电子。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A族的为最大B在周期表中0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CA、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大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核离子时的价数都和它的族数相等【答案】B14、在自然界循环的碳元素中,12C与14C的原子个数比为10121。14C具有放射性,其半衰期为5720年。考古学家正是通过测定古生物中12C与14C的原子个数比,再与10121相比较来确定其死亡年代的。则古生物中碳原子的

7、平均中子数较自然界中碳原子的平均中子数()A一定多 B一定少 C一定相等 D可能多,可能少【答案】B【解析】14C不断的衰变,显然其中的碳原子在减小,则碳的中子数也在减少,故选B项。15、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X,其原子最外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含这种元素的阴离子可能是()AXO3 BXO32CXO42 DXO43【答案】A【解析】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X,其原子最外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p能级含有3个电子,故最外层电子数为5,该元素为N元素,对应的酸根离子为XO3,只有A符合故选A16、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8、,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_。【答案】(1)溶有氨气的酚酞溶液;加热,氨气挥发(2)溶有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使其分解,失去漂白性,所以变红。【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需要掌握各种颜色变化的特点和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17、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A、B、E、F、G能使湿润的蓝

9、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A和I相遇产生白烟;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中烟的化学式是_;(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C的化学式是_,D的化学式是_;(5)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6)H的化学式是_。【答

10、案】(1)HClNH4Cl(2)CuCl2CuCl2(3)2MgCO22MgOC(4)NOO2(5)2H2S3O22H2O2SO2(6)CH4(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I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其呈碱性,故I为NH3。A与I(NH3)反应生成白烟,说明A为HCl;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其为SO2和Cl2,B与铜丝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烟,说明B为Cl2,E为SO2;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说明其为NO和O2,F能与镁条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故F为CO2。G在D中燃烧生成SO2和水,故G为H2S,D为O2。中的烟是NH4Cl,中的反应是Cl2与铜丝反应生成CuCl2。由Cl2在

11、H中有HCl及油状物质生成,就会联想到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18、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的方法。(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里加入的试剂是_。(2)在试管里加入的试剂是_。(3)为了制得白色Fe(OH

12、)2沉淀,在试管和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答案】 方法一(1)稀H2SO4铁屑(2)煮沸(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方法二(1)稀H2SO4铁屑(2)NaOH溶液(3)检验试管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4)试管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和试管,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是Fe(OH)2的制备。19、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

13、为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药品:稀硝酸、稀盐酸、Zn粒、CaCO3固体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2)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_(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答案】(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CaCO3固体向试

14、管中倒入过量的稀HNO3,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待反应完全后,将右边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2)检验生成的NO气体(3)不同意铜片质量相同,溶液体积相同,生成的Cu2浓度相同加热绿色溶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硝酸的性质(强氧化性)、化学实验等知识的应用及在实验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H1 =-571.5 kJmol-1C3H8(g)+5O2(g)=3CO2(g)+4H2O(l) ;H2 =-2220 kJmol-1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

15、烧时共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多少?【答案】V(H2):V(C3H8)=n(H2): n(C3H8)=3:1【解析】H 数值的大小与反应物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量加倍,则H 也要加倍设5mol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1,甲烷的物质的量为n2,则2H2(g)+O2(g)=2H2O(l) H =-571.5kJmol-1571.5kJn1 285.75 n1 kJC3H8(g)+5O2(g)=3CO2(g)+4H2O(l) H =-2220kJmol-12220kJ n2 2220 n2kJ根据题意得:n1+ n2=5 285.75 n1+ 2220 n2=3847解得

16、:n1=3.75mol;n2=1.25mol所以V(H2):V(C3H8)=n(H2): n (C3H8)=3:121、已知A原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M电子层比N电子层多11个电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N电子层的s轨道和p轨道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哪些?(2)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元素符号。(3)指出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4)指出元素A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答案】(1)4s1的元素有:KAr4s1,CrAr3d54s1,CuAr3d104s1;4p亚层中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元素有GaAr3d104s24p1,BrAr3d104s24p5。(2)1s22s22p63s23p6

17、3d104s24p5Br(3)第4周期A族(4)最高化合价为7价,最低化合价为1价。【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以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化合价之间的关系。(1)4s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第4周期的第一种元素钾,3d半满时即3d54s1的24号元素铬和3d104s1的29号元素铜。4p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电子开始进入4p的31号元素镓,以及4p余下一个未成对电子的35号元素溴,以上元素均为第4电子层没有排满,所以都是第4周期中的元素。(2)由题意可知,A原子的M电子层比N电子层多11个电子,其3d轨道必已排满,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

18、3p63d104s24p5,根据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可知其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4周期A族,是卤族中的Br元素,其最高化合价为7价,最低化合价为1价。22、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四种常见的元素。已知:W基态原子有7个轨道填充了电子;Y与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但Y的原子半径比Z小;ZY2和Y3都具有漂白性,它们分子的空间构型都是V型;X的合金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X分别与Y、Z形成化合物甲、乙,在甲、乙中X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2.4和63.64;丙是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在溶液中反应1个阳离子失去1个电子。(1)W基态原子的最外层(价层)的电子排布式为 ;X

19、3+最外层电子数为 ;Y、Z、W三种单质与Y、W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四种物质的熔点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填化学式)(2)写出在溶液中,丙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检验ZY2的方法是(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4)高温下甲与W单质剧烈反应。在25、101kPa下测得每转移3mol e-放热416.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3s23p1、13、Al2O3、 Al 、S、 O2(或O3) (2)8H+5Fe2+MnO4-=4H2O+5Fe3+Mn2+(3)方法一: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然后加热,溶液又现红色;方法二:将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再向溶液中滴

20、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4)3Fe3O4(s)+8Al(s)= 4 Al2O3(s)+9 Fe (s);?=-3331.2kJ/mol【解析】本题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为依托,考查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化学用语的使用,能力层面考查考生判断、分析、推理及综合能力,体现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S、p能级分别有一个、三个轨道,现W基态原子有7个轨道填充了电子,则1s2s2p3s共6个轨道填满了电子,3p只能有一个电子,所以W为Al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1;Y与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说明同主族又Y的原子半径比Z小且ZY2和Y3都具有漂白性,它们分子的空间构型

21、都是V型,推知Y、Z分别为O 、S;X的合金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X分别与O、S形成化合物甲、乙,丙是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在溶液中反应1个阳离子失去1个电子,推知X为Fe不是Al,Fe3+最外层电子数为13,Fe2+可被MnO4-氧化。n(Fe)/n(O)= 72.4/56:27.6/16=3/4 ,甲为Fe3O4;n(Fe)/n(S)=63.64/56:36.36/32=1:1,乙为FeS;丙是FeSO4。Y、Z、W三种单质与Y、W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四种物质分别为O2(或O3)、S、Al、Al2O3 ,其中Al2O3为原子晶体熔点最高,Al为金属晶体熔点次之,O2

22、(或O3)、S为分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l2O3、 Al 、S、 O2(或O3),SO2的检验可用品红溶液或用溴水(或氯水)将其氧化为SO42-,再检验SO42-即可,高温下甲与W单质剧烈反应。在25、101kPa下测得每转移3mol e-放热416.4kJ,则生成9 mol Fe转移24mol e-,放热3331.2kJ。23、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23、比H2O(g)(填“强”或“弱”)。 (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填“大”或“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已知下列数据:Fe(s)+1/2 O2(g)=FeO(s)H=-272.0 kJmol-12X(s)+3/2O2(g)=X2O3(s)H=-1 675.7 kJmol-1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2A弱(2)1s22s22p63s23p4大(3)Cu+2H2SO4(浓)CuSO4+SO2+2H2O(4)3FeO(s)+2Al(s)=Al2O3(s)+3Fe(s) H=-

24、859.7 kJmol-1【解析】题给信息知,W和Y分别是氮元素和硫元素;根据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X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则X是铝元素;Z应是铜元素。(1)N位于第2周期A族,同周期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左向右依次增强,则稳定性NH3(g)r(S),故S更难失电子,第一电离能大于Al。(3)把已知方程式依次记为,由盖斯定律,-3即可得出答案,H=H2-H13。24、写出下列用语:(1)醛基的电子式 (2)铵根离子电子式 (3)锰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4) 高氯酸的酸酐 (5)铜绿的化学式 (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7)铜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8)写出实验室制氢氧

25、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9)氢氧化铝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1) (2) (3) 3d54s2 (4) Cl2O7 (5) Cu2(OH)2CO3 (6) Ca(ClO)2 (7) (8)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9) Al3+3OH-Al(OH)3H+AlO2-+H2O。25、)原子序数小于36的A、B、C、D四种元素,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C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D的原子序数比C大3。回答下列问题:(1)B的氢化物沸点比A的氢化物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 。(2)元素A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

26、B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原子个数和电子个数均相等的为等电子体),元素B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3)C3+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答案】(1)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2)N2O(3) 1s22s22p63s23p63d5 26、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之一。在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过程中,常混有一些杂质,如CO会使催化剂中毒。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Ac表示醋酸):Cu(NH3)2AcCONH3=Cu(NH3)3(CO)Ac。请回答下列问题:(1) 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 写出基态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

27、配合物Cu(NH3)3(CO)Ac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 。(4) 写出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任写一个)(5) 在一定条件下NH3与CO2能合成化肥尿素CO(NH2)2,尿素中C原子和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1 mol尿素分子中,键的数目为 。【答案】(1) NOC (2) Ar3d10 (3) 4 (4) CN 等 (5) sp2杂化、sp3杂化76.02102327、在探索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在该装置中充入模拟原始大气成分的甲烷、氨气和氢气等气体,再把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另一烧瓶内通过钨电极连续进行电火花放电7天,最后

28、将产物放出,用下方的锥形瓶接收送检。检验出有氨基酸等多种生命的基础物质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是在对原始大气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你认为这个基本认识中,原始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如何?能在本实验中找出依据吗?(2) 实验中的冷凝管作用模拟原始大气受冷空气影响。你认为冷凝水从下口进与从上口进哪个冷却效果好?说出理由。(3)从电火花放电模拟的自然过程思考,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填选项字母,下同)。A通过放电将气体电离或断开化学键B通过电场使气体分子加速运动C点燃,烧掉有机物杂质D火花放电发出的光导致化学反应(4)锥形瓶中的液体成分相当于_。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生物圈

29、(5)这个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中下列哪个过程是可能的_。A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B从有机小分子转化为无机小分子C从有机高分子转化为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答案】(1)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因为米勒加入的气体中没有氧气,如果有氧气的话,在放电时CH4 、H2等可能燃烧甚至爆炸。(2)从下口进冷却效果好。因为从下口进水,冷却水能始终充满冷凝管,如果反过来,冷凝管里水柱很短。(3)A (4)B(5)A【解析】第(2)小题回答要从“冷却效果”的题意去答,而不是其他的原因。第(3)小题,放电模拟自然界的雷电作用。那时还没有有机物,所以C肯定不对,放电的作用比一般加热作用强烈得多,能产生使气体电离、断键等效果。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最后通过雨水冲刷等汇集在海洋中,所以第(4)小题应选B。第(5)小题要根据实验事实回答,因为生成的氨基酸属于小分子有机物,故选A。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